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28706700000023

第23章 健康(2)

毛细血管破裂

毛细血管是静脉末端细微的分支,一般可以自行止血。不需要紧张,先处理其他急待解决的事情。

3内出血

身体受到剧烈撞击,骨折或体内伤时,可能会发生内出血。开始时内伤症状并不很明显,也许仅是皮下微微青肿。病人逐渐感到头晕目眩,皮肤变凉,脸色苍白,对触摸的反应不再敏感。脉搏跳动频率加快,强度变弱。

骨折会导致组织内部淤血。腿部骨折可以引起伤处失血一品脱或更多。

症状

各类组织器官内出血症状如下:

a.肾或膀胱出血:尿液变红色,或呈红葡萄酒状。

b.大肠出血:粪便带血。

c.小肠出血:血液被部分消化,粪便变黑。

d.胃出血:病人吐血。若呈咖啡色,说明胃出血已有一段时间。鲜红色则表明刚刚出血。

e.肺出血:病人咳血,呈红色泡沫状。

治疗措施

病人腿部曲起,平躺于地上。血液可以更容易沿主动脉弓从心室输出,经颈动脉,上流至头部。注意给病人保温,但不要过热——否则会导致血液流积于表皮组织之下。内脏器官,如肾、肝或脾受损,会导致严重的内出血。惟一能做的救助是及时护理。希望淤血及早疏散。

鼻出血

让病人坐起,头部微微后仰,用手施压鼻软骨大约5分钟。鼓励病人用口呼吸。不要用鼻吸气,松开扣紧的衣领。

五、伤口及其包扎

伤口暴露总是不利的,很易被病菌感染。破伤风杆菌是最厉害的病原菌之一。免疫接种对于室外探险和旅行者来说更有必要。

玻璃或金属划破的伤口常很明显。碎片或杂物必须从伤口部位彻底清除。平时会有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进行救护——但在紧急遇险时,应该由自己或他人及时承担。伤口可能已与泥土或脏衣服相接触,必须加以清洗,要除去已经坏死的组织。

剪开伤口周围的衣物,清洗污垢。先沿伤口中央,逐渐向外围清洗,不能由外向里。擦干后,用清洁的布包扎好,确保相对舒适。

变湿有异味的包扎布应及时换掉。如果伤口痛感增强,阵阵抽痛,表明已经发生感染。

热盐水浸泡或涂加消毒敷剂可以治疗常见的伤口感染。敷剂可以吸收脓汁,减少异味。任何能够磨碎成粉的无毒物,都可作敷剂:稻谷,马铃薯,植物块根和种皮都可以。也可用泥土。将敷剂材料沸煮后用布包裹,趁热敷于伤口处——但别冒可能会引起烫伤的危险。只要合理休息,营养充分,身体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

热烫的岩石包在衣物中供热,可帮助伤口恢复。

可抗菌防腐的肥皂

肥皂是很好的抗菌剂,可用来清洗伤口。先将双手洗净。用热水清洗伤口——无热水时用尿液。尿液无菌,不会引发感染,尿酸也有助于伤口的清洗。

六、烧伤

飞机失事时常会有人员被烧伤。烧伤伤口疼痛相当剧烈,体液外渗,病人相当痛苦,而且很易被病菌感染。

根据皮肤烧伤面积可以大致估计治愈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进一步治疗的医疗保障,烧伤面积超过皮肤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通常会有致命的危险。

粗略估计烧伤面积

头部:9%生殖器:1%

单臂:9%单腿前部:9%

躯干前部:18%单腿后部:9%

躯干后部:18%

多数伤员会从火域本能地向外跑,但在跑动过程中,气流会使身上燃着衣物的火势更旺。应尽可能躺卧在地上,不停地滚动,直至扑灭火焰。如果可能,救助者可以扑在伤员身上以扑灭火焰。立即除去伤者熏燃着的衣物,以及各种焦糊有异味的饰物等。因为它们不易散热,会比火焰本身更有伤害性。

降温

用凉水淋湿烧伤组织以降温。可以浸在缓缓流动的凉水中,至少10分钟。别用什么物品去抚慰皮肤烧伤处,诸如防腐剂、油脂、凡士林之类。应持续降温直至感觉稳定下来,这时离开水面不会增加疼痛感。

初次降温之后,可用消毒干燥的布块包扎受伤部位,以防感染。没有布条时,就顺其自然。在包扎手指或脚趾受伤部位前应用布条将每个指(趾)头彼此分隔,以防彼此粘合。

硬木树如橡木或山毛榉等的树皮中含有丹宁。树皮加入沸水中熬汤,冷却后可以抚慰烧伤的皮肤。

补充体液

必须补充体内流失的体液。少量多次饮用凉水,如果有条件,一品脱水中外加牛茶匙盐——或者加一品脱小苏打效果更好。如果没有盐分,可以让伤者少量饮用沸煮的动物血液。

1烧伤类型

深度烧伤时皮肤发白或变焦,肌肉和骨骼也可能外露可见。也许是上苍的仁慈,严重烧伤病人并不怎么感到疼痛,因为神经末梢已被烧死。表皮烧伤会有剧烈疼痛感。烧伤面积较大时,体液渗出流失,会引起比深度烧伤更严重的恐慌。如果皮肤起疱,不要轻易挑破。面颈部烧伤时,要确保呼吸通畅。

烫伤

热水,蒸汽,沸油或热敷剂都可能会引起烫伤,疗法类同烧伤。

口喉部烧伤

吸入蒸汽或者偶尔饮用过烫的液体等都会引起口喉部烧伤。可用凉水啜饮来降温。喉部肿胀会影响呼吸,人工帮助呼吸有时是必需的。

眼部烧伤

沸油或化学药品溅入眼中会灼伤眼球。分开眼睑,用大量凉开水冲洗。歪斜头部,防止冲洗出的化学药品注入口鼻部,或另一只眼中。

化学品烧伤

立即用大量凉水稀释和冲走化学物质。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别企图用酸碱中和理论来减轻伤害,化学反应会产生更多的热。冲洗完毕后,其他措施同前。

电击烧伤

检查伤员呼吸是否正常。如果电源没有断开,别去冒险,应先断开电源。

2烧伤与休克

除轻度表面烧伤外,烧伤常会导致震悸和休克,反应程度根据外渗体液多少而定。凉水冲洗会引发震悸,但这样做无疑可以减轻组织损伤。烧伤后至少应该立即用凉水处理十分钟。

七、骨折

突发性事件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缺腿断臂、浑身青肿、脊椎骨折都有可能发生。断骨应及早检查。骨折伤员的搬移要格外小心。若有更严重伤势急待处理,别急着首先固定伤骨。在搬移前先固定包扎,随后再完成治疗。

骨折可分为两种类型:外骨折和内骨折。外骨折时断骨可能会刺破皮肤,可能会有明显的伤口,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在夹板固定前要把断骨复位,断肢摆直。这一定很痛。如果伤员已经昏迷,可以直接完成。

内骨折是指断骨没有刺穿皮肤或裸露在外的病例。触动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尤为剧烈。

症状

a.疼痛难忍。

b.即使外施轻微压力,也会一触即痛。

c.肿胀(内出血进入组织中),随后出现青紫斑或失去血色。

d.变形:肢体明显变短,触摸或观察都能感觉到不正常,尤其是与正常肢体相比。

e.移动伤肢,伤员会痛苦大叫。(检查时也不要轻易移动伤肢)比较一下相互对称的双肢。

减缓伤痛

如果有希望获得医疗帮助,可以简单固定伤肢,留待以后专家治疗。否则,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减缓病情的方法,免除伤员发生极其痛苦的肌肉痉挛。

比照对称的另一肢,将断骨牵引复位,再加以固定包扎,这时需要夹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滑雪杖,枝条,船篙,浮木,折叠的报纸,等等。

注意:用衣物将夹板与皮肤隔开——苔藓这时会有用——否则会压痛或损伤皮肤。

固定整条断肢。用绳子吊起断臂。为了增加稳定性,在没有夹板的情况下可将伤肢与对称的另一肢一起绑扎。在双肢之间空隙部位填充衬垫,使得伤肢保持合适的位置。在断肢上下及邻近关节之间用柔软结实的材料绑牢扎紧。所有的绳结应位于同一边,平结会便于检查伤口。

按时检查双肢的血液循环是否通畅。

八、扭伤与脱臼

1扭伤

关节扭伤常会伴随着肌腱组织撕裂或离位。伤员疼痛难忍,受伤部位肿胀,时间一长会出现青肿斑。如果怀疑伤员可能有骨折或扭伤,应按照对付骨折的方法处理。

最好全方位运动关节,以便确定是否扭伤。但不要过分剧烈摆动伤处,否则很可能会导致永久性损伤。用冷水浸泡扭伤的关节部位,可以缓解青肿。有必要的话,用绷带支持,抬高伤肢。应充分休息。

扭伤脚踝后若仍必须赶路,就不要脱去靴子,否则,关节处青肿会使你无法再把靴子套在脚上。靴子还起到类同夹板的固定作用。

2脱臼

猛然跌落、撞击都可能会引起关节脱臼。受伤部位明显畸形,疼痛剧烈。皮肤下常能明显感觉到脱臼骨骼的一端。没有明显的摩擦声,因为骨骼端部通常不易损伤。痉挛的肌肉会缠绕骨骼,复位动作会有剧烈的疼痛,肩部尤其容易脱臼。

肩部脱臼

脱去你的靴子,用脚撑在伤员腋下,拖动脱臼的臂部,使之复位。另一种可行但更冒险的方法为——屈肘90度,用作杠杆,顶住关节窝使之复位。

用吊索支持臂部并用绷带使之与胸部固定,好好休息。

手指脱臼

拽动手指,再慢慢放松,使骨头复位。如有人握牢伤员的腕部、效果更好。

此法只可用拇指轻轻一试,如不起作用,则不可再进行下去,以防引起更严重伤害。

腭部脱臼

腭部错位通常是由于遭到击打引起,而有时甚至是因为打呵欠!

在下牙上放好布衬垫,使病人的头部靠牢。用拇指向下压动衬垫,同时用手指使腭部错位处前后转动,这样会使其突然复位。

头部与下腭用绑带缠绕固定两星期,食物应松软。

3风

中风可致人于死地,应快速制止和及时治疗。

中风有以下迹象:

a.身体瘫倒

b.脸色极度苍白

c.皮肤冷汗

d.脉搏虚弱而快速

e.躁动、恐惧

中风初始时,心跳极其缓慢,血压下降;严重时,心跳停止。主要是因为疼痛和过度的神经刺激。

在伤害发生后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内可能发生延迟的中风现象,主要山下列损伤引起:失血、灼伤、腹部损伤;或由于呕吐、腹泻引起大量体液丧失,由于损伤和感染引起血液中毒会导致另一种中风。

中风处理

将病人平放,抬高腿部,松开病人颈、胸、腹等处的紧身衣服。

不要给病人饮水,维持其体温,但不可以加热——体表过热,会使急需血液的体内器官血液外流。

中风处理时,处理者的心态与行动也至关重要,如果显得镇定自若,应付自如,那么病人也会有所指望与反应。尽可能与中风病人呆在一起,不可让其孤身一人。握住病人一只手,使其心情镇定,没有疑虑,偶尔用湿毛巾擦擦前额也有所裨益。

如果病人停止了呼吸或心跳,立即准备人工呼吸及按压心脏。如有可能,使用药品处理伤情,缓解疼痛,中风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所以别无故离开。

九、包扎

1用具

三角绷带

三角绷带最短边不应少于1米,具有透气性。用来制作吊带,或者折叠为宽宽的绷带。

卷状绷带和简易绷带

卷状绷带常由纱布制作,但使用可伸展的绉丝料子制作的绷带用起来更为方便,很少会松动,也会使压力更为平均。身体的某些部位不易于包扎,此时可使用黏性纱带,而对一些对黏性纱带过敏的人,应使用绷带包扎,最后再用黏性纱带给予固定。

各式料子,特别是布料,都可作为简易绷带,但不可用力过大,也不可勒着肌肉。

绷扎敷料

消菌绷扎常由原棉垫子组成,垫子覆盖着纱布,附在一个绷带或黏性带子上。操作时不可触摸垫子,使用最洁净的布料作为临时绷扎,不能在裸露的伤口上直接使用原棉,以免附在伤口表面。当绷扎变得潮湿,缩小,或者伤口不住抽搐时,表明伤口已受感染,要更换新的绷扎。

2简易包扎

包扎应当适度,绷带要足够牢固不致滑动,但又不要绷得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使伤口疼痛。即使使用临时性绷带,在包扎前将绷带滚成一圈,这样操作时最方便,这有助于使绷带更平整,包扎更均匀。

包扎时使绷带倾斜转动,转动时要使绷带与上一层绷带有2/3的部位交叠一起,并且使绷带边缘保持平整,将绷带的末端塞到最下层,然后用安全别针或黏性纱布固定,或者把末端撕裂,向相反方向缠绕后,在离伤口较远处打一个子结。

a.手:从腕部开始包扎,绷带覆盖手背,绕过手指(露出手指甲),穿过手掌,环绕手腕,重复缠绕,直到手全被覆盖,固定绷带。

b.脚:绷带与足踝平齐以防止其下滑,方法与手部包扎类似。

c.肘部或膝盖:绷带从关节处缠绕,然后上下轮换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