一艘准备出海远洋的航船,航行的目标,航行的距离,每日航行的海里数,在途中有哪些急流、漩涡,又有哪些暗礁,如何谨慎航行,船上需要多少工作人员,如何分工,全程经过多长时间,何时到达彼岸,船上应储备多少燃料、食物、饮水、药品,航行中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又如何应付处理,等等,船长必须考虑周到,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出海后毫无计划地盲目航行,那必然出问题,不是被迫中途而回,就是出现难以言状的惨局。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企业、学校或一个县、市,作为一个管理系统,要比一艘轮船庞大得多,其结构复杂,因素众多,联系广泛,动态多变,信息量大,功能综合,其领导者,厂长、校长、县长、市长对系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各种资源,必须进行统筹安排,精心、周密地制定计划,才能使整个系统实现既定的目标,完成预期的任务。
一、计划的主要功能
决策是计划的灵魂,计划是决策的展开和具体化,两者密不可分。所谓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在行动之前,进行自觉的周密的筹划、安排的部署。这个简单定义,包含有四个要素:其核心是实现目标;目的是指导行动;主要内容是筹划、安排;着眼点是未来。如果缺一项就构不成一个良好计划。计划具有普遍性,计划在各个部门、单位等管理系统及其内部各个层次、环节是不可缺少的。计划具有经济性或功利性,一个科学的计划,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计划具有全面性,它体现在编制计划的过程、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以及计划的执行中,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使实施行动受挫。
计划的编制实际是人们开动脑筋,进行思维的过程。计划是属于人们的意识范畴,它不仅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结果,而且必须是改造客观事物的方案。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一)计划是贯彻决策目标的具体化
它使决策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决策虽然论证了实现决策目标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只是停留在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之中,还属于理念范围之内的东西,如果没有具体实际行动的筹划安排,实现决策目标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有了行动计划就可与决策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使决策目标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可能性。
(二)计划可以起协调作用
计划可使各部门、各环节、各单位、各岗位密切配合起来,有秩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减少和杜绝盲目性,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多的经济效果。如果没有计划安排,彼此衔接不当,步调不一,秩序紊乱甚至大相径庭,就不可能实现决策目标。
(三)计划可以起主导作用
管理的其它职能,诸如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必须以计划为依据。否则,背离计划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必然导致管理系统的混乱。
(四)计划是动员、激发人们行动的纲领
通过计划指标的分解,层层落实,使各部门乃至每一位工作者明确了自己的具体目标、任务,这样,计划就成了动员、团结和鼓舞组织成员的一面旗帜,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计划是为控制提供的标准
“控制”本身就意味着通过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使各项活动保持既定的方向和进度。没有计划,即失去了标准、尺度,任何控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领导者的战略意识
在制定计划时,领导者不能“只顾眼前”、“就事论事”,而应该看得远一些、广一些。古人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重视战略问题,要具有强烈的战略意识。
不重视战略问题,没有战略眼光,往往吃大亏、败大事的。60年代末,瑞士有位工程师研制出第一只石英电子表,他认为应发展这种表去代替机械表,但瑞士钟表业作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发展前途不大,未引起重视。当时世界钟表市场70%被瑞士垄断,瑞士每天创近20亿美元的价值。这项发明在当地吃尽了闭门羹,终未能登堂入室。日本对新技术却十分敏感,经过从技术到市场的调查分析,认为石英表大有可为,当机立断,充分利用其雄厚的电子技术基础,经过了艰苦的攻关、研制,生产了大批优质石英电子表,拥进国际市场。结果,“石英技术,誉满全球”,到1978年就挤垮了瑞士178家机械手表工厂。其后,香港、台湾、韩国继之而来,大力发展了电子表,一举夺取了瑞士表的大片市场。瑞士手表业雇员从1970年的9万人陡降至1980年的4.7万人,原1620家手表公司,仅870家幸免于破产。
战略具有方向性、整体性的意义,它制约着领导功能的发挥,决定着领导总体活动的成败。现代领导者应当从战略上思考当前的工作,把近一阶段的计划与实现宏大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革命战争年代,在推翻“三座大山”的战略目标指引下,革命队伍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量,推动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持续发展。据报载,日本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变化如下:1945年为20美元;1956年为300美元;1967年为1000美元;1971年为1800美元;1973为3600美元,1979年为1万美元;1982年为1.2万美元,1987年为2万美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正确地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并在全体国民中长期灌输“居安思危”、“重视教育”、“发展科技”、“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战略意识。
战略意识具有超前性,它可以帮助领导者由近知远,科学地预见未来,从而走在时间的前面;它可以帮助领导者从战略目标要求中,看到当前工作成绩的某种局限性,有利于领导者保持清醒头脑,警惕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思想的产生;它可以帮助领导者在制定近期计划时,明确方向和目标。
三、制定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制订计划的原则
1.统筹原则 也称系统性原则,即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协调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与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按照它们的必然联系,进行统一筹划。计划的目的是要通过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实现决策目标;而系统整体最优化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与合理。否则,就会引起组织系统内部能量的“内耗”,影响和妨碍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
2.求实原则 制定计划要从实际出发,计划内容要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力戒主观主义的“长官意志”。制定计划要进行充分调查研究,计划指标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过高会使人望尘莫及;过低又会使人唾手可得,这都不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应当把革命热情和科学分析结合起来,使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使指标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制定计划时要看到未来的发展,做到由近及远,以远促进,远近结台。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能满打满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问题的出现。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严肃、认真落实、执行,但也不能把它看做一劳永逸的死规定,计划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成为一个滚动前进的计划。
3.平衡原则 列宁曾指出:“经常地自觉地保持平衡,实际上就是计划性。”新中国建立以来的40余年经济建设实践证明,凡是比例关系基本平衡的计划,开展工作就主动,各部门发展就协调,经济发展就稳健、顺利,经济效益就好。反之,凡是计划留有缺口,即失去平衡,工作就被动,就顾此失彼,就会出现浪费、损失现象,经济发展速度反而慢了下来。
但是,平衡并不是绝对的,不是各方面都是“半斤八两”,而应当分清主次、轻重和缓急,应对计划内容的关键性问题,下大气力解决好。事实上,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影响执行计划的结果的诸因素中,对起主导作用、影响全局的关键因素,能否处理好,关系到计划的成败。
4.效益原则 计划应着眼于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5.民主原则 计划的拟订、落实、执行、检查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各个环节,必须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二)制定计划的方法
根据不同计划的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可以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就企业来说,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