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
28731000000021

第21章 “沙漠风暴”前夕(7)

入夜,机场至巴格达市区的高速公路已实行灯火管制。路旁不时闪现手持各种枪支的士兵和越野车。巴格达市区的街道上静悄悄。市场、商店早就关门闭户,往日不夜城的繁华已变得无影无踪。

14-15日,萨达姆到科威特视察部队,声称伊拉克人民、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人民将同“叛逆者”作战,将推翻反对伊拉克的国家的统治者。伊拉克新闻部长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伊拉克不再希望和平解决危机,而是准备对抗。伊拉克空军已经向萨达姆提交“飞机自杀性攻击”计划,以便在战争爆发后拼死打击美国军事目标。

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几小时,萨达姆视察了科威特前沿阵地。他虔诚地跪在地上,双手捧起一把泥土,轻轻地吻着真主赐予的礼物。然后双手伏地将头埋在松软的沙土上。在他的后面,伊拉克士兵们“真主伟大”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在距离联合国规定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还有1小时时,伊拉克电台广播了萨达姆给伊拉克武装部队的一封信,要求他们准备打仗。

16日上午8时,巴格达整个城市上空大雾笼罩,大街上空空如也,只有几辆汽车在行驶,巴格达电台还照常播送着节目,市内平静。

1月16日晚上,华盛顿五角大楼的指挥中心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切尼和鲍威尔正率领众多的高级将官和参谋人员与万里之外的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夫等人,对“沙漠风暴”第一阶段的空袭计划做最后的检查。

五角大楼新闻发布室里,一大群焦急的记者正向发言人提出连珠炮般的发问,中心问题是什么时候开打,发言人总是闪烁其词,重复着这样一句话:“我们随时听候总统的命令。”

在巴格达夜幕降临之时,华盛顿与国际反伊联盟主要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之间,开始了频繁的通话。

巴黎时间晚9点,法国爱丽舍宫总统办公室里红色的热线电话响了起来。密特朗总统迅速抓起电话,话筒里传来了布什坚定而平静的声音。布什告诉他,美国政府决定在巴格达时间凌晨开始对伊拉克动武。密特朗稍微停顿了一下后,表示同意布什的决定。9点10分,密特朗正式签署了给总理、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总参谋长的信件,要求他们立即着手为大战开始做好一切准备。

离发动攻击大约还有1小时时,美国国务卿打电话通知苏联新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美国即准备进攻伊拉克。”

苏联外长迅速将这一消息通知了戈尔巴乔夫。戈尔巴秀夫立即拨通苏美热线电话,最后一次请求布什和萨达姆直接联系,但被布什拒绝了。接着,戈尔巴乔夫又建议再给萨达姆最后一次警告,布什没有表示反对。戈尔巴乔夫发了一封电函,要求苏联大使立即设法会见伊拉克领导人,将信转给萨达姆,最后一次呼吁萨达姆撤出科威特,以避免战争爆发。但为时已晚,苏联大使根本找不到萨达姆,直到战争开始后,苏联大使才在地下掩体里找到了阿齐兹。令人遗憾的是,萨达姆再次拒绝了苏联的呼吁,表示要“誓与科威特共存亡”。

此时此刻,在沙特,举国上下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在东部的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着妇女、儿童和行李的汽车正向西急驶而去。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正在空中进行训练,空军基地的军官24小时值勤。为了应付战争,沙特在进行“最后一分钟”的民防准备。空袭警报响彻在利雅得的上空。一听到警报,人们就戴上了防毒面具,躲进防空洞。

美驻海湾部队开始干扰伊拉克的通讯联系。这样的活动通常表明是向敌人进行空袭前的准备。

战争的乌云驱散了和平的阳光,一场前所未有的高技术战争即将打响。

此时,由40多个国家组成了庞大的反伊阵线,它们是:美国、英国、埃及、法国、沙特、加拿大、德国、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意大利、巴基斯坦、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孟加拉、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希腊、洪都拉斯、摩洛哥、荷兰、新西兰、尼日尔、塞内加尔、塞拉里昂、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匈牙利、波兰、葡萄牙、新加坡、南朝鲜、斯里兰卡、瑞典等。

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战争双方动员兵力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军事集结。

在海湾战区双方的战略态势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沿波斯湾、沙特、印度洋、红海、以色列、地中海至土耳其,基本上形成了对伊拉克的战略包围。

多国部队以装甲步兵为主组成第一梯队,以美国地面部队为主组成第二梯队,以美国几支王牌部队组成第三梯队,对伊军形成纵深、梯次进攻态势。其第一线部队部署在距科沙、伊沙边界10-80公里处,部署正面大致由沙特沿海至腊夫哈约400公里宽,部队包括美第7陆军远征旅、沙特、科威特及其他海湾国家的9个旅、埃及第3机械化师、摩洛哥1个步兵旅、叙利亚1个装甲师、美国3个装甲旅;第二线部队距科沙边界约100-150公里,部队有美国第1陆战远征旅和7个机步师又8个旅、2个骑兵团,法军5个团。第三线部队主要有美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1个防空炮兵旅、特种作战部队等。

另外,部署在波斯湾的军舰共100艘,包括美国的55艘、法国的4艘,其余的是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丹麦、挪威、比利时、希腊、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军舰。部署在红海的军舰共约24艘,包括美国的15艘和法国的9艘。部署在地中海的军舰约16艘,部署在阿拉伯海的有38艘。

多国部队空军的部署是:美国各型作战飞机约2800架,除舰载飞机、直升机外,部署在沙特的预警机5架,隐形战斗机56架,战斗机约574架。部署在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土耳其等地的各型战斗机176架。英国各型飞机约84架部署在沙特、巴林和阿曼,法国的作战飞机约36架,部署在沙特和古布堤,另外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等国飞机约31架,也部署在海湾地区。

而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之后,把它在科威特境内和周围的部队增加了1倍以上,形成了一个倒三角形的防御体系。约有25个步兵师、装甲师和机械化师,共50万人,3500辆坦克、2200辆装甲车和2000门火炮。

这些部队分三线部署:第一线为伊沙边境、科境内和伊沿海地区,共11个步兵师;第二线紧驻其后,有4个装甲师和2个机械化师;第三线在伊南部地区,有2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师和7个步兵师。伊还在伊土边境部署了8个师,在两伊边境保持有10个师,在西部边境部署有7个师。其他17个师部署在巴格达及伊其他纵深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伊空军作战飞机约770架,疏散在32个机场,主要藏在本土地下机库。

伊拉克不惜财力物力,在科沙边界和伊沙边界的防御前沿,修建了一条“固若金汤”的“萨达姆防线”。防线前有一道高2.4米的沙壁,一道深3.7米、宽7.2米的反坦克壕,壕里布满了油桶。随时可以放火燃烧。在反坦克壕后面是地雷场。仅在沙科边界上,伊拉克就布设了至少50万枚各型地雷。

“萨达姆防线”由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南部防线,长约265公里,最前沿部署一般的步兵和装甲部队,其后筑有纵深10公里、高达10多米的沙墙,多国部队坦克要越过这些沙墙,极易暴露出薄弱的腹部而遭到火箭筒的攻击。在这中间,还连绵不断地布有地雷,敷设多道铁丝网,在这前后还有壕沟,壕沟里有管道相通,管内注有石油,一旦敌人攻上来,便点燃石油,形成一堵可怕的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