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2881100000028

第28章 突发野劲,奋力拼搏(2)

当然,联想不是没犯过错误,网络上的投资就是败笔,但是,联想对“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显然更谨慎,更重视,调头也快。Fm365网站的投资其实就是柳传志经常讲的“撒土”,撒到第二层,仍夯之不实,不撒了。“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说不,承认错误,承认失败总是难的。企业家选择做减法,譬如放弃某种业务,某个市场,无疑是剜心之痛。但是只要心脏跳动更有力,这种说不的行为,就当然可以被视为了不起。”制和管理顾问公司的胡涛博士如是总结,在他看来,当初万科放弃超市业务,专注房地产,使自己的口碑更好,而海尔贪多求快,把彩电、手机做成“鸡肋”,进退维谷,无疑是过于托大的表现。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也为我们带来了弥足珍贵的启示。大的航空公司喜欢跑长线,利润高,西南航空便避开锋芒,专门开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短线。航班多,准点起飞;不设座位号,随到随坐,先到先坐;不设餐饮,只提供一杯咖啡,这些说“不”的措施最终保证了了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枝独秀,即使在9·11之后航空业最艰难的时节也是如此。

相对于20年前创业的企业,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起点高,人员素质高,融资渠道也畅通很多,有钱又有做大事业的抱负,投资冲动自然也多。但是,无论如何,超越自己能力和资源的事总是不好拍板的,虽说投机也是一种投资,但是真要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资源的投入,人的投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随着投资环境、市场竞争机制的日趋规范和透明,抵制诱惑,不盲目下赌的行为也许更为寻常。作为一个组织,集中资源干对组织贡献更大、更有价值的事,从而能减少犯错和横生枝节的代价,更容易接近成功的目标。而组织中的人,也会减少技术操作上的青涩、猜忌、无所适从带来的低效、低成就感。

狼之道二十八:

自强不息

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狼把他们赶到原野上,让他们自食其力。狼的野性也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的生存中造就的。

自强不息应是我们立身处世应持的基本态度。我们的民族能走过数千年的历史风雨,战胜自然,战胜天灾人祸,战胜动乱和分裂,一直生存发展到今天,和这种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宝贵传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自强不息能够成为一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既是先哲们对民族历史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先哲们超越人事、对宇宙万物发展规律的综合把握。

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处世观,一种创造超越的处世观。它拒绝软弱和懒惰,拒绝停滞和自满,拒绝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用这种精神来指导人的思想行为,就不应该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而应该自己动手,改变环境,改变现状;就不应该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就不应该屈服于困难和压力,而要有战胜一切、压倒一切的信心和勇气。对于我们的子女,也不应该用金钱为他们铺设幸福的前程,而要帮助他们自强自立,掌握生存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应付各种生活环境,会劳动,会工作,会创造,并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自古雄才多磨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董建华虽然出身世家,但他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迈入成功之路。

董建华1937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迁居香港。父亲董浩云对子女教育十分严格,为了从小培养董建华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便把还只有10岁的董建华送进了寄宿学校,叮嘱他要好好念书,将来能多做对社会有用和有意义的事情;还要他牢牢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中国人为荣。当时董建华一句广东话也不会说,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要取笑他。在学校背诵书本也用广东话,困难就更大了。但是董建华人小志高,并没有被困难吓倒,通过主动与同学交谈,一字一句用心学习广东话,只用几个月时间,就很快消除了语言障碍。1954年,17岁的董建华在香港完成了中三学业,父亲又送他去英国读书,并规定进大学后才可回香港。当时董建华只会说“Yes”、“No”以及“Howareyou?”这样几句英语,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董建华知难而进,硬着头皮与英国同学多接触、多沟通,在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努力,便能完全适应新的环境了;三年后进入大学的目标,也如期实现了。董建华在英国读书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人民生活比较艰苦,父亲寄给他的钱又严格限制在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范围之内,所以到了暑期,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这也使他从多方面接受现实生活的磨练。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进寄宿学校,不大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升学,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下了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1949年在香港组建金山轮船公司,逐步发展成拥有多家公司的董氏航运集团;1973年又组成了“东方海外货柜航业集团”,大力发展集装箱航运,共有各类船舶110艘,总吨位达1300万吨,成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1982年董浩云逝世后,董氏航运集团由其长子董建华继承掌管,在此期间,正值世界航运业衰退,至1985年,东方海外货柜航业集团的外债高达62亿美元,面临破产清盘厄运,5000多名员工也面临失业威胁。为了不使母亲在香港经受这么大的风波,当年8月,董建华下决心把母亲送到美国与妹妹一起居住。他的妹妹和女儿正在美国读大学,对还能不能替她们支付下一个学期的学费都心中无底。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董建华当时的信念是:千万不要放弃,要自强不息,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因为大气候不好而怨天尤人。他对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抱着诚恳和笃实的态度,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同时他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孤军作战、要与朋友和同事团结一起,共同去克服困难,实现奋斗目标。在这最艰难的时刻,很多朋友也都认同他的目标,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董建华逆境自强,充分施展经商才华,一方面积极招揽货运业务,争取收入;一方面主动与供应商商量延期付款、与银行商讨债务处理等问题,沉着应战,处变不惊,迎着困难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去。最后,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终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将陷入困境的事业挽救过来,使东方航运重新成为世界货柜运输业的强者。

1996年12月,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于1997年7月1日就职,上任以来,香港因受到前所未有的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炒股的冲击,经济萎缩,失业增多,股市下跌;他自己也遇到了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挑战。但是他仍然满怀信心,逆境求存,自强不息。从1998年2月起,特区政府就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其中减税和增加开支就达到了530亿元港币,相当于4%GDP;6月份帮助中小型企业和减差饷等加起来又有200亿元港币;同时,在中央支持下,采取果断措施,促使股市回升。在此期间,特区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有些措施已开始逐步见效。

董建华的自强不息精神,正在鼓舞港人继续昂首阔步,为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为把香港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加倍努力。

在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中,也会有失败,有挫折,甚至有牺牲,因为人生道路不会一直平坦,我们的世界也不会完满无缺。我们要战胜厄运,通向胜利的道路,只能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开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经过不懈的奋斗,总会取得成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只用胜利去衡量,还要看心灵和意志。心灵高尚、意志坚强的人,即使失败了,也是英雄,是“强有力的、独立的、高尚的人物。”(契诃夫《匿名的故事》)他们的失败,是“傲然抗衡胜利的意气扬扬的失败”(蒙田《人生随笔》),可以激励后人,教育来者。人生的幸福不只是取得胜利后的喜悦,还在于取得胜利的整个奋斗过程。经过失败挫折、全力拼搏后取得的胜利,是最完满、最充实、最值得回味的;一旦取得胜利,奋斗过程终结,胜利的喜悦就会因丧失奋斗的目标而为一种失落感所代替。哲人有言:“斗争就是幸福”;“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此中有深意存焉!

历史上自强不息的故事也很多,汉代司马迁所着《史记》,被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部传世之作,却是在司马迁身心均遭受莫大摧残和凌辱之后,发奋着就的。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打了败仗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汉武帝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着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