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十二经脉时辰与饮食养生
29012700000065

第65章 小肠经是人体健康的镜子

小肠主吸收,其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将其分配给各个脏器。

小肠经当令时辰为未时(13:00~15:00),此时段是消化吸收功能最为旺盛的时候。因此午餐最好在1点前吃完,这样小肠才可以在其精力最为旺盛时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经就是人体健康的信号灯,通过了解心脏和小肠经的表里关系,大家既可以预测心脏的功能状况,还能用调节小肠经的方法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

小肠经上的穴位主治病症较多,如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等。

对于经常伏案工作的人来说,都有过肩膀酸痛的经历。不过,每当站起身活动活动身体,酸痛感便会消失。但是,有些人即使活动身体,酸痛感也不会消失,反而会日渐加重,先是后背痛,然后脖子开始无法扭转,甚至还会出现手麻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医院一般都将其诊断为颈椎病。其实,这些症状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小肠经气血虚弱所致。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小肠经的走向,就会找出问题所在:从脖子到肩膀,从肩膀到手指,这条线路正是经常出现酸痛、发麻等症状的部位。

也许有人会问,心脏供血不足与小肠经有何关系?按照中医理论来讲,它们之间属于表里关系。也就是说,心脏与小肠互为表里,这种关系最终通过经络联系起来。若心脏出现问题,那么小肠经部位就会出现对应的症状。有的中医能够预知你的疾病,那并不是捕风捉影,随意揣测的,而是你的身体已经先告诉他了。所以他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更不是什么巫术,只是你不知道内情罢了。

现在咱们就揭开谜底:肩膀在开始的时候只是酸,酸的意思是气血不足了,然后是酸痛,酸痛的含义是因血少进而流动缓慢而瘀滞,不通则痛了。再后来就变得僵硬疼痛了,僵硬的原因是因为血少,血流缓慢,再加上长期固定姿式不改变,血液就停滞在那里;如果心脏持续的供血不足,那么停滞的血液就会在原地形成瘀血,没有新鲜血液的供应,肌肉、筋膜就会变得僵硬,缺乏气血供养的肩膀就好像缺水少粮的边关军队,是抵御不住外界风寒的侵袭的。

如果此时,睡觉偶遇风寒,哪怕是一点点风,这不过是诱因,你就会落枕。其实落枕不是当天得的,早就酝酿多时了,风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有的人不从事电脑桌前或会计的工作,肢体总是在运动之中,那么他们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又怎么考察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我们知道在胳膊肘的略下方有一根“麻筋儿”,在小的时候,打闹玩耍,经常会碰到它,总会过电般一麻到手。这条“麻筋儿”就是小肠经的线路,你现在用拳头打一下这条“麻筋”,看看能不能麻到小手指去。如果一麻到底,证明你心脏供血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只痛不麻,那你的心脏已经存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了。另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测试法,只要行个军礼,你来看看,上臂靠近腋下的肌肉。会不会很松弛,松弛就是此处气血供应不足了。这里正是小肠经。而小肠经是靠心经供应气血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心烦气躁、脾气火爆,动不动就与他人争吵。在中医看来,这是由于心火亢盛所致。由于火气太大,无处发泄,于是便通过小肠经泄气。最后导致小肠经出现肿胀、肿块、疼痛等症状。一旦小肠经出现问题,随之就会导致喉咙、脖子、耳朵、肩膀、臂肘、手腕、手指等出现疼痛或麻木的症状。

小肠经如同一面反映心脏状况的镜子,只要认识到心脏与小肠经的表里关系,大家就能看到心脏的健康状况。当然,通过调节小肠经,还可以防治心脏方面的病症。所以,很多时候,上臂内侧松松垮垮的肉,不是靠减肥和练习哑铃弯举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好好关注您身体里心脏的晴雨表——小肠经吧!

专家问答

问:我患慢性腰痛已半年多,期间吃过各种荮,但效果不太显著,请问中医如何治疗此症?

答:以下按摩方法对治疗慢性腰痛有显著作用:

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由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口口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36次。

以上方法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患者使用以上方法进行调治,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