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28692900000024

第24章 病因病机(4)

恐则气下,伤肾而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等情况以及悬心空虚之感。

惊则气乱,伤肾而志不能藏,意向不定,心肾不交,则心无所依,神无所附,可见慌乱失措等情况。

如何理解“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这句话应有两种理解,一是经文的原意,一是现代临床上的概念。首先从该篇经文对这句话的解释上看,这里的“内”、“外”,与现在所讲的病因辨证的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是不同的,“内”、“外”名称虽同,含义有别。

“阳虚则外寒”,按经文本意理解,是因寒邪犯表,阻遏卫阳之气,使卫气不能达于肌表,在表的卫阳不足,致使寒邪独留体表而产生外寒,出现寒栗的症状。这种寒并非虚寒,实为外感寒邪早期,出现表证的恶寒。另一种理解是从阴阳学说的观点来看,阳气是卫外而为固的,今阳虚不足,卫阳亦虚,故体表失于温煦而形寒肢冷。这里的“外”是指阳主外,与病因辨证的外寒和八纲辨证的表寒都不是同一个含义。

按现代临床应用的概念,是阳虚生内寒,阴盛生外寒,这里的“内”、“外”是病因辨证讲的“内”、“外”,内寒即八纲辨证的虚寒,外寒往往是实寒。

“阴虚则内热”,按经文原意是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化热,熏蒸于胸中。所以内热。此种内热实际上是脾气虚而发热,脾属阴,故称脾虚为阴虚。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发热”,就是指这种情况,为避免概念混乱,现在临床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气虚发热”,当然也属于病因辨证里的内热,在八纲辨证就是里热。

现在临床上所谓的阴虚发热,是指心、肺、胃、肝、肾等阴液不足,阴不敛阳而相对阳盛,虚火内生,这种阴虚发热当然是内热,也是里热。而《内经》原文所说的“内”字是指阴主内的意思,并非指病因辨证的“内”和八纲辨证的“里”,只是此处暗合而已。

“阳盛则外热”,按经文理解是由于上焦不通,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而致发热。这种发热实际上是指寒邪束表之发热,是“阳虚则外寒”的进一步发展,邪正相争而发热,仍属表寒证或寒邪将入里化热,在病因辨证属外寒或外热。

现在临床上所说是“阳盛则热”,指感受暑热等阳邪所引起的实证,包括了表热和里热,在病因辨证是属于实火。

“阴盛则内寒”,经文原意是因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内寒。这种内寒实际上是寒积胸中的里寒证,因为阴主内,所以叫内寒。

为避免概念混乱,现代临床上认为“阴盛则寒”,是寒邪等阴邪过盛,损伤了阳气,以致失于温煦而生寒,是实证,一般属于外寒,在八纲辨证中,可以是表寒,也可以是里寒。

总之,《内经》原文里讲的“内”、“外”,应从阳主外、阴主内来理解,与临床上所讲的表里内外,含义是不同的,应根据临床应用的概念加以严格区分,否则将引起概念上的混乱。

水肿病的病机是什么?

经文说:“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指明了水肿病形成的机理。“其有不从毫毛而生”句,明确告诉我们此处所论水肿,不是外感而得,不同于《素问·评热病论》之“风水”病。此为内伤所得,病发于五脏,是五脏阳气虚,对津液失于温化,使津液停聚体内而成水肿。“五脏阳以竭”是对其基本病机的高度概括。而“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又是对水肿病机的补充。因五脏阳气虚、津液不化停聚体内形成水肿后,此种水湿又为阴邪,故而更伤机体之阳,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形不可与衣相保”、“形施于外”、“四极急而动中”等全身高度浮肿的症状。

失眠、嗜睡的病理机制及病因是什么?

《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所以失眠或嗜睡的病理机制都是由于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失眠又称“不寐”,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或整夜难眠,是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总的来说,导致失眠的病机是“阳不入阴”。从临床角度来看,有以下几种原因:

(1)阴血不足,阴虚则不能制阳,阳浮越于外不入于阴,故失眠。

(2)阳热亢盛,扰动心神,阳不入阴,故心烦不寐。

(3)肾阴不足,不滋心阴,心阴不足,心阳独亢,阳不入阴,心神不宁,故失眠。

另外,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或心火亢盛,或肝胆湿热,扰动心神,神不守舍,均可导致失眠。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是一种常见的失眠原因。这是由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适,影响心神而失眠。

嗜睡也是一种病理状态,多表现为经常地昏昏欲睡,如有的在吃饭时或走路、骑车时都欲入睡。一般认为,嗜睡是阳虚阴盛的表现,阳主动,阴主静,阳主寤,阴主寐,阴气盛则多寐。例如体胖之人,痰湿偏盛,心神被抑,表现为不自主地欲睡状态,就是“阴气盛则目瞑”的病理现象。伤寒少阴证的“但欲寐”其原因有二,一个是阳气被寒邪所伤,阴气用事,故总想入睡,精神萎靡。另一个原因是肾水衰微,心阴被损,心失所养,心神活动减弱,故意识朦胧而成嗜睡之证。

心气虚与心阳虚两证在病理上有什么联系?

心气与心阳,都属于心脏机能范畴,心阳更有热能的含义。心气主要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唐容川所谓“运血者,即是气”,《内经》所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这说明宗气是通过“贯心脉”而行气血的,所以《内经》又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因此,心脏搏动,推动气血运行于周身,主要决定于宗气的作用,而宗气的强弱也反映于心脏的功能活动。

心阳主要是指心脏的阳热功能,具有温煦血脉,抵御阴寒病邪的作用。心阳旺盛,阴寒之邪,不易内侵心脏,血液运行不易阻滞,心气充足,则心功能正常。

所以,心气虚,主要是指心功能的衰退,血运无力或血运不足;心阳虚,则是指既有心功能的衰退,又有阳热温煦功能不足,阴寒之邪易于阻滞心脉,导致心脉血行不畅。

从病因上分析,心气虚、心阳虚多有一致之处,常因如下几种因素而致病:

(1)久病体虚,慢性病迁延不愈发展所致。如肺病,宗气虚损,贯心脉行气血能力减退;肾阳不足或水气凌心,损伤心气心阳;风寒湿邪,痹阻心络,内舍于心,损伤心气心阳。

(2)暴病伤阳耗气,多见于急性病,由于全身性阳气暴脱,导致心阳心气衰竭虚脱。

(3)年老脏气衰弱,心阳心气不足或衰退;或先天禀赋不足,心气心阳虚损。

从病机发展来分析,心气虚为心功能减退或衰退,而心阳虚多由心气虚发展所致,或因阴寒病邪直接伤损心阳而发病。临床上心气虚常与肺气虚同时并见,故称心肺气虚。心阳虚则多与肾阳不足有关,故又称之为心肾阳虚。

心气虚和心阳虚证如何鉴别?

关于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临床鉴别,主要应从共同脉证和不同的临床表现上去分析。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共同脉证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见细弱或结代。

心气虚证为上述脉证兼见面色咣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胖嫩,苔白脉虚。

心阳虚证为在上述脉证的基础上,又兼见畏寒,形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心前区作痛,舌淡胖嫩,或紫暗。若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多为心阳虚脱危证。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可见于现代医学之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全身性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患。

什么是肝气郁结?其临床表现如何?

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导致气郁、气滞等气机失调病变。多由于精神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调节之能;或因湿热外邪所侵,阻滞气机,疏泄不利;或因肝阴肝血不足,失其濡养,疏泄失调等原因所引起。

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主要反映于精神情志的异常、气机失调以及消化功能障碍等方面。

精神情志方面,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易怒,或性情急躁,对外界精神刺激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易引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此由肝郁气滞,疏泄条达失职所致。易怒,或急躁,则是肝失柔润之性。肝阳肝气易于暴张,一遇刺激,则肝气亢逆而露其刚强升动之性。

肝气抑郁则气机失调,表现为胸闷,善太息,或胸胁胀满,乳房、少腹胀痛。这是由于气机郁滞,疏泄失畅,或影响气血,气血不通则痛。胸胁、乳房、少腹等部位,均为肝经脉循行之处,《灵枢·经脉》篇说:“足厥阴肝经……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如肝经脉气机不畅,故发胁肋、乳房、少腹胀痛。

在消化功能方面,肝气郁结,常可横逆侵犯脾胃,而使升降失常,表现为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等症。肝失疏泄又直接影响胆,而使胆汁分泌排泄失常,表现为呕吐苦水或黄汁。或发黄疸,这是由于胆汁疏泄失常,逆流入血所致(可参考肝胆湿热证候)。

此外,还可见到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等症,这主要是因为肝气郁结,影响冲任,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所致。

若肝气挟痰而上逆,搏结于咽喉,可导致咽中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即梅核气),或见颈项瘿瘤。此多由肝郁气滞,痰气交阻,积聚于颈项所致(即甲状腺肿)。

关于腹部癥瘕,则认为系肝郁既久,气聚血结而成。一般以按之有形证可验,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则为癥;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则为瘕。

肝气郁结与痰火扰心、痰迷心窍有何联系?

肝气郁结与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证的形成,虽然都有气郁因素,都可由七情所伤如抑郁或暴怒等所引发,但有病情转化及挟痰之别。单纯的肝气郁结,只是气机失畅和情志抑郁不解,并无神志错乱,或神志昏蒙等反映。若抑郁日久,或暴怒伤肝,阻塞气机,聚湿生痰,肝气挟痰,结滞于内,逆行于上,闭阻心窍,则可引发痰迷心窍之证。

若肝气郁结过久,气郁化火,煎灼津液成痰,肝火挟痰上扰心窍,则神志为之狂乱,即为痰火扰心之证。

目前,现代医学临床之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或狂躁型精神病,病史大多有精神刺激因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发展成脑血管意外,很多病例亦反映发病前大都有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这与中医的上述观点比较接近。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因其轻扬升散,有向上向外的趋势,所以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空,则头晕头痛,或目赤涩痛。风邪犯表则营卫失和,腠理开泄,症见汗出、恶风、发热或身痒身痛。

(3)善行数变:因其善行,故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或痛无定处,或瘙痒此伏彼起。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行于肌肤肢节经络之间所致。因其数变,故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如“中风卒倒”和某些急性热病,往往都兼挟风邪,所以才起病急骤,变化多端。

(4)风性主动:因其动摇不定,故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等,多属热极生风。若风阳上扰或血虚而筋脉失养,则表现为眩晕、卒倒、半身不遂、舌强舌歪或舌颤、振掉、痉挛等等,例如“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等病。这属于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总之都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哪些?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所以恶寒、发热、无汗。若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运纳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脾肺受寒,则宣降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或有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症。

(2)凝滞主痛:由于寒凝气血,“不通则痛”。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或冷厥不仁;直中入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3)收引拘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抽痛,屈伸不利。若寒侵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因而发热恶寒无汗,头身拘谨而痛,血脉亦收引而见紧脉。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因阳盛,故使人大热,热迫津液外泄则大汗,引水自救则大渴;阳热鼓动,气血沸涌则脉洪大,但暑热耗气也可能脉虚或重按无力;气血上涌则面红耳赤;热扰心神则心烦闷乱;心移热于小肠则尿短赤。

(2)暑邪升散,耗气伤津:因阳邪升散则腠理开泄,汗大泄,气亦散,故伤津耗气,表现为口干喜饮、气短乏力。甚则气津暴脱,以致卒倒神昏、肢冷汗出、脉亦微弱。

(3)暑多挟湿:除有心烦、口渴等症外,尚多挟湿。暑湿困脾,运化失职,故可见纳呆、呕恶、便溏、尿少。湿阻清阳则胸闷、肢倦、苔腻、脉濡。暑湿内闭气机,则闷乱神昏、身热肢冷。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阴邪易伤阳气,使人困倦、乏力,肢体酸困沉重、头重如裹。湿浊阻滞气机,则胸闷、腹胀、脘痞、里急后重。湿浊困脾则运化不行,故纳呆泄泻、水肿胀满。

(2)污秽垢腻:排泄物和分泌物都秽浊不清,如尿混浊、便溏肠垢、下痢赤白、黄白带下、脓痰浊涕、疮疡、湿疹、白、水泡等。

(3)黏滞缠绵:如二便涩滞不爽、身热不扬,病程迁延,缠绵难愈。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干涩伤津:由于津伤阴亏,失于濡润,故口、鼻、咽、眼等五官七窍以及皮肤都干涩,毛发干枯不荣。津液不足,故尿少便干。

(2)燥易伤肺: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肺为娇脏,故易伤肺,肺卫失宣,则清窍不润,发热恶风,无汗少尿;肺津受伤,则干咳无痰,或痰黏不爽,或吐白沫,咽干而痛,胸痛咯血。津血不足则苔干脉细。

火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阳热亢盛则发热恶热、烦渴、汗出、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心火上炎则面赤舌疮、心烦失眠、狂躁神昏、疮疡红肿。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或口臭苔黄垢浊。肺火上炎则咽喉红肿。肝火上炎则头痛耳鸣,目赤涩痛。

(2)消灼阴津:引水自救则口渴喜冷饮,津伤则咽干唇燥。阴液亏耗则大便干结,尿短赤。

(3)生风动血:火热耗劫肝阴,筋脉失养,以致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项强,直视上吊。若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发生各种出血,如吐、衄、尿、便、咯血和非时行经出血,以及发斑、肌衄等等。若热甚则气血壅滞,肉腐为脓,出现疮疡红肿热痛,流脓黄而黏稠。

所有的“内寒”或“里寒”都是阳虚引起的吗?

关于“内寒”与“里寒”的概念,自古以来经常混淆,以致造成理解上的不统一,引起理论上和应用上的某些混乱。首先要把“内寒”和“里寒”的概念严格区分开。“内寒”与外寒相对,是病因辨证的概念;“里寒”与表寒相对,是八纲辨证的概念,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内寒是脏腑机能低下而产生的内邪,实质是一种寒性的病理反应,“阳虚则寒”,内脏阳气虚衰,机能减退,以致温煦失职,相对地阴盛,寒从内生。因此,可以说内寒全是由阳虚所引起,故内寒证,也称虚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