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啟經(僧俗男女通用)
大教遠流示一乘皈元之路。神功叵測開眾生方便之門。竭蟻悃以皈依。冀鴻休之加被。 切念(某)沗處人倫濫沾聖化。無明內障日增有漏之因。妄境外搖愈積無央之垢。伶俜于崎嶇道上那得皈來。耽着于敗朽宅中難求出離。欣逢聖教敢不傾心。是以虔向今年(某)月(某)日就于(某)庵免僧啟誦(某)經。首建啟經植福道場。修禮慈悲三昧水懺一堂。(敘佛事仝前)伏願毫光遠暨將暗室而重光。法雨普沾使枯枝而再潤。頓出塵勞之海。高登正覺之場。再祈諸難不侵百祥備應。盡幽明而咸利。普恩有而同資。
蟻悃鴻休
並見上。
伶俜
謂行不正也。
誦經中期
繙了義之詮。功不容於中止。設慈悲之典。誠豈朁于再修。重展赤衷。特伸素楮。切念(某)癡負皮囊苦居火宅。身語意業之未淨遠背覺城。識根塵垢之日滋久封幻殼。飄零他國仰故鄉而何期。局繫凡籠喜聖言之未泯。是以先於(某)年(某)月(某)日啟誦(某)經。屆今閱誦將半。再伸讚揚。仗僧特建讚經植福道場。修禮三昧懺法(幾)部。(敘佛事)伏願集功德財秉智慧炬。滔天浪裡橫度般若之舟。黑地林中竟達菩提之路。更祈三災霧散。五福川增。六道並耀于慈光。四恩普資于玄化。
皮囊
析玄記。觀身五種不淨第四外相不淨。謂觀此身現見外相皆是不淨。九孔常流種種穢惡。如破皮囊滿盛不淨。
火宅
法華云。三界無安獨如火宅。
三災
法苑珠林云。一饑饉災。二疾疫災。三刀兵災。
五福
尚書曰。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四恩
大乘本經註。恩有四種。一父母。二師長。三國王。四施主。
誦經完滿
恭轉契經幸成圓滿之行。虔陳法務庶作究竟之功。抒誠已竭于一心。昭告敢辭于三瀆。 切念(某)是名凡夫未離業網。黑愆滋于識浪寡之未能。白法障于迷關成之弗逮。幸逢聖典獲竭鄙誠。是以先於(某)年(某)月(某)日啟誦(某)經。迄今諷誦告完。敬涓(某)月(某)日啟建完經植福道場。修禮梁皇慈悲道場懺法(幾)部。(敘佛事)伏願入不二門。遊莊嚴海。娑婆穢土潛消五濁之根。極樂淨邦早下九蓮之種。更祈介爾景福錫之天年。釀作一門之休。衍為奕世之慶。
契經
名義集云。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合機之教。
三凟
易。蒙卦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凟。凟則不告。利貞。
梁皇懺法
統紀云。梁帝初為雍州刺史時。夫人郗氏性酷妬。既亡。至是化為巨蟒。入後宮通夢於帝求拯拔。帝閱佛經為製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懺禮。夫人化為天人。空中謝帝而去。
介爾景福
毛詩曰。神之聽之介爾景福。註介景皆大也。
奕世
後楊秉傳曰。臣奕世受恩。註奕重也。
慶生(俗用)
生緣有節喜添海上之籌。至道無聞深懼岸邊之樹。爰皈聖典。用報親恩。 切念(某)陶質乾坤鑄形父母。眇茲壽命幾同井上之藤。紛爾根塵大似鏡中之影。韶光迅而弗待。善行缺而未修。倐臨(某)十之辰。爰效三皈之悃。(敘佛事)伏願福慧上嚴于二親。悔尤下消于一己。曰富曰壽祉茂集于盈門。爾熾爾昌善慶流之奕世。
海上之籌
昔有人隱海上。聞海中有人語曰。每逢一紀則添一籌。今不覺滿屋矣。註一紀十年也。籌已滿屋不知幾多年。
岸邊之樹
涅柈經壽命品云。是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
井上之藤
賓頭盧為優陀延王說法經云。我今為王略說譬喻。王志心聽。昔日有人行在曠路。逢大惡象為象所逐。狂懼走突無所依怙。見一丘井即尋樹根入井中藏。上有黑白二鼠牙齧樹根。此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螯其人。而此井下有三大毒龍。旁畏四蛇。下畏毒龍。所攀之樹其根動搖。樹上有蜜三兩滴墮其口中。于時動樹敲壞蜂窠。眾蜂散飛唼螯其人。有野火起復來燒樹。大王當知。彼人苦惱不可稱計。而彼人得味甚少苦患甚多。
鏡中之影
前定錄曰。表叔遇異人得書云。每受一命即開一幅。累任皆驗。一日晨起巾櫛一物墮鏡中。如蛇而有四足。驚而疾。數日卒。留書尚多。妻開視之。皆空紙也。最後一幅畫蛇盤鏡中而已。
奕世
見上。
又(僧用)
世壽倐臨已屆懸弧之旦。親恩未報聊陳用禴之儀。特露微誠。端申片楮。 切念(某)受形二親皈命三寶。浮光隙影莫識常住之天。圓頂方袍濫廁伽藍之地。奚酧罔極之慈恩。惟賴大悲之正典。(入佛事)伏願得金剛身。續佛慧命。二親普報咸覲無量壽如來。九有同資共逢消災障菩薩。
懸弧之旦
記。內則曰。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於其所有事也。
用禴之儀
易。既濟卦。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圓頂方袍
日用小清規云。出塵離俗。圓頂方袍。
完報母[文/而]
母兮育我。深同地載之恩。子之報親。端藉佛慈之力。已滿三年之素食。恭昭一日之赤誠。 切念(某)身非我有。形藉親生。即捐我肢躰髮膚似大海難酧一滴。雖竭吾精神志慮豈寸草可答三春。惟我佛啟方便之門。乃人子竭孝思之路。是以先于(某)年(某)月(某)日白佛持[文/而]。屆今三載已滿。延僧閱誦妙法蓮華經(凡)部。盂蘭盆經五千四十八卷。誦功告畢。謹涓(某)月(某)日仍延僧于家啟建完[文/而]報母道場。(入佛事)伏願母(某)血海翻作金池。罪山化為福聚。北堂日永長娛萊子之衣。西國蓮生獲繼韋提之跡(母亡者改云。瑞光浮碧沼。菡萏花中禮聖容。天樂出寶林。瑠璃地上聞清梵)。
育我
詩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長我育我。
地載
孝經曰。覆而無外者天也。是德無不在焉。載而無棄者地也。其物莫不殖焉。
寸草三春
孟郊遊子吟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皈。難將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北堂
詩。伯兮曰。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註背北堂也。
萊子之衣
高士傳云。老萊子孝養親。年七十父母猶存。身着五色斒衣。為嬰兒戲於親前。取食上堂詐跌臥地為兒啼。欲親之喜。
修造後謝土(俗用)
燕廈落成幸遂萬間之庇。龍神擁護實資三寶之功。俯陳玉楮露心詞。仰叩金蓮敷妙相。 切念(某)草茅賤品蓬蓽微生。兔守舊居似匪葢頭之所。鳩工新室欲為容膝之安。豈無冐禁之虞。喜值落成之日。爰就蝸宇特建道場。(入佛事)修茲寸善。答龍神之私庇。酧天地之恩光。伏願預慶戶牖之綢繆。永協室家之和好。若去若來若坐臥俱賴帡幪。曰壽曰富曰康寧多所饒益。
落成
左襄。楚子成章華之宮。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曰落。
萬間之庇
杜甫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蓬蓽
記。儒行曰。儒有一畆之宮環堵之室。蓽門圭竇蓬戶甕牖。
兔守
韓非子曰。宋有耕者。兔走觸株折頸死。因釋耕。守株冀復得兔。
葢頭
傳灯錄云。德山後到溈山。山謂眾曰。是子將來有把茅葢頭。罵佛罵祖去。
鳩工
尚書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註鳩聚也。
容膝之安
韓詩外傳曰。楚莊王聘北郭。先生曰。臣有箕帚之婦願入計之。即謂婦。楚欲以我為相如何。婦曰。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食前方丈所甘不過一肉之味。而殉楚國之憂可乎。於是遂不應聘。
冐禁
韓非子曰。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理之。此所以亂也。
蝸宇
見上。
戶牖綢繆
詩。鴟鴞曰。徹彼桑土綢繆牗戶。註徹取也。桑土桑根也。綢繆纏綿也。
若去若來若坐臥
見金剛經。
壽富康寧帡幪
並見上。
又
昔不堪其憂因啟更新之役。今得安所適實依覆燾之恩。謹卜良辰。特陳謝悃。 切念(某)肯堂念切築室計疎。歷涉星霜可奈否傾之險。帡幪風雨欲為革故之圖。乃闢舊基載營新宅。既遂落成之喜。尤深犯禁之虞。乃延僧眾恭修釋典。(入佛事)以茲寸善。仰答天慈俯酬地德。安方隅之禁。謝龍神之休。伏願金帛恒足門閭有光。俾壽俾昌益衍莊椿之筭。以嗣以續更新燕桂之榮。
覆幬
見上。
肯堂
書大誥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築室
詩斯干曰。築室百堵西南其戶。
否傾
易否卦。傾否。先否後喜。傳。上九否之終也。物理極而必反。
革故
易革卦。傳曰革者變其故也。
落成犯禁
並見上。
金帛
晉王戎曰。計筭金帛有如不足。
莊椿
莊子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以嗣以續
見詩良耜。
燕桂
竇禹釣五子儀儷侃偁僖。五代末相繼登科。時謂竇氏五龍。馮道詩云。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香。
寺院修造後謝土
伽藍地上偶葺葢頭之所。善逝座下庸申稽首之恭。俯露丹誠。仰塵紺鑒。 切念(某)塵寰擾擾世路孜孜。幸就般若緣中普資眾力。便向菩提場裡立竪把茅。既遂落成之功。敢後報德之典。(入佛事)以茲寸善。仰答三寶之帡幪。廣酧萬靈之護衛。伏願皇圖永固帝壽益堅。居者以安共遊三摩之域。施者蒙利同成解脫之因。合境而共沐殊休。有生而咸沾至澤。
葢頭
見上。
善逝
謂如來十號之一也。
把茅帡幪
並見上。
三摩
智論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摩提。
造像開光
相好莊嚴已盡葵傾之懇。[文/而]饈肅列爰申曝献之恭。顒若有孚。儼然如在。 切念(某)受下劣身乏大人相。覩紫磨之色曷勝祇承。望白毫之光徒切悲仰。是以敬于(某)寺施造(某)像一尊。造功既畢仍延僧建開光植福道場。(入佛事)俯修微善仰答洪休。伏願悟真空相。獲法性身。備二嚴之資遍遊覺苑。消五濁之穢恒處淨邦。
葵傾曝献
並見上。
顒若
易觀卦。有孚顒若。
二嚴
涅槃經云。一智慧莊嚴。二福德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