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2854100000008

第8章 准确得体、巧妙恰当地传递信息(1)

克服障碍,轻松和谐地进行沟通

1990年1月29日,一架埃维安卡航空公司的班机在从南美的哥伦比亚飞往纽约的途中不幸坠毁,共有73人遇难。降落前,飞机在肯尼迪机场上空盘旋了45分钟后,耗尽了燃料,这明显是由于飞机驾驶员与地面控制台之间不准确的沟通所致。根据找到的黑匣子,在飞机坠毁前的45分钟,埃维安卡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告诉地面控制台,飞机不能飞到波士顿机场降落,而是要先在肯尼迪机场降落,“飞机的燃料将耗尽”“飞机还能保持正常飞行约5分钟——这就是我们在飞机必须降落前所能做的一切”。地面控制台把这个情况通知了地方控制台,地方控制台指挥飞机在肯尼迪机场降落,但是,地面控制台并没有告诉地方控制台这架飞机燃料不多的问题。国家航空交通控制台协会主席R斯蒂夫·贝尔认为,埃维安卡的驾驶员应该为此事负责,因为“埃维安卡的驾驶员从未说‘燃料出现紧急情况’,如果他们说了,地面控制台肯定会对此做出紧急反应。只是说他们的燃料不多了,并不意味着立即就会出问题。”这是一起由于沟通不清楚而造成悲剧性结果的典型实例。

当然,不清楚的语言并不总会导致这样悲惨的结局。但是,总的来说,它总会对个人清晰的思想和社会带来普遍破坏性的影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因沟通要素质量不高、沟通工具运用不当、沟通方式选择欠妥而使沟通过程受挫。只要找到了原因,想要克服沟通障碍就非常容易了。

1语言障碍

语言是以言语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条件而构成的符号体系。言语又与思维方式不可分离。进行语言交流时,不注意语言的这些特点或使用不当,就容易造成语言障碍。青年人的语言障碍通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修养不足,如语义不明造成歧义,语构不当造成费解。语构即语言的结构,包括语句、语段的结构等。当这些结构不符合语言规律时,就会产生语病,给沟通带来困难。在众多的语病中,语言表达先后无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最容易造成沟通的困难。二是过多使用青年人的语言。所谓青年的语言,是指由青年创造出来的,在青年中广泛流传的,代表着青年的独特的文化倾向的,成为青年人进行情感沟通的独特媒介的一种语言方式,如青年中的流行语、套话、暗语等。这种语言带有明显的青年亚文化特征,因此与社会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在社会交往中,过多使用青年的语言,会使青年与一般的交往对象拉开距离。

2习俗障碍

习俗即习惯风俗,是在一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点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如道德习惯、礼节、审美传统等。习俗世代相传,是经过长期重复出现而约定俗成的习惯法,虽然不具有法律一般的强制力,但通过家庭、亲朋、邻里、社会的舆论监督,往往促使人们入乡随俗。许多人往往对习俗不太重视,视之为可有可无,因此而引起许多沟通问题。

3角色障碍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有一个特定的角色位置。不同角色位置上的人,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固守自己的角色行为,不注重对其他角色观念、角色行为的理解,就会导致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造成角色障碍。生活中常见的角色障碍有:

(1)年龄不同形成的代沟。在现实生活中,代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代沟,就是“因年龄差异而造成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立乃至冲突”。代沟现象不仅限于家庭,也出现于群体和社团中。形成代沟的原因很复杂,较普遍的原因有:年龄差别造成的两代人的心理差别,时代不同造成的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尽管代沟现象是反映两代人之间的差异现象,但这种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两代人的生活有差异之处,但也有共同之处。这样的认识对我们科学地理解代沟问题是有益的。

(2)行业不同形成的行沟。因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千差万别的职业,也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沟通增加了困难。行沟的主要表现是,行业与行业间的封闭与保守,造成隔行如隔山;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特殊的行为方式,造成的人与人理解上的困难,如对从事艺术工作人的落拓不羁行为方式的费解等。行沟会造成不同行业人沟通方面的困难,但也会形成同行业人较一致的行为方式,这对青年职业社会化又是有利的。

(3)职位不同形成的位沟。职位障碍通常存在于有地位差异的交往双方之间,是由两者因职位、地位不同而产生的“自我感觉差距”所造成的。职位障碍不仅影响双方的关系和谐与感情交流,而且由于青年的自我感觉较低,还会加重他们形成“自我萎缩性人格”。

4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中,由于心理方面的缺陷造成的人际沟通困难,是青年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常见的交往心理障碍有:

(1)个性倾向明显。个性心理倾向主要指人的价值心理、兴趣等方面,它们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价值心理指对其参与的活动的价值进行心理评估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倾向。价值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将引导着“与谁交往,不与谁交往”。青年价值心理的自我意识明显,应用不当,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兴趣表现得过宽或过窄,也不能与众人达成自然的沟通。青年人的兴趣表现得过于宽泛,容易给人华而不实、太过肤浅的印象,这都不利于沟通。

(2)情感失控。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情绪和感情有强烈而两极化的特征。情感高涨时容易冲动,情感低落时容易自卑,也容易出现情绪偏颇,如骄傲情绪、急躁情绪等。不能有效地驾驭情感表现,会极大地妨碍正常的沟通。

(3)认知与情感不协调。认知、情感、行为意志是态度的三个基本的构成成分。三者之间协调一致,个人态度中的社会性成分就高;三者之间失调,个人态度与公众态度就容易发生冲突。

找出了形成沟通障碍的原因,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使我们的人际交往更轻松,人际关系更和谐。

沟通也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沟通并不是一个永远有效的过程。要达成有效的沟通,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只有遵循这些基本原理,人们想要传递的信息才能像预期的那样及时、准确、完整地完成。专家指出,一个完美、有效的沟通过程,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的沟通原则。

1有效沟通的真实性原则

有效沟通的真实性原则,即有效沟通必须是对有意义的信息进行传递。如果信息缺乏真正的意义,哪怕整个沟通的过程全部完整,沟通也会因为没有任何实质内容而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从经济学角度讲,无效沟通是对沟通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渠道、金钱的一种浪费,不仅沟通本身毫无意义与价值,有时甚至还产生负效益,即沟通成本大于沟通的产出。

一个良好的沟通过程,必须要有富有意义的信息需要沟通,这是沟通能够存在、成立和有效的内容基础与首要前提。即有效沟通的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意义,沟通的内容与过程必须具有真实性,沟通的信息必须是至少对其中一方是有用和有价值的。

2有效沟通的渠道适当性原则

有效沟通必须将有意义的信息,通过适当和必要的沟通渠道,由一个主体送达至另一个主体,此即为有效沟通的渠道适当性原则。有了真实的信息需要沟通,也有一些渠道或通路可以将信息传送给信息接受者,但这并不能完全保证沟通的有效性。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信息对于传递渠道的选择有要求。真实的信息,选择了不恰当的渠道进行传递,就会产生信息误读或扭曲,导致沟通受挫或受阻,有时甚至产生沟通灾难。如上司对下级表示友好的方式就因人、因场合而异,如方式选择错误,则可能引起沟通问题。

3有效沟通的沟通主体共时性原则

有效沟通的第三条原则是:有意义、真实的信息必须由适当的主体发出,并通过适当的渠道传递给适当的另一主体接受。此原则可称为有效沟通的沟通主体共同适当性或共时性原则。

人们要想达成有效的沟通,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必须同时恰好是应该发出和应该接受的沟通主体,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主体适当或共时性这两者缺一不可。如信息虽由适当的主体发出,但接受者不对;或者接受者对了,但发出者身份或地位不适当,都会导致沟通失败。只有有意义的信息从适当的主体发出,并准确地传送给了适当的主体及时接受,沟通才可能是有效的。

4有效沟通的信息传递完整性原则

有效沟通必须由适当的主体发出,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完整无缺地传送给适当的主体接受,此即为有效沟通的信息传递完整性原则。信息由适当的主体发出,通过适当的渠道传递,并且也由适当的主体接受了,沟通是否就一定能保证有效完成呢?不一定。这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各种因素的干扰,被传递的信息,有可能在被传递过程中,人为或自然地损耗或变形。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接受者接受到的信息,已经不是发出者所发出的严格意义上的同一信息。既然已经不是同一信息,那么,就有可能发生沟通失误或误解信息。因此,沟通要完美和有效,信息在传递结束时必须仍然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

5有效沟通的代码相同性原则

为了进行有效的沟通,所有沟通主体,即所有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在传递真实信息时,必须使用相同的信息代码系统。即信息在发出者那是以何种代码编码的,在接受者那也必须以相同的代码系统,对接受到的信息代码进行解码。如果双方所使用的信息代码系统完全不同或存在较大差异,就会导致接受者对信息解读无法实现或解读错误,也就是导致沟通失败。人们常说,我在说甲,而你却在说乙。一旦类似错误发生,沟通的过程在形式上是完成与完整了,但在实际上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解码过程出现了断裂,真正有效的沟通没有发生。

6有效沟通的时间性原则

任何沟通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整个沟通的过程必须在沟通发生的有效期完成,否则,也会失去沟通的意义。例如,新闻报道就是典型的案例。在战争中,特务或间谍的信息传递和有效沟通的及时性尤其显得重要。时间上的紧迫性和制约性如此突出,甚至有可能导致战局的大逆转。

7有效沟通的理解同一性原则

在上述所有原则满足的条件下,信息接受者必须真正了解或体验或理解信息发出者所发出信息的真正意义,这就是有效沟通的理解同一性原则。是否沟通过程的解码等过程均无差错,就能确保信息的真正意义被接受者理解呢?也不一定。每一个接受者都是独特的个体,他的经历、经验、知识、兴趣、希望都会左右他对所解读的信息的内在意义的理解,理解一旦偏差,沟通的有效性就会产生问题。

8有效沟通的连续性原则

有效沟通必须具有时间和沟通内容与方式上的连续性。这是说,沟通主体之间要达成有效的沟通,人们必须考虑到相互之间沟通的历史情形,这是因为人类都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情绪和期望对各种情形做出反应的。我们不了解沟通对象的过去,会影响我们预测他现在或将来的行为,而这种预测会明显影响我们与沟通对象在当下的沟通行为。人们对沟通对象的了解越多越深,就越容易找到有效沟通的切入点和恰当方式与途径。从沟通内容与方式上来讲,我们应该使双方均已熟悉的沟通内容和方式尽量不要发生突变,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会有利于沟通对象快速准确理解要沟通的内涵。

9有效沟通的目标性原则

有效沟通应该具有明确的沟通目的或目标。没有沟通目标的沟通,是很难把握与衡量其沟通效果是否与沟通的本意相偏离的。沟通目标、目的不明确,必将造成信息发送者所发信息混乱、模糊、含混不清;接受者只能靠经验和场景猜测对方的用意,从而极易导致沟通误差或沟通失败。另一方面,不同的沟通目标,一般会对应于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沟通行为。如果你想得到你同事的支持,你会特别注意增强和发展你们之间相互关系中友好、合作的一面,但如果你不希望他再上你这来给你增添额外的工作,你可能会想方设法减少友好关系的成分。而这些不同的目的、目标当然会影响沟通的行为与效果。

10有效沟通的噪音最小化原则

客观存在于信息沟通过程中的沟通噪音必须尽量减少,才能进行有效沟通。

事实上,无论人们做出多大的努力,噪音总是难以消除殆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法尽量降低噪音的分贝。跟一个歌唱家的歌唱一样,周围的噪音越低,歌唱家的歌声必然会越清晰,听众听到的歌声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小。沟通中信息的传达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能够把握住以上10条基本原则,就为进行有效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让别人容易理解和把握,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技巧,以便把你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下面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讲话的快慢要适度,声音要适中

首先,在交谈过程中要留意自己,说话是不是太快了?如果说话快而导致字音不清,就等于没讲。即使快而清楚,也不足效仿。说话的目的在于使人全部明白,别人听不清,听不懂,就是浪费时间。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讲话的语音要清楚,快慢要适度。说一句,人家就可听懂一句,不必再问。要明白,陌生人或地位比你低的人是不敢一再请你重说的。

其次,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响。在火车里,在飞机上,或者是在有严重噪声干扰的地方,提高声音说话是不得已的。但是,平时就不必要也不能太大声。在公共场所或在会客室里,过高的声音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

说话不能太快也不能太响,但在谈话中,每句话声调也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说话有节奏,快慢合适,这可使你的谈话充满情感。你可留心那些使人听而忘倦的人的说话方法,留心舞台上的名角念词的方法。

2要揣摩如何用词,说话越简练越好

有些人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拼命说许多话,还是无法把他的意见表达出来,结果对方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却抓不到他话中的意思。所以,话未说出时,应先在脑里打好一个草稿,拟几个要点。

3把握进行良好沟通的要点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特有的联系方式,沟通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有特定的规律和技巧。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不仅会使人工作心情舒畅,而且会使人人缘极好,生活美满。

良好的沟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比知识水平、分析能力和智力程度更为重要,良好的沟通,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