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是一个佛教名词,它是根据梵文音译过来的,意思是"乞讨之士",因为最初的出家人都是以乞讨为生,男性叫"比丘",俗称"和尚",女性叫"比丘尼",俗称"尼姑"。
"和":简化的排箫
中国古代有一种乐器,叫做排箫,排箫是把长短不等的竹管按长短顺序排成一列,用绳子、竹篦片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在古代,排箫同编钟、编磬一样,是非常受欢迎的乐器,据说在有成文历史之前的三皇五帝时代便已有了这种吹奏乐器。排箫在吹奏时,会发出"和和"的声音。而"和"字的产生,便与这种乐器有关。
关于"和"字,有一个成语为"曲高和寡",意思是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此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楚人宋玉的《对楚王问》。典故是这样的: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宋玉说:"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就只有几十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楚王听了,说:"我明白了!"
堂堂"正""正"
"正"是个抽象概念,不偏不斜谓之"正",而"正"字是如何造字的呢?
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延续到现在。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典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一般的选举中,投票表决的现场监票、唱票和计票人,通常用"正"字记票数,以此排出醒目的先后顺序。这个简便易懂的办法,是由戏院司事记"水牌账"演变而来的。
清末民初,上海的戏园俗称茶园。它的舞台为正方形,楼上叫"花楼"座位,左右偏座称"包厢",楼下正厅为达官贵人等预先包下,这些人的坐席前设有八仙方桌。而下等坐席是条凳长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那时剧院还没有门票,由"案目"(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每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姓名。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这种记"水牌账"的方法,后来随着戏院门票的实施而废弃了,但它作为一种简单易懂和便于众人监督的记数方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并被引入选举计票中。
"半"意为把牛肢解
关于"半"字,《说文解字》中云:"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为物大,可以分也。"
下面是一个关于"半"字的故事,传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任两浙观察使时,一次奉命到浙东台州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因天色已晚,就住在清风岭寺庙中。时至中秋,月色正好,高适登山观赏夜景。来到山顶,阵阵秋风吹来,使人感到有些凉意,松树上滴下来的露水浸湿了衣服。松间白鹤在明月下展开了翅膀。此时夜色已深,月亮低垂,映照着山下的江水。高适回到房中,向和尚讨了笔墨,在寺庙的壁上题了一首诗,把在月下所观赏的夜景写了下来:"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第二天清晨,高适离开清风岭,往台州赶路。乘船过江时,突然发现江水退了许多,从两岸的水痕看,江面只有原来的一半宽了。原来,钱塘江是随潮汐涨落的。月亮升起时,江水随潮而进,江面顿宽;月落时,江水又随潮而退,只剩半江。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诗句"前村月落一江水"中的"一"不妥,应改为"半",才能准确地反映出钱塘江水随潮涨落的特点。一个月后,高适办完公事,再经过清风岭,想提笔改诗时,发现那"一"字已被人改成"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后来,高适四处打听改诗的那个人的姓名,却一直没有寻到。
"又"指右手
"又"字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关于"又"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云:"又,手也,象形。"段玉裁作注时说:"此即今之右字。"
在卜辞中,"又"的用途有两种,一表示左右的"右",二表示有无的"有"。后来,又假借"又"来表示"重复"和"再"等义,这逐渐成为"又"的基本义。例如,今夭又是个大晴天--表示重复或继续;你又不是小孩--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又高又瘦--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等。
关于"又"字的成语有"又生一秦",该成语出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意思指又造成一个强敌。
大中午就"是"
什么是"是"?有人这样回答:"是"可以是认定、断定、承认、接受时的一种状态。从古至今,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是"这种状态。"是"字是如何被古人创造出来的呢?
《说文解字》云:"是,直也。从日正。""正"有追求正确目标之义,"是"字从日,从正,有人认为"是"字的创造受到了在上古时期就广为流传的夸父逐日神话故事的影响。据《山海经》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夸父逐日出于何种动机,典籍中未作交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夸父是在追求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对永无黑暗的光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众口相传成了"古"
远古时候,人们进行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作为媒介。有了语言之后,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所听到的、所想到的,用语言对别人讲述出来,甚至于口口相传,乃至代代相传。古人正是基于这种生活体验造出了"古"字,也有学者认为:"古"中的"十"表示纵横。古代东西为横,南北为纵。而一竖意味着以往极其久远的年代,一横意味着以往各个时代包罗万象的史实。"口"指人说话的重要器官,"十""口"合起来的意思是:那些距今年代久远的无数事实都要靠人的嘴巴一代一代地转述下来。关于"古"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某单位的会计下账时,发现一张发票上写的物品名称是"古",他不知为何物,就问来报销的人:"这"古"是什么东西?"来报销的也不知道,只好找到经手人--幼儿园的老师,才知是她们买的"锅"。把"锅"写成"古"怎么能报销呢?报销的人要自己改过来,可会计说:"发票不能涂改,除非有原单位的盖章。"于是报销的人只好去找商店。售货员却说:"我们进货时进的就是"古",如果卖出去的是"锅",将来老板查账查不着"古"怎么办?"他也不肯改。不改会计不给报销,改又改不成,真把报销人给难坏了。把"锅"写成"古"是一种错别字,不是说"古"字和"锅"字有什么联系。
山北水南是为"阴"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因此,古时人们总是看到太阳照在南面的山坡上,而北面很少能接受到阳光的照耀,因而山的北面叫"阴"。如果参照河流,在峡谷中人们总是看见太阳照在河的北岸,南岸却见不到阳光,因此河的南面叫做"阴"。
甲骨文"阴"左边的符号表示"山",右边字的本义是乌云蔽日造成阴暗无光的状况,这个字还表示读音。"阴"在金文和小篆中的结构和写法基本相同。"阴"的本义就是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是一个表示方位的概念。
"阴"与"阳"相对,"阴"由此引申为"背阳的部分""不见阳光的地方"。例如"树阴""背阴"。由"背阳的部分"又进而泛指背面。"阴"还有"寒冷""潮湿"的意思。"阴"还有一个意思是"不外露的、秘密的、不光明的",如"阴谋""阴沟"等。由"不显露"的又引申为"凹下",如"阴文"是印章或其他器物上铸刻的凹下的文字或花纹。此外,"阴"还指死后之事,如"阴宅""阴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趋势,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山南水北是为"阳"
远古时期,日升日落,斗转星移,这些自然现象启发了人们最早的方位意识,而中国大多数山川是东西走向,人们总是看见太阳照在朝南的山坡上,古人以此现象为依据,造出了"阳"字。
"阳"和"阴"是一对相对的古代哲学概念。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天和地、日和月、男和女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可以用"阳",和"阴"来比附。阴阳不但相伴产生,而且相互转化,彼此消长。
在现代社会,"阳"字最常用的用法是组成"太阳"一词,"太阳"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当初又是怎么命名的呢?其实,在古代,"太阳"一词起初并没有日光的意义,"太阳"是表示极盛的阳气。古人认为,世界万物分为阴、阳。柔软的、黑暗的、不明显的东西叫做阴;阳刚的、正直的、热烈的东西叫做阳。而阴阳又有少阴、少阳、太阴、太阳之分。在这个世界中,最能代表"阳"的就是日光,于是日便叫做太阳。而月亮在古时也叫太阴,"月亮"一词也是后来由于语言习惯演化的口语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