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2881100000024

第24章 耐性十足,卧薪尝胆等待机会(2)

因为他身五分文且孑然一身,当他拿到生平第一张救济金支票时,金额只有一百零五美元,内心实在是极度沮丧。他不怪这个社会,也未写信去骂国会,仅是心平气和地自问这句话:“到底我对人们能做出何种贡献呢?我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

随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试图找出可为之处。头一个浮上他心头的答案是:“很好,我拥有一份人人都会喜欢的炸鸡秘方,不知道餐馆要不要?我这么做是否划算?”

随即他又想到:“要是我不仅卖这份炸鸡秘方,同时还教他们怎样才能炸得好,这会怎么样呢?如果餐馆的生意因此而提升的话,那又该如何呢?如果上门的顾客增加,且指名要点用炸鸡,或许餐馆会让我从其中抽成也说不定。”

好点子固然人人都会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但会想,且还知道怎样付诸行动。随之他便开始挨家挨户的敲门,把想法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够提升,而我希望能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抽成。”

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罢,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嘛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这些话是否让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丝毫没有,因为他还拥有天字第一号的成功秘方,我称其为“能力法则”(PersonalPower),意思是指“不懈地拿出行动”:

在你每当做什么事时,必得从其中好好学习,找出下次能做得更好的方法。桑德斯上校确实奉行了这条法则,从不为前一家餐馆的拒绝而懊恼,反倒用心修正说词,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说服下一家餐馆。

桑德斯上校的点子最终被接受,你可知先前被拒绝了多少次吗?整整一千零九次之后,他才听到了第一声“同意”。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他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诉说他那些点子。他为人示范所炸的鸡肉,经常就是裹腹的餐点,往往匆匆便解决了一顿。

在历经一千零九次的拒绝,整整两年的时间,有多少人还能够锲而不舍地继续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了,也无怪乎世上只有一位桑德斯上校。我相信很难有几个人能受得了二十次的拒绝,更遑论一百次或一千次的拒绝,然而这也就是成功的可贵之处。

如果你好好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轻易为“拒绝”所打败而退却,不达成他们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罢休。

迪斯尼为了实现建立“地球最欢乐之地”的美梦,四出向银行融资,可是被拒绝了302次之多,每家银行都认为他的想法怪异。

其实并不然,他有远见,尤其是有决心想实现。今天,每年有上百万游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迪斯尼欢乐”,这全都出于一个人的决心。

没有忍耐精神,就不能成就大的事业。懦弱、意志不坚定、不能忍耐的人,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与钦佩。只有积极的、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得到人家的信任;而要是没有人家的信任,则事业的成功是很难期待的。

世界上不怕没有意志坚定的人的位置。人人都相信百折不回、能坚持、能忍耐的人。意志的忍耐性能生出信用来。假使你能够不管情形如何,总坚持着你的意志,总能忍耐着,则你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了。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忍耐不失为一种技巧,一种行销策略。

成功故事一:

成功在于再坚持

从求职的屡败屡战,到意外事故造成残疾,从奇迹恢复到再上职场,经历了同龄女孩难以承受的磨难之后的曹某,终于从第一份只有400元月薪的工作拼搏到了年薪可观的跨国公司中国区市场总监。

1994年,求职远比现在容易,但作为上海第一所民办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曹某还是遭到了空前的冷遇。“你是什么学校的?”“杉达大学?读两年算什么大学?”这是她在一次次招聘会上尴尬面对的“惯常待遇”。被拒绝得多了,她甚至央求用人单位:“我不要工资,你们就让我先做一阵,看我有没有能力。”

总算,一家民营企业向她打开了职业生涯的大门——月薪400元的“跑街小姐”。第一天上班,上司就下达任务:3天里把几百种商品及其价格、底线价和性能背到滚瓜烂熟。曹某咬牙顶住了压力,一个星期就熟悉了业务,一个月后业绩已超过老业务员,三个月后,她被聘为市场经理助理,月薪翻了一番。

就在她享受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并将再次被提升的前夕,意外突然降临。因不慎落进路面开挖留下的深坑,她的右脑遭受严重外伤,开颅手术后整整昏迷了6天6夜。生命侥幸留下了,但容貌不再。右脑凹陷进巴掌大的一块,神经损坏让她双眼斜视,左手不能上举,左腿不能行走,被鉴定为残疾。当从那面被父母藏了两个月的镜子里看到“一个光着头、瘪着脑袋、斜着眼的丑八怪”时,经历过那么多次求职失败都从来没掉过泪的曹某哭了:“谁还会要一个残疾人?谁还会用一个丑八怪?”妈妈将她搂在怀里:“孩子,坚持住,还有机会!”

就冲母亲这句话,原本遵医嘱要静卧一年半的曹某两个月后就下床,开始了严酷的肢体康复训练。这个曾经被宣判将终身成为植物人的女孩,半年后,眼睛和左边肌体奇迹般地基本恢复正常。

她兴致勃勃地准备回公司上班,却发现自己早在事故发生不久就被解雇了。她转而报考公务员,一个月发疯似的复习,却差了1分。好在,生死之关的考验已把曹某的神经锻炼得更加坚强,戴上假发,她又一次站在了求职的起跑线上,只是这一次,难度更高。为了避免用人单位的怜悯,她隐瞒了自己所遭受的意外和病痛,任由履历留下一段没有解释的“职业空白”。

碰壁再碰壁后,机会终于出现了。这一次,还是少有女孩问津的销售工作,月薪500元。新行业是信用风险控制服务,对曹某而言是一片全新的领域,她边学边做,补上了外贸、营销、财务、法律、心理学等多种知识和英语、电脑技能,销售额也节节攀升。1998年底,因业绩显赫(一月个人接单几十万美金),她被提升为美方驻中国首席代表。2001年她又被另一家跨国集团聘为中国区市场总监并任职至今。

成功故事二:

再坚持一下

约翰经营了一家公司,他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可他不愿待在家里过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要到公司去转转。他有个很古怪的习惯,就是喜欢趴在门缝边看他的员工都在干些什么,或者干脆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弄的员工们都很尴尬,可老约翰却哈哈大笑起来。他对公司里的员工很是和善。哪位员工没把事做好,他总是走过去说:伙计,别灰心,再坚持一下准能成功。然后在这个员工的肩上拍一拍。就这样大把大把的钞票就流到了老约翰的口袋里。

有一天,他公司新产品研发部的杰克走进了他的房间。米黄色的地板一尘不染,室内的景致错落有致。老约翰坐在办公桌前,脑门被射进来的阳光照的油光发亮,他的孙子靠在一旁的安乐椅上,摆弄着一张画报。杰克心想,这个老头有什么本事,拥有这么多的财富。我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大的房子该多好啊。这次他来是为新产品研发的事,他说:“懂事长,很抱歉,新产品研制实验失败了。”老约翰不慌不忙的说:“来来来,有什么事坐下再说。”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有什么困难,坚持一下,或许就回成功的。”杰克沮丧的说:“都一百多次了,我看就算了吧。”约翰朗朗一笑:“小伙子,我让你任主管就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别灰心啊!”杰克觉得自己实在无计可施了,只得说:“你再换个人吧,我实在是没办法啊。我一尽力了。”老约翰朝椅背上靠了靠:“还是让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二十七岁那年,还一事无成。我就不断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的。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我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节能灯。但是,你知道,下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资金来把它推向市场。可我那时还一事无成,那来资金?不过我终于说服了一个银行家为我的灯投资。下一步好像就开等着回收大把大把的钞票了,可是不是这么回事。很显然,这种等一旦投放市场,其他的灯类销售就会受到影响。别的灯具公司就开始百般阻挠。不幸的是我又得了病,医生要我住院治疗。这就给了他们可成之计。我躺在床上好无应对之策。这时其他灯具公司又在报上说我得了不治之症,很可能活不久了。投资节能灯纯粹是为了骗银行家的钱。更糟糕的是,这位银行家相信了报上的消息,撤消了投资.这对我简直是最大的打击。在我一再的坚持下,医生同意陪我去见银行家。我在他面前必须坚强:先生,你相信报上的消息哦?我摆了个潇洒的姿势。他看到我的精神这么好有点动摇了。你知道下面的事就好办多了,最终我又说服了他。可当他刚走出去,我就一下子瘫倒在地,医生马上把我送到了医院。就这样才有了今天的一切,你还要放弃吗?……

谁没有热情?谁能有不懈的热情?当你将长久的热情投入到你的工作中的时候--你就成功了。爱迪生十年的热情凝结成蓄电池的能量,拜伦的嘲讽浇不灭的热情,铸炼出一首首不朽的诗篇。这是源于热情的坚持,一种强烈而真挚的追求,它引导无悔的追随者走向成功。

如果说上面一种是出于最热切的爱,那么,越勾践的卧薪尝胆,司马迁发忍辱着《史记》便是出于最坚韧不拔的反抗了。他们的坚持是被压迫意志的燃烧,是一场无声的激战。他们紧握着“坚持”最有力的武器,于是,他们胜利了。勾践击败了仇敌,司马迁赢得了历史。他们的高峰是忍耐和坚持不懈堆积的成果。

坚持,还是全种最神奇的法力。它不是让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了吗?它不是使驽马变得和骐骥一样能干了吗?坚持使弱者坚强,手拎着愚人走向智慧的殿堂。

人生的真正乐趣在哪里?是存在于功成名就的那一瞬间吗?不是。人生的真正的乐趣,存在于为事业、为正义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中。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失败吗?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是终其一生而没有不屈不挠地奋斗过。一个人、一件事的成败得失,其实算不了什么。功利主义者认为成败得失乃生命中首要之处,那就让他们抱着他们的信条执迷不悟吧。人生最强的意志力在于:决不轻言放弃。如果你从未被艰难困苦吓倒,那么当你走尽人生道路的那一刻,你才可以说,你问心无愧。

狼之道二十二:

待时而动

在北美的旷野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群分散的狼突然向一群驯鹿冲去,引起驯鹿群的恐慌,导致驯鹿纷纷逃窜。这时,狼群中的一匹“剑手”会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狼群之所以选中这头驯鹿,也许就是因为它们发现它的某些特点易于攻击,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回归队了。奇怪的是,当狼群攻击鹿群中的一头驯鹿时,周围那强健的驯鹿并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攻击它们的同胞。这样的情况一天天地加重,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的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而狼群在耐心地等待时机,他们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扮演“剑手”,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最后,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的威胁时,狼群开始全体出击并最终捕获受伤的驯鹿。实际上,此时的狼也已经饥肠辘辘,在这种数天之才能见分晓的煎熬中几乎饿死。有人想问,为什么狼群不直接进攻那头驯鹿呢?因为像驯鹿这类体型较大的动物,如果踢得准,一蹄子就能把比它小得多的狼踢翻在地,非死即伤。耐心保证了胜利必将属于狼群,狼群谋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长远的胜利。这种待时而动的耐性对人也非常重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创业的年轻人在遭受了几次挫折后,有点灰心了,很茫然地依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个怪物。

“年轻人!你在做什么?”怪物问。

“我在这里等待时机。”年轻人回答。

“等待时机?哈哈……!时机是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问。

“不知道。不过,听说时机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嗨!你连时机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什么时机?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于你有益的事吧!”怪物说着就要来拉年轻人。

“去去去!少来这一套!我才不会跟你走呢!”年轻人不耐烦地说。

怪物叹息地离去。

一会儿,一位长髯老人(我们常说的时间老人)来到年轻人面前问:

“你抓住了它吗?”

“抓住它?它是什么东西?”年轻人问。

“它就是时机呀!”

“天哪!我把它放走了!”年轻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时机,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长髯老人接着又说:“我来告诉你关于时机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了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

机遇往往都是瞬间出现,而又瞬间消失,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往往会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上天始终是公正的,它会公平的分给每个人一些大大小小的机遇,有些人善于把握机遇成为了个成功者,而有些人却不在乎每一次的机遇,最终一事无成。

机遇不是总会出现,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可算是一个知道待时而动的聪明人。他原来是秦王朝的待诏博士,后来带100个门生投靠刘邦,刘邦不喜欢儒生,他专门推荐“斩将搴旗之士”。他的弟子很有怨言。他对弟子们说:“现在是打天下的时候,你们能参加战斗吗?你们耐心等着,我不会忘记你们。”刘邦即帝位以后,废除秦时仪法,结果“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刘邦很恼火。叔孙通看准这个机会,向刘邦建议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于是他邀请鲁国的儒生和他们的弟子共百余人操演皇帝上朝的礼仪。后来正式按这套礼仪举行朝典,没有人再敢喧哗失礼。刘邦非常高兴,说:“吾乃今日为皇帝之贵也”,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50O斤。叔孙通又趁机对刘邦说:“我的弟子跟随我很久了,这次和我一起制订、操演上朝的礼仪,希望陛下能重用他们。”结果,他的弟子都得到了“郎”的职位。叔孙通把刘邦赏的500金也分给众弟子,弟子们皆大欢喜,说:“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