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健康专家
28669600000005

第5章 人体健康常识(5)

正常情况下舌底络脉粗细适中,色为青紫。舌底络脉(静脉)瘀张,变粗,色为瘀紫,提示冠心病患者最近有心绞痛发作的危险或是原有肿瘤可能恶变的表现等。

二、观手测健康

每个人都拥有一双手,有的纤细修长,有的短而小巧,有的粗大有力……人们从一个人的手可以看出很多的现象,也有很多的说法。通过手,我们可以简单概括的识别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人体的五个手指在中医的全息和经络的传导中分别代表了五个不同的脏腑。拇指为脾,食指为肝,中指为心,无名指为肺,小指为肾。

1.五个手指,哪个手指不好看(包括过长,过短,过粗,过细,弯曲)就说明相对应的脏腑有不适的现象,如:中指弯曲说明心脏和头有问题;小指弯曲或偏短,说明肾及生殖系统有问题。

2.手指根部主该对应脏腑的吸收。如果过粗,就说明吸收好,容易胖,喝凉水都长肉(尤其拇指);如果过细,说明吸收不好,干吃不胖(尤其拇指),脾胃不好。

3.手指粗的人,容易血压高,脾气也急;手指细的人,容易末梢微循环不好,容易焦躁,委屈爱哭。

4.手青白的人,容易疲劳;手涨红的人,经历一般比较充沛,但长时间如此的人,也容易疲劳。

总之,我们可以从手上看出我们的身体的一些情况,也可以指导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预防身体的不适现象,愿每个人拥有一双美丽的手,健康的生活。

三、观指甲测健康

人类五脏的变化,会相应地反应到指甲上来。平时只要注意观察指甲上的微妙变化,即可预测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若从指甲上看健康状况好坏,关键在于指甲的颜色及形状。健康指甲应平滑光洁,甲面无纵横沟纹,甲上无干扰斑,指甲对称,不偏斜,无凹陷或未端向上翘起现象。就正常的指甲来说虽然种类很多,其实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甲。一般而言,健康的指甲可以区分为:普通指甲、大型指甲、小型指甲、长型指甲、短型指甲、宽型指甲,窄型指甲等。

通常指甲占手指未节约3/5,呈长方形拱起,顶端横径稍大于基部横径,指甲基部的白色像半月形部分称指甲半月,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甲白,恰位于各指中央对称,无大的偏移。说起来,当所有的手指甲有恰如其分的甲白时,便可推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良好。如果10个手指甲完全没有或仅仅有一点点甲白时,这意味着身体疲劳不堪抑或正患有病痛。最理想的甲白应占指甲面积的1/5左右,甲白太大或全无都不意味着身体十分强壮。

1.指甲变黑、指甲下有碎状斑点表明患有感染引起的(严重心脏感染)心肌炎,其他心脏疾病,出血性疾病。

2.指甲易碎表示可能缺铁,甲状腺问题,肾功能受损,血液循环问题。

3.指甲脆、软易磨损,缺乏营养,可能显示甲状腺机能亢进。

4.黑指甲或薄、扁平、汤匙状指甲,均是缺乏维生素B12或贫血的征兆。(若手接触清洁剂、过敏物,指甲也可能变黑或变灰)

5.指甲呈深蓝色显示肺部受阻,例如气喘或肺气肿。

6.指甲尖端内陷表示心、肝或呼吸系统有异常问题。

7.除局部真菌感染外,绿指甲渴显示体内细菌感染。

8.指甲半白,且指尖黑点,可暗示肾脏病。

9.甲床出现孤立的绿色条纹,特别匙肤色较白择,是皮肤癌的一个标准:

10.串珠状指甲(表面不平)是风湿性关节炎的征兆。

11.指甲延伸到指尖并向下弯曲是肺部损伤的征兆,如肺气肿、石棉肺。

12.易断碎、裂痕、剥落,表示营养不良及缺乏盐酸及蛋白质。此时矿物质也极度缺乏。

13.指甲基部隆起,且白色部分很小,意味这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这种症状有遗传的可能。

14.指甲与甲床分离暗示甲状腺疾病或局限性感染。

15.指甲状似被敲扁的铜管乐器,表示有部分或全部毛发脱落的倾向。

16.红棕色的痘痕及指尖磨破、分叉,意味着牛皮癣;需要补充VC,叶酸,蛋白质。

17.甲床周围皮肤变红意味着必需脂肪酸消化不良或结缔组织疾病,如狼疮。

18.指甲上出现直立或水平状突脊。直立突脊意味着健康状况差、营养吸收不良或铁缺乏、肾脏疾病。水平脊由于过重的精神压力或体力压力造成。指甲突脊交错,表示有形成关节炎的倾向。

19.厚甲暗示着循环系统功能低下,血液循环不畅,甲状腺疾病。

20.指甲变薄可能似扁平苔藓征兆。

21.两条固定不变的白色条纹意味着低蛋白血症。

22.指甲宽方暗示内分泌异常。

23.白线表示可能有心脏疾病、高烧、砷中毒。

24.指甲出现横向白色条纹表示可能有肝病。

25.如果指根的白色半月形区域变红,表示心脏问题,若变灰青,表示重金属中毒或肺部病变。

26.白指甲意味着有肝、肾病或贫血。

27.白指甲伴近指尖处呈粉红色,是肝硬化的迹象。

28.黄指甲在其他症状出现前出现,即可能意味着某些体内疾病,如淋巴、呼吸系统病变、糖尿病、肝病。(仅供参考)

四、观体质测健康

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人体必须阴阳平衡,才能健康。古人又云:“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阴阳强弱就决定了人体体质的不同,就有了阴阳平和体质、偏阳体质和偏阴体质三种类型。

1.阴阳平和体质

此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特征是:(1)身体强壮,胖瘦适度;(2)面色明润含蓄,目光有神;(3)性格开朗、随和;(4)食量适中,二便通畅;(5)舌红润,脉象缓匀有力;(6)睡眠安和,精力充沛。这种体质的人,很少生病,即使患病,易于治愈,康复也快。

2.偏阳体质

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特征是:(1)为形体适中或者说偏瘦,结实;(2)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3)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4)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强健;(5)大便干燥,小便黄;(6)平时怕热不怕冷,体温略偏高,动则汗出,喜欢喝水;(7)精力旺盛,性欲较强。这种体质的人,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疮疖;容易发生头痛、失眠及出血等病症。由于此类体质的人阳气偏亢,若调养不当,操劳过度,纵欲失精,必加速阴伤,发展为阳亢、阴虚、痰火等病理性体质。

3.偏阴体质

有偏寒、安静等特征:(1)形体易偏胖,容易疲劳;(2)面色白,性格内敛,胆小易惊、食量较小;(3)平时怕冷喜温,体温偏低;(4)动作较缓,反应较慢,性欲较低。这种体质的人,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淤血等病症。由于阳气偏弱,易致脏腑机能偏衰,水湿内生,从而形成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性体质。

可见,体质影响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确良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进而还影响着治疗的反应性,从而使人体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所以养生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控制体质的不良性体质转变压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身心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如果觉得自己哪个都对不上,也没有问题,人比较复杂,是个综合体。例如:如果上面身体偏阳,也就是容易上火,嗓子不舒服。而下面身体又有些怕凉。如果是这样,就是上热下寒的体质。这样的人很容易上火,而且一上火就往嗓子上走,容易嗓子发炎或扁桃体发炎。泻火还觉得不舒服。也就是是补不得,泻不得,是特别不好调养的一种。要清上焦火,补下焦寒,方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同体质的人应该在饮食方面提起足够的重视。

偏阳——宜食平性,少量寒凉的食物。

偏阴——宜食温热性,少量平性的,寒凉的食物尽量不吃。

阴阳平和体质——都可以吃,但都不要过多的吃,尤其寒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