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古代兵法精典
2872300000042

第42章 百战奇略(14)

②刘武周:唐初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河间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徙居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县)。隋炀帝时,任鹰扬府校尉。隋末,乘乱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遣使北附突厥,被立为定杨可汗,不久称帝。唐初,与宋金刚等率兵南下,入据太原,以拒唐军。后被李世民击败,北走突厥被杀。

③太原:郡名。治所晋阳,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

④宋金刚:原为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力量之一,活动于易州(治今河北易县)。后被窦建德击败,归附刘武周,号称宋王,谋与刘武周人据太原,企图南下与唐争天下。其后为唐军击败,与刘武周同逃突厥被杀。

⑤河东:郡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

⑥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但此时尚未称帝而为秦王。

⑦垂:史载原作"悬"、为避讳宋太祖赵匡胤始祖嫌名("玄朗"之"玄")而援引时改"悬"为"垂"。

⑧捍蔽:保障,屏蔽。

⑨刘洪:史载并无其人,据新、旧《唐书·刘弘基传》所载内容,疑刘洪为"刘弘基"之误。

⑩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上》。

【译文】

凡敌人远道而来,通常都是粮食接济不上的。在敌人缺粮而忍饥挨饿、我军粮足而得到饱食的情况下,应当坚守壁垒而不出战,以持久战法来拖疲敌人,并要断绝其运粮道路。等到敌人粮草消耗已尽而退走之时,我方一面暗派奇兵在前截断其退路,一面出动大军于后迅猛追击。这样,打败敌人就是必定无疑的。就如兵法所说:"要用自己饱食的部队去对付处于饥饿状态下的敌人。"

唐高祖武德初年,刘武周占据太原而称雄割据一方,他派遣部将宋金刚率军南下驻兵于河东,企图夺取天下。秦王李世民奉高祖之命率领唐军前往征讨之,他对诸位将领说:"宋金刚率军不远千里侵入我河东地区,其精兵猛将都集中在这里。刘武周自己盘踞于太原,完全依靠宋金刚作为他的屏障。宋金刚所率人数虽然众多,但其内部实际是十分空虚的,军需供应无法保障,只能靠掠夺维持部队生存,所以企图速战速决。对此,我军应当坚守营垒不战以等待其粮草用尽出现饥饿之时,而不宜同它过早决战。"于是,李世民派遣刘洪等将率兵切断了宋金刚的运粮道路,迫使宋金刚部队因粮草用尽而向北逃走了。

劳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所胜。法曰;"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①"

晋司空刘琨②遣将军姬澹③率兵十余万④讨石勒⑤。勒将拒之,或谏曰:"澹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且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攻守势异,必获万全。"勒曰:"澹军远来,体疲力竭,犬马乌合,号令不齐,一战可擒也,何强之有!寇已垂至,胡可舍去,大军一动,岂易中还⑥!若澹乘我之退,顾乃无暇,焉得深沟高垒乎!此谓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遂斩谏者。以孔苌为前锋都督,令三军后出者斩。设疑兵于山下,分为二伏。勒率兵与澹战,伪收众而北。澹纵兵追之,〔勒前后〕伏发,夹击,澹大败而退。⑦

【注释】

①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刘琨:晋将。魏昌(今河北定县南)人,字越石。西晋惠帝时,因其平定东平王司马懋有功,封广武侯,官至振威将军。愍帝即位后,拜司空,任大将军,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

③姬澹:亦称"箕澹"。北魏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人,字世雄。官至信义将军。后率众归晋。刘琨以其为前锋讨石勒,兵败被杀。

④(姬澹)率兵十余万:此姬澹所率兵力数,出自《晋书·石勒记上》但《晋书·刘琨传》则称:刘琨"悉发其众,命澹领步骑二万为前驱,琨自为后继"。据此可见,本篇所说的"刘琨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之数,当为晋北伐的总兵力数,而非姬澹前锋军的兵力数。

⑤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字世龙。青年时被掠卖到山东为奴,与汲桑等人聚众起义。后投汉刘渊为大将。晋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石勒败晋刘琨军时,仍为汉之大将。

⑥岂易中还:意为怎么容易中途退还。

⑦本篇史例出自《晋书·石勒记上》又见《晋书·刘琨传》

【译文】

凡与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为敌人抢先占领,我军紧追其后匆忙赶去应战,就会因为疲劳被动而为敌人所胜。就如兵法所说:"后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

西晋时期,司空刘琨派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实为刘琨所发晋军的总兵力数)进讨石勒。石勒准备率兵抵抗,有人向他建议说:"姬澹兵马精锐强盛,其气势锐不可当,因此我们应当构筑深沟高垒以挫折敌人锋锐,从而促使双方攻守形势发生变化,这样才可以获得全胜。"但石勒却说:"姬澹部队远道而来,已经精疲力竭,实属乌合之众,缺乏统一号令,可以一战将其擒获,哪里还称得上精锐强盛!现在敌人已经来到,怎么可以放弃这个击敌的大好机会呢?况且大军一经行动,又怎么容易中途退还!倘若姬澹乘我们退还之机而袭击我们,我们将处于自顾不暇的困难境地,哪里还能构筑深沟高垒以抗御敌人!你的这个建议实质是个不战而自取灭亡的办法。"石勒说完便杀了提建议的人,然后派遣孔苌为前锋都督,明令全军凡是后出战者一律处斩。于是抢先于山上设置疑兵迷惑敌人,分别埋伏两支部队。石勒亲率骑兵正面迎战姬澹军,刚一交战便假装兵败而后退。姬澹挥军随后追击,石勒所设伏兵前后夹击,姬澹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

佚战

【原文】

凡与敌战,不可恃己胜而放佚,当益加严厉以待敌,佚而犹劳。法曰:"有备无患。①"

秦王翦②将兵六十万代李信③击荆④,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荆兵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⑤

【注释】

①有备无患: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

②王翦: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曾先后率兵攻破赵国、燕国和攻灭楚国,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③李信:战国秦将。曾率兵击败燕军,俘虏燕太子丹。

④荆:古代楚国之别称。因其原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一带,故名。另一说,秦称楚为荆是因避秦庄襄王子楚之讳。

⑤此篇史例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译文】

凡对敌作战,不能因为自己取得了胜利,就放纵士兵而丧失警惕,应当越发严加戒备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而袭,要做到处于安逸的条件下,仍像在劳困的环境中那样保持警惕不松懈。就如兵法所说:"有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才能避免祸患发生。"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王翦奉命率领六十万大军取代李信去攻打楚国。楚国获悉王翦增加了兵力来进攻,于是调集全国的军队来抗击秦军的进攻。王翦率军一到战场,就立即构筑坚固营垒进行防守,不肯主动出战。楚军多次出兵挑战,秦军始终不出兵应战。王翦每天让士卒休养沐浴,改善伙食以抚慰关心他们,并且亲自同士卒一道用餐。这样过了很久,王翦便派人去询问:"军营中在做游戏活动吗?"回报说:"部队正在作投掷石弹和躲避障碍等运动。"听完这个报告后,王翦于是高兴地说:"士卒现在可以出兵打仗了。"楚军因为屡次出兵挑战而秦军并不出兵应战,无奈只得向东撤退。王翦乘机出兵追击,命令精锐部队奋勇追杀,结果大败楚军。

胜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来,有备无害。法曰:"既胜若否。①"

秦二世②时,项梁使沛公③、项羽别攻城阳④,屠之。西破秦军濮阳⑤东,秦收兵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⑥,因西略地至雍丘⑦,大破秦军,斩李由⑧,还攻外黄⑨。项梁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⑩,曰:"公将见武信君平?"曰:"然。"曰:"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军,大败之,项梁死。

【注释】

①既胜若否:语出《司马法·严位第四》。

②秦二世:即秦始皇的次子,名胡亥。公元前210年即帝位,至公元前207年秦灭亡,在位仅三年。

③沛公:即刘邦。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农民起义后,他于沛县起兵响应,故史称其为"沛公"。

④城阳:故址在今山东鄄城东南。

⑤濮阳:位于今河南濮阳西南。

⑥定陶:地名。位于今山东定陶西北。

⑦雍丘:地名,位于今河南杞县。

⑧李由:即秦朝丞相李斯之子,时任三川郡守。

⑨外黄:地名。位于今河南兰考东南。

⑩高陵君显:显,人名,姓氏不详;高陵君是封号。

本篇史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取得胜利而敌人遭到了失败,不可因此而骄傲自满起来,应当日夜严加戒备以防敌人前来偷袭。这样,敌人即便来犯,我军因有准备而不会发生太大的危害。就如兵法所说:"打了胜仗的时候,要像没有打胜仗那样保持高度的警惕。"

秦二世胡亥统治末年,反秦起义首领项梁派遣刘邦、项羽率兵从另一路攻打城阳,血洗了城阳全城。然后西进,又于濮阳东大破秦军,秦兵只好退入濮阳城中。这时,刘邦、项羽便转兵进攻定陶,继而向西扩展领地而抵达雍丘,再次大破秦军,击斩了秦朝三川郡守李由,然后又回军进攻外黄。义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之后,项梁更加轻视秦军,骄傲情绪溢于言表。令尹宋义见此而规劝项梁说:"打了胜仗之后,如果将领骄傲、士卒放松警惕的话,那就要失败了。现在我军士卒已初显怠惰之苗头了,而秦军兵力却在不断增强,这是我为您所担心的事。"项梁对此根本听不进去,竟派遣宋义出使齐国,把他给支开了。宋义赴齐途中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问显道:"您是要去会见武信君项梁吗?"回答说:"是的。"宋义劝他说:"我现在认定武信君必然要失败。您慢点去就可以免于一死,去快了就会祸及于自身。"

秦朝果然调集全部兵马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并且大败楚军,项梁兵败身死。

败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励器械,激扬士卒,候彼懈怠而击之,则胜。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①

晋末,河间王禺页②在关中,遣张方③讨长沙王④,率众自函谷⑤入屯河南⑥。惠帝⑦遣左将军皇甫商拒之,方潜军破商。

遂入洛阳。义奉命讨方于城内,方军望见乘舆⑧,于是少却,方止之不可得,众遂大败,杀伤满衢巷。方退壁于十三里桥⑨,人情挫衄,无复固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⑩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兵法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阳城七里。又既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大败而还。

【注释】

①因害而患可解也:语出《孙子兵法·九变篇》。原文是:"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②河间王颙:即司马颙,司马懿之侄孙,字文载,封河间王。晋惠帝时,镇守关中,官至侍中、太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为争夺政权,他派张方等率军攻入洛阳。

③张方:晋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因勇得幸于河间王司马,曾率兵攻入洛阳,劫持惠帝去长安。官至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后为司马所杀。

④长沙王义:即司马义,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字士度,封长沙厉王。惠帝时,任抚军大将军,后于洛阳被张方所杀。

⑤函谷:即函谷关。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秦置。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东,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移此,去故关三百里,故名新关,今遗址尚存。本篇指新函谷关。

⑥河南:指河南郡,汉置,西晋因之。治所洛阳。

⑦惠帝:即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之第二子。公元290~306年在位。

⑧乘舆:旧指帝王乘坐的车子。这里指晋惠帝所乘之车。

⑨十三里桥:该桥在洛阳城西,距城十三里,故名。

⑩利钝:谓顺利与不顺利。这里可作"胜败"解。

本篇史例出自《晋书·张方传》。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取得胜利而我军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而畏敌怯战,务必思考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应当整顿军备。修缮兵械,鼓励士气,等待敌人出现麻痹松懈之时,而不失时机地进攻它,就能夺取胜利。就如兵法所说:"从不利中能够看到有利因素,祸患就可以解除了。"

西晋末年,河间王司马颙割据关中的时候,派遣部将张方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张方率兵自函谷关进驻河南郡,晋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率军抵抗。张方暗中出兵袭破皇甫商营寨,于是进入京师洛阳。司马乂奉惠帝之命与张方于洛阳城内展开巷战,张方部队望见惠帝乘坐的车子,于是向后稍退,(可是一退)张方竟然无法制止,其所率部众被打得大败,死伤的士卒遍布大街小巷。张方率领余众退守十三里桥,部队由于严重受挫,兵士们丧失了固守再战的决心,多数人都劝说张方赶紧乘夜逃走。但张方却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最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转败为胜。我们现在要靠近敌人构筑工事的,但要做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出奇制胜的战法。"张方于是率众乘夜秘密前进,直抵距洛阳七里的地方构筑营垒。司马乂因为刚刚打了胜仗,便对张方军也就没放在心上,突然获悉张方营垒已经筑成,就匆忙出城应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逃回。

进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进。①"

唐李靖②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③走保铁山④,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归附。以靖往迎之。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⑤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⑥。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⑦,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⑧七里,虏始觉,列兵未及阵,靖纵兵击之,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⑨。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之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⑩

【注释】

①见可则进: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见可而进。"

②李靖:唐代著名军事家。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精兵法,善谋略。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曾先后指挥唐军南灭萧铣、东平辅公祐、北击东突厥、西讨吐谷浑等重大作战,因其战功卓著而晋封卫国公。史载其一生撰著的兵书多达10余种,但大都失传了,现在仅有清人汪宗沂根据唐代杜佑《通典》等存录的部分容而辑成的三卷本《李卫公兵法》流传于世。

③颉利可汗:东突厥最高统治者。名咄芯,启民可汗少子。在位期间(公元620~630年),屡扰唐朝边境,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被唐将张宝相俘送长安。

④铁山:位于阴山之北,在今内蒙古白云鄂博境内。

⑤白道:即阴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

⑥韩信所以破齐也:即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说齐归汉,齐王为之所动,撤除屯守历城(今山东济南)防御汉军进攻的兵力。这时,韩信听从辩士蒯彻建议,乘齐无备一举袭破历城,进至临淄(今山东临淄北),齐王败走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⑦阴山:即今内蒙古境内之阴山。

⑧牙帐:即突厥颉利可汗官署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