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优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28896400000032

第32章 赞美要发自内心

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打动心灵。”赞美一定要发自内心,要真心实意,切忌虚情假意。真诚是赞美的前提,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和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每位学生都渴望赞美,赞美学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人性的美好,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做到赞美学生的育人理念呢?

1.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不断激励自己的同时,还要学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学习,同时促进学生自强、自信、自尊、自立。

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盯着他人的缺点或短处不放,以己之长,度人之短,放大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会离他而去。其实,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多去看看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世界会是别样的美丽。同样的道理,教师对待学生,在他人眼里再“坏”的学生也有优点,老师要拿着放大镜去发现。肯定学生的优点,并给予鼓励,给予真心的赞美。这样学生才会与老师好好配合,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将学生教育成材。

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不只是简单地说“你好棒”“你真聪明”“你是个好孩子”之类泛泛夸奖的话。赞美是对学生行为的鼓励,是能让其一直坚持下去所采取的措施,良好的行为来源于生活。教师要从那些具体的如不乱扔垃圾、认真作业、懂礼貌诸如此类的生活小事做起,赞美越具体,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好坏就越清楚,做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现在的学生比较难管理,这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心声,究其原因,很多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过多的责备和学生的自卑,从而使他们的优点被忽略了。学生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喜欢被表扬,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不接受或反抗,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会离家出走,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适可而止,从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入手,对他们给予肯定和表扬,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每个人都有长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让他们自己发出耀眼的光芒。

赞赏每一位学生是为师者必备的素质。教师要赞美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及兴趣、爱好、专长。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都如星星,可以照亮自己和他人前行的路。不要吝啬你的赞美,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吧;也不要盲目地赞美,要全面地审视学生,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并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逐步完善自我。

对于那些成绩平平或成绩不好有自卑感的学生,因为他们长期受冷落甚至经常遭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嘲笑,所以对外界极为敏感,戒备心很强,有的看起来好像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老师、家长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也十分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所以作为教师,不可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让他们掉队。

几句真心的赞美也许能创造一个奇迹。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正如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人在受到赏识后工作或学习,会达到极佳状态也会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教师和家长经常赞美学生,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每个教师都要有这样一种教育信念: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法国著名雕塑家、美学家罗丹有句名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培养一双罗丹式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尊感,帮助他们成长和成才。做到“鸟未鸣时闻其声”,这应当是每一位好教师应追求的目标。

2.相互尊重,从自己做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学生做好的事,教师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职员躬亲共守。上课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每节课也不能迟到。”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老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尊重是相互的,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教师与学生也是如此,没有尊卑,只有平等。如果老师想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

比如在小学生行为规范中有一条见老师要问好,很多学生都能做到,而当老师的是不是要反躬自问:当学生向我问好的时候我给予回应了吗?很多时候,教师是不是只顾匆匆赶路而选择无视,或眉头紧锁?只有你从心里去爱学生,去尊重和关心学生,学生才会从内心感激和尊重你。教育改革正逐步深入,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如果教师只是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肯前进,故步自封,迟早会被社会淘汰。

每一个教师都应提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结合新的教育改革并同步进行,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解放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育人理念,跟随时代的发展,学无止境,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召学生。

(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