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28553300000012

第12章 细品茶韵参禅音(1)

珍馐百味,不过一饱;人生所须,其实甚少。参禅悟道,犹如喝茶,初饮苦涩,再饮回甘,饮后余香。洗去心灵的虚妄与尘埃,最终回归平和。原来,禅其实就是一杯静心茶。

茶禅

临月

茶,味苦,幼时不喜欢。但从自家人粗碗喝凉水而杯盅待客以热茶,蒙眬懂得茶事的敬重。

长大后在藏区当兵,知道藏族人和汉族人一样,家家也离不开茶。每逢建军节,驻地附近的藏民必定来连队帮着杀牛宰羊。藏刀锋利、漂亮,上下翻飞,须臾而就,总是吸引一圈战士围观。部队经常帮助藏胞,所以他们忙完活,既不吃饭也不收工钱。司务长过意不去,便馈赠砖茶当酬劳。砖茶质地粗糙,块头虽大却值不了几个钱,仅仅是一片心意。藏民很喜欢那茶,笑容堆满紫外线晒黑的脸膛,他们把砖茶郑重收进藏袍,摇动经轮回到草原深处的帐房。茶克食,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离不开奶茶。不过,奶茶的味道腥膻,奶乳完全压倒了茶味,茶色更是荡然无存。

茶,当然数江南太湖的碧螺春、西湖的龙井好,那是茗中上品。当地的茶园风光旖旎,宜茶之水遍地,茶具考究,而且喜茶嗜茶歌茶赋茶的文入学士代不乏人,茶炊寄附了精致雅韵。西湖四周原本是杭州人吃茶的好所在,如今外地旅游团蜂拥而至,人潮胜过钱塘潮,本地人只好舍近求远,转往茶园附近的茶社吃茶。品茗属于闲中事业,乡下竹盛风轻,鸟啼泉鸣,尘嚣脱尽,城市茶客躲开喧嚣,于静谧中嗅茶味之醇香,观茶烟之氤氲,赏茶色之澄明,听灵隐寺钟声之幽微,身心沉浸于闲雅茶乐,远比茶坊里茶艺小姐旗袍古筝涤器淋汤近似繁琐的表演更接近禅趣。

从入水茶叶的浮沉,茶色的空明,茶味的苦涩甘润,细细体悟浮生得失、起伏、荣辱,品味人世暂恒、苦乐、炎凉。透过半瓯水,几枚叶,洞悉桑田沧海,贯通古今人生,将物质转化成精神,又把精神转化成物质,实现茶与禅巧妙而自然地融合。试问,哪个国度的人具有华人如此深邃的人生智慧呢?

江浙在清幽中体味茶道,华南承继唐宋斗茶遗风,而蜀地享受茶的风气尤为壮观。到过蓉城便知:那里无处不茶肆,无人不喝茶,且不说茶馆,就连戏院、庙观、园林、宅第,大凡能够容纳众人的地方,毫无例外地辟有供几十人、几百人喝茶的场所。不分缙绅名流,市井布衣,来者都是茶客,一人一椅一杯,边喝茶,边阅报,或摆龙门阵,或欣赏川剧变脸,茶博士持长颈铜壶穿行茶桌之间,边续水边展示操壶技艺。川民泡在茶里,整日如此,整年如此,终生如此,得茶禅真髓,如同乐山大佛,背山随意而坐,便与天地山河结成一体。见识川人聚而喝茶的大场面,外地人徒生羡慕,不免感叹:

“无愧天府之国,蜀人活得好安逸!”

古人说茶有散郁、养生、养气、除病、利礼、表敬、赏味、养身、行道、雅志十德,把喝茶当做与衣食等重的生活要事,继而又擢升为茶文化,直至推崇到禅境。这一切,实在和茶性清醇分不开。时下,有些人撇了茶性,借茶的名分花样翻新,让苦丁茶、菊花茶、大麦茶、苦瓜茶、薄荷茶、竹叶茶、玫瑰茶、橄榄茶、花草茶、美容茶、减肥茶统统跻身茶林。我以为,内中名为茶实非茶的且不说它,单说在茶中富加佐品的,分明也背离了茶之真谛。例如三泡台,盖碗里固然有茶叶,更多的是红枣、冰糖、核桃仁、葡萄干、桂圆、枸杞、山楂之类,此茶似乎依附了道教阴阳五行学说,其配伍如中草药方剂般讲究君臣佐使,茶理径直奔了儒学的尊卑礼序,实与禅趣无涉。

早年,我路过陇东,见一个老农烹茶于瓜田庵下,那景象仿佛一幅图画镌刻在脑海中,不曾因岁月老去而淡化。三块残砖便是茶灶,上面架着茶罐,柴火燎焰也燎烟,噗噗冒沫的罐子黢黑,小茶盅质地同样辨不出铜铁瓷陶。老人种的西瓜个大如斗,瓤沙汁甜。路人渴了,任摘,不上秤,随你放三五毛钱。即使没钱,瓜也管饱吃,只要把吐的瓜子儿留下。我走过的地方不算少,没有见过他这样卖瓜的。老汉咝溜溜抽着烟袋锅,淡淡解说:

“谁出门背着井呢?五黄六月,还能眼睁睁看着渴死人不成?”我心里顿生敬意,端详沧桑瓜农,猜想他独自在村口煎茶种瓜,定然比村民见过更多南来北往的行客,大概他年年如此侠义地贱卖甚至白送西瓜,也许还施舍自己并不宽余的衣食给落难人。我推想他父亲,父亲的父亲,都是这么熬茶,这么处世。老汉的茶末顶便宜,煮的却浓酽苦涩,是黎民百姓艰苦生活和善良性格再形象不过的写照。

禅是梵文音译,意译做“静虑”解。就禅而言,茶本身没有贵贱之分,需要茶客做的仅有两点:一是心静,二是体悟。在烹茶品茗过程中,领受茶之静,茶之逸,茶之真。吴越茶客徜徉山水田园,释然于物我两忘的情境,可说进入茶禅悟境;天府百姓认定富在今世,乐在眼前,其安逸恬然也算得禅;北国老农坦然淡泊,得度人时且度人,有隐忍慈悯的宽厚胸怀,也算茶的得味者。只不过他们各自生存境况不同,体味厚薄有差异罢了。

套一句佛家偈语说话,便是:“茶禅只在各人茶杯中。”

禅思禅悟

虽只是一杯茶,森罗万象都在这里!

宇宙就是一杯茶,一杯茶就是宇宙的中心。

一杯茶的内容,可以说很不简单,先要培养一棵茶苗,要它成长,需要不断地灌溉、施肥,还得有阳光、空气、水,可说一棵茶苗集合了宇宙万物的力量才能生长,岂非森罗万象都在一杯茶中?喝一杯茶的后果,岂不等于说喝下了宇宙万物?

可是章禅师虽有见解,却不肯定,唯有投子禅师对这一见解贯彻始终,认定宇宙就是一杯茶,一杯茶就是宇宙的中心,这正是禅的精义所在。

茶里般若壶中味

仁容

茶的香,茶的甜,茶的甘美,在细品中让人增长智慧。茶是静的,静得让你听到了叶脉的呼吸;茶是净的,净得让你涤净心的尘垢。茶是厚的,厚的性格,体现出纯的德行;茶是薄的,薄得晶莹,可以看清内里。这就是般若,这就是哲理。

泡在壶中透出茶味,厚、纯、净、静、薄、韵。嗜茶者玩味,嗜壶者品茶,闻的是香,品的是甜,看的是甘美,得到的是智慧。从茶中悟人生,在壶里玩出哲理。

壶中的茶慢慢展开,像花,像云,像彩虹,更像春天中的少女,在春风中沐浴,在阳光中微笑,还像禅师的脸,微微翘起嘴角:似笑非笑,在禅定中,也在茶壶里。

心中的悠闲,犹如彩云飘洒,在与夕阳进入小溪潺潺。薄薄的一层纱带走了胸中一点忧郁,竹林幽径独自的徘徊被壶中的清香渲染得无影无踪。甚至梦里还甜甜地微笑,无限的轻盈,没有丁点的压力和烦恼。清晨起来被清脆的鸟儿叫声惊醒。

醇厚的茶汤里,腾起的烟雾中,流出了人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纯洁的,也是纯净的,那就是人生真理的彼岸,生活的真诚和真谛体会。你看,白色的蒸汽里,是你的灵魂,也是你的自性。拉近了人与人的亲和力,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营造的是闲适境地,似红叶,更似翠竹。从神农氏采到茶解毒后,人类就看到了坐命彼岸。因为茶淡,淡得解脱人类的贪、嗔、痴三毒;茶香,香得让人类忘却了纷乱;茶甘,甘得让人类回到原来自性。超越了天堂,胜过了神仙,主宰了宇宙,更压下上帝,一切都是般若,人生的最高智慧。

白开水中本来就是纯净,但它没有内容,不能复原自性的茶是般若之水,丰富的人生,多彩的生活,活力的生命。金黄白边的颜色涂满空白,灵魂的洁白也透出茶的滋味。

止心静虑,精深高味,茶浪婆娑,不会把所有的忘却,只是没有了罪恶。渐渐地,伸手触摸着般若,复活了的心思,更是牢不可破。过去收藏的痛苦,随着白色的雾气飘走了,飘走了。从此心也平静了,常养的心境,平常了,平凡了。

窗外春和景明,远处的山朦朦胧胧,像壶中的雾,慢慢升腾,启发着你的心灵,让你的心与云一起去旅游,放飞你的智慧,也放飞你的心情。似夕阳下的彩虹,霞光空蒙,和着茶香,摩挲壶柄,结趺盘膝,展开翅膀在宇宙中自由飞行。

又如傍晚的风,柔软轻盈,牵着风筝,追逐着星星,嫦娥在桂树林下也微微轻笑,随着茶云香雾舞动纤纤身影。心的陶醉,意的空灵,感染了灵魂,在红尘摇动着白莲花的隽永。

偶尔仰天,无心的白云,流着长长的瀑布;有影的蓝天,闪动小溪中的叶片流入壶中,流出香的纯净。沉静、纯情、清静又玲珑。

轻轻啜一口香茗,滑润,流入咽下,一同在似月色的金黄汤中荡漾,多了一份果断,增了一份坚毅,在雾里“放下”,放下了所有的执着。

茶香之外,壶味之馨,不断丰富自己,更深深融入茶的精神世界,在茶的般若中,让心不再倦怠浮躁,更静了,更净了,更轻了,更细了。静得能听到心外的天籁之音,净得能照到海的礁石,轻得能与白云一起袅袅升起,细得能辨出空气的尘粒。清幽如兰的香气,流出般若光华;香若芷兰的茶汤,洗净了智慧的真谛;清幽若兰的人生哲理,在杯中荡起圈圈涟漪;灿若金月的茶汤,记述了无数记忆。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茶香里的宁静是般若彼岸,壶味中的淡泊是智慧的真理。看的金月色光,是人生的深奥哲理;闻的茶香,是生活的真谛;品的甘味,是宇宙的空灵。叶底的碧绿,在阳光下,带着明毅和果断;壶中的泉水,在春风中,显现柔韧和美丽。虽然清,那是静的表现;虽然淡,那是纯厚的全面。

透过袅袅茶烟,啜起清香醇韵,化作一股春意,沁入内心深处,阳光下的心灵,滋生出柔美的情怀,能释无数疑惑。人生是一场雾,一场雨,在壶中随着鲜嫩滴翠的茶叶,变色、退色,一点点浸入弥漫着的烟水雾霭,流出了纯厚花香,是兰花香、茉莉花香、桂花香等等,变幻着,迷恋着,漂浮着。

新的芽叶,淡泊娴静,清爽平和,香韵悠远,胸中浊气随着潺潺流水、山幽鸟呜荡涤一空。闲待神韵培青珠,隐人吉林做红饼。烟霞梨萼花带雨,水幽叶翠飘春风。喝茶之意不在茶,也不在水,是在你的心灵,让心灵自由,让心灵宁静,让心灵轻松,让心灵悠远,更让心灵与氤氲的茶香一起升华。使心保持平衡,使心有一份随意,使心更为惬意和淡定。

世界不会保持永恒,生命不会永远不灭,而永恒的是智慧,永远的是思想,连绵的般若禅味,释解了宇宙人生观的真理。释迦牟尼佛的拈花示意,微笑与众,表示的是万物无常,人生真谛才是自然的变化。茶汤中徐徐上升的烟霞,在心中静默,带给心一种闲情,悠然的双眸微闭,过滤心外的尘风,半日的闲情,进入另外一种境界。

茶不但是艺术的表演,又是一种生活,更是闲雅的享受和心灵的源泉。它的魂是风情,它的韵始终生机盎然。深的趣味,意的机智,心的微笑和神的飘逸。

品茶能使人心事淡淡,兴趣弥漫,意志久长。

茶要慢慢地品,细细地咽,像一股春风,让你全身在茶香里沉浸,好似生出一双翅膀,在空中翱翔。

轻轻端茶杯,随着醇厚的甘香飘溢,沉浸在清茗芬芳里,仿佛一季的春光,全部收进记忆,缕缕情思,夹杂心绪,蕴藏着生活,饱含了人生。茶后余味的甘洌,犹如一孔清泉,在旷野汩汩流淌。自然的和谐,青山的连绵,都融进茶壶里和茶叶缓缓舒展。无际的苍茫,智慧的遐想,在含翠带润的茶汤里随叶上下翻滚,弹奏悦耳的乐曲,捕捉跳动的音符,让一切都涂抹着般若妙趣。

没有进禅堂的时候,总想一心超脱物外,摆脱烦恼,可又无法解脱思想的禁锢;记忆中原有的单纯和美好,又无法用新的颜色改变陈旧的画面,生活中的幻想,都充满着人生的矛盾。心中的一个个梦,都在现实中破灭,生命体的每一个脉搏起伏的音符,全都弹动着新的隔膜。

后来随着茶香的牵动,找到了般若,得到了结果。养壶汲水,是养心,心境像水一样,能纳百川,安详澄止,融和深沉和渊博。茶中的感悟,壶里的婆娑,阐述的是人生的基本过程,生命的轮回,思想的永恒。冷热的变换,是纯高的意境,谓之“各人饮茶,冷暖自知”。

沏茶是沏的般若,品茶是品的禅味,倒影碧色的弥漫,那是悟的顶端。过程中需要的是耐心和时间,养的是内涵和灵魂。

着名诗僧皎然和尚,与陆羽研茶中,泅渡了李季兰的红尘芳心。他是煮开一盏纯粹的清茶,回归自性,在时空中,砚墨纸笔:“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还。”洒脱,自然,竟扬不起一粒尘沙,在月夜中涂抹蓝天。

天边一痕浅淡,霞色细如游丝,打开悠扬的琴曲,欣赏曲中的胡笳。端起茶汤轻轻一啜,头顶冒出的热气,溢满眼前。

茶中的直面与安宁,却是禅的概念和直观。直接去触摸,去体会,去感受,去验证,才能真正地认识茶的妙趣,悟出禅的止观,到达人生般若的彼岸。

壶的清波泛起浪花,一柱线丝似是高山流下,烟上是水,水下是云,浮光坠地,犹如飞梦。一杯清茶冲刷一帘空蒙,含雾的春风浓缩着忠爱与深情。

幽幽一缕香,清醒混沌的头脑,形成了一种精神,无量的慈悲,都泡在其中,滋味与韵致,果敢与坚忍,带着洁净,带着真诚,袅袅蒸腾在壶中升华。叶面上的霜,流露出清纯的感悟,美好、隽永的人生,烘焙着智慧的结晶。如雪的风,翠滴的草,寄托淡泊和宁静。

灯下,喝完最后一杯,洗净尘垢,冲去烦恼,穿越时空,独自拈笔泼墨,素描雪色清香,品啜仙浆蕊琼……一饮涤昏寐,情思朗满天地;再饮清神,忽如飞雨洒清尘;禅思禅悟

人生如同一杯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漫水或炽烈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股股人生的幽香……洗却红尘好静

仁空

心香一瓣,熏染宇宙,清水一盏,润滋万物,心外的繁尘,在清水中涤荡一空。茶中太多心的烦琐与刻意,都被清水冲淡;禅中太多的玄妙与深奥,都在壶波里释疑;生活中太多的烦恼与坎坷,都在茶香中消失;人生中太多的贪婪与愚痴,都在茶壶里泡开。

春天的绿柳红杏,装扮湖堤溪岸,清清流水冲刷竹根松岩。多少年来,无数的骚客雅士,都想躲进幽径,体味禅的真谛。心中的迷茫,随着春雨洗落的尘粒,轻轻唉叹。白玉兰花香飘进泉水煮烹的茶里,顿时使你陶醉,可是,始终你都不会体会其中的妙趣。

是心里,蒙上的那层尘土,世俗的观念和庸俗思想,请随着春天的美丽,端起宁静香溢的茶杯,放飞心迹吧!在洁净的白云上自由矜汲。

泡茶离不开的是好水,陆羽《茶经》说:“山泉最佳,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十分的茶泡七分的水,得七分茶味,七分茶泡十分水得十分茶味。品茶也是如此,十分心情品七分茶,而得十分茶香,七分心情品十分茶,而得七分茶香。泡茶的第一道茶汤要倒掉,曰洗茶,品茶的第一杯要慢品,是洗心。清香一片从齿颊流入,沁人心脾,二三盏后,浑身轻松,熏风满面润液,顿觉尘襟涤尽,两腋似秋风习习,飘飘然。

持一杯淡淡清茶,静静倚在窗前,独自享受清静的时光,氤氲的香雾飘进鼻孔,如此的安逸与沉醉。滚滚红尘中有这样的环境,心好纯,好静。是禅,又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