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武侠世界的游戏规则
28520100000007

第7章 张无忌的恋情 殷离:(二)

殷离的人生观影响最大的是她的爱情取向,她不原再如她的女前辈们(包括她的母亲)那样:当她们按自己原本设想好的最佳择偶标准却不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时,恰有一个世间(尤其是众多男性)公认优秀的男子——实则对女性来讲仍有许多缺陷,她们便不加考虑放弃一些自己本应坚守的原则,包括自身人格独立与个人自由,委身下嫁。这种婚姻结合方式在当时认为是无可质疑的,然而一旦爱情的梦纱出现裂痕,最终的受害者只是女性一方,男性利益基本不受多少损失。因此这种女性单方面让步下爱情结合方式,从始至终便无平等可言。女性的权利始终得不到保障并被无情忽视和损害。

奇异的是,殷离出乎奇迹般的看清了这一切,她执拗而不愿陷入这种易进难出地爱情泥沼中,且严格地坚守自己的原则,竭力维护自己认定又精心编织好的爱情理想。

她那由性子而来的爱情观偏执而简扼:当且仅当找到一个绝对符合自己理想的人选时,才会结婚。

这种爱情观引导下,她与男性(张无忌)的爱情拍拖中始终态度强硬并牢牢恪守,毫不退让。这是她的爱情底线且奉为自己虔诚恪遵地爱情真理。但她毕竟忘了一点:婚姻是以男女双方相互退让妥协而达成的一种契约形式。殷离毫不退让的姿态不仅不能使自己在爱情竞逐中胜出,反而封堵自身前进与后退的路线,陷入尴尬境地。

长大后的张无忌显然让殷离失望透了。经过那么多生与死的磨砺以及自小直根的天性本质,张无忌没在仇恨和痛苦中沉沦下去,变得更加凶狠、暴戾,而是在这一系列磨难后厌倦了无休无止的仇恨厮杀、争名夺利、尔虞我诈,心头脱去沉重十字架,获得内心相对宁静和祥和。渐渐超脱种种世俗纷争,继而`以佛家的博大胸怀涵量和悲天悯人的眼光看待这一切,并试图以自身拥有的力量为消解这些纠纷。种种思想行为不知不觉已自然纳入传统侠义范畴,与殷离当日在蝴蝶谷中所见张无忌大相异径。

需要说明的是,殷离心中的张无忌仅仅是她用眼光所看到的张无忌,并未与张无忌有足够心灵交流。也就是说,她其实从未真正了解认识透张无忌。蝴蝶谷中张无忌表现出来的只不过特殊情况下的反常行为,凶狠和倔强仅是表面现象。真实地张无忌是宽厚待人、心地纯正、遵规守矩的君子,而不是离经叛道的异类。关于这一点后来殷离也逐渐认识到,张无忌已非昔日张无忌,第四十回:不识张郎是张郎。殷离离去前说:

阿牛哥(张无忌),你不懂的。在西域大漠之中,你与我同生共死,在那海外小岛之上,你对我仁至义尽。你是个好人。不过我对你说过,我的心早就给了哪个张无忌啦。我要寻他去。我若是寻到了他,你说他还会打我、骂我、咬我?"(第474页)。

殷离最终要离张无忌而去,不是因为自己容貌被毁竞争不过其他几个女子;不是因为她体恤张无忌,免他难堪;不是因为担忧张无忌声名已盛,会嫌弃自己。而是因为她如今再见到的张无忌已非昔日之张无忌,里里外外换了另一副气性,这是殷离最不能接受的。

虽然殷离历经千辛万苦找着活生生真实地张无忌,但已与心中所寄求的相去太远,不得不放手而满怀幽思地离去,这是她的无奈。

殷离就这样幽悠地走了,去寻找心中所想的张无忌。她到底能不能找到呢?谁也说不定,但这确实是个奇特而精巧的结局,它与小昭被迫去波斯一样设计得出人意料,而又能使人感慨万千,催人泪下。比之结尾时周芷若没新意地纠缠高明许多。

并且作者在武侠天地中唯一一次构造了一个"女甩男"的故事,这与武侠世界弥漫的传统气韵南辕北辙。男主角张无忌已经够优秀,以现代标准衡量也差不到那,但殷离还是不顾张无忌对她的千万种风情毫不犹豫地将他甩了。正应和那句话“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东西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