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29049100000002

第2章 伦理观伦理观伦理观

佛教认为孝可分为三种层次: 一般的甘旨奉养,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途轮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道德观》所谓“孝”,是爱心的表现。孝是对国家、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孝维持了长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挚诚感谢,更是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一般说来,为自己所爱是小孝,为家族亲人为中孝,为国家民族是大孝。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道德观》亲友的关系应该做到“互相安慰鼓励,嘉勉惜福守财,帮助人格尊荣,彼此隐恶扬善,督促前往善道”,以道相交,以舍往还,不可只有金钱的往来。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忠孝观》朋友之间如果有隔阂误解,如何才能消除距离误会,促进良好的关系?根据佛陀开示,我仿无际大师,开了一帖“朋友十剂”的药:

1. 好心一片: 以正直、关爱、提携的心和朋友交往。

2. 爱语三句: 朋友见面,至少要有几句好话,“你现在看起来好年轻哦!”“你好有福报哦!”“你真好命呀!”

3. 忍耐一时: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正是这个意思。

4. 慈悲全用: 能以慈悲心对待朋友,如菩萨的慈愍众生,则无事不能忍,无事不能容。

5. 布施五钱: 对于钱财,要有“分一半也无妨”的气概。

6. 信用始终: 比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已经承诺的事,要尽力履行,切莫虎头蛇尾。

7. 感谢万分: 受朋友施助,无论身行、口说、意念,都应该至诚地感谢。

8. 体谅一点: 体谅可以润滑彼此间的磨擦,消弭不愉快的裂痕。

9. 恭敬十成: 恭敬可以升华友谊的境界,美化两者的交情。

10. 方便不拘多少: 为人处事,虽然要有原则,有时候不妨略作变通,开方便法门对待。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佛陀的教育法》家庭有传灯的功能,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人间佛教的家庭,便是依此菩萨精神而建立,夫妻不再是冤家,儿女也不是讨债鬼,以正知正见成就菩提眷属,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家庭观》在生儿育女方面,佛教认为眷属都是有缘来相聚,身为父母者,平时就要有健康的心理及端正的行为,尤其在母亲怀孕后,更要培养善因良缘。因此,父母于平素礼佛诵经、听经闻法、乐善好施,长养慈悲善根,具足清净福慧的身心,将来子女出生,其肉体与精神必能受到父母良好性格遗传的影响,这就是最好的胎教。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礼俗规范》身为主管者,是领导的中心,除了爱护部属、员工以外,也要健全自己,例如: 包容的心胸、承担的勇气、决断的智慧、主动的精神、不看轻后学、不推卸责任、不疑心猜忌、不争相领导等。以此为行事准则,必能获得大众的拥护。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伦理观》员工与主管相处之道:

1. 被怪不生气。2. 工作不拖延。

3. 指示不违逆。4. 凡事不隐瞒。

5. 处众不特权。6. 敬业不偷懒。

7. 积极不懈怠。8. 往来不投机。

9. 做人不孤僻。10. 做事不呆板。

11. 思想不陈旧。12. 处世不极端。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伦理观》佛门自古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见地。站在为师者的立场,心中时时以徒弟为道友,以开通开明的教育方式,令法徒在师者启发之下,有更多自我启悟与开创的空间;站在为徒者立场,不只奉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尤其在禅门中,往往受到一句一字的点拨,则慧命重生,人生改观。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师弟之道》子女如何孝顺父母?供养父母,不令缺乏;凡有所为,必先禀白;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父母正业,不为中断。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母亲在怀孕时,性情能慈悲、温和、尊重,常行善事,将来儿女出生,必定能受到母亲性格遗传的影响,这就是胎教。《杂阿含经》卷三十六云:“我见众生主怀妊之时,我即教彼,为其子故,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及其生已,复教三归;及生知见,复教持戒。”可见人生的教育并非始自出生,更非进入学校才开始,在孕育中的每一刻。有良好的因缘,都可以给子女美好的未来。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一个好丈夫,必须是勇敢护妻的丈夫,负责家计的主人,诚信服务的君子,工作热忱的勇士,欢喜乐观的家人,幽默风趣的伴侣。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一个好妻子,必须是勤于家务的贤妻,长于赞美的友人,敦亲睦邻的邻居,慈悲应世的信徒,爱语笑声的家人,热心公益的善人。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妻子对待丈夫有五事: 体贴敬爱,家务整洁,诚实毋欺,温柔亲切,赞叹恭维。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老师对待学生,有下列五种方法: 顺法调御,以爱教导;诲其未闻,增广见识;随其所闻,令解善义;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尽己所知,教授不舍。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生活要美满幸福,社会、国家要安和乐利,都必须植基于健全的家庭之上。如何才能有一个健全的家庭呢?生活佛教化。就是说家庭生活要用佛法来净化、美化、弘化、佛化。“佛化家庭”的内容包括: 家庭教育、职业选择、人我关系、养生之道、养老之道、修行之道、佛堂布置、居家图书馆等,一切生活行事都以佛法为依归,如此必能建设一个幸福美满的佛化家庭。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篇》为人学生或弟子者,应以五事恭敬供养师长:

1. 善恭顺: 为人学生弟子者,应恭敬顺从于师。

2. 善承事: 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以财力或劳力供事于师。

3. 速起: 见师应速起,以示尊重。

4. 所作善业: 能依师之所教而实行之。

5. 奉敬师: 若师有教命,敬奉无违。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着劳资问题,在佛教经典《善生经》中,佛陀早已教导资方如何对待员工的方法:

1. 每呼使役,莫令过分。

2. 饮食以时,彼饥如己。

3. 劳动定时,有暇令息。

4. 病时与药,速令康复。

5. 多余财物,常应赐予。

佛陀慈悲,早就注意对待员工的问题,他的主张与现代的劳基法非常吻合。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五种善待亲友的方法: 若有布施,先给亲友;温和爱语,恭敬礼遇;利益均分,有我有他;困难之事,助他解决;诚实相待,不可欺骗。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丈夫对待妻子有五事: 要帮忙家务,经常礼物慰赠,关心妻子的亲友,要让妻子家居自在,与妻子一起户外活动。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为人父母者,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助。如何对待子女呢?有五个方法: 教育子女,不可为恶;指其善处,使有品格;慈爱关怀,教其学问;善为婚嫁,尊重为要;适时供给,助其事业。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主张以慈悲来运作感情,以理智来净化感情,以礼法来规范感情,以般若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亲子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家庭是每个人的生活重心,孝顺则是人伦之始,是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人伦眷属关系当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认为,孝顺父母,报答亲恩,这是上报“四重恩”之一。反之,弑父弑母,则是不通忏悔的“五逆大罪”。《观无量寿经》更将孝顺父母列为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爱维护了伦理,爱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间,是靠爱来维系关系,是靠爱来制定层次。一个人如果连父母、夫妻、儿女都不要,如何爱所有众生?甚至有的人自杀轻生,自己毁身灭体,一己之不爱,如何爱他人!因此《华严经》告诉我们,要“爱人如爱己,率己以随人”。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心地观经》说:“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堂上双亲健在,是人间最幸福的事,因此为人子女,当父母健在时就应该好好孝顺,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菩萨愍念众生,不分亲疏,因此我们应该学习诸佛菩萨,把爱从狭义中超脱出来,不只是爱自己、爱家人,更要爱社会大众、爱国家世界。我们要用慈悲去扩大所爱,用智慧去净化所爱,用尊重去对待所爱,用牺牲去成就所爱。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忠是信仰,是追随,是学习;孝是恭敬,是爱护,是孝养。谈到孝顺,一般人以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事实上,乌鸟禽畜尚且知道反哺,奉养父母只是孝顺最基本的一环,除了对父母尽孝之外,更要扩而充之,对宗族尽孝,甚至进一步扩大为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今日人间佛教的居家之道,应该用智慧来处理人伦之间的感情,用佛法来净化、美化、佛化家庭生活。对于老中青幼等分子,彼此之间要互相爱敬、慈孝、教育、规劝,因为家人之间是一种连锁关系,父母子女等眷属就像锁链一样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人人尽其在我,相敬相爱,个个身心健全,融洽和谐,家庭才有欢笑,家庭伦理也必然和乐美满。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当太太发现丈夫有了婚外情,应该如何处理?吵架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爱再去把爱赢回来”,这才是明智之举。我们常说夫妻的关系是“另外一半”,你嫁的另外一半,他要的是什么?无非是要你爱他,要你对他好,你都不会赞美,怎么好得起来?因此不会笑的要学习笑,不会说话的要学习说话,没有表情的要学习有表情。如果能让对方感觉“家庭如乐园”,每天生活里充满了欢乐、笑声,又哪会有婚外情的发生呢?

——《普门学报·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一个家庭如果夫妻双方个性不合,无法一起生活,甚至演变成为家庭暴力,到底可不可以离婚?站在人间佛教的立场来看,当然希望大家能组织幸福美满的家庭,基本上佛教并不赞成离婚。但是如果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也要好聚好散,毕竟人和人之间,适性者同居。如果人心、人情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还是让它水归水,火归火,勉强在一起,不如彼此好聚好散。

——《普门学报·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如何才能化解家庭暴力?正本清源之道,就是家庭里的每一个分子,对家人的爱要永恒、宽容、体谅、升华,要互相尊重与包容,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普门学报·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我认为婆媳间,应该先学会认知、体谅与同情,并且要有方法、要交流、要沟通。比方说,为人媳妇要懂得尊重婆婆,了解婆婆的心理,并鼓励丈夫对婆婆多些照顾,让婆婆不致于有失落感,如此,丈夫便不会夹在两个女人之间难做人,他自然就会更加爱老婆。假如婆婆也把媳妇当女儿看待,教导儿子要爱老婆,媳妇看到婆婆这么开明,也会恭敬这个长者。总之,婆媳之间互相体谅,问题就容易解决。代沟是双方的责任,并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一方肯让步,就会天下太平。

——《普门学报·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四等婆媳:

第一等婆媳,如母女亲密;第二等婆媳,如朋友尊重;第三等婆媳,如宾主客气;第四等婆媳,如冤家相聚。婆媳之间的关系如同跳探戈,你进我退,我进你退。人际之间,只要我待人好,他人也会把我当成亲人一样。人家嫌我、怪我,就是我待人不够周到,所以要待人好才能增加人我之间的空间,婆媳之道,更是如此。

——《普门学报·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青少年交朋友应当要“以德相交”,拿出慈悲、真心、义气来交往,在紧要关头时才会互相扶持,患难与共。要“以诚相交”,朋友之间讲究诚信,摈除利害关系,才能成为知交。要“以知相交”,一个人懂得吸收新知,也会引来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兴趣相投,则能成为好朋友。最重要的是“以道相交”,一个有道德的人,无论远近,人人都乐于和他亲近。君子以信誉为信,朋友以道德为信,以道所交的朋友,才堪称作道友、法侣、善知识。

——《普门学报·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与人交朋友,不要处处想到要别人帮忙我、有利于我,这种自私的心态,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交朋友,要想到我怎样给人快乐、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损道义,所以交友不求益我。

——《普门学报·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怎样的传家之宝,才能让家庭和乐、家族兴盛绵延呢?

1. “勤俭”是传家之宝: 社会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成功,绝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勤俭奋斗中获得的。

2. “孝道”是传家之宝: 亲子之间有着“上代以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藉着世代相传的伦理,人类的纲常秩序才能稳固和延续。

3. “慈悲”是传家之宝: 培养孩子有慈悲心、有善念,他就能与人为善,不会到处树立敌人,而拥有平安顺遂的人生了。

4. “信仰”是传家之宝: 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心中就没有力量。但是要选择正信的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

除此,其他如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八种正道等,以及书香、教育、知识、明理、忠信、诚实、欢喜……都是值得代代相传的珍宝。

——《普门学报·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宴客时,上等的主妇能和客人同时用餐;中等的主妇,来不及和客人一起用餐,拜托大家先用,表明有一道汤还没煮好、一道水果还要切;下等的主妇,让客人老是呼唤吃饭,却仍不得办法出来吃;劣等的主妇,客人喊到最后,饭都吃饱了,还来不及出来。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夫妻是五伦之一,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开始,如何建立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先生要做到: 身边少带钱、晚饭要回家、应酬成双对、幽默加慰言。太太要做到: 家庭是乐园、饮食有妙味、勤俭为五妇①、赞美无秘密。

——《星云日记》人间佛教,讲究的是生活要过得幸福,夫妻要相亲相爱,人际关系要和谐,家庭要美满,故颇能与一般社会人士相应。有很多父母到寺院礼佛时,都会把小孩带来,虽然孩子在佛殿里乱跑、吵闹,但我们仍很欢喜,因为这是一种家庭信仰的传承。

——《星云日记》夫妇之道有以下六点:

1. 上等的丈夫,回家帮助太太料理家务。

2. 中等的丈夫,回家喝茶看报赞美太太。

3. 下等的丈夫,回家气势凌人嫌东嫌西。

4. 上等的太太,治家整洁贤慧有礼。

5. 中等的太太,慰问丈夫赞美辛劳。

6. 下等的太太,唠叨不休刻薄自私。

——《星云法语·夫妇之道》治家之道:

1. 妻女无妒则家和: 家庭里的妻、女、姑、嫂,相处之道要彼此和平礼让,恭敬淳谨,不要嫉妒、多生是非,这样家庭自然会和谐。

2. 兄弟无偏则家兴: 兄弟姐妹的思想、意见、看法,要合于中道,不要太过偏颇、执著。兄弟团结无偏,家庭才能兴隆。

3. 上下无纵则家尊: 家庭中,无论长辈、晚辈,不可纵情纵欲,要依理遵法,这一个家庭才会有尊严。

4. 嫁娶无奢则家足: 婚姻嫁娶是家庭的大事,难免慎重其事。但良好端正的人品,才是最重要,不可太过奢华、浪费,如此,家庭自然会富足。

5. 农工无休则家温: 也不一定指农工之家,现今的工商社会,只要从事正当事业,勤劳勉力,都能够让家里的大小衣食温饱。

6. 祭祖无忘则家良: 一个家庭,不忘记祭祖之诚、不忘失丧祭之礼,必定是一个良善的家庭。

——《星云法语·治家之道》中华文化主张三纲五常,主要在孝道的阐明。孝,是对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扩而充之,对兄弟的孝就是悌,对朋友的孝就是义,对国家的孝就是忠,乃至对众生的孝就是仁。要重整伦理道德,应从发扬孝道精神做起。

——《星云法语·用六心培福慧》夫妻相处,最重要的是“沟通”,有沟通才能让对方了解彼此的感受,说出问题点,彼此才能有改进成长的机会。所谓“微小转广大”,一件小事情闷在心里,闷久了,彼此不说话、不关心,最后形成冷战,隔阂就会愈来愈深,终究变成不可挽回的憾事。

——《星云法语·夫妻相处》三等媳妇:

第一等媳妇: 不但要让公婆尊重你、丈夫爱护你,尤其要善理家务,把婆家视如娘家,每日洒扫庭院,供应三餐,委屈忍耐,不可以有情绪化的语言、动作出现,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等媳妇: 至少要顾念大局,要为亲爱的丈夫做人,要设法对婆婆表示臣服,不可意气用事,做晚辈的本来注定就是理亏,如果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后面就会有改善的空间。

第三等媳妇: 一到婆家,立刻摆出对立的态势,开口“你们这一家”,闭口“你的爸爸妈妈”,就是藐视公婆,存心向伦理挑战。甚至平日生活斤斤计较,一点委屈都不能忍受,整天诅咒、怨恨、哭闹、投诉,这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婆媳关系,也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正常的家庭了。

——《人间万事·三等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