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典成功之道——营销之道
28854800000049

第49章 一、国际市场的特点

(一)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区别

1.结构复杂。在国际市场上,国别构成复杂,各国的地理位置、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及资源条件、人口状况、经济结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制度、货币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各国市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商品市场的类型也是复杂的,既有开放性市场,又有封闭性市场。前者又分两类,一类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商品交易所、拍卖市场、招标处;另一类是一次性短期商业合同为基础的商品市场。

2.竞争激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大多供过于求;二是参加竞争的厂商不仅为数众多,而且竞争能力很强;三是技术革命迅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四是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竞争不仅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而且波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五是竞争方式日益复杂,除了价格竞争外,还采取商品品质、性能、品种花样竞争,售后服务、结算方式、购销方式的竞争;六是竞争组织趋向垄断,跨国公司迅速扩大,区域性经济集团不断增多。

3.行情多变。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仅受价值规律的调节,而且受国家政局、对内对外政策、国内资源、技术水平、工资水平、消费水平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国际间的商品买卖,价格竞争十分复杂,行情是瞬息万变的。

(二)国际市场发展的特点

1.国际市场容量迅速扩大。世界贸易额直线上升,其原因,一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促进生产发展;二是国际分工深化,促使国际交换进一步发展。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表现为:一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二是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新产品大量出现。三是技术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技术贸易额从1965年至90年代初,平均不到5年就翻一番。四是劳务贸易地位明显提高,目前,国际劳务贸易已由原来的国际运输、旅游、保险、侨汇、利息、股金和非商业性收支等,扩展到信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和商业性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包括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数据服务、计划编制和生产结构改组服务、管理技术和培训服务、财务审计服务、工程咨询服务等。商业性服务包括市场调查、广告宣传、商业信息服务、可行性研究、编制招标文件、提供销售服务等。

3.世界贸易额占有率不平衡。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比重却逐渐下降。

4.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除经常采用的单边进口和单边出口这种经营方式外,还广泛采用下列贸易方式:

(1)包销方式,即出口者与国外包销者通过协议,出口者承诺将某种(类)出口商品,在某一时间和某一地区的经营权利单独给予包销者。同时,出口者向包销者提出某些要求,以作为交换的条件。

(2)代理方式,是指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代表他向第三者招揽生意、签订合同或办理与交易有关的各项事宜。按委托人授权的大小,代理可分为总代理、独家代理和一般代理。

(3)寄售方式,是指寄售人(即货主)将待售的商品先运列国外,托人代为销售的一种贸易方式。代销人在当地市场销售,所得货款由代销人在扣除佣金和有关费用之后,通过银行汇交给寄售人。

(4)展卖,是指一种展销结合、以销为主的贸易方式,包括各种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国际博览会,各种类型的展览会或展卖会等。

(5)招标和投标,大型项目按照固定规格招标,请各方投标,如果投中就签订合同。

(6)拍卖,指在规定的时间与场所,把现货逐件通过由买者公开竞争的方法,卖给出价最高的购买者的一种销售方式。

(7)商品交易所,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按一定规章买卖特定商品的一种有组织的市场,它是国际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场所。由于商品交易所的买卖是以期货交易为主(有的交易所高达95%以上),所以又称期货交易市场。

(8)补偿贸易,这是一种进出口相结合的贸易方式,通常是由买方在信贷的基础上,进口机器、设备、技术、科技或劳务,不用现汇支付,而以进口的机器、设备、技术、科技或劳务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和劳务的价款分期偿还信贷资金。

(9)租赁贸易,这种方式是出租人在保留所有权的前提下,把某种设备出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使用,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分期付给出租人一定的租金。

(10)多边贸易,又称多角贸易,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为使相互间的贸易收支在整体上获得平衡,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贸易。兴起多边贸易是由于两国贸易出现不平衡,外汇收支上有困难,只好拉进第三国或更多的国家达成协议,建立三国或多国贸易,才能使彼此间的进出口基本平衡。

5.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发展。近20多年来,各国纷纷采取“奖出限入”的各种措施。其中主要有: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从传统工业品、农产品发展为高技术产品和劳务,即许多国家对某些产品的进口加以限制。在关税上,扩大了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范围。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显著加强。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是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

6.跨国公司影响日益扩大。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加深的产物。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影响日益加深,已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显著的垄断地位。一位日本贸易专家曾经把跨国公司生动地比喻为三把利剑:一是冲破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利剑;二是加强竞争能力的利剑;三是搜集商业、政治、科技信息的利剑。

7.贸易集团化、区域化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各种类型的贸易集团和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出现。这些集团或组织,大多对内采取优惠政策,促进相互贸易的发展,对外则实行一些限制性措施。由于建立经济集团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外部的竞争,从而具有排他性,歧视性,必然使集团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