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学
28678900000014

第14章 冠心病的护理(3)

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完全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导致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的情况包括①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出血,或冠脉持续痉挛,使管腔完全闭塞。②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量锐减。③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血压剧升,左心室负担明显增加,心肌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二、临床表现

1.先兆50%~81.2%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初发型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时,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兆,及时住院处理,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2.症状

(1)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或休息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或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而误诊。

(2)全身症状: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表现,由坏死物质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左右,持续约1周。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部分患者可出现肠胀气和呃逆。

(4)心律失常:有半数以上患者在起病1~2周内发生心律失常,尤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RonrT现象,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5)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表现为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数,大汗淋漓,尿量减少(少于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等。主要是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6)心力衰竭:发生率约为32%~48%。可发生于最初几天内,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明显下降或不协调所致。

3.体征

(1)心脏体征:心率多增快,少数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房性(第四心音)及少数室性(第三心音)奔马律及各种心律失常;10%一20%患者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

(2)血压:降低。

(3)其他:出现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体征。

三、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总发生率高达50%。下壁心肌梗死时,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和关闭不全甚至断裂。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2.心脏破裂少见,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压塞而猝死。

3.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体格检查可见左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较广泛,可有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持续升高。4.栓塞发生率1%~6%。见于起病后1~2周,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引起脑、肾、脾、四肢等动脉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0%,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过敏反应。

四、检查与诊断

1.心电图

(1)特征性改变:深、宽的Q波(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T波倒置。

(2)动态性改变: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成单向曲线。随后,抬高的ST段可在数日至2周内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数小时至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型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Q波大多永久存在。

2.超声心动图可了解心室各壁的运动情况,评估左心室梗死面积,测量左心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不全,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持续l一3周。

(2)血清心肌酶: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PK、CPK—MB)可在起病后6小时以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天后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I,DH)起病后8—10小时升高,2—3天达到高峰,l~2周后恢复正常。

4.诊断要点

诊断主要依据为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心胍酶谱检查。若临床表现不典型,则年龄在40岁以上,发生原因不明的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者,或原有高血压突然显著下降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5.主要护理诊断: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引起全身氧供不足、卧床时间过久有关。恐惧与剧烈胸痛产生濒死感有关。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纤维素少、绝对卧床休息、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五、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ccu监护:心肌梗死急性期送入监护病房(ccu),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前3日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若发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个/分钟,多源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及时予以纠正,警惕室颤或心脏停搏的发生。

(2)密切观察有无心力衰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以急性左心衰竭常见,严重的右心室梗死可有右心衰竭的表现。若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不安等,及时通知医师。

(3)观察心源性休克征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主要是因为心肌收缩力的下降所致,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皮肤苍白或紫绀,四肢湿冷,大汗,呼吸急促,脉压减小,血压低于80,/50mmHg,少尿甚至无尿,应及时抢救处理。

(4)观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低血钾、低血镁、低血压、心力衰竭、缺氧、酸中毒等。随时备好除颤仪和临时起搏器。

2.起居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限制探视,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减少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

(2)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急性期12小时绝对卧床休息。若无并发症,24小时内应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肢体,如无低血压,第三天就可在病房内走动;梗死后第4~5天,逐步增加活动直至每天3次步行100~150米。避免长期卧床,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机会。

(3)保持大便通畅。由于卧床休息,胃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嘱患者经常按摩腹部,大便时避免用力,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4)对有呼吸困难和发绀者,最初几日间断或持续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一般为2~4升/分钟。

3.饮食护理宜低脂、低钠、高维生素饮食,少食产气食物。疼痛剧烈时暂禁食,缓解后进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饭、普食。进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可食用蜂蜜、香蕉和粗纤维食物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

4.疼痛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前区疼痛不仅使患者痛苦和焦虑不安,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休克或心律失常,遵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度冷丁)或皮下注射吗啡,必要时2~4小时可重复1次。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5.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属均十分恐惧和紧张。护士在配合抢救患者的同时,应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治疗。进行各项操作时应沉着、冷静、正确、熟练,给患者以安全感。嘱家属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绝望的情绪。教给患者放松技术,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健康教育

(1)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适当锻炼如每天步行、打太极拳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对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更换。

(2)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肥胖者限制热量摄人,控制体重,少量多餐,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

(3)克服急躁、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

(4)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B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降血脂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5)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六、中医护理概要

1.中医学认为本病归属于真心痛,如有并发症,则属厥证、脱证等范畴。

2.病室环境病室或监护室内宜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保持清洁、安静、舒适。

3.饮食调护心脉瘀阻者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忌食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宜多吃蔬菜、瘦肉及豆制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可进食活血药膳,如桃仁粥:桃仁10g,粳米50g,先将桃仁去尖研烂煮,取汁和粳米同煮粥;胸阳痹阻者可选食薤白粥:薤白10g,粳米60g,同煮粥,早晚温热食之;气阴两虚者可选服玉竹速溶饮:玉竹250g,白糖300g,将玉竹加适量水煮3次,合并3次煎液再文火浓缩至黏稠将干时停火,稍凉加糖搅匀,晒干并压碎,每次取log沸水冲化,顿服;心肾阳虚者宜少量多餐地进食清淡而富有营养之温补之品,忌食生冷食品,以免损伤肾阳。

4.情志调护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急躁情绪,保证气血平和,心绪宁静,安心治疗。

5.观察胸痛的性质及持续的时间,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体温、脉搏和神志的变化。

6.卧床休息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由护士料理生活,24小时如无并发症,床上活动肢体,每次15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同时监测心率及心律。

7.吸氧采取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可改善心肌缺氧。

8.保持大便通畅每日适量服用蜂蜜或麻仁丸等润肠通便剂,避免排便用力,使腹内压增高而加重心脏负担。

9.用药心脉瘀阻者可选服血府逐瘀汤加减;胸痛甚者,可用三棱、莪术、沉香粉各1g,或三七粉1.5g,沉香粉lg顿服;胸阳痹阻者选服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药宜温服,成药可服用冠心苏合香丸;气阴两虚者选用生脉饮加味,水煎温服,或服用补心气、滋心阴口服液;心肾阳虚者可服真武汤合保元汤化裁煎服,宜温服或热服。

10.针刺心脉瘀阻者主穴可选心俞、厥阴俞,配内关、膻中、通里、足三里等。手法以泻法为主;胸阳痹阻者针刺心痛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旁开1寸)、内关,持续捻针,用泻法;气阴两虚者选阴郄、内关、膻中等,强刺激,留针20分钟,适用于心肌梗塞心前区持续疼痛者;心肾阳虚者取脾俞、三焦俞、气海、神门、内关、心俞、巨阙;胸痛重者则加曲池、少海,艾灸可取百会、关元、心俞、气海,肾俞、涌泉等穴。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一、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