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演说家
28671300000002

第2章 演讲基础知识(2)

(1)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它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是由演讲组织部门来确定的。某单位搞“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闪光”主题演讲,为了让演讲员各有侧重,分别拟了《把爱送到每个顾客的心坎上》、《练好本领,为民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三个题目,给了三个演讲者,要求以此组织材料,准备演讲。半命题演讲指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限定的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进行的演讲。1986年,中央电视台和《演讲与口才》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命题演讲即是以“四有教育”为范围,具体题目自拟。命题演讲的特点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2)即兴演讲,即演讲者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眼前场面、情境、事物、人物临时起兴发表的演讲。如婚礼祝辞、欢迎致辞、丧事悼念、聚会演讲等。它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时境感强、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讲者要紧扣主题,抓住由头,迅速组合,言简意赅。

(3)论辩演讲,即指由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们因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语言交锋。其目的是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明辨是非。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庭论辩、外交论辩、赛场论辩,以及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活论辩等。它的特点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论辩演讲较之命题演讲、即兴演讲更难些,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质、严密的逻辑性、较强的应变性。

3.从内容上划分

(1)政治演讲。凡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出于某种政治动机,就某个政治问题以及与政治有关的问题而发表的演讲均属此类。它包括外交演讲、军事演讲、政府工作报告、政治宣传等。

(2)生活演讲。指演讲者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风俗、现象而作的演讲,它表达了演讲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观点。这种演讲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如:亲情友谊、吊贺、迎送、答谢等均属此类。

(3)学术演讲。指演讲者就某些系统、专门的知识和学问而发表的演讲。一般指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发言、学术评论。它必须具有内容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大要素。这是与其他类型演讲的一大区别。

(4)法庭演讲。即指公诉人、辩护代理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演讲、律师的辩护演讲。法庭演讲有自己的突出特征:公正性和针对性。

(5)宗教演讲。指的是一切与宗教仪式、宗教宣传有关的演讲。它主要包括布道演讲和一些宗教会议演讲。这种演讲在我国的影响不大,听演讲和作演讲的人都不多。

由于演讲的内容、形式、功能复杂多样,我们以上对演讲的分类不可能作到绝对的划一和标准。这里介绍的几种基本类型,旨在为演讲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演讲的要求

在会场上演讲,有两个基本的要决:一个是自信与勇气,一个是在众人面前保持从容清晰的思索能力。关于这两项能力的获得,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因为这些条件并不是先天赋予的。那么是否有一个理由,就是说当你直立在众人面前之时,便不能像你坐着的时候能思想呢,当然,并非如此。事实上,你应当在面对着众人时更能思想。因为一群听众的在场正是对你的刺激,一种灵感,促使你的脑子更清楚敏锐。在这个时候,意见、事实、理想似乎为我、似前所未有,皆出现于脑海,使我们不得不逐一表达出来。

有一个很出名的学者说:“当你出门时,请把下颔收进,头额抬高,肺部吸满空气;碰着朋友,含笑向他打个招呼;和人家握手时要精神饱满,不要怕被人误解;不要浪费一分钟的光阴去想你的仇人;做事必须打定注意,不要常常改变方向,一直向着你的目标前进。把你的心,完全放在你所希望的光明而伟大的事情上。”

如果你照这样去做,日子一久你自然会知道,你已经在无意之中抓住了完成信念的机会了,正像珊瑚虫一样,从急湍的潮水当中,汲取了他所需要的物质。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模范人物,使你做事有了楷模,这样一来,你的思想,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渐渐改善,成为你所崇拜的人物。思想是最有力量的,你必须保持正常的心理状况——勇敢、坦白、愉快地去用你的脑子。许多事情,都是从欲望中来的,你有虔诚的祈求,就可得到满意的答复。

很多大演讲家,当他们最先在会场上演讲时,都曾被难解的不自在及惧怕的心情所苦,后来经过苦练与学习,把这种痛苦的心情减除了。美国大演讲家詹宁斯曾经承认在第一次尝试时,两个膝盖颤抖得碰在一起;美国幽默天才马克·吐温说他第一次在会场上演讲时,觉得满嘴像塞满了棉花,脉搏跳得像在争赛跑银杯。还有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演说家,他们第一次在会场上演讲也都是失败的,这跟演员第一次登台表演有同样的情形。

林肯的伙伴胡思登曾说过林肯开始在会场上演说时也有一种畏惧、惶恐、忙乱,不久他获得了镇静、热忱与真挚,于是他的真正口才便开始了。罗斯福说:“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病并不是胆小,乃是一种过度的神经刺激。“一个人初次立在许多听众的面前讲话,正像突然见到一只牡鹿,或是首次走上战场。这时他所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冷静的头脑。这是可以从练习上得来的,他必须用习惯和反复的练习来克服他自己,使他的脑子可以完全受他的统治。如果他是具有适当的才能,那么,他多一次的练习,便能增强一次的能力。所以,练习必须要有恒,不可推辞懈怠,如此便可以消除对听众的恐惧心理了。”

成语及古今的格言,都是可以用来加重你结束演讲的力量的。阶升法也是结束演讲最普遍有效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常是不易运用的。这种方法是一层高一层,一句比一句有力量。林肯在以尼亚加拉瀑布为题材,预备一篇演讲时就是用的阶升法。试看,他的比较是多么的一个比一个有力量,他以哥伦布、耶稣、摩西、亚当等的年代与尼亚加拉瀑布相比以获得累增的效力。他说:“这要推测无限的久远,当哥伦布最初发现新大陆——当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当摩西率领以色列入渡过红海——啊,甚至当亚当从创世主的手里出来,从那时到现在,尼亚加拉就在这怒吼,古代巨人的眼睛像现今我们人的眼睛一样,曾看见过尼亚加拉,与第一代人种同时代,比人类的第一个始祖还老,一万年前的尼亚加拉和现在的是同样的新鲜有力,我们还能想象那庞大骨骼的前世巨象爬虫也曾见过尼亚加拉——从那样久远的年代起,尼亚加拉从无一刻静止,从未涸竭,从未冻凝,从未休息。”

在会场上演讲,切勿冗长,到佳处便要停下。演讲要越短越好。一个演讲者若不能缩短他的演讲使之适合现代迅速忙迫的听众,就不会受的欢迎,而且有时还会使人产生厌恶感。

(第四节)演讲语言的特点

演讲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演讲语言运用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演讲的社会效果。所以要想提高演讲的质量,就必须研究和掌握演讲的语言特点。那么,演讲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一、准确性

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己的思想尚处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这一事物、概念的词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去死”、“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和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二、简洁性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己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三、通俗性

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都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己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3.要说自己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的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己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吸引力。

4.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把马克思的“逝世”改成“睡着了”,这样不仅形象地写出马克思逝世从容、安详的神态,而且也饱含了作者内心无限悲痛的感情。

5.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一段:“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这样的演讲稿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很有吸引力。

(第五节)演讲的题目

什么是演讲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篇演讲的名字。也可称为标题、题名、名称。

演讲的题目是一篇演讲稿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与演讲的内容、风格、语调有直接关系。内容决定了题目,题目则鲜明地表现内容的特点。

一个新颖、生动、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题目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具有概括性。它把演讲的主题、内容、目的全面地反映出来。如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等演讲题目,一讲出来就让人明白内容和主题。第二,具有指向性。题目一讲出来,听众就知道你要讲的是哪方面问题,是政治性的、学术性的还是伦理道德的。第三,具有选择性。题目能在未讲之前就告诉听众你要讲什么。听众可以据此进行选择听或不听。

那么,应该根据哪些标准来选择题目呢?

标准之一,演讲的题目应能揭示主题。如,曲啸的演讲题目《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听就知道演讲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是什么。

标准之二,演讲的题目应能提出问题。如,鲁迅的演讲题目《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等,听众听讲就可以一种浓厚兴趣进行思考,听时自然就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