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都属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它们在性质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管理上的需要,才把两者加以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资金来源不同,基本建设主要靠积累基金来解决,更新改造主要靠折旧基金来解决;生产过程各有特点,基本建设通常是以新建和改扩建等形式的扩大再生产为主,工程大、工期长、需要资金多,而更新改造是以替换为特征的固定资产再生产,工程小、工期短、需要资金少;在管理办法上两者也各有不同。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由于它们在性质上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把两者划分清楚。
在上述三种固定资产再生产方式中,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不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容。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影响和反映国家的建设、投资规模,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总和。
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方式中,基本建设最为复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需要着重研究。
2.基本建设投资分类
基本建设项目多,投资规模大,为了加强对基本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可以按不同要求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通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
(1)按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构成进行分类,可分为: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和设备安装费,约占基本建设投资的50%~60%,是基本建设投资的主要部分。②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它一般是指达到规定标准的固定资产的购置费,在基本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也较大。③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征购费、青苗补偿费、原建筑物拆迁费、建筑单位管理费、生产人员培训费等。这种分类反映了基本建设工作的内容,便于建设单位编制基本建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和进行经济核算。
(2)按基本建设设计生产能力和投资规模分类,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建设项目三种。这种划分方法便于对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3)按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两大类。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指厂房、机械设备的投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指居民住宅、文教卫生、福利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正确处理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按基本建设项目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四种项目的投资。这种分类对于确定投资政策,比较投资效果,选择最佳投资方案有重要意义。
(5)按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种:①国家预算内投资。②国家预算外自筹投资。③银行信用投资。④国外借款投资。这种划分便于对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进行统筹安排,实行综合平衡。
3.基本建设投资额与拨款额的确定
基本建设投资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家基本建设的规模,包括从工程开始到竣工投产期间全部费用的总和。
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正确确定,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确定基本建设投资额,必须根据需要和可能、国力和规模的辩证关系,进行综合平衡。从需要方面来看,既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增加生产性固定资产的需要量,又要考虑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商品流转、文教卫生和居民住宅等流通领域和非生产领域对增加固定资产的需要量。这是确定基本建设投资额的基础;从可能方面来看,由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所以必须充分而又稳妥地考虑各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可能。所谓财力可能,即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企业、地方自筹等社会资金能够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限量。物力和人力的可能,是指国民经济中能够提供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和施工力量等的最大限度。总之,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制定必须全面考虑需要和可能,使其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基本建设拨款额是指国家在计划年度内对基本建设的预算拨款数。它是基本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从所有制来分析,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居民个人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靠他们本身的积累,不足部分则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其资金来源除财政拨款外,还有银行贷款,企业和地方的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进行的投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基本建设资金中,来自预算外资金部分不断增大。
依靠财政拨款的建设项目,其基本建设投资额和拨款额在量上往往是不相等的。这主要是由于工程跨年度的缘故,拨款额与投资额之间要受储备资金增减变化的影响。为下年度工程储备的设备、材料等所占用的储备资金,不属于计划年度基本建设投资额,但要计入当年预算的基本建设拨款额中。基本建设的上年结余资金,即上年度为计划年度储备设备、材料的资金,要用来抵充下年度的储备资金。如果上年结余资金大于为下年度储备资金时,则要抵充当年的基本建设拨款。因此,一般说来,上年结余资金大于为下年度储备的资金时,当年拨款额就会小于投资额;反之,就会大于投资额。拨款额与投资额的关系,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计划年度基本建设拨款额=计划年度基本建设投资额-上年度结余资金额+为下年度储备资金额。
当然,从一个建设项目来看,如果在同一年度开工并建成投产,因为没有上年度结余和为下年度储备,所以它的全部拨款额同当年的投资额是相等的。
4.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
在所有财政支出项目中,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最大(约40%),而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必须努力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标有:
①投资额。它是国家对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数额。它是衡量投资效果的一个基本指标。对于规模相同的建设项目,投资额越小,投资效益就越高;对于规模不同而产品相同的建设项目,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额越小,投资效果越好。
②建设周期。亦称建设工期,即建设项目从开始施工到全部建成投产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这是一个反映投资效果的综合性指标。同类、同规模的项目,工期愈短,则投资效果愈好。
③投资回收期。即建设项目从正式建成投产开始,到全部偿还投资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收期=项目全部投资额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盈利额
投资回收期越短,一般来说,投资效果越好。
④新增固定资产形成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的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例。这是考核基本建设速度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新增固定资产形成率=某时期新增固定资产额某时期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新增固定资产形成率越高,说明投资效果越好。
⑤投资效果系数。它是指一定时期内由基本建设而增加的国民收入与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例。它综合反映了每单位投资能够提供的国民收入增长额。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效果系数=本年国民收入增长额本年基本建设投资额
这个指标越高,说明投资效果越好。
基本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应加强可行性研究,同时应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合理安排投资方向,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另外,还要完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划分投资范围,确定投资权限,政府的投资应限于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文教卫生、行政国防等项目;地方投资的范围应包括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城市公用服务设施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竞争性项目投资应由企业承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
(二)流动资金支出
财政的流动资金支出,是指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结合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政府财政对国有企业拨付的流动资金。
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长期由政府统一拨付,这固然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周转的资金需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无偿取得流动资金,一方面使企业失去节约使用流动资金的压力,不利于促进企业精打细算,节约资金占用,影响流动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企业还有可能通过种种途径将无偿取得的流动资金挪作他用。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财政承受能力的限制,我国从1993年7月1日起,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除有特殊规定外,无论是临时占用的,还是经常占用的,一律实行由银行贷款解决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发挥银行对企业流动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又可以促使企业有效使用流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的国有企业仍未从实质上摆脱与政府的依赖关系,同时向企业供应资金的银行也是一个政府部门,与财政是政府部门一样,所以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拖欠贷款现象时有发生,既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周转,也使企业的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资金缺乏的困扰。
可见,要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国有企业体制和金融、投资体制的改革。对企业来说,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当企业真正在市场中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之后,新制度要求企业建立流动资金积累制度,使之与固定资产积累保持合理的比例。企业也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到市场上筹集。流动资金的供应则应以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为主,这也是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的共同作法。对银行来说,要实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分设、业务分理,商业银行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遵循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迫使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加强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另外应建立一个能够自由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以方便企业能从这个市场上取得资金来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
(三)农业投资支出
1.农业投资支出的主要内容
农业投资支出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发展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支出。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我国财政支出中,发展农业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对农业投资支出有多种形式。就资金来源看,有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还有经营性的周转资金。此外,政府还通过税收、价格、信贷等多种经济杠杆对农业发展进行支援。
(1)农林、水利、气象等基本建设投资。这是指财政对于农垦、农(牧)业、林业、农机、水利、气象等企业的投资和对于国家举办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投资,以及国家财政对农业、水利、气象等企业增拨的流动资金。
(2)农业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农垦、农场、农机、林业、水产、气象等企业的挖潜改造资金。
(3)农业部门科技三项费用。它是指财政用于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水利、水产、气象等部门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等科学技术三项费用。
(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它是指财政用于农垦、农场、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水利、气象、乡镇企业、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土地管理等方面的事业费支出。
(5)支援农业生产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集体经济或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