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28647800000052

第52章 泰山府君变成的赤山明神

有趣的是,泰山府君不仅在六朝志怪小说与敦煌文献中登场,而且东渡扶桑,成为日本佛教文学中的一位主人公。

那他是怎么到日本去的呢?

泰山信仰是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到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中的。远在日本弥生后期,汉代的文物便流向离中国最近的九州地区。现藏佐贺县立博物馆的一面西汉末年的铜镜,有这样的铭文:“上大(泰)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文(交,蛟)龙,乘浮云,长享宜”。传入日本的铜镜中,还有铭文更长的,有关泰山的铭文后面有的还有“宜官秩,保子孙,寿万年”之类的文句。这些铭文中的泰山形象,是人间仙境,是福地洞天,足以引起人们的憧憬与向往。据《册府元龟封禅》与《旧唐书礼仪志》,倭国及日本使者还曾两次登岱参加朝廷的封禅大典,也就是说,从7世纪到9世纪那些登岱的日本人来说,泰山不再是书中缥缈的神山,而且是亲身感受过置身其中的庄严圣洁的胜境。

《神社考》一书把泰山府君又称为赤山明神。说日本的慈觉大师即圆仁在唐的时候,泰山府君就现形与慈觉大师约好要到日本。慈觉回国的时候遇到风暴,眼看就要被漂流到罗刹鬼国去了。危机当口,赤山明神身着蓑衣,手持弓箭,始终护卫着慈觉。慈觉就是日本天台宗山门派祖师圆仁(794—864)。圆仁是公元838年入唐,847年归国的。从这个传说可以推测,泰山府君信仰是随佛教传进日本的。

根据《元亨释书》中的《圆仁传》的说法,圆仁(慈觉大师)入唐,有一段时间住在登州赤山法华院。他回日本以后,发愿要修建赤山禅院却未能实现,弟子安慧遵照他的遗言,于日本仁和四年(公元888年)在今京都左京区劝请赤山明神,即泰山府君,建立起赤山禅院,和比睿山东麓的日吉神社(在现大津市)一并作为天台镇守神社,香火不断直传至今。阴阳道的泰山府君祭就常在这里举行。

日本史料中有很多有关赤山明神,即泰山府君的记载。《吾妻镜》1217年8月25日条载这一年7月26日后鸟羽上皇为祈愿去病,前阴阳博士道昌在赤山神社举行泰山府君祭,结果“翌日平愈”。从1261年开始,祭祀泰山府君的这个祭祀就变成了官方祭祀。《寻尊大僧正记》中有不少有关举行泰山府君祭的记载。

文学作品中这类记述也时有所见。《太平记》卷15写“一老翁带弓箭上殿,主上问曰:`汝乃何人?`老翁道:`吾乃拥护圆宗之赤山大明神也。”`这位老翁,便是守护后醍醐天皇的赤山明神。有趣的是,在日本赤山明神的形象,不管是雕像还是画像,都是身着红袍,右手握箭,左手持弓,完全是武神的造型。

《源平盛衰记》卷第十写为了镇伏赖豪的怨灵(怀怨的灵魂),朝廷为是否建立戒坛而踌躇,当时的关白太政大臣实卿,奏请主上:“暂且宽宥赖豪之怨恨,当允许建立戒坛。”主上忧烦,睡梦中见一赤衣装束的老翁,左胁挟弓,手搓大镝鸣而有声,主上惊问:“你是何人?”老翁答曰:“我乃比睿山西麓侍卫老翁也,世称赤山。有臣奏请于三井寺建戒坛,如若应准,我将放此年来之镝,正验其镝之曲直也。”主上从梦中惊醒,耳边犹闻镝鸣之声,故未应准建坛一事。接着的一节题为“赤山明神”,插叙了赤山明神的来历:

赤山明神者,慈觉大师渡唐之时,清凉山传曼声长引之念佛,以此念佛之守护,于大师以芳契,忽出异朝之云,正住睿山之月。则大师归朝之时,遇恶风,其舟危殆,乃念本山三宝,不动毗沙门现于舻舳。此明神身穿赤衣,背负白羽之矢,现于舟上,守护大师。山王守于东麓,我侍于西麓,窃知大师之好静也。赤山者,震旦之山名也。住于彼山之神,名曰赤山大明神,乃本地地藏菩萨也,曰太山府君。

这里说圆仁到唐的时候,在五台山(五台山本名清凉山)听到念佛声,正是这曼长悠远的念佛声,守护着他,让他能够平安归国,并到达比睿山。原来在他渡海东归之时,遇上风暴,船将倾覆,他虔诚念佛,不动明神出现在船上。那明神身着红装,背负白色羽毛箭,在船上守护着圆仁。在比睿山,山王守护着东麓,而明神守护着西麓,所以知道圆仁喜欢安静,不喜搅扰。这里说,赤山明神是中国赤山的山神,也就是本地的地藏菩萨,名字也叫做太山府君。

赤山明神本来在离京都不远的比睿山,这里又把他与泰山府君合二而一,还有的说他就是日本的地藏菩萨。考赤山之名,当有来历。《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说乌桓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犹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桓鲜卑东夷传》里也有同样的话。乌桓的赤山和汉民族的泰山,都是魂魄的归宿,传到日本之后,便合二山为一山,合二神为一神了。

随着佛教东传,泰山府君就这样顺顺当当地日本化了.那个时代道教也曾乘风东去,泰山府君对信道教的人也同样有权威,这里不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