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28692900000047

第47章 阴阳应天(3)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纳。然后经胃之腐熟,分解混匀成食糜,通过“胃气主降”的作用,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空肠,这就是中医所指的“脾运”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肠激素的作用下,促进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将“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依赖“脾气主升”的作用,经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输布到全身。这个过程,则可以理解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运化”,“运”指机械性消化,“化”指化学性消化及其代谢过程而已。但是,脾胃虽为人体的消化器官,运化水谷精微之枢纽,若要完成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气、血、精、津液的全过程,还必须得依赖心、肝、胆、胰、肺等其他脏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既泛指脐周腹部小肠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则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人用以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辨别方法。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有胃气则生”,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无胃气则死”,病势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内经》说:“安谷者昌,绝谷者亡。”例如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岁就死了,主要在于他平日政事繁多,操心费力,又长期进食甚少,导致思虑伤脾、营养不足、胃气衰败的缘故。这就告诫人们:若不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不护养胃气,就有可能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中医学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预防上亦要从节饮食、适寒热、畅情志这三方面做起。《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这不仅使我们对脾胃认识有所启发,同时对我们临床治疗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鉴。

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历来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因此,我们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中医所说的“肾”与健康有何内在联系?

肾,西医学说它是人体泌尿系统的一个脏器,位于腰1—3椎左右两侧,形如蚕豆,其生理功能则主管尿液分泌排泄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倘若肾脏患病,一般均侵害其实质。因此,西医临床诊断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病名。中医就不同了,中医对肾的生理病理认识并不局限于肾脏本身,其范围、含义则要广得多。例如肾小球肾炎,中医却要分肾阴、肾阳、肾实、肾虚等不同的临床证候,故治疗上往往会出现几位病人同患一种病而处方却各异,或者说不是同一种病而处方竟完全一样。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病的基本特色。正因如此,中医认为:肾除了主持人体水液代谢外,其主要方面还具有主藏精、主骨、主司二便、主管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由于肾所主的器官大多在腰以下,所以又有“腰为肾之府”之说。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常将某个人的营养状况或某件事的物质条件之不足,形容成“先天不足,后天亏损”。这种比喻可以说是从中医的“肾为先天之本”借用过去的。所谓“先天”,就是指肾所藏的精。肾精又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也就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它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的功能。先天之精不足,在小儿则骨软无力,智力不全;在成人则精少不育,经闭不孕。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营养,经脾胃消化吸收而成,并滋养着全身的脏腑和组织器官。后天之精亏损,则可导致全身营养失调,体弱多病。但是,先天之精必须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滋补来得以充实;而后天之精的产生又离不开先天之精的温化促成,两者相互依存,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因此,保肾固精是有助于人体健康的。

其次,肾还具有“主骨、生髓、通于脑”的功能。这是因为肾能藏精,而精又能化生髓,髓居骨中,骨靠髓来充养,髓又聚汇于脑。所以《内经》有“肾生骨髓”,“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脑为髓之海”之说。说明肾气充足则骨质坚固,体格健康;精足髓充则脑力灵敏精巧。反之则骨质疏松,行走无力;而髓海空虚就迟钝健忘。因此,临床常以补肾益肾法治疗骨科及内科的神经衰弱等不同病证,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肾还主管二阴、耳窍,并且“其华在发”。所谓二阴,即指尿道和肛门,为肾之下窍。肾功能正常时,尿液、粪便的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当肾气虚时,可导致小便失禁或排尿不尽;肾阳亏虚则大便溏泄;肾阴不足可致便秘。再有,耳为肾之上窍,肾气充足则听觉聪灵,肾气虚损则耳鸣耳聋。老年人大多耳背失聪,均与肾虚有关。因此《内经》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头发的营养虽来源于血,但发的生机却根源于肾气。肾气充实之人,头发茂密乌黑光泽;肾气虚弱的人,则毛发稀疏脱落,或变白无光泽。《素问·五脏生成》篇讲:“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就是说明肾藏精,精足则血盛,血盛则发荣,发为血之余的基本道理。

由上可见,中医所说的肾,不仅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养生抗衰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对健康人的生理特征有什么论述?

怎样才是健康?无病就算健康吗?对于这个问题,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下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不得病,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换句话说: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中医对于健康一词虽无什么定义,但在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论述却比较具体,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两眼有神:中医认为:“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眼的视觉好坏,不仅可以反映心脏功能是否良好,同时也反映眼与五脏六腑功能关系密切,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这说明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因此,两眼炯炯有神,体现了脏腑功能强盛,是健康的一大标志。

(2)面色红润:面色是人体五脏气血的外在反映。《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这就是说,脏腑气血旺盛,就面色红润,若气血虚亏,则面色枯槁无泽。

(3)语声洪亮:人的声音由肺气所发,故声音洪亮,说明肺的功能良好。

(4)呼吸微徐:指人的呼吸要从容不迫,不急不缓。《难经》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说明呼吸与人体的五脏功能密切相关。

(5)情绪稳定:中医历来认为情志过于激烈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人若精神恬静,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而自能内外协调,心理疾病就不易发生。

(6)牙齿坚固:中医学讲:“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牙齿坚固,反映肾气、肾精充足。

(7)腰腿灵便: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惫矣”。腰腿灵便,步履从容,说明筋肉经络、四肢关节都很强壮,有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抗老防病。

(8)胖瘦适宜:过胖过瘦皆为病态。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都容易患中风、消渴(糖尿病)或咳喘、痰火等病证。胖与瘦,前者反映摄入储存太多,后者说明机体营养不足,或消耗太大。

(9)脉象匀缓:脉象可以反映人的气血及其运行状态。脉象从容和缓均匀,说明健康状况良好。所以《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通过切脉,能够判断人的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10)头发润泽: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者,其华在发”。头发是否润泽,反映了肝的藏血功能和肾的精气盛衰。因此,从头发的生长、脱落、黑白、润泽,能体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11)记忆良好:人的记忆全依赖于脑,脑为元神之府。《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脑髓又来源于肾精。髓海充盈,是保证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理解力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反映了肾精、肾气的强盛。

人体为什么会衰老?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生、长、壮、老、衰、死六个阶段,它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也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以后,人体各脏腑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病理性退化,这个退化过程,就叫做“衰老”。那么,人为什么会衰老呢?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年龄增长过程中,身体不断遭受来自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体内组织细胞不断地耗损和补偿。人体的这种补偿能力一旦衰弱,而使耗损大于补偿,人也就衰老了。当然,这里所说的衰老,并不是身体全部功能都同时衰老,而是指某一部分先表现出“老化”的象征。例如前额皱纹变深变厚,或皮肤出现棕色色素沉着斑,或下眼睑肿胀而有“眼下袋”等。可以说,衰老是人体内部发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因此,现代医学对衰老的原因曾提出“生物钟、自由基、细胞遗传”等学说;或者认为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改变、溶酶体膜损伤、蛋白质交叉结合”等导致的结果。

中医认为:促使衰老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三方面,但以个人因素最为重要,其中又包括生活失调、起居失慎、工作劳累、疾病纠缠、不知节养、不加锻炼等。从理论上讲,有以下三点:

一是气血亏损。气血是人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生化来源在于脾胃。气行则血行,说明血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因此,健康长寿的关键在于气血。人体气血充足,运行通畅,则能滋养脏腑,安定情绪,活动关节,润泽皮肤毛发。气血损伤,不能营养全身,就可以出现衰老征象。我国元代医家朱丹溪说:“人生至六十、七十之后,精血俱耗;此及五十,疾已蜂起,气耗血竭。”说明中年以后,气血不足,脏腑间功能失调,不仅多病,亦易衰老。可以说:气血两虚是衰老的本质。

二是神虚精耗。“神”既指脑的思维,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思维、意志、知觉、动作。生理方面有魂、魄、意、志、思、虑、智,病理方面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神主宰着生命活动,而“精”是生命起源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精生神,神归精。人之所以神虚精耗,脑力损伤,在于平时精神负担过重,或思虑过度,或情志过急,或抑郁寡欢,从而加快了机体的衰老进程。

三是阴阳失调。人体的阴阳必须处在相对的平衡状态之中,所谓“阴平阳秘”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经·素问》讲:“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以阴阳”,均说明人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阴阳二气的调和。但是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平衡逐渐失调,或因自然界致病因素的袭击,增加了患病的机会而出现衰老。唐代医家孙思邈说:“人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就明确指出中年以后,阳气日渐衰落,阳气虚损,阴气则自然亢盛,阴阳二气既然不能平衡,那么心悸健忘、倦怠无力等一派衰老的征象也就逐渐表现出来了。

总之,人总是要衰老的,这是必然规律,但是延缓衰老却是人为的。这就需要人们在长寿之道上去努力了。

年老等于衰老吗?

在单位或家里,我们可以经常听到同事、亲人在那里发出“老了,不中用了”的叹息。为此,有的老人则以年岁大、工作力不从心为由以期退休而度余年。其实,这种叹息是把年老与衰老的两个不同概念混为一谈所产生的错觉而已。这种错觉对在老年期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掌握心理平衡是有害无益的。年老,是指人的年轮记号,亦是自然规律,它既不能人为控制,亦不能随意支配,而是活一年,长一岁。按我国传统说法,人到六十岁为一花甲,亦就是一轮。衰老,则是指一个人身心状况的衰竭程度,体现在每人身上,它不像年轮那样有明显的分期界限,只要经过自身保养得当,是可以往后推迟的。因此青年人不必以年轻而沾沾自喜,老年人则更不要为此而忧郁伤感,需要做的是怎样采取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古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医疗水平低下而短寿者多。所以,长此以往则给人们造成了一种片面认识,以为人到了老年就必然会随之衰老,因而也就接近了生命的终点。这种消极的宿命论是不足取的。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不少老而不衰的事例,如战国的武将廉颇、三国时代的黄忠,年满八十仍能骑射打仗、驰骋疆场,并饭量超人;唐代医家孙思邈,年逾八十仍精力充沛,才思敏捷,并写出数十万言医学巨著。又如美国的爱迪生,八十多岁还从事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他们的长寿秘诀在于平时的养生保健。这样说来,古人、洋人能老而不衰,我们何以就老而不中用了呢?因此,一要平日勤用脑,多看书报,常思维,以防脑功能的早衰。二应保持乐观情志,遇事要正视、达观,拿得起,放得下,使情绪条达稳定。三当保持规律的生活,使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四需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营养需要。五宜坚持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六要正确对待疾病,“既来之,则安之”,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七应节制性生活,房事过度则伤身。这七条可以说是养生防衰的有效经验。对于“老之将至”再防老来讲,虽说亡羊补牢,但不是没有收益,倘若用于年轻人“未老先防”,则更胜一筹。到那时,就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而是“人活百岁不为奇”了。

抗老防衰有哪些具体方法?

长寿,是自古至今人类对生命活动的美好愿望。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有了关于长寿和养生方面的详细记载,以后历代医家又从民间汲取发展了延缓衰老、益年增寿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知识。由于古代不少医学家又都是养生学家,因此,人们大多认为“老中医养生有术”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东汉名医张仲景,虽然生活在战乱频繁、疫病蔓延的环境之中,但年寿却超过了古稀之年;唐代的孙思邈,被后世尊为“药王”,寿更长了,享年102岁。为什么自古名医多长寿呢?这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懂得抗衰老的一些方法,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延年益寿的具体措施。

要做到延年益寿,就要采用一些修身养性、抗老防衰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调养精神:所谓精神调养,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必要的品德修养及精神调摄。古人说:“养生莫如养性,养性莫如养德”,“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就是说,养生首先要养其根本,那就是立志养德、清心寡欲、调神畅志、乐观开朗。只有有了好的道德风貌,精神才能安静、平和、乐观、愉快。

(2)规律的饮食起居:要建立早睡早起的习惯、定时定量的饮食制度和有劳有逸的生活方法。上述三点,符合人体脏腑生理卫生学的原则。因为规律的生活,使人们的日常活动符合脏腑、气血生理功能的节律性。若能长期按照脏腑生理活动的变化来安排生活,是促进健康与长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