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田野上的教室
29042500000025

第25章 田野在线:学生实验出效果(4)

最理想的调查地是与研究者成长的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为研究对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化人类学是根据把握研究对象的整体生活,对于特定的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为目的的,对于具体的事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研究者以其所获得的文化震撼的力量来敏锐地发现和洞悉研究对象,所以亲身体验的田野方法对于调查者想了解的事情,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也就是对方不需经过研究者的臆想虚构,而是自然地表露出来,这是获得理想的较具信度和效度的资料的有效方法。田野工作的训练,就像社会人类学者的成年礼那样,它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特色和基础,这与画家所受的素描的训练一样,将来这一社会人类学者即使未必根据自己的田野来写论文,但是具不具备田野工作的经验,在其研究中自然就会表现出来。

文化人类学中田野工作的社区往往是更大的复杂社会中的一部分,其社区本身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来自各个层次的网络的影响。即使与城市相比稳定性较强的农村社区,中央的行政、政策、商业等国家层次或多或少也都会对其发生影响,从而使得研究视野中的农村社区成为了一个有联系的开放性单元,因此,人类学研究中在田野工作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必须要从不同的维度把这一社区纳入到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解释,才会具有生命力。在此前提下,以田野工作为契机,把所遇到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出现新颖的、有影响力的研究产品。日本人类学学者中根千枝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不是在田野,田野仅仅是探索问题做准备活动的场所。其关键是所调查的田野以何种形式而存在?如果仅仅以特定的村落为田野的对象,不考虑其他的背景,即使研究报告做得非常精细(当然这也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但在此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所写成的论文,其价值不一定很高。所以,要使田野材料真正具有丰富的意义,应该把得到的田野材料置于广阔的视野之中,这样才能产生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准和富有解释力的人类学作品。如果从这方面来说的话,研究者对于所进行田野工作的社会,要具备广而深的知识、修养等是非常重要的。

而要把握好田野工作的质量,就要非常好地受过有关文化人类学的各种概念、体系的训练,从而能够做到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梳理解释。当然更要注意马林诺夫斯基所提醒的:“要充分地进行理论的训练,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介入了先入观。……调查地问题越多,就越能从事实中建构理论,如果形成不断地探讨事实和理论的关系的习惯,那么他就能够适应、适合于做野外调查。”

另一方面,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不是采用固有的理论框架,而是用一定的方法——田野工作,把未知世界的体系通过自己的经验研究进行探讨,进而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把研究者暴露在不同的社会,受到了在本文化中得不到的知识的刺激,这样才能使研究者的思考本身不断地完善、成长起来。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人都有这样子的体会,就是他们从田野工作的地方一回来,就会感到田野所承载的知识理论的厚重。也就是说,田野工作不仅仅只是收集资料,它还是在没有研究室的场景下进行思考的训练场所,另外,它虽然也不是验证理论和假设的场所,但是在理论和假设的构筑过程中,田野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是一切人类学理论的来源之所在。

2、感悟思维在人类学中的作用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的对19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和模式的深刻挑战,在人类学学科内部出现了一股学术反思的潮流,被视为人类学的生命线和核心的民族志田野工作和写作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和批评。在学术反思的背景之下,实验民族志的潮流在人类学界悄然兴起。

实验民族志的一种尝试认为,民族志应该超越狭隘的学科学术圈子,创造新的表述文体。认为这是扩大读者群,扩展人类学影响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写作策略上,实验民族志一是扩大民族志文本的既定界线,创造各种可能的写作风格,如写实主义、超写实主义、讽刺的小说式文体,摄影民族志、视觉人类学、随笔、诗歌等。认为民族志作者应该检讨自身的写作策略,不断地去尝试各种创新,打破旧有科学典范的限制,以真切地显现细致的文体差异。20世纪中后期,针对人类学面临的表述危机,西方人类学界高扬起了“写文化”(WritingCulture)的旗帜,民族志撰写的文学取向日益显现。感悟思维在这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把民族志作者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民族志表述语体。

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田野调查不仅仅是资料的搜集,它本身也还是典型的理论生产的活动。包括运用参与式观察方法的各种田野工作在为人类学提供资料的同时在进行着这门学科的理论思考。田野工作的重要性也要求人们,在忙着去“下田野”的时候记住巴利的这句话:“人类学不乏资料,少的是具体使用这些资料的智慧。”这就是说,田野工作并非知识经验的简单接受,而是要求在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以及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寻求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同时,田野调查要求调查人亲自观察、参与、访谈和体验被调查民族的社会生活,从而达到搜集该社会的实际文化资料的目的。但这种搜集并不是见到什么就搜集什么,也不是听到或感到什么就记录什么。田野调查也要有效地剔除一些不需要的部分。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者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一定要拟定参比框架和参比要素,以及它们在搜集资料时的应用。田野调查其实就是调查者带着自己拟定的参比框架和要素,到被调查社区中实地进行资料搜集和认知该文化的研究活动。因而调查者在任何时候都一定不能不能忘记自己的参照物,任何时候都必须高度警觉把自己的参比要素与被调查文化的相应要素进行比较对比分析。田野调查的过程,主要是两种文化系统互动和碰撞的过程。在这种互动和碰撞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特征,从而使我们能够捕捉到文化资料,达到对该种文化的认知。对调查人来说,他所熟悉的文化是在长期的生活中习得的,若不是为了田野调查的需要,他无需对本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甚至无需理会自己所属文化的存在,正常的生活会将他融化于那种文化氛围之中。一旦进入田野调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他即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之中,原来习以为常的东西将成为生活的例外和特殊。不管他在理性上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原先所属的文化都将成为被调查文化的参比对象,这样就要求研究者既要用自己的文化作为参比系统去比较对比被调查的文化,又要潜入被调查文化的社会中充当某种角色去体悟和把握该种文化,并且还要以此参比来反观调查者自己的文化。田野调查就是在这种反复参比中达到对被调查文化的把握和认知。这种参照对比的能力同样依靠于研究者的感悟思维,只有用心去观察、体会、揣摩两种不同的文化,才有可能发现田野呈现出的纷繁复杂的事项中的重点和要害部分,否则,相反的是研究者更容易被庞杂的田野材料所淹没,而迷失了研究方向和目的。

3、思考和结论

既然感悟思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方法,那么笔者认为以文化为核心研究主旨的文化人类学一定能够将其运用于学科之中。从田野工作的角度来说,田野是一个鲜活的富于变化性的场域,任何书本上的理论操作守则等等一旦进入田野,都不是包打天下的“良方”,而只有研究者对于田野中所呈现出的事项的用心体会与反复思考,才是灵活得的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不二法门”,同时具有了对本文化较强感悟能力的研究者也能更加有意识、自觉得把田野中的异文化和本文化加以比较分析,进而达到理论升华,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因此,笔者认为从人类学理论生成的唯一途径——田野工作中感悟思维的重要性来说,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无疑成为了连接人类学田野工作和理论的一座桥梁。从哲学的高度来说,如果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是实践,人类学的理论是真知的话,那么促成实践产生真知的方法可以很多,西方人更多的推崇和依靠的是逻辑分析和推理,那么东方人所擅长的感悟思维也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人类学研究方法之一。

五、源头活水话文科实验教学法

覃锐钧在发言中说:

几乎是三年前今天,我们拿到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徐老师立马让我们下田野;为了让我们找到“人类学之门”,徐老师带我们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经验”的学术研讨会。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在田野中那些不知所措的无奈和学术研究会上懵懵懂懂的感觉,仿佛就在昨日。转眼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我们都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很快就毕业。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谈谈自己三年来的学习体会,望能与大家分享与共勉。

1、读书首先读原着

研究生学习与大学专科的学习有很大不同。本科生的要求是学习如何做人与做事,而研究生必须学会如何做学问。做学问首先要从读书开始,而读书我认为应该从读原着开始。

我们的学习与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我们没有必要再重复前人的研究,这也是没有意义的工作。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拓展与深入前人的研究,反思原有与现实的种种偏见,甚至是常识性的知识。读原着是我们快速融入到学术从历史发展到今天的轨道上必经之路。但是对于专业受训的读书,应该有一个规划。在文科实验教学中结合自己三年来的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应从总体上把握人类学理论体系。学习人类学,首先要对人类学的发展史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书的选择”上。对于跨专业的人来讲,不是说抓到一本人类学或者与人类学相关的书就拼命看,这样做事倍功半。人类学的理论体系有一个前后连续的发展过程,就像数学一样,如果不懂得基本的运算,就不可能去做方程式,它的联贯性很强。人类学理论的联贯性表现在各个人类学派的争论或补充上。比如,文化传播学派是反对进化论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功能主义之后,把功能主义的理论融入到社会结构之中而形成的;文化相对论又是在批评文化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学说,并对种种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等。战后的人类学有回归本土的趋势,进而对复杂社会进行研究,形成解释人类学、象征人类学、发展人类学、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等。我们必须从总体上对人类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和理解,才可能有目的地进行更深入地学习。

《人类学百年争论》是一本可以让人类学入门者从总体上理解人类学发展脉络的书。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人类学在西方国家一百年间发展的全貌,详尽地介绍了人类学学科发展进程中围绕重大问题出现的争论,如亲属分类制度、家庭、社会、宗教、政府等的起源,以及其他人类学界较为关注的理论观点。涵盖了几乎所有人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摩尔根、巴霍芬、恩格斯、莱维-施特劳斯、涂尔干、博厄斯、拉德克利夫-布朗、马林诺夫斯基、埃文斯-普里查德、克罗伯、利奇、本尼迪克特等,这对于深入了解西方人类学的来龙去脉大有裨益。

当然还有其他的概论性的论着,如弗思的《人文类型》、墨菲的《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以类李亦园的《人类的视野》、夏建中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黄淑娉的《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等等,都是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人类学的主要论着,是人类学入门的必读书目。

另一方面应多读原着,精读名着。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原着。原着是人类大量心血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名着,是经过了历史的反复筛选,经受了时间的严正考验。它能给人以启迪和智慧。多读原着,就是读原汁原味的专业书,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好蜜来。精读名着,就是仔细地读,反复地读,努力像钱钟书研读宋诗、鲁迅研究中国小说一样,读出根本,读出意蕴。

人类学也有很多原着与名着。在系统地把握了人类学的理论体系以后,应该多读原着。但是每个导师、每个高校在推荐学生的阅读人类学书目时,大致上是相同的,但是关于这些书目的所表述的理论的内在联系,却没有专门的介绍,也没有相关的书籍。正好我们的导师与黄世杰老师共同给我们开设的《民族学人类学原着导读》的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阅读人类学原着的捷径。黄老师在后来还给我们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叫做《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这是一门专题性较强的讲座。黄老师在给我们开课之前,给我们编了两本相应的教材。我认为那是很好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可能是第一次编写,有点粗糙,但我觉得那样的体例和思路很适合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具有专题介绍,又有前后对比。各个学学派的理论与方法、特点与缺点都明显地呈现出来。课堂的讨论也是非常轻松自由。每次上课时他都要给大家烧一壶开水,拿着一盒茶叶,每人泡一杯茶,一边品茶一边上课,气氛非常融洽。但是在每次上课之前,他要求一定要先看人类学原着,然后在课堂上按组发言,讨论。他善于引导,以人类学理论发展的脉络为主线,让我们寻找到人类学的理论源头。一个学期下来,发现收获甚多。

大部分人类学着作都是在通过阅读原着、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原着富有启发意义,是学术思想重要源头。当我们在看完原着之后,再去看今天的学术着作,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原着的思想影子在里面。

2、田野调查的一般模式

在对人类学的理论流派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以后,接来下来就是要做实战——田野调查。这是专项研究的深入或拓展的要求,需要我们对学科研究方向、现实中的新现象有独到的眼光。作为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是要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开题之后就要去做田野调查,收集资料。做田野调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