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十二经脉时辰与饮食养生
29012700000090

第90章 数九寒天宜养肾

冬季是新陈代谢能力最低的时候,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容易感到手足不温,畏寒喜暖。人们常把这种情况叫做“火力不是”。中医把这种“火力”称为“阳气”。中医认为,阳气发源在肾,因为肾主治生殖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又是贮藏营养精华的脏器。

所谓“肾藏精”就是说肾是机体营养的供给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肾脏是生命的根本。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壮,与肾的强弱有关。当寒冬到来时,人体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热量以御寒,倘若肾功能虚弱,自然就会出现“火力不足”,甚至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腰膝酸软、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闭等症状,所以冬季养肾尤为重要。

冬季养肾,不仅仅是靠保健之道、食疗之术,更不是靠吃补品、服什么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起居,有序、有节、有度,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使之“至老犹健”,延年益寿。

那么,冬季应该如何保养肾脏呢?

冬季养肾,首先要遵守冬季起居养生法则:早睡晚起,避寒保暖。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曰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因为冬季昼短夜长,人们的起居也要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量地延长睡眠时间,才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以顺应“肾主藏精”的生理状态。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养生保健对于养肾也十分有益,如冷面、温齿、热足就是较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冷面就是用冷水洗脸。冷水是指水温20℃左右的水,可以直接用来洗脸。冷水洗脸,可提神醒脑,特别是早晨用冷水洗脸对大脑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迅速驱除倦意,振奋精神。

冷水洗脸,还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冷水的刺激可以使面部和鼻腔的血管收缩,刺激后血管又反射性地扩张。一张一弛,既促进了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了面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又增强了画部血管和皮肤的弹性,除能够预防疾病外,还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用温水刷牙和漱口。温水是指水温35℃左右的水。口腔内的温度是恒定的,牙齿和牙龈在35℃左右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刷牙或漱口时不注意水温,经常给牙齿和牙龈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可能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

热足。每晚在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和洗脚。热水是指水温在45-50℃的水。传统中医认为,“医食同源”,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食物有很多实际上也是中药,比如:山药、枸杞、核桃、芝麻等,平时也可以多食一些炖羊肉、鸡汤、鸭肉等温肾补肾的食物。中医认为五谷可以补肾,历代养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需要以“五谷为充,五果为养”,也就是说,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蔬菜水果。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五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因可生吃,可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所以经常食用,可使人体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因此,平时适当摄入一些益肾、养血的食物,对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们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茶余饭后,还可做一些简单易行的健肾操。比如坐着看书、看报时,可缓缓地左右转动身体5~6次,然后双脚自然地前后摆动数十次。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长练此动作,对腰膝有益;其次,可将手掌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摩挲,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医学上说,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壮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最后一个更重要的健肾方法,即坚持适量的运动和劳作。康熙帝《庭训格言》里说道:“老年入冬季养肾,宜饮食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少病。日日勤于劳作,更于身心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皆故也。”他的结论从医学角度考察,是十分科学的。

总之,冬季养肾,除了精神内守、起居有时、适度运动之外,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青春永驻、延年益寿之境。

专家问答

问:我的一个朋友患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全身高热不退,且咽痛,吞咽困难,请问有没有中医治法?

答:当然有,下面介绍一个指压肾经土的筑宾穴治疗扁桃体肿大的方法,你可以推荐你的朋友试试。筑宾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用大手拇指用力按压该穴5~10分钟。此法常能使疼痛立止,高热在3~4小时之内退去。

问:经常晕车怎么办?

答:肠胃不好的人中,有些人因天生体质的关系,十分容易晕车。这类朋友,在出门前若能事先刺激肾经要穴筑宾穴,便可防止晕车。在旅行的前一天晚上,在胶布上粘上米粒,再将它贴在右脚的筑宾穴上,直到旅程结束。这样一来,旅途中即使乘坐交通工具也不会晕车了。若是仍然感到晕车,可以指压手上的内关穴。刺激此穴,必可抑制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