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田野先于读书,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在于:没有理论框架的支撑,田野是盲目的,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做什么,纯粹是为了调查而调查的话,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就会东抓一点、西抓一点,到头来就象是一盘散沙,什么都抓不到;好处在于:初次的田野会变成一面镜子,与读书和以后的田野相对照——之前我是怎么做的,做得对不对、好不好,之后我应该怎么做——经常会得到一种恍然大悟,让我更容易理解书面上的理论。
但是,我觉得比较合理的结构还是先读书,再田野,然后边读书边田野。目前国内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不允许学生有太宽裕的时间去对每一种现象每一种问题作亲身体验,因此,“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是最佳捷径。但是,读书也不能泛泛而读,有时候读得多不一定是好事,但一定要做读书笔记,否则就是水过鸭背。我把读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入门,这个阶段读书要相对广泛一些。既然是入门,那么中外人类学的经典着作就是必读书目,这个时候读书,讲究精粗搭配,有放有收。也许刚开始有的原着不容易读懂,那就应该精读前人对人类学各流派理论的解读和经典的民族志,看看人家是怎么理解和田野的,也就是“借”别人的眼光看人类学。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该涉猎一些相关学科的书,这种属于略读,目的在于与本学科形成比较,有助于提高理解力。但是不管是精读还是略读,到了这个阶段后期,在对学科理论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看书就要稍稍“收”一点了,倾向于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是对已定的研究方向作田野计划。
第二个阶段是梳理,这个阶段读书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在确定了研究和田野的方向之后,要有针对地阅读学术界内对此方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实际上就是论文写作中的前人研究回顾和理论综述。这个阶段应该是和田野并行的,所谓“边读边看”,用理论去引导田野,同时在田野中观察和理解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反观,这个阶段读书要比第二阶段稍微宽泛一些。在经过第二阶段的读书和田野之后,一般都会得出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而这一阶段的读书就是对此成果的验证和反观,看看还缺失了什么,下一步的研究和田野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应该把前面两个阶段读过的书拿来“倒嚼”,结合自己的经历重新理解。
其实读书的节奏因人而异,每个阶段之间不会有太明显的界线,特别是第二和第三阶段,通常是需要多次反复的:梳理,反观,再梳理,再反观……而我们就在这反复中形成并不断磨练自己的“眼光”。
3、思考
思考是与田野、读书并存的,在这里提出来讲,主要是为了说明主位思考和客位思考。我在《以人为本——什么是人类学的眼光》一文中曾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诗来归纳对主位和客位的理解。“我认为这首诗的前一句代表客位的看法,可以看到外观上的不同,有比较但不能看到具体;后一句可代表主位的看法,置身于庐山之中,一草一木都看得分外真切,但却不能看见整体。所以,要看到“庐山真面目”,就要把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在庄孔韶的《人类学通论》一书中,主位和客位是作为一种田野的研究角度来提出的,从而更突显了田野在此问题中的重要性,或许可以说,人类学的眼光是放之于田野的。”
现在看来,我当时对主位和客位的理解确是很肤浅,甚至把它们片面理解成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多次的田野经历之后,我开始渐渐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差别,如果要用文字表达出来,我只能说:对一个现象或问题,主位思考是强调调查对象是如何看的,客位思考则是强调调查者是如何看的。这拾人牙慧的说法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确是很难的。过去都强调人类学者们在做研究的时候要以参与者的身份把自己化身为被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用当事人的眼光来看问题思考问题,这当然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参与片面地理解为以主位思考为主,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象前面余光弘先生所说的一样,若没有了客位的“cultureshock”,所谓主位只是一种纯资料性的描述。但若是反过来偏重于客位一边,又很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忽略了当事者的感受,不仅不符合“人类学的眼光”,甚至缺乏科学的精神。那么,人类学者在调查中要么只能把自己悬置起来,要么就得“八面玲珑”两者兼顾。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调查者也是人,看人看事不可能完全不带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尽量兼顾。
所以,我在这里想说的并不是主位与客位的定义和区别,而是如何兼顾两者的思考。我的经验是:多次进出田野。自从功能学派以来,长时间深入的田野就成为人类学的经典方法之一,在这里我不敢挑战大师的观点,确实田野是不可能走马观花的。但我认为,这个“长时间”不一定是指一段不中断的时间,也可以是多次时间段的累积。特别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长时间地待在一个调查点里,当最初的“cultureshock”过去之后,慢慢地习惯了当地的一切,若没有一个新的思考环境,思想和眼光就很容易被限制住,慢慢地就会对身边的事物麻木。这个时候,应该跳出来,对之前的调查做个阶段性的总结,然后看书、反思,往往会发现很多身在其中时不曾注意到的细节,换换脑子回去再“shock”一次。如此内外环境的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达到促使主、客位思考交替的形成。对于我来说,的确是比无事在调查点睡大觉来的有效率。
综上所述,认识什么是“人类学的眼光”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具备“人类学的眼光”并且让“眼光”犀利。田野、读书和思考三位一体是人类学长青的法宝。以上与其说是一篇论文,不如说是我三年学习人类学的经验之谈,而且经验还会在往后不断的田野、读书和思考中不断地更新。
七、在书屋和田野的天空下感悟学术
刘平安在发言中说:
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立刻面临两个颇为棘手的两个问题:如何读书?如何做田野?两年的岁月流逝在走过的一小段人类学之路上留下一行弯弯曲曲脚印,其中有读书方面的感想,也有做田野调查的得失。耳边时常响起前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教训,因此早就给自己开出长长的书单,希望不要重蹈他人的覆辙;也不断听有人提起过,田野是人文学科的实验室,是人类学者的成年礼,因此更是不敢怠慢,争取一有机会就到田野里磨练磨练。二年下来,有了一些读书的经验,也历经了田野里不少的酸甜苦辣,脑海里自然就偶尔窜出一些思想的火花。在此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展开交流,分享一些在读书、田野和学术感悟方面的感想。
1、读书的对象和方法
(1)读书对象的谱系性:专业和非专业相结合
谈到读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读什么书?也就是选择读书对象的问题。书目选择合理可以让我们迅速进入专业领域的门槛,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可谓是事半功倍。书目选择凌乱会将我们置于知识的泥潭之中,挫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可谓是事倍功半。显然,研究生学习特点在于突出了个人自主性、专业性和方向性,这无形之中对于读书在两个方面提出了高要求:一方面,在选择书目之初,脑海就要预先具备建立一个知识框架的意识。另一方面,在这个意识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书籍丰富和扩展知识框架的内容。就文化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知识框架至少由应专业书目和非专业知识两个体系所构成。以笔者曾上过的“民族学人类学原着导读”和“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为例,每一门课老师都会发给我们一本教学大纲,在大纲中详细系统的分专题章节列出了学习内容和阅读书目。例如,“民族学人类学原着导读”教学提纲分为:人类学理论发展脉络、人文类型和文化研究、巫术分类和图腾崇拜、文化传播和文化圈的概念、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结构”定义、实证主义哲学和法国社会学派、历史特殊论、符号论和文化进化动力论、主位与客位和文化唯物主义、象征人类学和解释人类学、应用人类学和评估、咨询、当代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的教学提纲分为:中国人类学发展史,费孝通、林耀华为代表的社区论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英国人类学家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宗族范式和乡村研究,美国人类学学者施坚雅为代表的集市体系理论,美国人类学学者武雅士为代表的宗教论、象征与民间信仰研究,社会性别与中国社会,少数民族:族群现象与认同研究,国内流动农民研究的理论视角,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应用研究。
事实上,以上这两本教学大纲,以专题讲解的方式,根据时间和内容的顺序对专业知识由远到近,从内到外进行梳理,既有文化人类学发展史上经典着作研读,又有当下最近专业着作的介绍;既有从专业的角度探讨专题知识,又有相关领域如社会学、哲学和政治学非专业知识的介绍;既有外国学者对国内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概括,又有对本国学者不同研究视角的讲解,可以说,这已经为我们清晰描绘出了专业学习的知识谱系图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这些书目时一定是按照大纲的顺序来学习,因为章节与章节之间,专题与专题之间都有极强的内在联系性和承接性,如果随意的阅读无异于打断这些连接,这样的话就谈不上知识谱系的建立。只有按照知识脉络循序渐进,个人的知识体系就会在一砖一瓦的铺陈下形成知识的高楼大厦。
(2)读书方法的多样性: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在明确读书对象之后,接下来所面临的就是读书方法的问题。就本专业学习来说,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至关重要。生有涯而知无涯,有限的生命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无疑是沧海一粟,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有足够时间详细阅读每一本书。在笔者看来,对于人类学史上或是整个人文科学发展史上被学界所公认的经典着作要精读,像王铭铭主编的《西方人类学名着提要》中所列举的将近50本的西方人类学名着,还有国内早期着名人类学家,如费孝通、林耀华、凌纯声等的代表作要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从着作的语言到内容,从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到作者论证主题的逻辑推理方式都在我们认真推敲和思考的范围之中。思考还远未达到精读的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写出详细的读书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读书笔记可以是摘抄书中优美的句子,可以是对精彩段落的评述,也可以是全书总体的概括评价。通过写作,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书中重点内容的理解,为今后学习提供线索,更为重要的是,写作还是一个本人和作者之间在纸面上,跨越时空限制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激发出思想的火花不仅可以活跃思维,而且也照亮了自身知识结构中的盲点,找到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和突破口。“知识的发展和演进是有继承性的。在时新的思想和理论,如果仔细考校,一定会找到他继承的渊源。说一句极端的话:什么是发明发现?在许多情况下,不过是用新的思维,重新回忆,或者重新解读、重新阐发已经被彻底忘掉了的事物或者对象。”因此,通过仔细阅读那些在人类学发展史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名着,无疑让我们更准确把握知识衍进脉络,从而成为在更高起点上进行学术创新的最佳途径。
在精读之外,广泛大量的泛读本专业和非专业的书籍对于我们知识积累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人类学创始人之一泰勒早在120年前对于文化给出至今被学术界视为经典的定义:“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可见,文化的内涵极其宽广和抽象,它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而文化人类学正是一门将人放在文化世界中来观察和阐释,重点研究人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性格的学科。因此,仅凭单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研究其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时,泛读的重要性被凸现出来。泛读相对于面面俱到的精读来说,它更强调通过掌握关键词的方法迅速的了解书中的重点内容,培养对关键词的灵敏度和相关问题的了解。这正如英语学习中泛读,并不需要对材料中每个词和句子的局部把握,而是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当这种片段性知识在头脑中沉淀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彼此之间发生联系而整合,使我们触类旁通,达到学术的更高一层境界。
2、田野调查的四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