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主持人
28672800000007

第7章 主持人的口语表达(1)

大家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广播电视这两种传播媒介里,语言从来都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主持人节目来说,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中介,语言表现怎么样,更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过我们现在的一些从业人员或者渴望成为主持人的朋友,对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这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节目主持人、不断提高主持节目质量是很不利的。因此,先从主持人口语表达重要性说起,然后分析一下主持人在主持节目当中的口语活动方式,最后进一步明确主持人口语表达的特点。这样做,我们希望,同时也相信对提高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主持人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知道,语言是主持人节目内容形式的重要载体,虽然在国际上有一种前卫派广播特写节目,是由纯音响组成的,电视节目中也曾经有由画面、音响和配乐组成的艺术探讨片。但是,毫无疑问,这种节目传达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对接受者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有比较高的要求。而我们大量的节目全都是以语言为主干,电视节目也不例外。主持人节目的设立更是为了减少大众传播中由于受众只能跟收音机、电视机接触而带来的那种间接化、远距离化的弊病。通过主持人增加人格化传播的亲近感。主持人用自己的学识和感受通过语言来介绍、组织、评说、串联节目,或者直接采访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还要注意调动受众受视的注意力和兴趣。总之,各类节目所要传播的信息、主持人所要表述的观点见解、主持人与听观众思想感情的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大家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广播电视这两种传播媒介里,语言从来都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主持人节目来说,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中介,语言表现怎么样,更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过我们现在的一些从业人员或者渴望成为主持人的朋友,对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这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节目主持人、不断提高主持节目质量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这一讲,先从主持人口语表达重要性说起,然后分析一下主持人在主持节目当中的口语活动方式,最后进一步明确主持人口语表达的特点。这样做,我们希望,同时也相信对提高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其次,口语表达是实现节目传播目的、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主持人语言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既包括他的谈吐内容,也包括他的表现力。比如主持音乐节目,有的主持人竟然把属于音乐范畴的快板、慢板说成属于曲艺范畴的“快板儿”和不知所云的“慢板儿”,实在是贻笑大方。有的主持人音乐素养不错,是音乐院校毕业生,可是说起话来无精打采,口齿含混不清,把节目弄得十分沉闷,与乐曲的情感衔接不上,破坏听众的收听情绪。也有的主持人接热线电话,或者和嘉宾共同主持节目的时候,不具备应有的对话资格,不善于归纳听众的见解或者提不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自己更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结果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叫人没法听下去。我们知道,了解节目观赏节目是受众收听收视节目的直接目的。不过由于主持人穿插其中,观众在节目的进程中听其言、观其行也认识了解评价着主持人,甚至因为喜欢上某位主持人,更觊觎他所主持的节目;相反,如果主持人在节目中语言表达不佳是很令听观众扫兴的。以至对节目都失去兴趣。可以肯定的说,主持人语言表现直接关系到节目的优劣成败。这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都是一样。如果主持人只是外形漂亮,语言外壳过得去,但是语言内容缺乏深度,或者谈话内容还可以,但是吐字归音很带出一种痞子味,同样会降低主持人在听观众心目中文化修养的档次。中央电视台《环球45分钟》节目主持人王雪纯,她不仅谈话内容幽默得体,语言表达也十分生动活泼,她参加主持这个栏目以及主持《正大综艺》显然都为节目增色不少,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显而易见,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最终关系着节目的总体质量和效果,影响着收听率和收视率。换句话说,主持人语言的优劣与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功力有着异乎寻常的联系。

主持人口语表达的重要性第三点可以说是口语表达折射主持人文化底蕴和魅力。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一位作家也说,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窗口。是的,语言不仅仅是主持人节目内容的载体,它同时还是主持人文化底蕴和品位的体现。主持人这个是受众和节目拉起手来的媒介人物是否具有魅力,语言是个重要的窗口。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事实从各个角度展示其思想道德、知识功底、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听观众正是通过语言来了解主持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修养以至情趣、人品等深层次的内涵的。我们注意到,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总是能以他们饱满的热情、平易近人的态度、厚积薄发的功底和深入浅出的技巧,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或画龙点睛略加评点,或连缀穿插自如得体,或灵敏反映机智贴切,语流畅达颇具风采。这样就使听观众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受益的同时也体味到语言美的魅力。这样的主持人自然能够得到听观众的认可、喜爱、敬佩和信赖。

当然我们也不会讳言主持人语言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语言态度方面,有的主持人表现出高人一等、颐指气使的架势,他那种不耐烦的感情、懈怠油滑的状态甚至斥责嫌弃的意思溢于言表,不礼貌不友好的言辞不时冒出来。有的主持人对受众却是亲昵的逢迎,扭捏作态。这些语言状态都有意无意的丢开了与受众平等的关系,失去了为受众服务的真诚态度。

在言语内容方面,有的主持人政策水平差,有的格调低下,有的只有一杯水却要打肿脸充胖子,不懂装懂。结果错误百出者有之,捉襟见肘者有之,废话连篇浪费受众时间者有之,而言辞失误,引起受众反感甚至造成恶劣影响的也不是没有。

在言语组织方面,有的主持人语言粗糙,语病迭出,不合语法不合逻辑词汇贫乏的问题尤为突出。就那“啊吧呢吗”这些语气助词来说,有的主持人把它视为体现交谈风格的法宝,不管是不是需要,随处加入一个“呢”字,什么“但呢、可呢、就呢”成为一种语病,实际考察起来,这个“呢”的非常态使用正是一种病态语言的特点。有些口吃的患者为了掩饰自己的缺陷,就是以“呢”来顶替那些就要重复的字。还有好像到处可用的“那么”一词,凡是不好开头,不好连接的话全以那么领起,这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好像有主持人带头,已经成了通病。主持人的“那么好”、“那么接下来”,嘉宾或被采访者也满口的“那么那么”,我们不妨查一下词典,“那么”这个词条有三个解释,第一是说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比如“像油菜花那么黄”、“有那么多的人”;第二是放在数量词前,表示估计,比如“编那么二三十条麻袋就够了”;第三种解释是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接着说应该有的结果,比如“这样做既然不行,那么你打算怎么办呢?”想想我们听到的主持人的话,很多时候“那么”用的是十分不合理,甚至十分可笑。童言无忌,有个幼儿园大班的小姑娘这样招呼妈妈,“妈妈快来看,那个‘那么’阿姨又出来了。”从这些例子和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随意乱用的语气助词以及那么等语言零碎当时的作用是为了填充思维阻塞的空白,它们的泛滥只能暴露说话人思维不畅,语言木讷,反应迟钝这些弱点,丝毫也不会增加主持人思维的灵活与贴切。

在言语表达方面语音不规范,吐字不清晰,用声不自然的主持人似乎并不鲜见,实在是有伤大雅。而表意不准确,传情南辕北辙的也不乏其人。本来人们希望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具有交谈的风格和个性化的特点,可是,现在有的主持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小声絮叨,喃喃自语,或低平空的固定腔调,那是一种缺乏起落变化的语势,絮絮叨叨一个点的单调节奏和没有交流愿望的声音流。不少群众抱怨,如果想从主持人的言语中领略到声韵传情的意境美,实在是很难的了。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回忆起青年时期听外祖父高声唱诗,声调沉郁苍凉,非常动人。他还清楚的记得在同济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位朋友盘坐床上,朗诵《华言经》,音调高朗清远,有出世之概。这些事是怎样感动了他,在他的记忆里有深刻的印象。我想有声语言的直接可感性以及它传情造境之美是应该在以声音为主或者声形兼备的广播电视中发扬光大的。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活动以其贴近生活的那种谈话状态、亲切平易自然质朴的风格以及富于个性的活动为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实更易与听观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在主持人富于魅力的主持中,获得各种信息、审美、娱乐和各种享受。

关于主持人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我们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必须看到主持人工行机制,要求主持人有较强的语言功力。这就是说,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发展和主持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主持人参与节目,编辑采访,策划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同时,随着节目时效性和参与性的加强,直播节目、热线节目也有相当的比例。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压缩和省略了一些节目制作和审查这样一些环节,主持人所说的话不可能事先全都见诸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过去意义上的审稿,更不要说像热线谈话这样一些节目,群众打来电话谈什么怎么谈,这里面的不可知性很大。还有像现场采访、现场报道、现场直播,所有这一切都对主持人的新闻素质、语言素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等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工作运作机制中,主持人由于语言功力等方面的原因有精彩绝妙令人叹服的表现或者是相反的出乖露丑使节目功亏一篑,这都成为可能的事。

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口语活动方式

主持人节目的口语活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将编写好的文字稿件转化成有声语言,比如主持人节目中的新闻或者其他信息的播报、栏目中短篇的解说,或者评论文章的播报等等。

第二种的活动方式是以主持人的思路为主线,灵活地运用有关的书面资料,这种活动方式既有由文字到口头的转化,又有即兴的口语,比如我们常说的提纲加资料的节目的主持。

第三种口语活动方式是以写好的串联词为主干,穿插组织气氛、活跃现场的即兴发挥,这常见于各种综艺节目和竞赛节目中。

第四种情况是以采访或谈话目的为核心,主持人的提问、应对、串联、衔接、评述都是以即兴口语为主,当然事先脑子里要有一些腹稿和提纲,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即兴组织。当然还可以概括出其他一些口语方式,不过从总的方面来说,归纳起来不外乎有文字依据的口语和没有文字依据的口语这样两大类。当然这两类口语活动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所以从主持人口语表达能力来看,包括人们通常说的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这样两大类。一个主持人如果只能以聊天谈话的方式在节目中出现,当需要他念上一封听众来信,或者引用一段信息资料的时候,他可能就像一个蹩脚的小学生念书一样磕磕绊绊,念不成句,或者是毫无兴味,那样是很让人扫兴的。相反如果只能比较清楚的播读文字稿件,可是不善于在话筒前获得松弛积极的谈话状态,语言出来语势单一、语言刻板,显得很僵硬,甚至是离开了文字稿就不会说话,同样这也是十分乏味的。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这两种语言能力好比是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一要健全,二要两条腿都要有。

先说有文字依据这样一种口语活动方式里,或者说主持人有稿播音这个层面,稿件是由主持人自己撰写还是由别人撰写,或者是主持人对稿件做了一些适合自己表达的一些润色,这种种情况在主持节目中都会碰到。在这个层面上的口语表达水平实际上首先要取决于稿件撰写的质量,其次就是取决于主持人口语表达的功力。这方面的语言要求以往在记者编辑的写作业务、播音员的播音业务方面都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创作的要求、规律、方法。主持人面对有文字依据的口语活动,一定要学习以往的成功经验,要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基础上,要做出一些调整,做出向主持人节目特点靠拢的调整,主持人口语活动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没有文字依据的口语或者把它叫做无稿播音。这里需要主持人的说话能力,我们所说的说话能力是指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能够比较流利的说上三五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的话,起码要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没有语病,这是我们指的说话能力。

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这样的说话能力是由什么组成的。实际上它是由三部分能力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