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鹰袭”计划
7月19日,希特勒在国会上了针对英国问题的讲话。事前,希特勒并没有让戈林看他的讲稿,这使在这些事情上极为敏感的戈林有些不快。不过,希特勒随后正式发表的授予他为帝国元帅的任命,使他的不快烟消云散了。作为帝国元帅,他现在已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级别最高的军官。希特勒在公布了对戈林的任命之后,又宣布授予其他12人元帅军衔。
戈林在被任命为帝国元帅的第二天,邀请刚获元帅头衔,同样情绪高昂的凯塞林和米尔希到卡琳庄园讨论对英国的空战计划。戈林谈到,因为英国拒不接受元首提出的和平条件,元首授权他指挥对英决战,他的空军将在最近一周内对英国进行战略性轰炸。他指示德国空军现在将英国商船也要列为攻击的目标,扬言“将以激烈的进攻扰乱其整个国家”。这次戈林并没有涉及具体的行动方案,他要等希特勒最后拿主意。
7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代表英国政府正式发表谈话,言明决不接受希特勒的和谈建议,并向全世界宣告英国将同纳粹德国血战到底。这样一来,同英国人作战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但是,迄今为止,德国海陆空三军均未考虑拿出实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的详细意见来。希特勒责成德军统帅部抓紧讨论这件事,可还是迟迟未能形成具有实战意义的方案。最后,希特勒宣布,他计划再观望一下此前为期10天的“猛烈空战”的结果。
然而,空战没有产生戈林和希特勒所期望的结果。由于希特勒对德国空军的行动做了许多限制,如禁止夜间轰炸、禁止轰炸民用目标、禁止轰炸伦敦等等。就使得空军无法在英国人面前显示如戈林所说的那种“真正的力量”。戈林认为这是希特勒的一个战略错误,但又不敢同希特勒争辩。另外,他还有一个不便与外人道的心病,那就是作为主战飞机的双引擎“梅-110”和“梅-109”战斗机,在空中格斗的机敏性和燃料的携带能力方面,都差强人意。更糟糕的是,戈林发现英国空军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战斗力日益增强。他本指望利用德国空军在数量上的优势,一举摧毁英国所有的战略目标,给英国人以毁灭性打击,可希特勒一再要求再等一等看一看,就在这要命的等待中,英国空军的力量眼看着一天天壮大起来。直到8月1日,希特勒才下令,让戈林“在空战中彻底消灭英国空军”,可又附加了一个指示,那就是严禁对英国进行“恐怖性的空袭”。
7月底,戈林得意洋洋地把他自己统计的战果清单交给了希特勒,并请求允许他为这个战役的第二阶段准备力量。
希特勒看到戈林的战果统计不禁大喜。戈林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对于戈林,希特勒百分之百地信任,从来不怀疑他的能力。
随即,希特勒作出了一个令戈林欣喜若狂的决定。8月1日,希特勒发出全面袭击英国空军的第17号战斗命令:
为了创造最后打败英国的必要条件,我打算加强对英国本土的海战和空战。为此,我命令:
1.德国空军要使用其拥有的所有兵力尽快打垮英国空军。德国空军的攻击首先应针对敌之飞机、空军地面部队心脏补给系统,而且还应针对敌之航空工业及生产高射兵器的工厂。
2.一旦取得局部空中优势,空战应转而对付敌之港口,特别是对付敌之内地的给养机构及给养中心。考虑到我们将来的计划,对英国南部海岸的港口及海港的袭击应保持在必要的最低限度。
3.为了利于实施上述指令,对敌之军舰及商船的空袭应保持在最低限度。如果出现极有利的机会,或者上述第2条规定的作战的胜利能够得以巩固,或者认为这类袭击对训练将来参战的轰炸机机组人员有必要,则另当别论。
4.在实施这场强化的空战时,空军应始终为海军攻击临时发现的有利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援。再就是,空军必须全力以赴支援“海狮”行动。
5.以造成英国民众恐慌为目的的轰炸必须留到最后。我保留人微言轻报复手段的恐怖性袭击的决定权。
6.8月5日是这场强化的空战发起的最早日期,但是具体日期留待空军决定,这要依空军完成准备工作的速度及气象条件而定。
同时,海军也将获准加强自己的海上行动。
德国最高统帅部选了一个“鹰袭”的名字,作为从空中全面进攻英国的代号。但是战斗打响的具体日期——“鹰日”,希特勒并没有作出规定,他只是说8月5日是最早的行动日期。
8月2日,戈林在东普鲁士的一幢豪华乡村别墅召集空军高级将领们开会。会没开多久,凯塞林元帅和斯比埃尔元帅就争吵了起来。
按照任务区分,战斗打响后,凯塞林元帅和斯比埃尔元帅分别领导的第2、第3航空队将首当其冲。这两个人本来就互不服气,此时他们的观点出现重大分歧。
凯塞林主张,所有的进攻力量应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即伦敦。他说:“如果我们炸死几千个伦敦佬时,英国人肯定会喊着求和。”
斯比埃尔不同意凯塞林的看法,他阴沉着脸皮反驳说:“在没有首先摧毁皇家空军的情况下把全部力量都用于进攻伦敦,就会上英国人的当,因为这样一来。皇家空军就可以把它的战斗机部队全集中在首都周围,进而严重破坏德国空军轰炸机的大规模进攻。”
斯比埃尔的参谋长戴奇曼也在一旁帮腔说:“这样做将极其危险,因为轰炸机将要飞出‘梅-109’飞机的护航范围之外。”
凯塞林反驳说:“按照德国空军的现有力量,如果不集中攻击伦敦,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
此时,戈林提醒与会者,元首特别说过伦敦城在进攻范围之外。这样,才平息了这场争吵。
凯塞林仍然不服气,他又提出:“空军的进攻应集中在别的某个大城市,而不应该按斯比埃尔所主张的分散力量进攻范围较广的多个目标。对于皇家空军的基地和军需品工厂,可以放在以后的时间进行摧毁。”
但是,凯塞林的观点明显地不符合希特勒的想法,因此戈林不会采纳。
为了缓和一下会议的紧张气氛,戈林提出先休息一下,去游泳。
他们来到了戈林的室内游泳池。可是还没等下水,两人又在游泳池边吵了起来。
凯塞林火冒三丈地说:“我从未主张这样打英国!我一直认为,要想胜利就应该占领直布罗陀,把英国人堵在地中海里。这样他们才会屈膝求饶!”
最后,会议开不下去了,不欢而散。一直到8月6日,德国才最后确定“鹰日”的日期。时间定在8月12日。如果这一天天气好,将是德国空军全面进攻英国的日子。
二、奇袭雷达站
8月6日,戈林向各部队下达了随时准备全面出击的命令。德国飞行员跃跃欲试,一些人把不列颠岛的地图画在机身上,并加上“伦敦——8月15日——完蛋”的文字注记。
几乎在德军下达全面空袭英国命令的同时,英国的情报机关就得到了这一情报,并报告了丘吉尔。首相随即通知皇家空军说:德国空军的大举进攻就要开始了。
8月8日,英国空军上将道丁对战斗机指挥部的成员发布了一项重要命令:
“不列颠战役就要开始了。皇家空军的成员们,几代人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手中了!”
8月8日,德国空军的进攻明显加强。从清晨开始,“施图卡”式飞机就不断地袭击英吉利海峡上的一支庞大的船队,而其他的轰炸机则在英国南部海岸几乎所有的港口外投放水雷。汉普郡、萨西克斯郡、肯特郡以及海峡上空的空战十分激烈。到当日黄昏,双方加起来共起飞了1000多架次飞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德国空军损失了31架飞机,而皇家空军损失了19架。这是当时空战最为激烈的一天,也是双方飞机损失最多的一天。
8月10日,英国南部狂风大作,夹着雷电的乌云低悬在英吉利海峡和法国北部的上空。随后两天的天气不是多云就是有雾,飞机根本无法起飞。
此时,德国空军飞行员已经整装待发。几天拖下来,他们开始感到烦躁不安,士气受到影响。
戈林知道,如果这样拖下去,会造成官兵心理上的松懈,影响战斗力。于是,他决定将“鹰日”后延一天,宣布8月13日定为“鹰日”。
8月12日,连续阴雨几天的天气开始放晴,多佛尔海峡上空能见度良好。
碧空白云之下,一队德军混合战斗机编队贴着海面向西飞去。
不一会儿,驾驶战机的鲁本斯德尔法上尉就清楚地看到了英国海岸的悬崖峭壁。当飞机大约飞到海峡中间时,他对着话筒下达了命令:
“第3中队注意,前往执行特殊任务。预祝成功!”
第3中队长海因茨中尉回答了个“明白”后,就率领8架“梅-109”式飞机,直接飞向多佛尔。
鲁本斯德尔法带着12架“梅-110”式飞机向左迂回,沿着英国海岸飞向西南。
虽然这两种飞机都是战斗机和驱逐机,但这次却不用于空战。它们机翼下都挂250公斤和500公斤的炸弹。执行一项特殊的轰炸任务。
鲁本斯德尔法率领的第201实验大队,是德国空军惟一的一支实验部队。一个月来,该大队在海峡轰炸机部队司令芬克上校的指挥下,一直在执行封锁英国船队航线的任务。在这期间,他们经过反复试验,验证了空军司令部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即战斗机能否携带炸弹,能否用炸弹进行攻击并命中目标。
就在昨天,这支实验大队首次以战斗机轰炸了英国绰号为“战利品”的海岸护卫船队。当德军的战斗机出现的船队上空时,英国人一看是些战斗机,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不料德机进入超低空飞行,接着便投下了炸弹。结果两艘大船的甲板和上部建筑被炸,船身严重损伤,陷于瘫痪。
实验大队今天的任务是炸毁英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的雷达站,打掉英国皇家空军的耳目,以便更好地实施“鹰袭”作战。
德国人所以在“鹰日”之前进行这次空袭,是因为几个月来,德军一直在有组织地监听英军的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使用情况。通过监听,德军吃惊地发现,英国利用部署在本土的“海岸低空搜索雷达网”,可以清楚地知道德军飞机出动的情况,使德军丧失了至关重要的空袭的突然性。在“鹰袭”作战行动中,德国空军要想改变同英国皇家空军作战时的不利地位,就必须首先破坏英国沿海雷达站。因此,德军的这次攻击行动既是“鹰袭”作战的准备,也是不列颠之战大规模交战的序曲。
鲁本斯德尔法上尉看了看表,差几分11点。12架“梅-110”同时改变方向飞往西北,直向英国海岸。
各中队接近海岸时散开,迅速奔向各自的目标。
卢茨中尉带领第1中队从伊斯特本刚进入英国内陆,就发现了英国的“佩文西”雷达站。
6架梅式飞机开始爬高。但是,由于在两个机翼下分别挂着500公斤炸弹(相当于俯冲轰炸机挂弹量的2倍),所以,爬高就不那么灵活了。
飞机好容易爬到了所需的高度,接着作了一个转弯,收油门,向目标俯冲。
当光学瞄准具对准四根天线塔中最近的一根时,卢茨中尉第一个投下炸弹。
驱逐机群像一阵突然刮起的暴风掠过雷达站上空。有8颗500公斤重的炸弹命中了目标。其中一颗直接命中了细长的天线塔。还有一颗炸断了主电缆。
于是,电波中断,“佩文西”雷达站沉默无声了。
在卢茨中尉袭击“佩文西”雷达站时,第2和第3中队正在袭击另外两个雷达站。
由勒西格中尉率领的第2中队袭击黑斯廷附近的拉伊雷达站,炸毁了地面上全部建筑。
由海因茨中尉率领的第3中队袭击了多佛尔附近的雷达站,有3颗炸弹落在了天线塔附近。尽管有2座天线塔被炸得歪斜,但都没有倒。
当各攻击编队返航时,几乎都报告说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从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目标都冒起了黑烟。可是,透过滚滚向上的黑烟,人们发现绝大多数雷达站的天线塔依然屹立着。实际上,英国人经过紧急抢修,仅仅在袭击3小时后,绝大多数雷达站又相继开始了工作。
这时候,英国人施出了一条妙计,他们从被摧毁的雷达站废墟中发出假信号,使德军误以为他们的轰炸确实摧毁了这些雷达站。德国人果真陷入英国人的陷阱,不久就完全放弃了对英国雷达站的攻击,这就为其最后失败留下了隐患。对此,德国王牌飞行员加兰后来说:“后来我们才意识到,皇家战斗机中队一定受地面某种新装置的控制,因为我们听到指挥‘喷火’式和‘飓风’式飞机同德国机群作战的命令是非常熟练和准确的。这种雷达和对战斗机的控制使我们感到意外,而且是非常惨痛的意外。”
尽管袭击雷达站的预期目的未能达到,但是德军同时开始的对英国战斗机部队前线基地的袭击却取得了很大成功。
13时30分,英国战斗机曼斯顿基地遭到了猛烈攻击。实施这次攻击的是上午刚刚袭击了英国沿岸雷达站的鲁本斯德尔法编队。
由于此时英国雷达站还如同瞎子一样瘫痪着,因此,鲁本斯德尔法编队的奇袭获得了极大成功。当曼斯顿基地收到德机空袭的警报后只有1分钟,德军攻击的飞机就已飞抵机场上空了。
听到警报时,机场上英国皇家空军第65飞行中队的驾驶员们飞速地跳进“喷火”式战斗机的座舱,起动飞机。12架飞机开始向跑道滑行,最前面的3机编队已经加大油门在跑道上进行起飞滑跑了。
就在这一瞬间,德军飞机铺天盖地飞临机场上空。顿时,一枚枚巨型炸弹从空中向下砸来。
“敌战斗机都排在跑道上,我们的炸弹就要落在它们中间了!”德军飞行中队长卢茨中尉报告说。
正在起飞的英军飞行员中,有一个叫奎尔的中校。他从1936年起,就当试飞员,驾驶技术十分熟练。他正在向前滑行,忽然听到一阵强大的轰隆声压过了他的飞机发动机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后面的机库被炸飞了。奎尔不顾炸弹的爆炸,顽强地滑进了跑道。
此时跑道两侧不断有炸弹爆炸,烟雾笼罩着跑道。奎尔全然不顾,毅然开足马力在跑道上滑行起飞。
奎尔驾驶的这架“喷火”式战斗机忽而被周围的硝烟吞没,忽而又像没事似地在跑道上奔驰。不一会儿,机轮咯咯嗒嗒的振动声消失,飞机离地飞起来了。
其他“喷火”式战斗机也都在硝烟弥漫的曼斯顿机场以大迎角上升。
德国飞行员从空中看去,似乎机场上剩下的4架“飓风”式战斗机和5架其他飞机几乎全部被炸毁了,炸弹在机库和机场宿舍爆炸,大火吞没了大部分建筑……
英军第65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大部分都奇迹般地幸免于难。当然,曼斯顿机场的损失相当严重,空中的飞机只好按命令到后方机场降落。
到当日傍晚,沿海地区的小型作战结束。这一天,德军的第2、3航空队在强有力的战斗机护航下,投入了300架俯冲轰炸机。这仅仅占德军空军投入的俯冲轰炸机总兵力的1/3,更大规模的战斗还在后头。
8月13日是戈林确定的“鹰日”。根据德国气象部门的预报,这一天的天气不好。
清晨,果然风暴骤起。于是,戈林立即下令取消既定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