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鼎(1633~1721),清初安徽宣城人,他的诞生正值徐光启的去世,他的事业也正是徐光启开始的中西学术合流研究。青少年时代曾从专门老师学习天文和历法,其后便四出游学,专以著述为生。晚年曾得到康熙皇帝召见讨论历法算术问题。据《勿菴历算书目》载,共著有天文学著作。62种,数学著作26种,现传世的有《勿菴历算全书》,共收29种76卷。1761年其孙梅毂成重编《梅氏丛书辑要》,共收23种60卷,其中天文学10种20卷,有《历学骈枝》、《历学疑问》、《交食》、《七政》、《五星管见》、《恒星纪要》等,既有关于中国传统历法的,又有关于欧洲天文学知识的。他的著作、在清代学者中很有影响。
在中国传统天文学方面,他系统研究《授时历》和《大统历》、《明史·历志》。他首先提出以几何学方法来解释求日食初亏、食甚、复原时刻和月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时刻的道理,并提出《授时历》中黄赤道差和黄赤道内外度的算法已接近球面三角学。后来,李善兰以几何学方法解释《麟德历》的日躔、月离计算公式,很可能是受梅文鼎几何方法的影响。
在研究西方天文学知识方面,他讨论了天文学中的球面三角学方法,研究用本轮均轮系统解释天体视运动,用偏心圆方法说明太阳视运动,并对小轮的实在性提出怀疑,他还系统整理了传入中国的许多西方星表,系统整理了《崇祯历书》中关于日、月、五星位置的计算方法,并作出分析和解释。此外,他还研究过回回历法,中西星名对照。钱大昕认为他是清代天算第一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的工作对中西天文学的比较研究很有价值,可以想象,对梅文鼎天文学著作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古希腊天文学和欧洲古典天文学方法,可惜的是这类工作目前还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