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28692900000046

第46章 阴阳应天(2)

自然界有一条法则,叫做适者生存,或又称适者健康。适,就是适应、顺应的意思。人生活在大自然当中,那么人体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动就要与自然界常处在一种相对的和谐与统一之中。因此,人类的健康与长寿就必然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了。

中医学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经认识到“适四时,益寿年”的养生方法,例如《内经·素问》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就是说,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界的正常规律,亦是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倘若违背这个规律,就要遭受灾害或疾病缠身,顺应它就体健而百病不生。这就是中医学所谓“天人相应”,即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依据。大家知道,四季气候变化的突出表现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生物随着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也逐渐产生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相应规律,人也不例外。这是因为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也逐步具备了适应自然界的良好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应变能力。因此,所谓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就要求人们在生活起居等方面,要按照四季气候的不同特性来调节自己,正像《灵枢·本神》篇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从而强调人体顺应四时自然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以利用自然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来保证人体的健康长寿。

谚语云: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回大地,气候转暖,生机勃勃的时候,按中医所说,即人体内的阳气亦随春季之到来而升发。此季应随气温而逐渐减衣,并调整作息,晚睡早起;多从事户外活动(如踏青等),使身心愉快,情志舒畅;饮食不宜过饱,并少食辛辣。夏季炎热,阳光充沛,体热熏蒸,汗淋如雨,体力消耗较大。因日长夜短,使睡眠不足,故当以午睡补充,但卧不当风、不贪凉;宜常饮水而不食生冷不洁之物;常洗浴,使皮肤疏松洁净,使体热外泄。秋季有“一场秋雨一场凉”之说,植物逐渐凋谢,生物始眠,早晚温差悬殊。中老年人宜随气温变化勤添换衣,应常运动,食宜温暖;体弱者可择适宜补药服用,以增强抗病能力。冬季寒冷,万物闭藏,人体也应该避寒就温。起居上应早睡晚起,饮食宜增加营养,并应因地制宜地加强自我健身运动,使气血流畅,筋骨强壮。

另外,顺应自然养生还应包括适应环境和适应偶发事件变化这两方面。例如南方气候多潮湿,北方气候多干燥,平时人们均能适应各自生活的水土环境。倘若一旦南北搬迁居住地,就可以从水土不服的现象中得到印证。还有的人虽未变更居住地,只是调换了一下工作单位,因所见均是陌生人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或抑郁寡欢,久之亦能影响健康。其他如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以及事业上的失败、天灾的降临、同事间的矛盾等突发事件,都应该以顽强的毅力,豁达的胸怀来疏散、解脱由此而产生的悲愁压抑或痛苦哀伤的情绪,使心理迅速恢复常态。

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和健康有什么影响?

许多人都有这种切身体会:气候阴晴冷热的变化,往往对人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每当秋高气爽、天气温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往往乐观条达,心情舒畅;每当寒风阴雨、干燥闷热的天气,人的心情就会变得烦躁易怒或抑郁低沉。这是什么原因呢?《素问·四气调神论》讲:“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就是说,气候的突然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的改变又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在各种气候变化中,要属气温对人的影响最大了。春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时,人们不仅感觉舒适,心绪稳定,而且学习和工作效率也特别高。倘若环境温度超出34℃时,则不仅使人大汗淋漓,酷热难受,而且心情也焦躁不安,容易发生诸如过食冷饮、凉水冲身、夜卧当风等对健康有害的过激行为。但是,当环境温度下降到10℃以下,人的情绪就变得沉闷而低落了;低于40℃时,就会严重影响大脑思维,使工作量下降,令人委靡不振而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国家劳动保护部门每到夏、冬两季,总要采取防暑降温、取暖保暖的措施。

为什么骤热骤冷的气温能对人的情绪产生这么大的波动呢?中医学里讲:阴阳既是自然界万物生长之根本,也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常处在相对的平衡之中,以保证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夏冬两季,虽然由于自然气温的热与冷,超过或不足于人体体温的正常界限,但人体为了与自然气温相适应,自身具有生理调节能力来与它相平衡。倘若持续高温或寒冷,或者是突如其来的气温变化,其强度超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或不能立即与它相适应,这样的话,就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改变,甚至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除冷热气温变化外,诸如阴雨、潮湿、大雾、大风等天气,也都能影响人的思维及其注意力,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上述气候变化,对于健康人来说尚能调节与适应。但对于体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来说,由于生理调节功能低下,就容易出现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例如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替之时,常有寒流或大风天气,由于日夜温差加大以及低温寒流的刺激,胃病患者易诱发胃与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易诱发中风(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则因支气管痉挛而加重哮喘。另外,像冬季气候该冷不冷,空气中的各种病菌、病毒趁机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传染病的感染机会。如最常见的咽炎,有因病毒感染,有因异味刺激,容易得而不易愈,虽不影响整体健康,但常年咽喉干燥,咳痒难忍,皆与冬春干暖节气有关。

总之,在了解因气候变化影响情绪及健康的原因之后,属情志方面的,应适时加以自我调适和顺应;属身体方面的,应平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应变能力,并合理安排作息。只要人们掌握顺应气候变化的自我保健方法,一般就能应付自如了。

生活环境与健康长寿有何关系?

生活环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内经》讲道:“一州之气,生化寿天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这段话说明生活环境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有一定的关系,而且环境好坏的程度愈大,则寿命的差距也愈大。近几年来,通过大量实例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年逾百岁的长寿老人较多,而城市的长寿老人则要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山区、农村的气温、气压、湿度较低,并且有绿阴遍地的森林,清凉舒适的气候,潺潺不绝的山泉,安静优雅的环境,又因远离闹市,既无“三废”污染,亦无噪音骚扰,空气新鲜,饮食清淡,种种因素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有益。其次,山区农村人口密度稀,疾病传播少,并经常能就地取材获得新鲜蔬菜与水果,有利于健康长寿。因此,我国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年老时,要另辟山清水秀的地方建屋植树,种花修池而活到一百余岁。更难怪那些修行养性的和尚道士们,也要选择深山老林来建造他们的寺庙,这就使我们懂得了古人所言的“崇高则阴气治之”、“高者其气寿”的基本道理。

相对来说,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其自然环境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亦有许多不利因素。因为城市居室一般狭小,人口密度大,这就增加了疾病的传播机会;工业、交通排出的“三废”多,而绿叶植物少,使空气的洁净度也降低;某些食物经运输、加工有增加被污染的可能,就更谈不上新鲜了。人生活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虽借助于自身的调节、适应机能,以保持与自然环境变化的相对平衡,但人体的这种调节适应能力是有极限的,当有害的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而引起疾病。因此,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要尽可能地、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条件来改善居室及其周围的生活环境。例如在住宅旁种些树木,阳台上植些花草,有防尘、减低噪音和调节空气的作用。冬季保暖但不忘通风换气,并时常在地面洒些水以维持空气湿度;夏天降暑可安窗帘、门帘以避强光直射,但忌讳在穿堂风下眠卧。总之,改善生活环境的方法很多,人们可因时因地去采取保护性的措施。

长寿之道都指哪些方面?

古往今来,有谁不想在人世间多活几年,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因此,几千年来在延年益寿这个问题上,一向有着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古代的人们,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途径,曾有不少热衷于拜神服石者。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帝王、权贵,为使自己能永久地处在统治地位,指使神道方士鼎炉炼丹,以冀松柏之寿,羽化登仙,其结果均华年早逝,呜呼哀哉。既然人世间根本不存在什么“长生不老药”,那么,能不能争取多活些日子,以尽天年呢?我们说,人寿是可以延长的。但不是靠神灵的保佑,也不靠仙丹的作用,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遵循养生的科学方法来步入长寿之道。因此,长寿之道的实质,就是我国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它包括勤运动、畅神志、慎起居、节饮食、适环境、练气功、辅药物。

勤运动:中医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意思指人体要经常不断地运动或劳动,以保证新陈代谢的需要,因为“生命在于运动”!

畅神志:强调养生要练形练神相结合。《内经·素问》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就是说,人若保持神志安宁,性情舒畅,就能少生病,即便有病,亦较易治,故要做到“使志无怒,使志安宁”。

慎起居:要求人们应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有劳有逸,既不沉溺于各种业余消遣,又能保证足够睡眠。否则将影响工作,有害健康,得不偿失。

节饮食:饮食宜定时定量,冷热适宜。中医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当改掉暴饮暴食或食不洁之物的陋习。少食厚味,多食清淡,不沾烟酒,有益健康。

适环境:指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内经·素问》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人类就是靠天和地提供的各种物质而生存。因此,人们既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各种正常变化,又要主动改造自然环境,为我所用。

练气功:通过练功,来对形体与精神意识进行自我锻炼。气功主张动静结合,静养神,动练形,既防病,又强身。

辅药物:运用药物来强身防病、延年益寿,虽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养生方法,但对于年老体弱之人,可以斟酌借助。健康者忌用。

调神养生有哪些内容?

所谓“调神养生”,简单地讲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心养神,调适情志。古人认为神在于养,情在于节,因此中医历来认为调摄精神是人类长寿的根本。

调神养生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包括安心养神、四时调神、以心治神、情感节制、精神寄托等几方面,这些内容对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有一定指导意义。

(1)安心养神:《内经·素问》讲:“……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段话的意思是讲思想上纯正、心神上平静、情绪上乐观并内无杂念的人,能体健而不得病。这就要求人们以宽阔的胸怀去对待生活中的无端琐事。《寿世青编》说得好,“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是指身外之物不可追求,既来之事不要烦恼,过去之事不得缠绕,听之任之,不为所动。清代郑板桥的一句名言“难得糊涂”,就是要人们讲究一点超凡处世哲学,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心处世,光明磊落,乐观开朗,随遇而安,这才是安心养神的灵丹妙方。

(2)四时调神:人的精神情志往往随四季节气变化而变化。古人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四时调神健身法。即遵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式,使精神情志随之而活泼向上(春)、畅达愉快(夏)、恬静收敛(秋)、藏而不泄(冬)。这与人体昼夜神情变化是一致的,如清晨舒展活跃,白日精神饱满,傍晚安神悦志,睡眠静心无虑。四时调神得法,有利于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平和,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保持精神情志的稳定与健康。

(3)以心治神:心病当以心药治。所谓心药,就是指现代心理疗法的一种。由于心病起自于自己,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其他任何药物是治愈不了心病的。所以“以心治神”就是告诫人们要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独自苦思冥想,忧愁伤悲,或愤愤不平。一旦气结成病,不仅无药可医,还要影响健康。正如古人所讲:“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送,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

(4)情感节制:善于节制情感,是精神修养高雅的体现。“闻过则喜”一词之所以获得褒意,是指有的人对待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批评,不仅不生气,反而感到高兴。古人说:“克己可以治怒”,《贤文》讲:“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指的都是忍怒宽容、节制情感的方法。显然,适当控制自己情绪,是保证健康的措施之一。

(5)精神寄托:人到垂暮之年,总会有一种失落感,这是因为离退休后在家无所事事造成的。因此,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只要体力许可,仍宜找些事做。南宋诗人陆游说:“灯前目力依然在,且尽山房万卷书。”只要人老心不老,对工作和事业充满信心,就不会觉得老态已至。这说明老年人只要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有所追求的话,仍然会老当益壮地发挥自己的余热,安度晚年。

为什么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说明人是每天离不开饮食的。但是,若无一副健全的胃肠消化器官,纵然有满桌的美味佳肴,确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后,有得不偿失之感,甚至会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