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政金融基础知识
28653800000014

第14章 国有资产收入(3)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确定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股份制、承包、租赁、集团经营、中外合资和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有资产管理跟不上,就会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使用效益低等问题发生。因此,完善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具有独立地位的法人实体,对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及重点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

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发展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促进国有资产的使用单位有效地经营和使用国有资产,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制度和办法。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要搞好国有资产的法制建设,制订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制度。这些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犯,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管理好国有资产的产权,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所谓国有资产的保值,就是指投入生产经营的资金,不仅在价值上实现足额补偿,而且在实物形态上重置生产能力,即在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上维持正常的简单再生产。所谓正常的简单再生产,是指重置生产能力必须考虑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而不是古董复制。国有资产的增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经营原有国有资产,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二是通过时间差价、国内外差价而实现其自身的增值;三是通过增加国家资金的投入,实现全社会国有资产总量的增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的直接投入,形成了数以万亿元的巨额国有资产,但由于制度不严、管理松弛,过去国家没有专门机构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全部国有资产实施管理和监督,一些部门和单位擅自把大量国有资产化为集体所有,化预算内管理为预算外管理,甚至化公为私,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据资料介绍,仅在1990年至1993年6月期间,国有资产流失量就达445.88亿元。国有资产能不能保值和增值,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不能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问题,因此,管理好国有资产的产权,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已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

(3)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就是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在国有资产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方面影响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稳定增长。其中“存量调整”是对已形成的资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配,改善存量结构、优化存量组合,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增量投入”是指通过新增资产的投入和分配,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在各地区、各部门的规模和所占比例,影响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配置,来改变不合理的国有资产分配格局。国有资产是我国的主要社会物质资源,它能否合理配置和得到充分利用,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有效的资源实行合理分配,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

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应是全部国有资产。包括国家以各种方式投资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也包括多种资源性资产、无形资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我国国有资产的特点是存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因此,在对全部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同时,对部分国有资产进行重点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是经营性国有资产。重点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一是因为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主体,在我国国有固定资产中有近80%是属于生产经营性的资产。如再加上流动资产,则生产经营使用资产所占比重更大。二是因为生产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够直接为国家创造财富,具有增值性。经营性资产投入使用后,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原有价值可通过折旧等形式收回,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目标。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投入使用以后,其实物形态逐渐损耗,以至报废,其原有价值形态也随之消失,尽管这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也间接地为社会创造财富服务,但一般不能通过自身增值而得到补偿。

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分布于全民所有制的工业、交通、农业、商业、金融等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中,其中大部分集聚在国有企业中。因此,抓好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国有资产投资是指我国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以各种来源的资金,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安排形成的国有资产的资金投入。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投资主体的确认。在我国,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有:①各级政府。其中,中央政府投资是指中央预算供应资金安排的投资,地方政府投资是指地方预算供应资金安排的投资。②国有企业。这是国有企业用企业留利和专用资金等安排的投资。投资主体的确认在资格确认的同时也要落实责任,以保证投入的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二是投资规模的确定。国有资产投资规模过小,这固然会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但投资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同样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只有坚持国有资产投资的适度规模,才能使国有资产投资及时形成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三是对国有资产投资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和管理。从管理过程看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与事后管理三部分。事前管理是对国有资产投资前的计划进行审核与决策的行为,包括编制投资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参与投资决策等内容;事中管理是指国有资产建设项目经批准后,从动工到竣工这一时期的资金发放与使用,建设物资的供应与使用等内容的管理;事后管理是指国有资产建设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所进行的投资效果考核。

(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对投入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使企业有效地经营和合理运用的行为。国有资产运营是国有资产得以增值的必要环节。这一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有效的企业经营方式,使企业在运营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功能,其作用点主要是企业。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主要有股份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资经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形式。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充实所有者权能,在上述几种经营方式上建立所有者制约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三)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

处置权是财产所有权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权力。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有资产产权处置就是国家对在经营、使用过程中国有资产所发生的产权转移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增减而进行的产权处置和管理活动。这项工作涉及多方利益,政策性很强,须建立产权转让市场和必要的资产评估机构,制订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管理法规、制度,以便更充分有效地行使资产处置权。

(四)国有资产的评估管理

资产评估是在资产发生效益、转移或变更经营者之前,对其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国有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国有资产评估,有利于准确掌握现有国有资产存量、结构,可以优化组合国有资产,促进其合理流动。还可以防止国有资产在企业产权变动时发生损失。另外,资产评估符合国际惯例,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

资产评估包括六个基本要素: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方法。

评估目的,即为什么要对资产评估。我国目前评估工作是在发生以下经济活动时进行的:企业实行兼并、承包、租赁、股份经营和抵押、经济担保;企业拍卖、出售资产;建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企业经营情况评价、破产清算等。评估主体,就是由谁来评估。资产评估由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实行有偿服务。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凡持有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具有承担国有资产评估工作的资格。评估客体是指被评估的资产。评估原则是指进行资产评估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即真实、公平、科学、可行的原则。评估程序,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国有资产评估按照申报立项、资产清算、评定核算和验证确认四个程序依次进行。评估方法,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国有资产评估采用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清算价格法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