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量及树种
经普查汇总,全宝鸡市共有古树名木616棵。另有岐山诸葛亮庙风景区、范家营中学旧址、凤翔汤房庙宝玉山、陇县龙门洞、麟游县丈八、渭滨区燃灯寺、眉县营头车场凹古树名木群7处,分布柏树、槐树、黄连木、栎类等树种共1371棵。名木中除岐山刘家塬“召伯甘棠”二代、眉县汤浴林场两棵红豆杉和营头林场车场凹芬茨尔栎林、金台区红光铁厂鹅掌楸为树龄不足百年的树木外,其他名木的年龄均达到了古树的年龄范围。
宝鸡古树名木共51种,分属28科,40属(详见附录2)。
它们是:银杏、秦岭冷杉、大果青扦、油松、白皮松、华山松、侧柏、圆柏、红豆杉、青杨、小叶杨、太白杨、垂柳、旱柳、核桃、鹅耳枥、茅栗、橿子栎、刺叶栎、栓皮栎、锐齿栎、辽东栎、榆树、黑弹朴、珊瑚朴、小叶榉、桑树、连香树、玉兰、鹅掌揪、杜梨、杏树、合欢、皂荚、槐树、龙爪槐、枸桔、臭椿、楝树、黄连木、白杜、色木槭、七叶树、枣树、酸枣、毛梾、柿树、白腊、水曲柳、华北紫丁香、楸树。
宝鸡古树名木中数量最多的树种为槐树,共256棵,其次为皂荚94棵,侧柏61棵,银杏17棵,黄连木11棵,这些数量显著种占古树名木总量的70%,其余树种的数量均在10棵以下,其中17个树种仅各有1棵。大果青扦、黑弹朴、枸桔、毛梾和鹅掌楸5个树种,在全省其他地区的古树名木资源中未见反映(见《陕西古树名木》),为宝鸡古树名木中的特有种。
(二)时间和空间分布
1.年龄分布。
宝鸡古树名木生长年龄对应于各历史朝代为:南北朝(树龄1500年左右)1棵,隋代(树龄1400年左右)9棵,唐代(树龄1100~1300年)14棵,宋代(树龄800~1000年)37棵,元代(树龄700年左右)36棵,明代(树龄400~600年)162棵,清代(树龄100~300年)353棵,现代(不足百年)名木4棵。古树群286棵也均产生于清代,现代产生的名木群1085棵。
全市古树名木按年龄等级分为: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180棵,其中千年以上古树36棵;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180棵;三级古树(树龄100~299年)252棵;不足百年名木4棵。树龄120~300年古树群286棵;不足百年的名木群1085棵。
全市古树名木中年龄最大者为凤县南星油房咀一棵1500年左右的刺叶栎,是寿星之中的老寿星。
2.地理分布。
宝鸡行政区域内十二县区均有古树名木分布,其中:凤县60棵,太白县22棵,眉县19棵,渭滨区23棵,陈仓区72棵,金台区38棵,凤翔县29棵,岐山县29棵,扶风县62棵,麟游县48棵,千阳县123棵,陇县85棵,辛家山林业局3棵,马头滩林业局3棵。古树名木群分别在岐山2处,凤翔、陇县、麟游、渭滨、眉县各1处。
按生境位置,分布在农村575棵,城市41棵;单位庭院30棵,个人住宅47棵,道观寺庙87棵,散生于村落周围和田间地头452棵。
(三)生长状况及变迁
1.生长状况。
宝鸡古树名木生长外观指标,主要有树高、胸围、冠幅、生长势等,每株现地测定和记录结果显示:
全市胸围在3.1米即胸径1米以上的大树共173棵。多出现在槐树(106棵)、皂荚(20棵)、银杏(11棵)、侧柏(10棵)、黄连木(7棵)等树种中。其中胸围在6.2米即胸径2米以上的巨木17棵,它们是槐树8棵、银杏3棵、皂荚1棵、侧柏1棵、栓皮栎1棵、核桃1棵、太白杨1棵、楸树1棵。树体最大且树杆圆满生长正常的巨木大树之王为凤县温江寺沙江寺村二组的一棵1400年左右的古银杏,胸围达8.1米,树高18米,冠幅24米,其树体之大为宝鸡的树中之最。
全市古树名木中,太白杨、青杨、垂柳、核桃、柿树、桑树、橿子栎、榆树、珊瑚朴、小叶榉、黑弹朴、茅栗、玉兰、皂荚、白杜、龙爪槐、白腊、水曲柳、色木槭、七叶树、楸树、鹅掌楸、枸桔、华北紫丁香24个树种,各树种的树体最大者又均为陕西全省最大者。另外,侧柏、银杏、栓皮栎、槐树、黄连木、白皮松6树种中,每个树种的树体最大者,虽非全省最大,但也属全省为数不多的巨木大树之一。
古树名木之所以能够生长存世千百年,一是其自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使然,二是与社会的重视程度和人们的管护有关。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根系发达,生长缓慢,抗逆性强的树种和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树木都有长寿的趋势。生态学方面,它们大多数为乡土树种,其存在是与本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生长良好的古树名木,其环境条件也都较好,小气候适宜,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土壤肥厚,排水良好。树木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要经过幼年期、壮年期、衰老期直到最后枯死,这是生物有机体的固有规律,当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发生明显变化时,会加速这一过程,使树木过早进入衰老期甚至死亡。
宝鸡古树名木的生长势分为以下五级:
(1)旺盛。枝叶繁茂,生长正常。这种类型共有214棵,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35%。陈仓区胡店乡林光村古侧柏树高30米,胸围7.10米,冠幅27米,冠荫近1亩,其树龄已愈千年,但仍枝叶繁茂,苍翠欲滴。此处为古“灵台寺”遗址,古树由历代僧人精心养护。直到当代,村民爱护有加,每年都由村上为古柏灌注上好菜油50千克,以改善土壤养分,满足古树生长所需,使这棵古柏保持着旺盛生机。麟游老县城城隍庙院内的古银杏,雌株,胸围3.54米,树高34米,冠幅14米,树龄已800余年,树形高耸挺拔,树干园满通直,生长旺盛,生机盎然,仍在大量结实。这得益于良好的生境条件和当地群众持之以恒的保护管理。凤县南星镇留凤关1400年古白皮松、三岔镇苇子坪1400年古银杏,南星镇油房咀1500年古刺叶栎、陈仓拓石镇石家滩1000年古橿子栎,赤沙镇太安村两棵1000年古黑弹朴等,其树龄已千年以上,但均属慢生长寿树种,至今仍生机旺盛,未见衰相。凤县双石铺镇丰岩村500年古油松、陈仓区坪头镇王家咀500年古槐、香泉镇各河口村500年古桑树、眉县石头河齐镇管理站院内150年的珊瑚朴、千阳城关镇侯家坡500年古黄连木等,这些古树生存地小气候暖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多为孤立单生,营养空间充分,生境优越,亦未见外力损伤痕迹,发育正常,生长旺盛。
(2)一般。无自然枯损、枯稍,但生长渐趋停滞。宝鸡古树名木中,多数个体的生长势处于这个级别,共有270棵,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44%。按生理年龄,应该旺盛生长,但由于生境不良,水分、养分不足,或保护不力,或遭受损伤,或病虫侵入,而生长停滞。
(3)较差。无自然枯稍,树体残缺、腐损,长势已衰。这一级别亦占相当数量,共有106棵,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17%。一般树体在历史上曾遭受外力损伤,但经过自愈恢复,尚能维持生理活动。凤翔南指挥镇南指挥村800年古皂荚,明嘉靖年间遭雷电袭击,树体损伤,主干中空,但枝叶仍具生机。陈仓钓渭乡颉头村500年古槐,1958年大炼钢铁将主干上部伐去作燃料,现看到的上部枝条为二次萌生。
(4)濒死。主稍及整体大部分枯死、干空根腐,仅存少量活枝。这一类型共有26棵,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4%。这些古树名木中,有些已到自然衰败阶段,有些则是环境恶化或遭严重破坏而加速了树体的衰老过程,提前进入濒死阶段。陈仓区千河镇田胥崖村300年古皂荚,一半枯死。千阳张家塬镇大湾岭村370年古槐,主枝枯死,树身空腐,仅留少量活枝。高崖乡雪白店410年古槐,树头缺失,严重损腐,仅干皮存留处留有少量萌生枝。扶风午井镇高望寺村600年古楸,主干一半腐损中空。
(5)死亡。全株死亡。1990年以来调查登记的古树名木已有21棵死亡,不再记入此次普查建档数字。
2.古树名木之变迁。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文化、文物资源,它的兴衰既有自身的生物学原因和外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更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关。归纳起来,古树名木减少的原因有三种:一是自然枯殒;二是突发的气象、地质、病虫灾害;三是人为破坏。
通常情况下,树木的生理寿命一般都在百年以上至数百年,一些针叶树种和部分慢生阔叶树种,寿命可达千年乃至数千年。如陕西省黄帝陵的“轩辕柏”(侧柏),已存世5000年(另有3700年、2000年之说),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生长在美国加州的红杉,寿命长达3000年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因而又被称作“世界爷”。生长在中国台湾阿里山的红桧,也已有3000年的历史。山东曲阜孔庙的园柏距今2400年。新疆胡杨有“长着不死1000年”之说。宝鸡现存古树中,各树种年龄最长者为1500年的刺叶栎,1400年的白皮松、侧柏、红豆杉、七叶树、槐树,1000年的圆柏、橿子栎、黑弹朴、黄连木,800年的皂荚、榆树、酸枣,700年的色木槭,600年的楸树,500年的小叶榉、龙爪槐、桑树等,以上还都不是这些树木的终极寿命。按照树木的自然消长规律,现存于世的古树名木本应该更多更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宝鸡历史上有史料文献可资,现已先后出局的古树名木,早期消失有周人的“社树”栗、秦人的“社树”榛、宋代凤翔东湖“苏公柳”(苏轼所植)、岐山古卷阿(周公庙)“秦楸”、岐山刘家塬“召伯甘棠”等,还有许多则是在今人眼皮底下消失的。作为宝鸡市区的金台、渭滨两区,在老年人的记忆中,曾有大量的古树存在,老市区西关的火神庙、三官殿的多株古槐,连同古建筑同毁于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建设。曾为宝鸡八景之一,张三丰修行的金台观古柏群,由于生境恶化而自然枯殒,现已所剩无几。长寿山牛头观古柏群大量古柏在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遭砍伐,现有的7棵属幸存者。渭滨区谭家村小学原址是二郎庙,其内曾有古柏多株,另有“柏抱槐”奇景一处,远近闻名,这些都毁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校舍扩建中。谭家村村口还有一棵几人合围的毛白杨古树,是该村的地标性景观,毁于20世纪70年代的城乡建设。各县区古树名木变迁消亡的过程和情况与市区大同小异,大量的古树名木或因自然原因,或因“破除迷信”、大炼钢铁、“文革”、农村经营体制的变更、城乡建设等人为因素,而使本来就处境维艰、存世数量有限的古树名木资源越来越少。2008年普查登记发现,全市1990年登记并载入《陕西古树名木》一书的161株古树名木,已有31株枯死或被采伐、采挖;千阳县2002年登记的144株古树名木,有17株被采伐、采挖;渭滨区2005年登记的28株古树名木,有5株已枯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被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重视,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宝鸡市政府也启动了创建绿色宝鸡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活动。2005年市政府颁布了《宝鸡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古树名木全面普查、建档、保护管理措施相继落实,古树文化挖掘整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相继展开,宝鸡的古树名木,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宝鸡争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