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午后,樵夫一个人到山林里去砍柴。砍着砍着,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时,忽然刮过一阵风,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接着是一声地动山摇的咆哮,一只老虎从前面不远的灌木丛后蹿到他面前。樵夫本来就胆小,这会儿差点吓晕过去。他一看大事不好,手忙脚乱地丢下斧子,跪地求饶。老虎正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不管三七二十一,"嗖"地一下猛扑过去,把樵夫咬死了。吃完后,老虎觉得还没吃饱,就用爪子死死地抓住樵夫的鬼魂不放,非让他帮忙再找人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不可,不然就不让他的鬼魂得到自由。
没想到,樵夫自私,他的鬼魂更自私,竟然答应了老虎的要求。于是,樵夫的鬼魂就给老虎当向导,帮助老虎找人吃。樵夫的鬼魂一旦看见了人,就立刻报告老虎,老虎便猛扑上去,一下子把人按倒在地。那鬼魂找到了替身,为了使自己早点脱离老虎,就进一步讨好它,在发现人后,急忙跑上前去,把那个人的衣服脱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加方便。这个鬼魂如此卑鄙,人们都气愤地叫它"伥鬼"。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为虎作伥"。
何谓"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是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我们也常用到它,如:"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公司未雨绸缪,已在精简机构,开源节流,争取占据有利的地位。"这里"未雨"好理解,意即没下雨,"绸缪"不可写作"筹谋",虽然从词义上说得通,但属篡改成语。那么,什么是"绸缪"呢?原来,"绸"指丝麻织品,"缪"是绞在一起,"绸缪"引申为修补加固。
此语原指鸱鹗在下雨之前已修补窝巢。它出自《诗经·豳风·鸱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汝下民,或敢侮予?"这里描写的是一只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筑巢,大意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筑坚固了,别人才不敢来侵害。
后来,人们便从这几句诗中引申出成语"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孙膑与"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国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军队而使赵国得救。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任庞涓为大元帅,大举进攻赵国,并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成侯自知赵国难以抵挡魏军,便把中山之地献给了齐国,求齐国派兵解围。齐威王即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前往救援。
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但孙膑认为,魏国的精锐兵卒都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主张采取避实就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敌人必然放开赵国,回兵自救,邯郸之围便可自解。他建议田忌轻装行军,并以逸待劳,趁魏军回国疲惫之际,一鼓歼之。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率军进攻魏国。
围攻邯郸的庞涓得知大梁被围,非常着急,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当庞涓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杀出,魏军猝不及防,被杀得丢盔弃甲,横尸遍野。齐军大胜。
后来,人们从这场战役中引申出成语"围魏救赵",用来指进攻敌人后方的据点或利害相关之处,以迫使敌人撤退的战术。
"心怀叵测"不可取
"心怀叵测"是指心存险恶,难以揣测。其中,"叵"是"不可"的意思。李白曾有诗云:"叵奈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意思说无可奈何薄情薄义的丈夫啊,一行字的书信也没有。此语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相传三国时期,周瑜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后,曹操想趁此机会去攻打局势不稳的东吴,但又害怕西凉太守马腾趁机袭击自己的都城许昌,左右为难之际,便诏请大臣出计献策。谋士苟攸给曹操献计,建议他以皇上的名义,给马腾下诏书,封他为征南将军,攻打东吴,待把他骗到许昌之后,杀掉马腾,这样就解决了后顾之忧。曹操听后很高兴,大赞此计甚妙,立即着手照办。
西凉马腾接到诏书后,估摸到了曹操的用心,不过他想将计就计,利用皇帝册封的机会,去许昌将曹操杀死。马腾的侄子马岱说:"曹操狡猾得很,心怀叵测。如果叔叔要去许昌,凶多吉少。"马腾没听侄子的劝告,还是执意去了许昌。没等马腾到达许昌,就被曹操的伏兵杀了。
自此,"心怀叵测"就作为人心难测的贬义成语,流传了下来。
"笑里藏刀"的典故
人们处世最怕碰到"笑里藏刀"的人了,这类人外表看似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背后捅人一刀,让人防不胜防。不过,此举若用在军事上,以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孙子的《三十六计》中囊括此计。
此语出自《旧唐书·李义府传》:"时号义府,笑中刀。"唐高宗时,饶阳人李义府是个位高权重的大臣。他平时待人总是温和谦恭,说话也总是面带三分笑,但内心阴险毒辣。有一次,李义府从别人那里听说监狱中关押着一名长得非常漂亮的女犯人。于是他把看管监狱的长官华正义找来,甜言蜜语地拉拢他,以打动这位监狱长的心,同时希望他能借机把那名女犯人放走。监狱长华正义在他谦和的抬举中答应无罪释放那名女犯人。后来有人借此事控告了华正义,华正义知道后,非常害怕,因为私放罪人是犯法的,他就向李义府求助,谁知李义府却一口否认了此事,同时又怕华正义出卖自己,就威逼华正义自杀了。而告发的官员王义方也因为告发此事,被李义府暗中给罢了官。当人们得知李义府的所作所为后都非常气愤,说李义府是"笑中有刀"。
成语"笑里藏刀"由此而出,比喻表面和善友好,内心却阴险毒辣。
再谈"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意即先行下手,采取主动措施制服对方。此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秦朝末年,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苦不堪言。陈胜率先起义,各地农民起义兵纷纷响应。
公元前209年,项梁和侄子项羽为避难逃到吴中。会稽郡郡守殷通素来敬重项梁,派人召来项梁,一起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殷通说:"先生的才能远近闻名。对于起兵反秦,您有什么看法?"项梁慷慨陈词道:"现在江西一带都已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了。先发动的可以制服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服啊!"
殷通听了,叹口气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干大事的。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桓楚现在在什么地方。"项梁听了,心中极为不悦,心想自己是将门之后,岂肯甘居他人之下?况且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于是项梁回答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朝刑律流亡于江湖,我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他进来问问。"说完,项梁走到门外,轻声嘱咐项羽准备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叔侄俩一前一后走进厅堂。
殷通刚叫项羽的名字,就见门外进来一位高大魁梧的青年,手里拿着一把寒光逼人的长剑。殷通一面打量着,一边不停地称赞:"勇士,真是将门虎子啊。"项羽走到他的身边停住,这时项梁给他使了个眼色,项羽马上挥剑杀了殷通。后来,他们又收服了殷通的部下。项梁继任为会稽太守,打出灭秦的旗号,同时,不断征集人马,壮大军队。不久,组成了一支拥有八千人的江东子弟兵,为后来渡江西进、大举反秦打下了基础。
"徐娘半老"的来源
"徐娘半老"说的是女人到了中年,依旧风姿绰约,尚有余韵。语出《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据《南史》记载,徐昭佩是前齐国太尉徐孝嗣的孙女,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公元517年,梁元帝萧绎还在当湘东王时,她嫁给了萧绎,两人生有一儿一女。因为萧绎一只眼睛瞎了,徐昭佩每次与萧绎见面,就只画半边脸的妆,另一半脸则素面,萧绎见此情形就大怒离去。徐昭佩嗜酒,常喝得酩酊大醉,萧绎每到她房中,总会被她吐一身秽物。萧绎愤恨不已,于是开始疏远她。夫妻俩感情甚为不和。
徐昭佩自恃出身名门显贵,就敢以嘲弄皇帝的做法来发泄心中的苦闷。她在独守空房后,开始找情人,先是结识了荆州瑶光寺的一个风流道士智远,后来又结识了朝中的美男子暨季江。这时她已是个中年妇女,虽然年轻时确实也是一个光彩四射的大美人,但终究敌不过岁月催人老的事实。妙龄一过,姿色已大不如前,不过仍浓妆艳抹的她,却犹存一点风韵。所以暨季江评论徐昭佩时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这些情事暴露,萧绎借口另一个宠妃的死是徐昭佩因妒而暗下毒手,逼其自杀,最后她只好投井而死。徐昭佩死后,萧绎余恨未消,将其尸体捞起来,遣送回她娘家,并做文章谴责她的淫荡行为。徐昭佩的风流生涯就是以这样的悲剧而结束。
有关"掩鼻之计"的故事
成语"掩鼻之计"是说因嫉妒而设计害人,它来自"魏女掩鼻"的故事。
据《战国策·楚策四》记载,战国时期,楚怀王得到魏惠王所送的一位美女,此女相貌出众,美若天仙。楚怀王一时间沉溺美色,忘却和冷落了宫中的其他后妃。
王后郑袖因妒生恨,她知道无法强行从魏女手中夺回怀王,于是巧施计谋。她把嫉妒情感掩藏起来,专投魏女之所好,服饰和玩物都挑她喜欢的送去;卧室里的床榻被褥,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装作比怀王还喜爱她。楚怀王十分欣慰,更信任郑袖了,赞叹道:"女人能够让丈夫欢心的,就是她的美色,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现在郑袖明知道寡人喜欢新来的女人,但是她喜欢这个女子比寡人还要厉害,这就如同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呀。"
这时,郑袖抓住时机,对魏女说道:"楚怀王喜爱你的美貌,只是不太喜欢你的鼻子,你同他在一起时,要掩住鼻子。"从此魏女见到楚怀王时,就用袖子掩住鼻子,楚怀王不解,问郑袖:"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进谗言道:"魏女是讨厌大王身上的臭味,所以将鼻子捂住。"楚怀王大怒,下令割掉魏女的鼻子,以示惩罚。魏女被割掉鼻子,美色皆无,郑袖重新得宠。"掩鼻之计"即由此而来,后来也用"掩鼻之谗"来比喻用谗言挑拨、陷害。
详解"夜郎自大"
夜郎原是汉朝时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在今贵州省。"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是指夜郎国的人骄傲自大,用来比喻学识浅薄又妄自尊大的人。典故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据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回来之后,汉武帝受到张骞成功出使西域的鼓舞,又命他出使西南,沟通当时的大夏国。
张骞一行到了昆明、滇国和夜郎等地。滇王问张骞等人:"汉朝与我们相比,哪个大?"张骞谦虚地说:"汉朝略胜一筹。"后来汉朝使者到了夜郎时,夜郎王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汉朝与夜郎哪个大?"张骞心里想,夜郎的地盘只及汉朝的一个郡,可夜郎国王因为山高林密,从没有走出去过,还以为夜郎属于天下的大国家呢。于是张骞便向他们介绍了汉朝的情况,但夜郎国的人并不十分相信。
后来,北方匈奴和南方巴蜀不断侵犯边界,汉武帝在镇抚北方的同时,派兵去征讨南方。此时唐蒙应召出征,他向汉武帝建议,要征服南方必须首先结交并镇抚夜郎国,作为进取南方之路。汉武帝采纳了唐蒙的建议,并派他率领一万多人运送大批礼物由长安到夜郎,以便安抚夜郎国,再将夜郎国改为汉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