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肠胃疾病知识问答
28577700000007

第7章

51.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同时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黏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52.怎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一般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

①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每日3次;

②10%稀盐酸0.5~1.0毫升,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③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抗幽门螺旋菌治疗。

①三钾二橼络合铋,每次120毫克,每日4次,服用4~6周;

②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5克,每日4次;

③呋喃唑酮(痢特灵)100毫克,每日3~4次。

(4)抑制胆汁返流和改善胃动力。

①胆胺,可络合反流至胃内的胆盐,防止胆汁酸破坏胃黏膜屏障,方法为每次3~4克,每日3~4次;

②硫糖铝,可与胆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结合,也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方法为0.5~1.0克,每日3次;

③熊去氧胆酸,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

④其他如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助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具体应用方法:胃复安5~10毫克,每日3次;吗叮啉10毫克,每日3次;西沙比利5毫克,每日3次。

(5)加强胃黏膜营养。

①合欢香叶酯,能增加胃黏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胃黏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黏膜作用,剂量为50~60毫克,每天分3次服用;

②活血素,剂量为每天80~90毫克;

③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6)五肽胃泌素和激素。

五肽胃泌素除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还对胃黏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黏膜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疗低酸、无酸或有胃体萎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剂量为50微克,早餐前半小时肌注,每日1次,第三周改为隔日1次,第四周改为每周2次,以后每周1次,3个月为一疗程。

(7)其他对症治疗。

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对于贫血,若为缺铁,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根据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分别给予补充。方法是:维生素B1250~100微克/日,连用20~30天;叶酸5~10毫克,每日3次,直至症状和贫血完全消失。

(8)手术治疗。

53.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温胃舒胶囊。

主要成分为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有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主要成分为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有养阴益胃、缓中止痛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主要成分为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有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主要成分为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有温胃止痛、健脾益气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临床上主要应用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的治疗。

(5)三九胃泰。

主要成分为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有消炎止痛、理气健胃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

主要成分为猴头菌,

有消炎止痛、扶助正气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

主要成分为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有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胃康灵胶囊。

主要成分为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主要成分,

有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9)养胃冲剂。

主要成分为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有养胃健脾、理气和中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有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症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

54.慢性胃炎患者日常饮食要注意哪些方面?

(1)注意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

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以及肝、肾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一般是带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建议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注意酸碱平衡。

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要避免食用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当患有萎缩性胃炎时,宜饮酸奶。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黏膜得到修复。而且,酸奶中特有的成份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内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同时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有利于胃炎的治疗和恢复。

(3)当口服抗菌素治疗某些炎症性疾病时,应同时饮用酸奶,既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抗菌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菌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黏膜。

(4)平时一定要把握进餐量,不能因喜好的食物而多吃,一定要少吃多餐,以增进营养、减轻胃部负担为原则,同时要禁忌烟酒。

55.什么是溃疡病?

溃疡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年龄在20~50岁之间)。本病只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部位如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Meckel憩室。约95%~99%的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分别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其发生与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有关。精神紧张、生活起居、饮食不规律、食物不洁以及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可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56.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溃疡病如果没有及时诊治,可能会发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溃疡病,有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溃疡病常见的有四大并发症:

(1)溃疡出血:一般溃疡病活动期,病变均有微量出血,故粪便内有隐血存在,这不足以称为本症的并发症。所谓的溃疡出血指的是一次出血量在60~100毫升以上,且有明显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若出血过多过快,甚至可危及生命。

(2)溃疡穿孔: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以急性穿孔最常见。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约占溃疡病的10%~15%,也是溃疡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溃疡病急性穿孔的病人中,约70%有长期的溃疡病史,穿孔前常觉溃疡病症状加重;约10%病人没有溃疡病史,而突然发生穿孔,穿孔前常有暴食、进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或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胃穿孔一般较十二指肠穿孔严重。溃疡穿孔后胃内容物流入腹腔,迅速引起腹膜炎,常产生剧烈腹痛,随后产生脓毒感染及中毒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3)幽门梗阻:为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偶可见于幽门管或幽门前区溃疡。据统计,在十二指肠溃疡中发生幽门梗阻者约占8%,而在胃溃疡中仅占2%左右。梗阻初期,胃内容物排出发生困难,引起反射性胃蠕动增强,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服梗阻障碍。随梗阻程度的加剧,胃肌活动逐渐减弱,因而进人胃内的部分食物停滞。到了晚期,代偿机能不足,肌肉萎缩,蠕动极度微弱,胃形成扩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