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上下五千年谜语趣话
29105100000013

第13章 灯谜历史故事(12)

苏东坡一进屋,便闻到一股酒香和狗肉的香味,心中明白,却假装不知,说:“今天写诗,却有两个很熟的字记不起是怎么写的来了,特请大师指点。”佛印说:“不敢,请问是哪两个字?”苏东坡说:“就是‘犬吠’二字。”

佛印一听便笑着说道:“学士真会寻开心,怎么连这两个字都忘了呢?”他便一面说着一面用指头在几案上写着:“这犬字是一人一点;吠字是一人一点再加一口。”苏东坡哈哈大笑说:“既然如此,何不把你的犬肉拿出来,咱们一人一点再加上一口共同来吃呢?”

佛印也笑了起来:“我就是要试试你究竟用什么法子让我把狗肉拿出来同吃的!”于是,二人便高兴地大吃起狗肉来。

和尚问字巧吃鱼

有一次,佛印来访苏东坡,走过苏东坡的窗前,从窗子里看见苏东坡正把一盘鲜鱼端到桌上要吃,他便故意咳嗽一声,苏东坡一昕是佛印的咳声,便急忙把鱼藏在了身后的书架顶上。

佛印偷看他把鱼藏好,才走了进来说:“我今天有个字来向先生请教。”苏东坡问:“但不知何字?”佛印说:“就是尊姓‘蘇’字,究竟应该有几种写法?”苏东坡知道佛印是开玩笑来了,便装着一本正经地说:“以楷书来说,只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草字头下鱼在左边,禾在右边,一种是草头下鱼在右边,禾在左边,这两种写法都可。”

佛印说:“要是把鱼放在上头行不行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笑了起来说:“既然放在上头不行,何不取下来咱们吃掉?”苏东坡这才明白中了佛印的圈套了,便笑着把鱼拿下来,与佛印一起大快朵颐,开怀畅饮起来。

苏小妹字谜骂佛印

苏轼与佛印经常在一起谈经论文,饮酒作诗。

有一天,二人谈论起佛法问题,佛印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苏小妹在内房听了,有意嘲笑一下佛印,便扬声向外说,佛印法师,我有一个上联,请您对一下: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一听,知道苏小妹分明是借这拆字联来嘲弄他,不过要对得好也不容易,他略思索了一下,便反击过来说: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小妹听了,心中暗自发恨道:好你个无理的和尚,竟敢轻视于我,心里想出一个字谜便说:“这回算您对上了,我再作一副对联赠您为谢吧”,说完就写了一页小笺叫丫环送给佛印。佛印接过来打开一看,写的是:

凤栖禾下鸟飞去,

马到芦边草不生。

他一时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便将小笺递给苏轼看,苏轼一看,指着佛印的头大笑不止。聪明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谜底大揭密:秃驴)

奇饭好友共品尝

宋代名士刘攽,字贡夫,号红南。樟树市黄土岗镇获斜刘家人,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他和苏轼很要好,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

有一次,两人在一起聊天,刘艘偶然问起苏轼小时候的事情来。苏轼说他小时候与弟弟苏辙学习都非常刻苦,一心一意要考取功名。准备考试的那段日子里,每天享受“三白”,竟然吃得津津有味,当时觉得这就是世间最好的珍馐美味了。刘攽昕了觉得奇怪,忙问:“‘三白’是什么好吃的?”苏轼笑着说:“就是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刘攽一听,觉得有趣,便大笑起来。

过了不长时间,苏轼收到刘攽的请柬,要请苏轼吃“皛(xiao)”饭。苏轼不明白“皛”饭是什么,但觉得刘攽读书多,见多识广,这“皛”饭肯定有出处,自己定能大开眼界,大饱口福。苏轼于是穿戴整齐准时赴宴。

一进门,看见桌上摆着的,只有盐、萝卜、米饭三样。原来刘攽是个非常爱开玩笑的人,苏轼这才明白刘攽是用他讲过的“三白”饭相戏,以谜语“皛”饭招待。苏轼也不气恼,心里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笑着拿起筷子把“三白”吃了个够。苏轼将要离开时,忽然眼睛一眨,对刘攽说,明天请到我家来,我准备“毳(cui)”饭招待你。刘艘知道苏轼也是同他为戏,但一时猜不透苏轼的“毳”饭到底是什么吃食,便答应下来明天准时赴约。

第二天,刘攽迫不及待地早早到了苏轼家,想领教苏轼的“毳”饭。二人天南海北,一直谈到中午时分,苏轼却没有上饭的意思。刘攽早就已经饿了,却不便开口,只好忍着。过了一会儿,看看还没动静。又过了一会儿,刘攽忍不住了,就说:“苏轼,该上饭了!”苏轼说:“不急!等等!”又等了一会儿,刘攽又说:“你的‘毳’饭呢?怎么还不见踪影,快拿上来呀!”苏轼慢条斯理地说:“盐也‘毛’(方言,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这不是‘毳’饭是什么!”

刘攽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说:“好啊,我就知道你这次要报复我,万万没想到你会想出‘毳’饭来。真是佩服,佩服啊!”两人笑够了,苏轼才叫人拿上好酒好菜,二人畅饮起来,一直到夜幕降临,刘放才尽兴而归。

苏轼妙语批文章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苏轼的到来,令杭州的文人雅士欢呼雀跃。一有闲暇,苏轼身边就云集许多文人,一起吟诗作赋,好不热闹,成为当地文坛的一大胜景。

当地有个自命不凡的酸腐文人叫白文秀,读书不多,却爱卖弄,文理不通,却极爱写文章,往往错字连篇。因此当地的文人都不愿与他为伍。可是,他却想借苏轼的威望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关门三天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写了一篇“得意之作”,送给苏轼过目,并说道:“此乃拙作,望老师批点。”

苏轼接过文章,面对标题《读过泰论》四字,半日不解,良久才大笑道:“当年秦朝发生灾害,大水淹了庄稼,难怪!难怪!”苏轼这句话是一个字谜,意思是“秦”字下面的“禾”字被“水”淹掉了,成了“泰”字。他是在讽刺白文秀把《过秦论》写成了《过泰论》。白文秀胸无点墨,没听明白这句话,可听了苏轼的话心里却没底,只是站在那里干笑。

苏轼看完了白文秀的文章,一言不发地将文章交还给他。白文秀想,自己是来求得好的评语借以提高身价的,无论如何也得让苏轼评点几句。于是,白文秀央求说:“老师,当今天下识才者少,忌才者多,一篇好文章没有名人推荐,就好比一张废纸,请老师多少美言几句。”

苏轼一看,今天遇上个厚脸皮了,不给他写几个字是难以脱身了。于是,他略加思索,挥笔在文章上批了九个字:“此文有高山滚鼓之妙!”白文秀看了之后心中狂喜,连连说着:“多谢老师,劳驾,劳驾!”便兴冲冲地拿了文稿走了。从此,白文秀见人就拿出苏轼批过的文章吹嘘一番,说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当时高士的妙评。一些胸无点墨的人随声附和,那些真有文才的人见了却暗暗发笑。

一天,一帮文人学士正在谈诗论文,白文秀又拿着苏轼批过的那篇文章来了。有个调皮的秀才实在忍不住了,就对他说:“这哪里是什么批语,这是给你出的谜呢!”“出谜,什么谜?这明明是夸赞我文章的评语嘛。”白文秀又看了一遍苏轼的批语,仍然不明白。

秀才不得不进一步说:“你再好好想一想,高山滚鼓有什么妙啊?你听一听高山滚鼓是什么声音?不是‘扑通——扑通’,不通——不通吗?”周围的人顿时都大笑起来:“真有高山滚鼓之妙——不通!不通!哈哈哈!”白文秀羞得满脸通红,掩起文稿拔腿跑了。从此他闭门狠读,再也不敢自我吹嘘了。

三才子共吟“墨斗”诗

苏轼在杭州时,江西才子黄庭坚专程来到杭州拜望自己的老师。苏轼见到了门生,十分高兴,便邀上秦少游,三人一同去游西湖。游船上摆了许多酒菜,还找来梨园弟子和琴师、鼓手演唱助兴。三人边听边喝,欣赏着西湖美景,十分惬意。

这时,高邮才子秦少游(秦观)来了谜兴,口占一谜:

我有一间房,

半间租与轮转王。

有时射出一线光,

天下邪魔不敢当。

猜谜行家苏轼马上就猜到了,但佯装不知,笑问黄庭坚。黄庭坚知苏轼之意,便随口说了一谜:

我有一只船,

一人摇橹一人牵;

去时拉纤走,

归时摇橹还。

苏轼听后诙谐地说:“你们二位有房有船,过得不错,和你们相比,我可寒酸了。”说罢,也口占一谜:

我有一张琴,

一根琴弦腹中藏;

为君马上弹,

弹尽天下曲。

三人会声大笑,举杯同饮。原来三人所作的谜面是同一个谜底。

(谜底大揭密:木匠用的墨斗)

连环姓名谜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当时苏东坡正任杭州知府。有一天,苏东坡邀请秦少游、苏小妹夫妇和佛印禅师到杭州西湖一游。

四人在西湖堤上漫步,只见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大桥古朴美观,堤旁种着各种花木,意境非常动人。苏东坡见此情形,不禁谜兴大发,就提议众人作谜助兴。

苏东坡先作了一则人名谜:

落凡七仙女

苏小妹笑着说:“兄长说的是小妹吧。”说完,便也说了一则谜语:

闹海一哪吒

秦少游接道:“贤妻隐的是我少游吧。”

“请解谜。”小妹说。

“哪吒是古代传说的少年之神,闹海是在海中游水游戏,所以猜是‘少游’。”

秦少游也吟了一则谜语:

面壁遗影痕

东坡提示佛印快点猜这个谜语,佛印说:“佛祖菩提达摩于嵩山面壁十载,因久坐壁上遗佛祖印像,此谜典出自这里,您这个谜语是不是隐射老僧‘佛印’的名字呢?”少游点头说对。佛印也说了一则谜语:

黄州迎日居

三个人想了很久,都没猜出谜底。苏轼只好让佛印揭底,佛印说:“真是有眼不识昆山玉呀,谜底就是你呀!”三人连称好谜。

(谜底大揭密:苏东坡)

谜联巧骂老和尚

苏轼被贬岭南的时候,一次在一座寺庙的山门前,看到一个小和尚跪着,眼泪汪汪,脸上挂着伤痕。一打听,才知是因刚才给老僧端茶时,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而遭到责罚。苏轼心想,佛门本以慈悲为怀,怎能如此对待弟子?便入庙去见方丈。

主持和尚一见苏轼来了,百般殷勤,并拿出纸砚,请苏轼题字。苏轼见此和尚满身俗气,虚情假意,甚是厌烦。一想小和尚还在门口跪着,便提出要那小和尚起来为他磨墨按纸方好动笔,老僧一口答应。苏轼略一思索,落笔写道:

一夕化身人归去,

千八凡气一点无。

老僧看了,认为这是称颂他的修行高深的话,十分高兴,连声道谢,并把这副对联挂在禅堂里,扬扬得意,到处大肆炫耀。

后来,苏轼的好友佛印云游到此,看了这副对联,不禁扑哧一笑,那老和尚见了说:“你莫要有眼不识荆山玉,此乃当代大家苏轼亲自来庙为我题的呢!”佛印听了,更是笑弯了腰。待他止住笑声,便说:“东坡翁的手迹,我焉能不知,不过这是他编的两个字谜在骂你呢!”老和尚仔细看了一遍,仍然不明白,便反问道:“何以见得?”佛印解释说:“你看这‘一夕’再加个去了人的‘化’,合起来不是个‘死’字吗?‘千八’是个‘禾’字,再加‘凡’字无了一点是个什么字?”老和尚一看,气得昏了过去。

三人巧做镜子谜

有一天,苏东坡正在家中闲着无事,王安石来拜访,两人聊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好朋友陈季常也来了。苏东坡非常高兴,连忙叫人摆开酒席,三个好朋友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三个好朋友都有一个爱好,就是猜谜。所以,聊了一会儿,话题就转到了猜谜上面。苏东坡说:“我昨天刚造了一个谜,你们猜猜看:

脸儿亮光光.放在桌子上。

你俩跑过来,请它留个像。”

陈季常听了,也开口念道:

你对我笑,我对你笑,

我来寻你,你不见了。”

王安石紧接着吟起来:

我哭你也哭,我笑你也笑,

要问它是谁,咱仨都知道。

话音刚落,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谜底大揭密:镜子)

三人共制歇后语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年间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幼时就能作诗,被人称为神童。他聪明勤奋,很讨人喜欢,曾与教谕晁怀德之女文柔同窗读书。

有一年的阳春三月,晁公带着女儿文柔和曾巩去春游,只见山上桃花竞相开放,花海有如绯红的云霞,景色美不胜收。晁怀德顿时诗兴大发,遂捋须吟诗一首:

一日看遍长安,

美人二八娇如,

来岁还舒满眼,

此花开尽更无。

女儿文柔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父亲,您所吟的诗句,应该是则歇后谜吧,谜底是‘花’,不知道对不对?”晁公满意地点点头。文柔又说:“那小女也制谜一则,请父亲指点。”

春来还发旧时,

马踏春泥半是,

雨后全无叶底,

和莺吹折数枝。

曾巩听了,也兴致勃勃地接着吟道:

隔帘微雨湿梨,

一群娇鸟共啼,

唯有碧桃千树,

道是春风及第。

说完,三个人相视而笑。

原来,这些诗句分别出自孟郊、顾况、杜甫、元稹、岑参、窦巩、王驾、王禹偁、吕温、卢照邻、郎士元、郑谷的诗句,只是每句的句末都少了个“花”字。

偶得佳句巧为谜

北宋词家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抚州临川文港乡人。自幼聪慧,景德年间以神童被荐于朝。宋真宗让他与进士们一起比试,他提笔即刻就把诗写了出来,所以受到皇帝的重用。14岁时就因才华横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后来当了宰相,为人刚正清廉,重视人才,人称太平贤相。

一年暮春,他漫游西湖,正是黄昏时分,面对流水落花,不禁感慨系之,写了一首《浣溪沙》,写到下阕的首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就再也想不出佳句来续上了。

第二年他又奉旨南下,路过扬州,在大明寺,看到当今天子的许多题诗,便品评起来。他从中发现江都尉王琪的诗才不凡,便让人请王琪来相见。在把酒倾谈之间,晏殊面对晚春景色,不觉又忆起去年未完的《浣溪沙》来,便对王琪说:“去年老夫游西湖,偶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句,却一直未得下句,今日重见此景,不由得心中又欲寻一佳句续之,不过还没有什么头绪。”

在晏殊沉思之际,王琪站起来拱手答道:“何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立刻拍手称妙,便把这一句写入了他的词中,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传为千古佳句,晏殊与王琪联句之事也传为千古佳话。

后人竟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为一个谜面,打一字,也引起众多谜人的雅兴。机智的你,也请猜一猜吧!

(谜底大揭密:鹊。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乃昔日之鸟也。)

“千”字巧儆下酒菜

宋代大词家晏殊有一个书童,是一个很聪慧的孩子,长期在晏殊身边,耳熏目染,再加上自己聪明好学,也颇爱诗词谜语。

有一次,有几位诗友来拜访晏殊,晏殊便命书童去街上买点下酒菜,他说买二斤猪肉,一斤猪肝,不过最后一样要买的东西晏殊并没有说出来,他想让客人们看看书童的聪明智慧,便拉过书童的手,在他手心里写了一个“千”字,问他:“明白吗?”书童歪了歪头,眼珠一转,说声:“明白了!”转身就走。不一会儿书童把下酒的东西买来,打开包儿一看,果然一样也不错。有个客人不解,问道:“刚才我看到晏公在你手心里写的是个‘千’字,你怎么买回来的是舌头呢?”小书童笑了笑说:“先生.请问‘舌’字是怎么个写法?”客人自己伸出手指刚要写,忽然就明白了,连说“不错,不错,舌头、舌头!这谜真是奇思妙想,猜中的人也是聪慧异常啊!”

谜联道尽家中苦

宋代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他在太平兴国年间考中头名状元,官做到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咸平年间授任太子太师,封蔡国公。

当过北宋两朝丞相的吕蒙正在考中状元之前,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得厉害,少年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大了以后,家里也没什么起色,还是穷得叮当响。在一年临近年关的时候,他眼看人家都张灯结彩,杀鸡宰羊,华堂盛筵,而自己却在饥寒交迫中苦读。悲愤之余,提笔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