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未解之谜(上)
28692300000074

第74章 西安雁塔之谜

西安大、小雁塔是唐代着名佛塔,都位于今陕西西安。透露出令人神往的魅力。而塔名何以称“雁塔”、大雁塔塔身何以倾斜、小雁塔怎会自动离合,这一切都让人琢磨不透。

古都西安,地处关中大平原的中心,自古以来,为帝王建都之要地。唐代的长安城就造在这里。提到古长安的建筑,其中最着名之一就是雁塔——大雁塔与小雁塔。

在佛教中有菩萨化身为雁,舍身布施的故事,雁塔以此命名。当然也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西域建塔,最下层为雁形,玄奘游西域时,曾经见过此种构造,故仿造并用其名;第二种认为,建塔时有大雁过此,折翅坠落而死,后葬塔中,塔由此而得名;第三种认为,塔刚建成时,尚未命名,忽见一群大雁落于塔上,后又飞去,因以为名;第四种认为,释迦牟尼身本为鸽,鸽与雁同类,而唐代习尚雁,凡言鸟,多以雁代之,建塔时也就以雁名之了。至于小雁塔,一般认为是与大雁塔比较而来的。

雁塔之得名,其说不一,耐人寻味,可谓一谜。然此两座古塔本身的奥秘,则更令人琢磨不透。

其一为大雁塔倾斜之谜。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初建时只有五层,后经武则天时代改建为十层,经兵火之毁,今仅存七层。大雁塔建于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塔平面呈正方形,高六十四米,因在一高埠之上,望去高人云天。唐朝诗人诗曰“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即为写照。塔自第一层以上,每层显着向内收分,形如方锥体,自是坚固异常。然而,1963年10月,西安市测量队对其进行测量时发现,塔身已向西北偏斜了711毫米1984年再测,塔身向西偏约866毫米,向北偏约170毫米,倾斜偏心约901毫米。至1988年,测得塔中心轴线向西北方倾斜998毫米。后又随着塔基的不均匀沉降,在塔身下沉335毫米的同时,塔身又向西北方倾斜4毫米。其中原因,颇为难解。在中外古建筑中,不乏有斜塔,有的是建塔时有意使之倾斜的,也有的是由于后来的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倾斜。然而,大雁塔的令人费解之处在于,它也是倾斜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倾斜着,只是尚不知其倾斜属于何种类型。

大雁塔的倾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根据大雁塔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其他可影响塔身倾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塔附近地面下沉是引起塔倾斜的主导因素。据考察,大雁塔一带的承压水曾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大幅度下降,塔北约一公里处,出现了东西走向的沉降槽,而大雁塔正处在沉降槽中段南部边缘的黄土梁上,地层的南北差异沉降使地面倾斜了,从而危及了大雁塔。而大雁塔的倾斜至七十年代有逐步加剧的趋势。但也有人认为大雁塔的倾斜不足为虑。依据是经15年问的十几次观测,发现塔身的倾斜度极小,测算结果,实际偏距每年只有一毫米。况且,“长安自上西风雨”,或许塔身倾斜是唐人建塔时有意为之的。

古人曾云“十塔九斜”,至于此塔是初建时就倾斜还是后来才来倾斜,至今尚未清楚。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大雁塔周围环境的变化。因为无论大雁塔初建时是何模样,地下水下降、上层滞水上升、地裂、地震等因素都可能对塔构成威胁,因而亟需对塔的保护则是毋庸置疑的。

其二为小雁塔离而复合之谜。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荐福寺内,又名荐福寺塔。此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塔为四方形、十五檐的砖构密檐式,造型别有风味。此塔轮廓曲线收刹秀丽,刚劲遒健,堪称艺术杰作。

小雁塔原高15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地震,塔被毁去二层,今存13层。据记载,这个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名塔,曾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地震70余次,而且曾三次离而复合,这一奇异现象,使其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小雁塔塔身第一层门楣上,有明代王鹤在嘉靖三十年八月二十九日的题记:“荐福寺塔肇自唐,历宋、元二代,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彻若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这段记载说明,从成化末(1487年)到正德末(1521年),经过三十四年的时间,塔虽曾裂过一尺多宽的缝,但没有塌掉,后来居然又“神合”了。

在清初学者贾汉复、王士祯等人的着述中,可看到小雁塔第二次离合的记载:“荐福寺塔……十五级,嘉靖乙卯(1553年)地震裂为二,癸亥(1563年)地震复合无痕,亦一奇迹也。”第二次裂开后,经过八年时间,塔身又自然复合起来。

关于小雁塔第三次复合,有如下的记载。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钱咏在其《履园丛话》中,除记载第二次离合外,接着写道:“康熙辛未(1691年)塔又裂,辛丑(1721年)复合,不知春理。”此次小雁塔从裂开到复合的时间是30年。

此后,小雁塔又第四次裂开,其开裂的时间,并无确切记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人曾见其裂开之状,其裂口有一尺多宽。此次“复合”是人们对其进行加固与整修时完成的。

小雁塔能不止一次的自动离合,实在令人奇怪。有人说,小雁塔之所以会裂开,是因其结构上存在缺点,即塔身上所开小窗南北相对,削弱了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而它之所以没有倒塌,乃由于有一个十分坚固的半圆型的塔基之故。

关于小雁塔的自动离合,有人推测:小雁塔的离合与西安地面裂缝的发展和消亡的机理是一样的,是地壳运动在不同物体上的不同表现。换言之,即地裂塔也裂,地合塔也合。小雁塔与大地同命运。一般情况下,地壳裂开时比较突然,合拢时则要缓慢的多,小雁塔的离合亦是如此。还有人认为,塔的自动离合,大概是第一次被震裂时,有些砖块虚撑在裂缝中未能掉下来,第二次震时,砖块不再起撑持作用而纷纷落坠,塔身也就复合了。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小雁塔四次离合的原因,不可能一样。这是一个千古之谜,有待于学者与专家进一步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