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糖尿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29111300000012

第12章 中西医疗法与调理(3)

肾虚精伤,肾虚则固摄无权,精伤则气不化水,故小便多而为消渴;精伤亦致阴伤,阴虚则火旺,复燥伤朋津,亦致消渴。《千金要方》谓:“盛壮之时,不自慎情,快情纵欲,极间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此皆由房室不节所致也。”

4.素体虚弱

脏腑柔弱,阴阳亏损而发为消渴。《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消渴,但其病机特征则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且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虚愈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而病变脏腑在于肺、胃与肾,且以肾为重。若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口干舌燥,烦躁多饮而为上消;若胃热炽盛,则腐熟水谷力强而多食易饥,病为中消;若肾虚精亏,无以约束小便,则尿频量多有脂膏,是为下消;因肺燥、胃热与肾虚三者每多同时存在,故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可相互出现。

糖尿病因病程长,迁延日久,燥热耗阴,阴虚则气烁,故可见气阴两伤;阴虚日久,阳亦不足,则可致阴阳两虚,并可因阴血亏虚而淤血内阻,变生诸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肺燥阴伤,可并发肺痨;肾阴亏耗,肝失滋润,则可见雀目、内障、耳聋;燥热内炽,蕴毒成脓,可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为痰,痰阻经络,可致中风偏瘫或胸痹心痛;亦可因阴竭阳亡而昏迷厥脱。

二、辨证论治

(一)上消(肺热津伤)

【病机】肺热津伤型。

【临床表现】以烦渴多饮为主,伴见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量频多,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疗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药】以《丹溪心法》的消渴方加减:生地黄、天花粉各18克,黄连、荷梗各10克,沙参、麦门冬各15克,藕汁、姜汁、蜂蜜适量,水煎服。1剂/天。

【临床应用】①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脉数无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用玉泉丸,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药用人参10克,黄芪25克,天花粉、葛根、麦门冬、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

②若烦渴特甚,唇红舌红,苔黄干燥,脉数有力,则为肺热炽盛。宜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以清热泻火,益气生津。药用石膏30克,知母9克,梗米15克,炙甘草3克,人参6克,黄连6克。

烦渴减轻后仍可用消渴方治疗。

(二)中消(胃热炽盛)

【病机】胃热炽盛型。

【临床表现】以多食易饥为主,伴见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治疗原则】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药】以《景岳全书》玉女煎加减:生石膏30克,熟地黄24克,麦门冬、牛膝、山栀子各9克,知母、黄连各6克,水煎服。1剂/天,病重者2剂/天。

【临床应用】①大便燥结较重者,可加玄参10克,大黄6克(后下)。

②若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者,为脾胃气虚所致。宜用七味白术散,以健脾益气,生津止渴。药用人参、白术、茯苓各10克,葛根15克,木香、炙甘草、藿香各6克。

(三)下消(肾阴亏损)

【病机】肾阴亏损型。

【临床表现】以尿频量多为主,伴见尿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代表方药】《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

【临床应用】①兼见烦躁,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者,为阴虚火旺,可加知母、黄柏各10克(即知柏地黄汤)。

②兼见神倦乏力,少气者,为气阴两伤,可加党参、黄精、黄芪各15克以益气养阴。

③尿量多而混浊,可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各10克以益肾固涩。

(四)下消(阴阳两虚)

【病机】阴阳两虚型。

【临床表现】以小便频数量多,甚则饮一溲一,混浊如膏为主,伴见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形体消瘦,四肢欠温,耳轮于枯,面容憔悴,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温阳滋阴,补肾固涩。

【代表方药】《金匮要略》肾气丸加减:附子、桂枝各10克,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水煎服,1剂/天。

【临床应用】①畏寒肢冷较甚者,加鹿茸粉0.5克冲服。

②小便频多较甚者,可加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各10克。

三、专方专药

1.生津消渴丸

由天花粉、黄芩、地黄、知母、石膏、五味子、麦门冬、北沙参等组成,用于糖尿病上消型。

2.清胃消渴丸

由生石膏、玄参、麦门冬、生地黄、知母、石斛、天花粉、玉竹、山药、黄连组成。用于中消型糖尿病。

3.益肾消渴丸

由熟地黄、山药、麦门冬、生地黄、天门冬、枸杞子、北沙参、黄芪、肉桂等组成。用于糖尿病下消阴阳两虚型。

4.知柏地黄丸

由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组成。用于糖尿病下消阴虚型或阴虚火旺型。此外,若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者,可用人参固本丸;肾虚精亏者,可用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胶;阴虚火旺者,可用大补阴丸。

四、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往往症状不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此时,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1.临床表现

无不适主诉,口不渴,饮食正常,小便正常,睡眠好,无并发症,但尿糖阳性,血糖偏高,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可有糖尿病家族史,多在体检时发现糖尿病。

2.治疗原则

养阴润燥,活血化淤。

3.代表方药

二至四物汤加减: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赤芍各15克,川芎、当归、黄连各6克,桑寄生30克,黄精18克,水煎服,1剂/天。

4.临床应用

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此类病人越来越多,在尚未有不适主诉前查体而发现糖尿病,有利于早期防治,血糖较高者可加天花粉5克。亦可用黄精30克,田七6克,五味子10克,水煎代茶饮,1剂/天,连服30天/疗程。

在上述辨证基础上,根据糖尿病的病理改变为血管性病变,在辨证基础上可加用活血化淤药物,例如:田七、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有利于延缓病程进展,防止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糖尿病常用的中成药有:

1.水渴丸

由北芪、生地黄、天花粉、格列本脲(优降糖)等组成。用于Ⅱ型糖尿病。该药含有西药降糖药(含格列本脲0.25m克/丸)故应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药剂量。

2.消渴饮

由番石榴生果加少许罗汉果汁制成的水剂。用于各型糖尿病。

3.丽仁降糖片

由荔枝核加工成浸膏片剂。用于糖尿病Ⅱ型。

4.消渴平片

由黄芪、人参、天花粉、天门冬、知母、葛根等组成。用于各型糖尿病。

5.降糖甲片

由黄芪、黄精、太子参、天花粉、生地黄组成。用于各型糖尿病。

6.糖尿乐

由生山药、黄芪、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知母、葛根、红参、鸡内金组成。用于各型糖尿病。

7.玉泉丸

由葛根、天花粉、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甘草、糯米等组成。用于各型糖尿病。

8.降糖片

由广番石榴叶制成的片剂。用于各型糖尿病。

五、并发症的治疗

随着病程进展,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各种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同样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一)高血压(眩晕)

高血压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参考中医学有关“眩晕”的治疗。

由于糖尿病性高血压多属肝肾阴虚兼血淤,故可常规应用杞菊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枸杞子、菊花、牛膝、丹参各15克,水煎服,1剂/天。或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6克/次,3次/天,温开水送服。

(二)冠心病(胸痹)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可按中医学“胸痹”辨证论治。由于该病多为阴虚血淤,治宜养阴化淤,故可常规应用天王补心丹合四物汤加减:生地黄、玄参、麦门冬、人参、酸枣仁、五味子、丹参、当归、川芎、赤芍、枳壳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1剂/天。或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与血府逐淤丸,各用1丸/次,2次/天,温开水送服。

(三)糖尿病性肾病(水肿)

糖尿病性肾病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肾功能损害等,中医学称为“水肿”。可参照中医学水肿来辨证治疗。

该病早期病机为气血两虚,淤血内阻,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淤。可用小四五汤(即小柴胡汤、四物汤与五苓散3方合用)加减:柴胡、黄芩、党参、法半夏、茯苓、当归、赤芍、熟地黄、川芎、桂枝、泽泻、猪苓各1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服,1剂/天。

病延日久,则以阴阳两虚,水毒内留为主,应温阳育阴,解毒利水,可用右归饮加味:熟地黄24克,山药、枸杞子、山茱萸、杜仲、附子(久煎)各10克,肉桂5克(煸),生牡蛎30克(先煎),海藻30克,鱼腥草18克,丹参18克,泽泻15克,水煎服,1剂/天。

(四)眼病变(雀目)

糖尿病并发的眼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以视物模糊,甚或失明为主,可按中医学“雀目”来诊治。

该病多因肝肾亏损,治宜滋补肝肾,可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子、菊花、谷精草各15克,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克,水煎服,1剂/天。

(五)周围神经病变(麻木)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四肢末端感觉障碍、麻木为主要表现,可按中医学“麻木”诊治。

该病病机主要为气血两虚,治宜益气养血,可用八珍汤化裁:党参、白术、茯苓、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1剂/天。病情较重者,可用十全大补丸。

(六)脑血管意外(中风)

糖尿病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等,属于中医学所称的“中风”:中风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失言,偏身麻木为主症。

中风见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半身不遂者,为中脏腑,可进一步分闭证与脱证,故可参考下述“昏迷”中有关闭证与脱证的4型治疗。中风若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经络,多为阴虚风动所致,治宜滋养肝肾,潜阳熄风,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各30克(先煎),淮牛膝、生龟板(先煎)、生白芍、玄参、天门冬、茵陈、丹参、地龙各15克,川楝子、生麦芽、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1剂/天。同时可配合应用针灸治疗。

(七)皮肤感染(疮痈)

糖尿病患者可反复出现皮肤感染,此起彼伏。

该病在中医学属于“疮痈”范畴,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可用仙方活命饮加减:穿山甲、白芷、皂角刺、当归尾、赤芍各10克,乳香、没药、防风、陈皮、甘草、浙贝母各6克,天花粉、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各18克,水煎服。1剂/天。

(八)糖尿病昏迷(昏迷)

昏迷,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昏迷、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中毒症,中医学称为“昏迷”,是中医急症之一。中医对昏迷的治疗,首先分闭证与脱证。闭证分阳闭、阴闭;脱证分亡阴、亡阳。

1.阳闭

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双手握同,二便闭结,肢体强痉,颜面潮红,气粗,身热口臭,躁动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先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1支水调内服(用鼻饲管喂药),2次/天;继用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6克(另煎),龟板24克(先煎),生地黄18克,牡丹皮5克,白芍、柴胡、薄荷(后下)、蝉衣各3克,菊花、夏枯草各6克,红枣10枚,生石决明25克(打碎先煎),1剂/天,水煎成200ml,分2次经鼻饲管喂服。

2.阴闭

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面白唇暗,痰涎壅盛,静而不烦,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滑。治宜豁痰熄风,辛温开窍。先用中成药苏合香丸1丸水调内服(用鼻饲管喂服),2次/天;继用涤痰汤加减:陈皮、淡半夏、茯苓、胆南星、枳实、人参、石菖蒲、竹茹各10克,大枣5枚,炙甘草3克,生姜3片,川厚朴9克,大黄6克,1剂/天,水煎成200ml,分2次经鼻饲管喂服。

3.亡阴

表现为神志昏迷,汗出,身热面红,唇红舌红,少津,脉虚数。治宜救阴敛阳。先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继用生脉散加味:人参10克,麦门冬、山茱萸各15克,五味子10克,煅牡蛎、煅龙骨各30克(先煎),1剂/天,水煎成200ml,分2次经鼻饲管喂服。

4.亡阳

表现为神志昏迷,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二便自遗,唇舌淡润,脉微欲绝。治宜回阳救逆。先用参附注射液或参附青注射液静脉滴注,继用参附汤加味:人参15克(另煎),附子(久煎)、白术各10克,煅牡蛎、煅龙骨各30克(先煎),1剂/天,水煎成200ml,分2次经鼻饲管喂服。

昏迷属急症,应中西医结合抢救。神志清醒后,再视症状舌脉改变调整中药的应用,一般仍以养阴清热的中药善后调理。

(九)肢端坏疽(脱疽)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及反复感染,可出现下肢肢端坏疽,严重者可能导致截肢。

该病属于中医学“脱疽”范畴,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去腐,町用四妙勇安汤加减:玄参、金银花、北芪、毛冬青各30克,当归15克,生甘草、桂枝各10克,水煎服,1剂/天;亦可用毛冬青60克。金银花、大黄各30克,附子10克,水煎成500m1,浸洗患处30分钟,1~2次/天,10天/疗程。

(十)性功能障碍(阳痿)

无论男性或女性的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尤以男性更为明显,男性的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勃起障碍,亦即中医学所称的“阳痿”。

其中医病机为阴阳两虚,治以滋阴温阳补肾,可用右归饮加减:熟地黄24克,山药、枸杞子、杜仲、山茱萸、鹿角霜各10克,附子6克(久煎),肉桂(煸)3克,炙甘草5克,黄精15克,水煎服,1剂/天。

亦可用中成药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等。

(十一)肺结核(肺痨)

糖尿病患者可合并各种皮肤感染、结核、泌尿系及胆道感染等,其中较严重的是肺结核,亦即中医学所称的“肺痨”。

该病应常规应用西医抗结核药物;同时可参考中医学“肺痨”的有关治疗以辅助,亦可用中药百合固金汤:生地黄、熟地黄、麦门冬、玄参、白芍各15克,川贝、当归、桔梗、甘草各6克,百合18克,百部10克,水煎服,1剂/天。

中医验方

一、山药沙参汤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组成】

山药、天花粉、沙参各15克,知母、五味子各10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效】

益气健脾,养阴生津。

【适应症】

本病气阴两虚型。

二、太山地黄煎

【出处】

《常见病单方验方选》

【组成】

太子参12克,淮山药15克,大熟地黄9克,五味子6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效】

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适应症】

本病气阴两虚型。

三、五加皮车前草汤

【出处】

《家庭饮食与疾病防治大全》

【组成】

五加皮嫩叶30克,车前草30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效】

清热利湿。

【适应症】

本病下焦湿热型。

四、五味消渴饮

【出处】

《中国中医药报》1993年第9期

【组成】

黄芪15克,肉桂3克,北五味子10克,白术10克,淮山药10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肉桂后下),于早饭前或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功效】

益气健脾,补肾固涩。

【适应症】

本病脾肾两虚型。

五、五参梅子汤

【出处】

《山西中医》1988年第4期

【组成】

党参5克,丹参30克,玄参10克,玉竹2克,沙参10克,

乌梅30个。

【用法】

隔日1剂,水煎服。

【功效】

益气养阴,活血生津。

【适应症】

本病气阴两虚型。

六、苍术黄连汤

【出处】

《浙江中医》1991年第2期

【组成】

苍术、黄连、鸡内金各25克,生荷叶、佩兰叶、白术各18克,生山药、天花粉、桑葚子各15克,浮萍、五味子各6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

健脾燥湿,清热生津。

【适应症】

本病脾虚湿困,气津两亏型。

七、气阴固本汤

【出处】

《陕西中医》1992年第6期

【组成】

黄芪15克,山药、天花粉、生地黄、熟地黄、麦门冬、地骨皮各10克,牡蛎20克,苍术、茯苓、葛根各8克,五倍子、五味子各6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