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
28656600000047

第47章 后记

我虽然在国外出版了有关中国伊斯兰教的英文专著计三本,在中国台湾出版了《伊斯兰》译著一本,但在大陆出版自己的书的确是“姗姗来迟”了。11年以前,我就很想出版我的博士论文专著的中文版,但与某家出版社联系,对方要我赞助,当时我从国外回来不久,月薪才300元不到,这样的出版费用对于我来说就像天文般的数字,于是只好望洋兴叹而作罢。7年前,我将与另外两位学者和同事合作的课题项目《当代中亚伊斯兰教与外界的联系》书稿送某出版社出版,结果经过半年的审稿后又因某部门的“不宜出版”批示而放弃。后来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学者介绍准备换一家出版社出版,时隔这么多年,仍然杳无音信。看来,出版中国伊斯兰教的学术书籍对我这样的学者来说真是难上加难啊。又联想到自己的学术生涯和道路是如此的坎坷和艰难,真有些失落感。

但我又是幸运的,毕竟我获得了许多志士同仁的真诚相助。这本论文集的得以出版除了要归功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学科负责人陈卫平教授的悉心帮助和热心的支持以外,我还要感谢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哈若蕙女士及编辑室主任何克俭和编辑周立军两位先生。他们在出版这个论文集中给予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我非常感谢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杨发明先生。当我在上海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白润生阿訇的介绍下要求他为我的论文集书写阿拉伯文的书名时,他不顾日常工作中的繁忙和斋月中的辛苦立即为此书以他的优美的阿拉伯文艺术书法题写了名字并尽快地送交出版社。真诚之至令人感动。我还要感谢的是《回族研究》杂志的主编杨怀中先生和马平先生,他们在同意我刊载发表于《回族研究》上的文章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出版这本论文集时,我还要郑重感谢《世界宗教研究》和《世界宗教文化》的常务副主编李富华先生和黄夏年先生。感谢《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的南渊明先生。感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的姚继德先生和马兴东先生。感谢云南社会科学院的杂志编辑黄淳女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付长珍女士。感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的王正平先生和舒建军先生。感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的主编丁明俊先生。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的老师牟钟鉴先生和何其敏女士。感谢中国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出版社主编魏释了先生。感谢北京大学东语系的叶弈良先生。感谢《中国穆斯林》杂志主编马忠杰先生。感谢上海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白润生阿訇和副会长金宏伟阿訇对我的研究工作予以持续的关心和支持。感谢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系的同事们以及我的研究生和大学本科学生们的支持。我还要感谢我家人的关怀和帮助。一本书的出版只不过是一个学者学术生涯旅程中的一站而已,更多的考量和更多的工作还在前面等待着,因此,读者、编者和作者都是任重而道远。当然,书中的疏忽和缺点难免很多,希望专家学友们通过阅读批评指正。

王建平写于上师大文苑楼

2007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