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裴胜讲儿童特效穴位保健
29040100000010

第10章 按摩七十个穴位让孩子更健康

父母在了解到按摩要注意的基本事项以及掌握基本的按摩手法之后,还有如下的基础穴位需要了解。这些穴位是孩子健康平安的关键所在,父母需要去摸索这些穴位的准确位置,了解按摩这些穴位会对孩子的身体起到怎样的作用,并根据医师的建议结合具体病情对孩子展开按摩治疗,让孩子早日恢复并起到保健的作用。

头面颈部常用穴位及其部位介绍◆◆◆

天门

位置:两眉中点到前发际正中呈一直线。

操作:采用推法,术者用两拇指螺纹面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

次数:30~50次。清朝?夏云集《保赤按摩法》中记载按摩24次。

主治:发热、头疼、惊恐不安。

临床应用:

(1)治疗外感发热、头疼等症。本穴是发汗解表的要穴,风寒、风热均可配合配伍使用,如感冒高烧无汗,或者是身上有汗而头部无汗的症状。

(2)常以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合用,称头面四大手法,治疗外感、内伤均宜。

(3)常作为按摩起式。

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以两耳间连线之交点,属督脉。

操作:采用揉按并作的手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揉按本穴。

次数:100次。

主治:头痛、惊风,脱肛、遗尿,还可缓解慢性消化不良。

临床应用:

(1)百会为诸阳之会,揉按本穴可安神镇静,治疗小儿烦急、惊风头疼等症。常与清肝经、清心经合用。但如果小儿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时候,应不取本穴,不然会使病情加重。

(2)本穴有升阳举陷作用,可治疗遗尿、脱肛,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合用。

坎宫

位置:在两眉上,自眉头至眉梢呈一直线。

操作:采用分推法,术者用两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向两侧眉梢分推,称推坎宫。

次数:30~50次。

主治: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

临床应用:

(1)除治疗外感、发热、头痛外尚有治疗目赤肿痛之功。常配以清肝经,清天河水等。

(2)小儿按摩起式之一,含分阴阳、开穴道、调脏腑之意。为头面四大手法之二。

太阳

位置: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为奇穴。

操作:用运或揉法,术者用两拇指的桡侧面或中指,用运或揉法,向眼方向运揉为补,向耳方向运揉为泻。清代骆潜庵《幼科按摩秘书》载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次数:30~50次。

主治:疏风散邪、止痛明目。

临床应用:

(1)本穴治疗各种外感表证,发散力较强,多以拿风府、风池合用。

(2)本穴治疗头痛、目痛疗效较显。为头面四大手法之三。

鱼腰

位置:眼眶上眉毛居中处。

操作:采用掐法,用拇指端或指甲适当用力。或用针刺出血。

次数:30~50次。

主治:头晕、头痛。

临床应用:

(1)本穴可清脑止头痛。

(2)本穴镇惊安神,疏风通络的效果明显。

丝竹空

位置:在眼眶上眉梢外端凹陷处。

操作:采用掐法,用拇指端或指甲适当用力。或用针刺出血。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

临床应用:

(1)本穴主要可止头痛。

(2)鱼腰、天门、丝竹空三穴结合,对治疗头痛头晕有良好的疗效。可依照天门、鱼腰、丝竹空的顺序依次掐压。

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发际高骨下凹陷中(乳突下)。

操作:采用揉法,术者用两拇指或中指螺纹面揉本穴,称揉耳后高骨。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

(1)治疗感冒头痛、头晕。肝热所致的耳鸣、耳塞。

(2)对热盛烦躁神昏有效,揉本穴为头面四大手法之一。

地仓

位置:正坐,两目正视,瞳孔正中直线向下,以两唇角直线相交处。距口角0.4寸(足阳明胃经)。

操作:采用揉按法,术者用双拇指螺纹面同时揉按本穴。

次数:50次。

主治:流涎。

临床应用:

(1)本穴主要治疗小儿流涎。

(2)本穴也可治疗牙龈肿痛。

黄蜂入洞

位置:位于鼻翼两侧。

操作:采用揉按法,示指、中指两指分开,用两指夹住鼻翼根部并固定,然后上下揉按穴位。也可放入鼻孔内,不过小儿多不配合,应谨慎施术。

次数:30~50次。

主治:鼻塞不通,伤风感冒,呼吸不畅。

临床应用:

(1)本穴在治疗鼻塞等病症时,可与推清板门穴相结合,疗效更佳。

(2)揉按本穴同样具有宣肺止咳,发汗解表的功能。

人中

位置:在鼻唇沟中央。

操作:采用掐法,用拇指甲用力按掐穴位,称掐人中。

次数:5~15次。

主治:惊风、癫痫、人事不省。

临床应用:

(1)本穴位可通窍散结,对人事不省有好的效果。

(2)本穴是重要的急救穴位。

天柱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到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采用推法,用拇指或食、中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也可用刮法,自上而下。以皮肤出现红紫色为宜。

次数:25~50次。

主治:清热疏风、止咳定喘、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

(1)对外感发热无汗有较强的清热疏风作用。

(2)对胃热上逆所致呕吐、腹胀有明显的清热降逆作用。

风池

位置:后发际大筋外侧凹陷中(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采用揉法、拿法或擦法。术者用拇指与示指合作,将两穴同时捏而提之,称为拿风池,也可用上述手势采用揉法,术者也可采用拇指螺纹面由上而下采用擦法。

次 数:拿 法,5~10次。

主治:发汗解表,通经止痛。

临床应用:

(1)本穴对外感无汗效果显著。

(2)本穴对外感所致头痛、颈痛有良好止痛效果。

(3)本穴有明显醒脑明目,预防感冒的保健作用。

“头面颈部穴位小结”

(1)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四法均为治疗小儿外感表证的常用穴位,具有疏风解表的作用。如无汗、风寒表证明显者可加用拿风池。

(2)上述四穴联用最早见于清?熊应雄《小儿按摩广意》。后人以此为据作为按摩手法的固定起式。

(3)按揉百会能除安神镇静、通窍醒神外,还兼有升阳举陷的作用,用以治疗脱肛、遗尿等病症。

胸腹部常用穴位及其部位◆◆◆

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属任脉。

操作:采用揉按并作的手法。术者用中指指端按揉天突。

次数:10~15次。

主治:咳喘痰盛,利咽止吐。

临床应用:

(1)治疗咳喘痰盛用于止咳化痰平喘。

(2)治疗咽部红肿疼痛疗效明显。

(3)若用中指指端微屈向下揉按可以催吐,但动作宜轻宜快。常与揉膻中、揉中脘、运内八卦合用。

膻中

位置:胸骨两乳头中线的中央,属任脉。

操作:常采用揉法或分推法,术者用中指螺纹面揉本穴或用两拇指螺纹面自穴中向两旁乳头分推,称分推膻中。也可用按法,擦法等。

次数:50~100次。

主治:宽胸理气、调理升降、散热除烦。

临床应用:

(1)胸中因痰、因气、因淤热所致胸闷、咳喘、痰盛、呕吐,常用本穴,以达顺气化痰,开胸散结之功。

(2)分推本穴有调阴阳、理气血、降气和胃之功。

(3)本穴可清热除烦,用于治疗太息、失眠等症。

中脘

位置:胸骨剑突至脐连线中点。

操作:常采用揉法,术者用掌心或四指揉本穴,也可向上或向下直推,用于治疗嗳气、呕吐等症。

次数:100~200次。

主治:食积、厌食、呕吐等症。

临床应用:

(1)脾胃失调所引发的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

(2)脾胃气虚所引发的精神不振、头晕等。

天枢

位置:在中腹部,与肚脐平行,在其左右旁开2寸处,属于阳明胃经。

操作:采用捏挤法,捏挤时应以孩子可承受的疼痛度来进行。也可采用示指中指同时按揉。

次数:100~200次。

主治:慢性消化不良、腹泻、水肿等。

临床应用:

(1)减轻气胀,促进消化,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2)本穴同神阙穴配合,对腹胀、水泻有良好的功效。

神阙(即脐)

位置:肚脐中央。

操作:常采用揉法和摩法,术者可用中指或掌跟揉本穴,称揉脐;指摩或掌摩,称摩脐。止腹痛时还可用掐神阙穴或是捏挤神阙穴的方法。

次数:30~50次。

主治:腹痛、腹胀、腹鸣、便秘、食积、腹泻等。

临床应用:

(1)揉、摩肚脐可温阳散寒,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对用于食积、便秘、厌食、腹痛等症。

(2)临床多以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相配合,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用于治疗腹泻。

(3)婴幼儿可采用摩法,年长儿可采用揉法。

神阙

丹田

位置:脐下中线2.5寸。

操作:常采用揉法或摩法,称揉丹田或摩丹田。术者用中指螺纹面作揉法,也可用掌面、掌跟或四指作摩法。

次数:50~100次。

主治:腹痛、腹泻、脱肛、遗尿、疝气等病症。

临床应用:

(1)揉、摩丹田有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升阳举陷的治疗作用。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气滞所引起的腹痛、脱肛、遗尿、疝气等病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合用。

(2)揉丹田对尿潴留有一定的疗效。

丹田

曲骨

位置:肚脐正中直下5寸,耻骨上方正中处,属任脉。

操作:可采用掐法。

次数:5~7次。

主治:遗尿、尿闭、膀胱炎等。

肚角

位置:脐下正中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处。

操作:多采用拿法,术者用拇指、示指、中指三指合作用拿法,可采用一拿一放的手法。也可用按法,通常用掌心施术。

次数:3~5次。

主治:腹痛、腹泻。

临床应用:

(1)本穴是治疗腹痛的要法,对腹痛、腹泻疗效明显。

(2)本穴拿法刺激较强,一般以3~5次为宜,最好是在收尾的时候使用。

位置:腹部,属大、小肠所居,脾胃所处之地。

操作:常采用摩法,或分推法。分推时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自剑突下斜向下逐次推至脐下少腹两侧,称分推腹阴阳。摩腹时术者用全掌腹面或四指腹面轻贴腹部,以脐为中心,作环形运动,顺时针为泻法,逆时针为补法。

次数:100~200次。

主治:健脾和胃,化食止泻。

临床应用:

(1)施术时应辨别虚实,或补或泻。

(2)脾胃升降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均可采用本法。

“胸腹部穴位小结”

(1)天突、膻中位于前胸的部位,两穴合用可治上焦气机不利所致的胸闷、咳喘等症。

(2)中脘、腹、脐、丹田、肚角位于腹部中焦之地,可用于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征候。摩腹主要用于治疗便秘或腹泻。

(3)揉脐、揉丹田均能温阳散寒,治疗下焦虚寒,丹田兼有培肾固本,升阳举陷的作用。

背部常用穴位及其部位◆◆◆

哑门

位置:脑后发际下,在第二、三颈椎之间。

操作:可采用拿法。

次数:可拿至皮肤微现紫红色。

主治:喉咙嘶哑发痛、声带水肿等。

大椎

位置:人体正坐或俯卧,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的洼陷处属督脉。

操作:多采用揉按并作的手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揉按本穴。

次数:30~50次。

主治:疏风解表、通络止痛、止咳平喘。

临床应用:

(1)本穴治疗外感、头痛、身痛、鼻塞、无汗等症。

(2)可用于治疗久咳久喘。

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正中至尾椎骨成一直线。

操作:常采用推法,术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腹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分成为推上七节骨,推下七节骨。

次数:100~300次。

主治:便秘、脱肛、腹泻。

临床应用:

(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用于虚寒腹泻或气陷脱肛,多用于虚证、寒证。

(2)推下七节骨可泻热通便,可用于肠热便秘,多用于热证、实证。

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下陷处(长强穴),属督脉。

操作:常采用揉法,术者用中指指端向内上触及穴位,施以揉法。

次数:10~30次。

主治:便秘、脱肛、泄泻、遗尿。

临床应用:

(1)揉本穴具有双向治疗作用,便秘者可通导大便,泄泻或脱肛者可止泻举陷。

(2)临床也可治疗肛裂、痔疮等病症。

脊柱及背部脏腑腧穴

位置:在人体背部正中线(督脉)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洼陷处,即大椎穴至尾椎端点下洼陷处(龟尾)成一直线,成为脊柱。在脊柱两旁1.5寸处并行两条经络,即足太阳膀胱经。在膀胱经上自上而下分布与人体内部脏腑相邻近的脏腑穴位,如肺俞(平行第三胸椎下凹处);心俞(第五胸椎下);膈俞(第七胸椎下);肝俞(第九胸椎下);脾俞(第十一胸椎下);胃俞(第十二胸椎下);三焦俞(第一腰椎下);肾俞(第二腰椎下)等。脊柱及背部腧穴是儿科捏脊疗法的特效部位。

操作及疗程:采用捏脊疗法七种复合手法,即推、捏、捻、放、提、揉、按法。自下而上,始于龟尾,止于大椎,每次捏拿六遍,提法一遍,每日一次,七至十天为一疗程。

主治:疳积诸症。

临床应用:

通过本疗法可达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的治疗作用,具有化积消疳,补益脾胃的功能。

肩井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操作:通常使用拿法与揉法。

次数:10~30次。

主治:止咳平喘,发汗解表。

临床应用:

(1)对外感风寒有较好疗效,缓解头昏、头冷,提升阳气。

(2)有醒脑开窍之功,使人身体放松,在操作中通常用于收式。

“背部穴位小结”

(1)大椎穴同哑门穴结合治疗,对感冒以及感冒所引发的喉咙哑痛有较好疗效。而拿肩井通常作为收式,可止咳平喘、发汗解表。

(2)七节骨同龟尾采用推法和揉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便秘、脱肛有显著功用。

(3)脊柱以及背部脏腑腧穴可调阴阳、通经络,有治疗疳积、补益脾肺之功。

上肢常用穴位及其部位◆◆◆

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采用揉、推并作的手法于螺纹面上或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拇指弯曲,向里推即为补;拇指伸直,里外来回推则为平补平泄(又称清法)。因小儿脾常不足,因此常用补法。拇指螺纹面可采取揉五推一(向指根方向)的方法进行。

次数:100~300次。

主治:腹泻、便秘、厌食等。

临床应用:

(1)常用于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厌食、便秘、消化不良等病症。

(2)推补本穴500次,推上三关穴300~500次,并辅揉小天心穴500次,有活血,畅通经络的作用,并使疹、痘等发出,但操作时应用重力并用快的手法。

(3)推补本经穴500次,推上三关穴300~500次,并掐列缺穴数次,亦可活血通经脉,并对手热脚凉,下肢体温较低等症状有恢复作用。

肝经

位置:示指螺纹面。

操作:采用揉、推并作的手法。术者可用拇指螺纹面采用揉五推一(向指尖方向)的方法进行。小儿因肝常有余,因此常用清法。

次数:100~300次。

主治:夜惊、烦急、目赤、口苦、咽干等病症。

临床应用:

(1)本穴可平肝泻热,镇静除烦。

(2)本穴宜清不宜补。

心经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采用揉、推并作的手法。术者可用拇指螺纹面采用揉五推一(向指尖方向为清,向指跟方向为补)的手法进行,具体则是从中指二、三指节的交界处往指尖方向推。

次数:100~300次。

主治:口舌生疮、夜惊烦闹、小便短赤或有心血不足所致的惊惕不安。

临床应用:

(1)用清法可清心泻火,适用于心火上炎所致的口疮、小便短赤、夜惊烦闹等病症。

(2)若心血不足采用补法时,易动心火,临床常采用先补后清的手法。

肺经

位置:环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采用揉法、推法并作的手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采用揉五推一(向指尖方向为清,向指根方向为补)的手法进行。多采用清法。

次数:100~300次。

主治:外感发热、气虚脱肛、咳喘虚汗。

临床应用:

(1)清肺经,用于感冒发热咳喘等外感实证。

(2)补肺经,用于气虚所引起的出汗脱肛等虚证。

(3)应注意的是,如果小儿有腹泻的症状,则少推清本穴或是不推,以免加剧病情。推清肺经同退下六腑相结合,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肾经

位置: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采用揉法、推法并作的手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采用揉五推一(向指尖方向为清,向指根方向为补)的手法进行。

次数:100~3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所引起的遗尿、久泻以及热蕴膀胱所引起的小便短赤、刺痛等病症。

临床应用:

(1)虚则补之。肾虚所引起的遗尿、久泻、虚汗、咳喘用补法。

(2)实则泻之。肾经湿热所引起的小便赤涩、疼痛可采用泻法,也可用清小肠代之。

(3)推补本穴,用时宜长。如小儿高烧不退,可推补本穴10分钟,配合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若是一般的感冒发烧,可推补本穴5分钟,并推清板门穴5分钟,可达到滋阴清热的效果。推补肾经7分钟,与推清天河水2分钟配伍使用,可滋阴泻火,镇静安神。

调五脏

小儿五指同内脏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故而通过手部按摩也可调理内脏,在中医学上这种手法被称为“调五脏”,有助于行气活血,调和阴阳,同时也有利于治疗有效开展。

其具体手法如下:父母可用一只手的拇指与中指对称拿捏住孩子的小天心穴与一窝蜂穴,另一只手示指与拇指相对,分别夹住孩子的指背与指腹,一边捻揉一边扯动,可按照脾经、肝经、心经、肺经以及肾经的顺序依次施术。五指按摩完毕为一轮,可操作5~10轮。

胃经

位置: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之间,也有拇指掌面第一骨节之说法。

操作:可采用直推法进行,术者可用拇指桡侧面沿赤白肉际从上向下直推,或术者用拇指螺纹面从拇指掌指关节横纹推向第一指间关节的横纹处。

次数:100~300次。

主治:厌食、呕吐、烦渴、吐血等病症。

临床应用:

(1)清胃经,可用于胃经蕴热所致的厌食、呕吐、烦急、吐血等病症,常与清脾经、推天柱骨、清大肠、退六府、推下七关节合用。

胃经

(2)补肺经,可调中助运,临床上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摸腹、揉按足三里等合用,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等病症。

大肠经

位置:示指桡侧缘,自示指指尖至虎口成一线。

操作:采用直推法。术者用拇指桡侧从示指尖向虎口直推为补法,反之为清法。

次数:100~300次。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临床应用:

(1)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及脱肛等病症。

(2)清大肠,可清热导滞,可用于食积内热所引起的腹痛、便秘、腹泻。

(3)推清本经穴可治肛门红肿,宜用力。

(4)孩子腹泻严重时,如过度推补本穴,会对孩子不利。可在腹泻缓解后,推清本经穴,疗效更佳。

小肠经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呈一线。

操作:采用直推法。术者用拇指桡侧从指尖到指根直推为补法,反之为清法。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腹泄等。

临床应用:

(1)清小肠,可清利下焦湿热,治疗小便短赤、尿闭等病症,常与清天河水合用(心包经)。具体操作可先推清本穴,继而揉小天心穴3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最后推清天河水穴1~2分钟。

(2)补小肠,可治疗小儿多尿、遗尿等病症。

四横纹和四缝

位置:双手面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第一关节横纹处为四横纹,其中点又称为四缝。

操作:可采用掐法、揉法并作的方法进行,术者可用拇指甲采用掐一揉五的方法掐揉四横纹;或用拇指的螺纹面从示指横纹处向小指横纹处直推,称推四横纹。操作的时候应在横纹处用力。

次数:100~300次。各指横纹掐揉五遍;推四横纹100~300次。

主治:消积化食,解腹胀。

临床应用:

(1)四横纹为重点的化食消导的穴位。本穴位掐揉并作可退热除烦,直推可健胃消食、调和气血。

(2)民间常用此穴挑疳。

(3)如果腹胀从午后开始且次日凌晨才逐步缓解,则是因为脾虚而腹胀,可加推补脾经5分钟,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少商

位置:在拇指指甲外侧边缘。

操作:多用掐法,病情较重时可酌情放血。

次数:3~5次。

主治:喉痛、喉痹、惊厥等。

临床应用:

本穴对治疗嗓子疼痛、急慢性喉痹、声带水肿以及惊厥等病症有效。

中冲

位置:在中指尖端贴近指甲处。

操作:多采用掐法。

次数:3~5次。

主治:初生儿窒息、急惊风、癫痫等。

临床应用:

(1)本穴为急救常用穴位。

(2)掐本穴,如果孩子面色微红,但不啼哭,病情多重,应及时就医。

端正

位置:在中指末节,靠拇指侧中部处称左端正,靠小指侧中部处称右端正。

操作:多用掐法。

次数:5~10次。

主治:掐左端正有治疗腹泻,痢疾的作用;掐右端正,可止吐以及鼻出血,并可缓解流鼻涕的症状。

临床应用:

掐右端正对止鼻出血有良效,也可缓解恶心呕吐。

肾顶

位置:在小指末端处。

操作:采用揉法,可用中指揉按本穴。

次数:100~300次。

主治:自汗、盗汗等。本穴可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临床应用:

本穴对自汗、盗汗以及流汗不止有较好的疗效。

肾纹

位置:在小指第三节横纹处。

操作:采用揉法,可用中指揉按本穴。

次数:100~300次。

主治:目赤、高烧时手脚凉、内热外寒等症状。

临床应用:

(1)揉按本穴可使内热外散,并可缓解手足发凉。

(2)本穴可治疗结膜充血,对高烧内热外寒的症状有好的效果。

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可采用揉法或推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揉按本穴。也可采用推法,自拇指根向腕横纹直推,称板门推横纹,反之称横纹推板门。

次数:100~300次。

主治:厌食、食积、吐泻等。

临床应用:

(1)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2)板门推向横纹可催吐、止泻,横纹推向板门可止吐。

(3)揉推本穴可清热去烦躁,结合推补肾经,对伤风感冒高烧不退有帮助。小儿如牙龈红肿,可推清本穴5分钟,并推退下六腑穴5分钟,可消除红肿症状。

内劳宫

位置:手掌中心,屈指时中指、环指指尖之间中点。

操作:本穴可揉、可运、可掐。自小指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称运内劳宫。

次数:揉100~300次;运15次;掐3~5次。

主治:发热、烦急、口疮等症。

临床应用:

(1)揉本穴可治疗由心经火热所致的烦急、口疮及发热。

(2)运内劳宫为复合手法,包括掐、揉、运法,可治疗心肾两经虚热引起的烦急,夜惊,阴虚内热之症。

(3)以内劳宫穴为主的一种按摩手法被称为“水底捞明月”,具体操作手法为先用凉水湿润本穴,并在掌心旋推,边推边吹气。通常由小指根起,继而是小横纹、小天心、大鱼际内侧缘,最后至内劳宫穴,应边推边吹凉气。此法可清热凉血,可发汗解表。

小天心

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亦称鱼际交。

操作:可采用揉、掐或捣法。术者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揉本穴,称揉次小天心;用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用中指指尖击捣本穴为捣法。

次数:100~300次。

主治:夜惊、抽搐、烦急、小便赤涩、目赤痛、隐疹不出等症。

临床应用:

(1)治疗心经蕴热所致夜惊、口疮、目赤痛。

(2)治疗心经蕴热移于小肠所出现的小便短赤等病症。可用本穴配合二人上马穴,各揉5分钟,并推清天河水1分钟。

(3)可安神定惊。揉小天心穴3分钟,揉一窝蜂穴4分钟,可透表发汗。

阴池、阳池(分合阴阳)

位置:在小天心穴两侧,靠拇指一端为阴池穴,靠小指一端为阳池穴。

操作:有分合两法,通常用分法。双手托住小儿手掌,用两手拇指向两穴分推。两个穴位所用力必须不同,一轻一重。

次数:100次左右。

主治:惊风、癫痫、痢疾、咳嗽、发烧等。

临床应用:

(1)如果孩子是以寒证为主,如头痛发热、鼻塞咳嗽,应多分推阳穴;如果是以热证为主,如高烧怕热,应多分推阴穴。即本法应先辨别孩子病情的阴、阳属性,进而以阴退阳或是以阳驱阴,达到平衡体内阴阳,调整紊乱的目的。

(2)合法可利痰散结。

(3)针对阴阳穴有“二龙戏珠”的一种按摩方法,其疗效温和,有调和阴阳之功。父母在施术时,可用右手拿住孩子的示指和环指指端,左手按住阴阳二穴。右手可轻轻摇动孩子的两根手指;左右在按穴时,若为寒证,可重按阳穴,反之则重按阴穴。

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中心,从中心至中指指根2/3为半径所作的圆周。

操作:采用运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自乾启运至兑为顺运。反之则为逆运。

次数:100次。

主治:痰盛,调阴阳,理升降,宽胸利膈。

临床应用:

(1)顺运性平和,能性能散,主升,善开胸利气,化痰化积,用于胸闷、咳喘、厌食、腹胀,也用于催吐及中气下陷。尚可散热解肌。

(2)逆运能降能平,主降,对呕吐,痰吼,头晕有效,临床上多采用逆运。

内八卦分运主治:

自艮经震、巽至离(7点半至12点),有发汗作用。(顺运七次)

自离经坤、兑至乾(12点至4点半),有止咳作用。(顺运七次)

自坤经兑、乾至坎(1点半至6点),有清热作用。(顺运七次)

自坎经艮、震至巽(6点至10点半),有止泻作用。(顺运七次)

自巽经震、艮至坎(10点半至6点),有止吐作用。(逆运七次)

单揉艮(7点半),有健脾消食作用。(顺运七次)

自乾经坎、艮至震或(4点半至9点)巽自经离、坤至兑(10点半至3点),有镇惊安神作用。(顺运七次)

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位置:手掌面,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呈弧形曲线。这是常用的两种按摩手法。

操作:采用运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之,称运水入土。

次数:揉30~50次。

主治:厌食、便秘、吐泻、小便赤涩等症。

临床应用:

(1)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止泻利尿,治疗小儿泻泄及小便赤涩。

(2)运水入土可健脾助运,润燥通便。治疗脾所引起的便秘,顽固不化等病症。

外劳宫

位置: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

操作:采用揉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揉按外劳宫。也可采用掐法。

次数:揉100~300次,或掐5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泻、脱肛、遗尿等症。

临床应用:

(1)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的要穴。适用于一切寒证。

(2)升阳举陷多与补脾经、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合用,治疗脱肛、遗尿等病症。

(3)本穴还可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外八卦

位置: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

操作:采用运法,顺时针运作称运外八卦。反之为逆运,通常以顺运为主。顺运,从乾位起兑位止为一运;逆运,从兑位起乾位止为一运。

次数:100~300次。

主治:胸闷、便秘等症,可行气活血,通淤散结。

临床应用:

(1)运外八卦用于胸闷、便秘等病症。

(2)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穴能消除腹胀的作用,常与摩腹、揉推膻中等合用,治疗便秘、腹胀等作用更明显。

合谷

位置:在拇指与示指肌间陷中,即通常所说虎口处。

操作:揉法或掐法。用掐法时,拇指放于穴位上,示指在另一侧,拇指与示指一起用力即可。

次数:5~10次。

主治:咽喉肿痛,可平胃气,止呕吐、恶心等。

临床应用:

(1)本穴对恶心呕吐有一定疗效,通常采用掐法再用揉法。

(2)本穴对牙痛和咽喉肿痛有效。

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环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采用揉法、按法并用的手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揉按本穴,称揉上马,或称二人上马。

次数:揉50~100次。

主治:滋阴补肾,利水通淋,顺气化痰。

临床应用:

(1)该穴为滋补肾阴的要穴,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阴虚内热、烦躁口渴、口干齿痛等病症。

(2)本穴通利小便,用于治疗小儿小便赤涩、淋痛等病症。

(3)本穴顺气化痰,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痰喘。

二扇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的凹陷中。

操作:常采用揉法、按法并用的手法,术者用示指、中指同时分别揉按本穴称揉二扇门。

次数:揉50~100次。

主治:时邪束表无汗、惊惕抽风等症,可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临床应用:

(1)该穴被称为腠理之门,揉按本穴能开腠理发汗以驱邪,疗效肯定,凡邪在表,热盛而汗闭者,均可取之,用以发汗退热,镇惊止痉。

(2)腠理开,肺气宣,痰浊可化,故亦用痰喘之症。

(3)《按摩经》记载本穴“发脏腑之汗”。临床借其发散之性,升脏腑气机,调脏腑功能,治阳虚气陷之症,也适合于平素体虚易感者。

(4)本穴与小天心穴配用,透汗迅速。但应注意孩子的体质强弱以及季节等外在因素,不可盲目排汗,出汗后应注意避风。

一窝蜂

位置:手背掌横纹中央的凹陷中。

操作:采用揉法、按法并作的手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揉按本穴称一窝蜂。

次数:50~100次。

主治: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

(1)本穴温经散寒治疗寒湿引起的关节痹症。(2)本穴温中行气,治疗中焦虚寒腹痛。

(3)本穴能发散风寒,对风寒感冒也有效。

总筋穴(总经)

位置: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处。

操作:揉法或拿法,用揉法时可微用力。

次数:100~200次。

主治:能清心火,退心经热病。治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抽掣、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

本穴对治疗口腔糜烂有疗效,如推清天河水辅助泄心火,效果更佳。

列缺

位置:位于手腕两侧凹处,为对称两处;经渠穴后约平寸,为一处。

操作:掐法以及拿法。

次数:掐法或拿法4~8次,每次约10~20秒。

主治:掐法治疗头痛、头涨、牙痛等;拿法治疗伤风感冒,惊风,昏迷不醒等。

临床应用:

掐本穴治疗头痛头涨有显著疗效。

曲泽

位置: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操作:捏挤法。

次数:一日一次即可。

主治:呕吐,腹泻。

临床应用:

(1)捏挤本穴可调胃助消化。

(2)捏挤本穴对胃痛、呕吐、泄泻等急性胃肠病有一定疗效。

曲池

位置: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操作:多采用掐法。

次数:5~10次。

主治:上肢瘫痪、麻木,手指伸屈不灵活等。

临床应用:

(1)本穴为治疗胳膊麻木、疼痛和手指拘急不能伸屈等症的有效穴位。

(2)本穴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上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桡侧端也称阳池)至肘横纹桡侧端(曲池穴)呈一直线

操作:采用直推法,术者用拇指的桡侧面或示指、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

次数:100~300次。

主治:气血不足、阳虚肢冷、腹胀腹泻以及风寒表证未解的病症。

临床应用:

(1)推三关性温热,可补气行气,温阳散寒,治疗虚寒病症。多与补脾经、肾经及揉丹田、捏积、摩腹合用。

(2)对治疗风寒感冒有发散表寒的作用,多以清脾经、开天门等合用。

(3)本穴有助气活血的作用。可与推补脾经相结合,更有疗效。治疗实热证时,手法应快而用力。

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中点(总筋或称大陵穴)至肘横纹中点(洪池或称曲泽穴)呈一直线。

操作:采用推法,术者用示指、中指两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假若从内劳宫向上推至肘横纹称大推天河水,反之称取天河水。

次数:100~300次。

主治:清实热、虚火。

临床应用:

(1)推法不同适应症也不同,清天河水多用于外感,以透发为主;大推天河水清热力强,且清气营热盛;取天河水适应于阴虚内热。

(2)本穴可使用于复式手法,于揉按内劳宫或小天心后,术者用四指并拢从总筋拍打至肘腕,具有通经络作用,称打马过天河。施术时,手指上应蘸有凉水,并边拍打边吹凉气。

退下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腕横纹内侧(阴池)至肘横纹尺侧端呈一直线。

操作:采用推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或食、中指端自肘推向腕,称推六腑。

次数:100~300次。

主治:适用于一切实热证,如高热、烦急、惊风、口疮、便秘等病症。

临床应用:

(1)本穴与推三关称大凉大热的方法,可合用,可单用,若气虚畏寒怕冷,可采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急可采用推六腑。

(2)两者合用可平衡阴阳。

阳池穴

位置:在一窝蜂穴上1寸处的凹陷中。

操作:一手扶着孩子的手,另一只手中指按揉本穴。或是采用掐法。

次数:100~200次。

主治:可治疗头晕、头痛、惊风、便秘等。

临床应用:

可安神醒脑,缓解头晕头痛。

“上肢常用穴位及其部位小结”

(1)脾、肝、心、肾、胃经穴及大小肠诸穴主要治疗本脏本腑的疾病,其中脾肾多用补法,心肝多用清法。

(2)治疗外感热性病,清天河水用于外感风热,外劳宫,推三关用于外感风寒,揉按外劳宫又有升阳举陷的作用。

(3)清天河水主清气分热,推六腑有清营血之热。

(4)内劳宫,小天心位于心包经,因此有清心镇静的作用。

(5)揉推板门、运内、外八卦均有健脾和中的作用,但揉板门主要是消食化滞,板门推向横纹止泻,横纹推向板门止吐。运内外八卦均有宽胸理气之功,后者又能理气化痰。

下肢常见穴位及其部位介绍◆◆◆

箕门

位置: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呈一直线。

操作:采用直推法。术者用示指、中指指腹自膝盖内侧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水泻等病症。

临床应用:

(1)推箕门性平和,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治疗小便不利,常与揉丹田,揉按三阴交相配合。

(2)本穴可与清小肠合用,可止泻。

风市

位置:大腿外侧,让小儿立正,两手自然下垂覆于腿上,中指尖尽处。

操作:多采用掐法,用拇指用力掐按穴位。

次数:50~100次。

主治:下肢瘫痪或麻木以及下肢疼痛。

临床应用:

本穴对通经活脉有效。

委中

位置:人体的下肢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操作:可用捏挤法操作,但应把握力度。用示指中指指端扣拨该处筋腱被称为拿委中。

次数:可捏挤至皮肤显现紫红色。

主治:呕吐,腹胀,并可清热定惊,疏通经络。

临床应用:

(1)捏挤本穴可顺气降逆,消腹胀。

(2)本穴治疗呕吐有效,但如果患儿还伴有腹泻,慎用本穴。

(3)本穴可清热,按摩时伴以凉水功效加倍。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

操作:采用揉按并作的手法,术者用拇指揉按本穴,称揉足三里。

次数:100~300次。

主治: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临床应用:

(1)本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常用于消化系统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腹痛及泄泻等病症。

(2)常与推天柱骨、分腹阴阳合用,治疗小儿呕吐。

(3)常与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摩腹、捏积等合用。

丰隆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属于足阳明胃经)。

操作:采用揉按并作的手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揉按本穴称揉丰隆。

次数:50~100次。

主治:咳嗽、气喘、痰盛。

临床应用:

(1)揉丰隆能和胃气,化痰湿,为化痰要穴。常与揉膻中,运内八卦合用。

(2)常与捏积疗法治疗小儿食积。

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3寸(属于足太阴脾经)。

操作:采用揉按并用的手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揉按本穴。

次数:30~50次。

主治:清热利湿,通络活血。

临床应用:

(1)揉按本穴,可治疗遗尿、小便淋浊等。

(2)本穴可治疗下肢痿软,能坚阴强筋。

新设

位置:在第三、第四足趾趾间缝间,趾蹼缘的上方。

操作:多采用掐法。

次数:50~100次。

主治:带有腹胀的症状。

临床应用:

掐本穴可引腹部气下行。

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处。

操作:可采用揉按并作。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揉按本穴,也可用双拇指合作,轮流自足跟向足尖直推。

次数:100~300次。

主治:引火归原,止吐止泻。

临床应用:

(1)用于小儿烦闹、夜啼引火归原,滋阴清热,常与清天河水、推六腑并用,清退实热。

(2)揉按本穴可止吐,向大拇指方向按揉。如有腹泻症状,慎用本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