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长江"空"自流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十四岁时就已很出名了,被视为神童。据说有一年,他往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当时恰逢重阳节,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宴请宾客,王勃也参加了宴会。阎都督久慕王勃盛名,席罢便请他为滕王阁作序,王勃挥毫写下了著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并赋诗一首: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最后一句故意空下一字,悄然而去。围观的学者名士纷纷猜测此空字,有的填"水"字,有的填"独"字,但阎都督都觉得不满意。于是派人赶往会馆,请王勃重返滕王阁填字。
使者到了会馆,却被王勃的随从书童挡了驾:"我家公子说,一字值千金,望都督海涵。"那使者将原话回禀了阎都督。爱惜人才的阎都督非但没生气,还包了千两纹银,亲自带领文人雅士,赶往会馆求教。王勃故作惊慌,忙下台阶到门口相迎,并拱手笑着说:"区区小事何劳都督大人亲临下问,不才早已将字留在宝地了。"众人大惑不解,连声追问:"才子墨宝,留在何处?"王勃哈哈大笑:"那个字是空。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众人恍然大悟,无不称妙。
"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中一个"空"字,将诗人心中郁结的无限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其中既有对长江之水的凭吊,也有对生不逢时的悲叹,对怀才不遇的自艾,可以说,一个"空"字使意境全出。
白居易改诗
白居易写出诗稿以后,常常先念给家人和邻居老太太听,如果他们听不明白,他就修改或者重新写。
一次,白居易写了《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的诗,把其中几句念给家中老仆人白菊听: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万丈长的大裘皮,从而把整个洛阳城都盖上,让老百姓的身体都暖暖和和呢?
白菊听了,说:"意思我很明白,只是这个"安"字感觉不太好懂。"于是,白居易听取了她的意见,把"安"改成"争",就是说,要"争得大裘长万丈",为百姓多做好事。如此一来,原诗不仅变得好懂,而且思想也变得更加积极起来。
苏小妹改诗
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庭坚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庭坚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扶"字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拟人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一个"失"字,勾画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诗句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一字之别
宋代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和尚四人情趣相投,是经常唱和应答的诗友。一次,他们共游一寺院,看到墙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口"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才子提议要为这个字补缺。
苏轼才思敏捷,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润。"黄庭坚不甘示弱,随即唱道:"林花著雨胭脂老。"秦观紧接着说道:"还是"林花著雨胭脂嫩"为妙。"佛印和尚修身养性到家,缓缓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的诗句。后来,他们查阅《杜工部集》,找到了原诗,原来最后一个字为"湿"。四才子无不表示惊叹。"湿"字将"润"的形态、"老"的衰情、"嫩"的色质、"落"的颓势都包容在内,使形、情、色、态浑然一体,准确、鲜明、凝练、生动地表现了"林花著雨"的诗情画意。可见杜甫观察事物是多么细致入微。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年初春时节,北宋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了瓜洲渡口,他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家中。他打算先坐船横渡长江,到对岸的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上岸,然后连夜赶路回钟山。
渐近黄昏,马上可以上岸赶路了,诗人不禁往远处眺望着,只见峰峦重叠,伸展到远方,最后被云雾所遮盖,看不到夕阳外的钟山。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一个跳上岸,忽然一阵春风吹来,夹带着一阵使人心醉的花香,远处也升起了一轮明月,王安石诗兴大发: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改了又改,总是找不到一个妥帖的字眼。
忽然,王安石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水,何不用一个"绿"字呢?王安石豁然开朗,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与其他字相比,"绿"字把春风吹来、大自然发生的可喜变化描绘得很贴切,使全诗增色不少,这个"绿"字就成为后人所说的"诗眼"。
苏学士考诗
北宋文学家苏轼作七言诗《病鹤》时,曾写了一句"三尺长胫瘦躯□",其中故意缺少一个字,让众人来写。众人拟了许多字,都不太满意。这时,苏轼慢慢地拿出自己的诗稿,原来是个"阁"字。
"三尺长胫瘦躯阁,"众人不禁赞叹,"此字既出,俨然如见病鹤。""三尺长胫",是用夸张的语言形容鹤的腿长,但这仅是外表形象,还反映不出它的精神状态。接着,又用"瘦躯"二字与前面的"三尺长胫"相衔接,说明这只鹤不仅腿长,而且身体消瘦,但这些都是局部外在描写。最后用一"阁"字收住,苏轼把这只鹤比喻为一个亭阁,这个"阁"又不是修葺优美的亭阁,而是"瘦躯",鹤的羽翅四周空空,没有丰满的羽翼,是个只有几根柱子撑立着、上面加个茅顶盖的陋阁。这样,就从局部外在描写变为整体内在的肖像描写,刻画出这只鹤的病态,形神兼备,又紧扣了题意。
平地风烟"横"白鸟
北宋人王平甫曾做过一首题为《甘露寺》的诗,其中有两句写道: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王平甫自己很满意这两句诗,得意地拿去请苏轼看,苏轼看后说:"好是好,但诗的精神全在"卷"字上,可叹"飞"字不相称。"王平甫听了觉得很对,但思来想去也找不出更好的字来,只好请苏轼替他改一个字。苏轼略一想,便把"飞"字改为"横"字,王平甫十分佩服。
"飞"只是一个单纯表动作的动词,"鸟飞"是一般的写法,只能给人一只白鸟从平地的风烟里一飞而过的印象,再无别的含义,显示不出白鸟的精神来。而"横"是形容词,按照一般言语规律,它是用来形容物体与地面平行的,如"竹竿横""扁担横",而不用来形容动态的事物。用"横"来写鸟,就写出了鸟在空中飞翔的姿势和神态,把鸟在空中矫健地迎着风烟自由翱翔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并且,改用"横"字,就与下句的"卷"字相称,动静相宜。
"张三影"改名的故事
北宋文学家宋祁写过一首传唱一时的《玉楼春》词,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闹"字,运用通感手法,打通了视觉和听觉界限,新鲜活泼,为人喜爱,当时就有人称宋祁为"红杏尚书"。同时代的湖州词人张先,写过一首《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也是传诵极广的名句。
有一天,任工部尚书的宋祁去拜访任都官郎中的张先,命人通报说:"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听说后,急忙跑到大门口迎接客人,问对方说:"您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祁也打趣地说:"我正是那个"闹"尚书!"两人相视而笑,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宋祁对张先说:"现在,京城里的人都称呼您为"张三中",不知是何缘故?"
张先说:"我的《行香子》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几句,大概即据此而来。不过,我对这个称号并不满意。"
宋祁问:"为什么不满意?那您喜欢什么样的绰号?"张先说:"还不如称呼我为"张三影"更为贴切。"
宋祁大惑不解:"哪"三影"?请指教。"张先扳着指头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这些都是我平生的得意之句,其中都有一个"影"字。所以说,称我为"张三中"还不如称为"张三影"!"
从此以后,人们就称张先为"张三影"。其实,张先平生所写佳句又何止"三影"。其他如"隔墙送过秋千影""无数杨花过无影"等均属其名句。
一"有"之差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