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几天工夫,你就奔波了那么遥远,怕比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里程都多了。辛苦啦,小红军,虽然你是乘飞机和特快列车跨越千山万水的,也还是丝毫不比老红军轻松:你要连连喝酒,把对手喝醉而后自己吐得死去活来;你要抽烟,抽得胸肺发麻、口舌生酸,醒着坐卧不宁,睡下噩梦连连;你要与那些说是爱你,却让你讨厌得想呕吐的穷光蛋——穷得只剩下许多金钱的无赖们周旋;你还要与亲人们作战,战后又悄悄躲在暗处流着泪再去想念他们……行了,行了,本想还是轻松着说的,但此时心情不允许。心像被一只莫名其妙的手捏攥着,有些闷疼,就又拣起以前吃过的丹参片来吃,几天就会好的。
送你们上车前后那情景使我心沉重而发疼,以致梦见的情景也是沉重。我是沉重惯了的,不打紧。只是盼你可别这样。你应该轻松愉快地笑着生活,永远是那不由自主的笑声多好。不由自主的笑声绝对是身心健康的最忠诚的朋友!珍惜那样的笑声吧。用烟和酒提醒、刺激起来的笑声是不持久也不可靠的。当然酒可以对笑和幸福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毕竟大波大折不能太多呀。太多,折磨人。任谁再有青春活力,再坚韧,大波大折多次之后也会折断的。追求事业才能真正追逐到笑声。选择一项事业的时候尽量认真些,选定了就争取干成功。事业的成功会给人带来真正的笑声。暂时败了,流了泪,那也是为浇灌萌芽中的笑声而流的。认真地做下去,克服做时的闲难,既会给自己带来充实,也会给自己带来笑声。哪怕你现在选择的这项工作不足道,也把它当充实自己、证实自己的工具去运用吧。
我以庸人的情怀想到你戒烟多好,带给你那条烟就是想让你尽情抽光后就从此戒了,那多好,就又少了一样破坏你健康的东西。
人都需要提神。无精打采的人生多没意思啊,我以为用喝咖啡喝茶、游戏娱乐等办法提神有益无害,就带了咖啡。大豆蛋白粉是营养生命的,也算是一种祝愿。精神的力量是很神奇的。如果这些祝愿能产生神奇的效用就好了,使小红军在千辛万苦的现代长征中累得愉快。请相信,我的心情所以沉重不是谁冒犯了也不是受了什么挫折,我只是期望你快点欢笑起来的心太切。北方不管怎么冷,肯定不会没有美丽的温暖的。那美丽的温暖是人渴望生活的圣火。愈冷的地方那火才更显珍贵。满腔圣火的人是精神富翁,可以买到无数的欢笑。
我怎么啰里啰唆说起幼儿园小孩子都听得懂的话给你这个极聪明的人听啊?我又笑了。小红军,谁让你尽管时常说自己老得.像个长辈,却不时天真得像儿童呢?因为知道了你此时情境,写到这里时巳能笑起来了。我看墙上那金色的十字架也在笑呢,它多像个闪光的笑字啊。最好常常笑得一眼冒金花一眼滴泪。笑出来的泪花太美了。祝君笑出泪花来!x年x月x日
永远的鱼缸
夜里又梦见鱼缸了,那只多年被我当成笑料且早已不复存在了的鱼缸。
若干年前,遥远的乌鲁木齐一个正在下雪的日子。我结束了近百天的新疆大戈壁采访,想买点什么带回沈阳去。那时盛产葡萄的新疆市面竟一粒葡萄干也不见,逛了半天商店也没买到值得为全家人一带的东西。忽然在红山商场碰见一个玻璃的、矮圆的、胖墩缴像尊香炉似的鱼缸。若是现今在哪里碰见这样一个鱼缸我肯定不肩一顾,当时它却是闪着光芒天仙一般扑人我眼里的。我一见钟情,买下了,欣喜着将那薄薄的脸盆大小的鱼缸宝贝似的从商场捧出来,宁肯让雪灌满鞋湿了脚而小心翼翼护着它。上了汽车下汽车,再步行到招待所精心用毛衣塞了用大衣包了,第二天又上了汽车上火车。三天两夜到北京又下火车上汽车,一路真是提心吊胆谨小慎微。落雪的时节,我御寒的毛衣大衣却都给鱼缸“穿”了,弄得自己感冒咳嗽连连。我想象着妻子儿子见了鱼缸会怎样欢天喜地赞美时,万没料到,就在我家不远的商店门口,小山样堆摆着跟我手中一模一样的鱼缸,并且质量还要好些。妻子下班见了我买的鱼缸说:“亏得兜里钱差几角,要不就买重了!”于是我的万里迢迢一路辛劳和那鱼缸从此成了笑料传开去,我自己也当笑料自嘲了许多年。
今早起来思谋那鱼缸何以至今还能于梦中来见我时,忽然有了一次顿悟:那不该是笑料哇,而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试想,如果没有千里迢迢带它的一路辛苦,怎么会烙印似地打在心底呢!再试想,如果没有对它的一见钟情和珍爱,怎么会付出那一路辛苦。既然是出于爱,付出多少都不应受到嘲笑也没什么可后悔的!与深爱的人和物共同经历多么艰辛多么遥远的旅途,那都不是徒劳而是幸福。那不存在了的鱼缸已作为一份精神财富永存于我记忆的仓库中了。
为灵魂寻找明镜
朋友都是镜子,这是我的择友与交友动机。文如其人之说是古人总结的,我经过自己的验证也觉得基本正确。所以我的读书便也和交友差不多了,寻书选书读书也成了择友与交友的过程。朋友是镜子,读书不也就是为自己的灵魂寻找镜子,或者说是给自己的灵魂照镜子吗?而人生的不同阶段里,灵魂也是在成长变化着的,那么寻找的镜子或者说朋友的结构也就会不同。
少年时无知,各种能力都不行,读书和择友基本都由父母或者老师指定,这是合乎规律的。摊上什么水平的父母和老师就会造就你什么水平的少年阶段,这几乎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一切都由环境和条件决定了。我母亲不识字,父亲是个教师,所以小时候没接触到乌七八糟歪门邪道的书,大多是中国古典的和现代的严肃文学名著,这就决定了我最终走上一条严肃的文学创作道路。若父亲是某个言情小说的崇拜者或身边一堆书都是《三侠剑》、《小八义》、《平妖传》等等,我肯定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青年时离家住宿念高中,没待考大学就参军远离了父母。部队纪律太严,个人几乎没有自由交友的天地,读书便是最好的交友方式了。有时忽然遇到一本好书,喜不自胜读了又读,摘下很多句子和段落,真如结交了一个挚友,分手后也要思念,即使不能再见面,它的音容笑貌也会时常出现,对你的言谈举止发生着影响。这样的书属于邂逅却一见钟情百见不厌不见则思念不已那种有了恋情的朋友。一个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几本这样的书。还有听别人或看报纸杂志介绍便千方百计寻找来的书,则如寻到一位名师,应该洗了手拜读的。也许由于深奥一时读不懂,那也要硬着头皮读下去,总会读懂的。也有这种情况,读懂之后反而更加不喜欢了,那就拉倒。因为世界上的书太多太多了,不可能都要读,更不可能读了都按其旨意行事。一个人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精力,只能读有限的书做有限的事,而且读书是为了指导思想和行为的,所以读得太多反而会像很多人指导一个人做事一样,肯定要一事无成。有的书匆匆一览,觉得不可读则弃之不理好了,如遇‘了不够做朋友的人见面点个头打打招呼就行了。有的书一看宣言旗号就该扔掉甚至踏上一只脚。实际读好书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读坏书,就是尽最大努力少读那些平庸的自己就一事无成却一本本著书立说而误人子弟者的书,尤其那些还没经过时间检验刚一上市就被炒作得热热闹闹的书。没有多少人生阅历不具备检验书的好坏能力的读者,最好远离那些畅销书,多接近经过时间检验流传下来的中外名著。那些畅销书由巳有真知灼见的中老年人们去读吧,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点信息而又不被其左右。哲学家叔本华说得很精辟:“作家可以分为流星、行星和恒星三类,第一类的时效只在转瞬之间,你仰视而惊呼,‘看哪!’——他们却一闪而逝。第二类是行星,耐久得多,他们离我们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无知的人们以为那就恒星了。但是不久他们也必然消逝;何况他们的光辉不过借自他人,而所生的影响只及于同路的行人(也就是同辈),只有第三类不变,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视差,不随我们观点的改变而变形。他们属于全宇宙,不像别人只属于一个系统(也就是国家)。正因为恒星太髙了,所以他们的光辉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眼里。”因此我认为,青年时期应该多读几本属于恒星的书,打下自己的根基,中年以后再领略行星的光辉不迟。至于流星们,不用管他,碰上了不抬眼皮也要刺激你一下的。读属于恒星的书,等于忘年交友,要当导师对待。读属于行星的书,等于同年交友,可以相互商讨。流星们的书,有空可以翻翻,没空就算了。
到了中年,读书就有个姿态问题了。前面说了,有的经名师推荐费好大劲找来的书,应该洗了手而拜读。这是说虔诚和认真的意思,但拜读可不是跪着读或趴着读。躬躬身表示尊敬就行了,一定要站着读。否则你就总感到高不可攀,看到的只能是大师的脚跟或膝盖,看不到他们的眼光即心灵之光,那样就只能读出一茬茬奴才来,而无法有丝毫的建树和超越。读书不是为了把书都装进脑里,那你得有多大的脑袋才能装下书山的一小部分啊,那是电脑的事。我们应该用心去领会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用以洞照灵魂和心智。伟大的书如明镜高悬,照你灵魂时难免显出你的渺小来。那也不能卑躬屈膝,仍要站着读,非让那明镜之光把自己的灵魂和心智逐渐也照耀得伟大起来不可。
“读书范闱可以大些,但绝不能太多太杂,就如交友圈子可以大些,但数量不可太多太杂一样,交了太多朋友,整天来来往往闹闹哄哄,还有时间干一点事吗?办法还是如上所说,不好的书不读,平庸的书不读。顶多为了娱乐休息读读哈哈镜那样的幽默或滑稽类书。我的态度是,宁可读透一两本好书让人说不博学,也不读许多不值得一读的书而误以为自己很有学问。鲁迅交友就很苛刻,但有多少人比得上他对朋友神交得那般深厚呢!
收藏湘泉
记不清从哪天开始了,大约是从粉碎四人帮,酒在我国最广泛地走人千家万户,国民喝酒之风日渐盛行而我本人却越来越不能喝酒以后吧,收藏各种有艺术特色酒瓶子反倒逐渐成了我的一个小小爱好。想来这爱好也不无道理,酒与文人自古有缘,我又并不烦酒,只不过无大能力为之罢了,所以一见那些好看的空酒瓶子也觉愉悦,便顺手收藏起来,一来二去养成习惯。每逢酒宴了,不管出差在外还是亲友家抑或在本地街里,见了形状独特的瓷的或陶的酒瓶一准当艺术品要到手,丝毫不觉有失体面。现在我家卧室一面依墙而立的大橱柜里已有一百多个这种收藏了。
可以毫不违心地说,其中我最珍惜的是六个湘泉集团公司的出品。若再认真区分一下的话,我最最喜爱的是其中两个。一个是圆塔似的白陶湘泉酒瓶,一个是麻袋样的鬼酒瓶。前者惹我喜爱的是它的庄严凝重的塔状以及圣士的白色,让人联想喝这种瓶子装的酒必得举行庄严神圣庆典时才能够的。后者惹我喜爱的也是那造型和颜色,活脱脱一个农民用来装粮食的麻袋嘛!麻袋装酒,初看荒唐,细想却十分在理。酒是粮食的精华,麻袋装酒其实不就是装的粮食吗?另外,无论是想象成麻袋装酒还是想象成瓶子装粮食,视觉效果都极具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