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武侠世界的游戏规则
28520100000018

第18章 书林漫谈(一)

小的时侯,我妈妈不允许我看课本之外的书,理由显而易见:邻家小哥看课外书成绩滑落已为铁证。我更过火,不能自制,撞到感兴趣的书便会死死攥住,势不读完不罢休。

哪个时候能借到的书不多,《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等一些儿童读物。为看书得避开我妈妈的视线,经常挪地方。我充分发挥,利用一切可以藏身之地:柴房柴垛上,衣柜顶,杂物房,沙发后……有回被我妈妈逼急了,用嘴叼住书,手脚并用爬上树,夹在树杈间美美地读到傍晚,直到页面上的字再也辨认不清,才恋恋不舍的合上书,爬下来。

我妈妈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有别于平常教子方式,慈母之仁不见,逮到一次便会顺手一巴掌。有回在厨房碰到,二话不说,一手把书按在砧板上,另一手操菜刀了抡下来把它劈为两半。十几年后,那把菜刀划动时闪显的一道寒森森的亮光以及我妈妈汹滋滋的模样,还时不时闯进我的脑海,令人心悸。

就这样子,读了一些书,也挨了一些大耳刮子,吃了不少亏,但我也没后悔。如果说每一个良好习惯形CD必须付出点代价,那我为阅读而吃的巴掌分量不算小了。

现在我可以自由地看很多书,理由也显而易见。我妈妈已不需操那份心,自然不再管束。就我自己而言,现在读的这个专业要求我必须看一些书,充实自己的文学涵养。

刚来校时,一位师兄说,他不欣赏哪些考试好的人,只佩服哪些看了很多书,眼界高,心界开阔的人。我对这话十分赞同,推崇备至,奉为经典。

现在我有很好的阅读习惯,看书时随身备一支笔与一个本子,随时记下书中一些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句子或段落,以及我本人的感想,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曾在阅读完古龙《神剑山庄》后,对书中那些江湖人士的生存状态作了一番浅显的研究。发现他们处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种胶着状态下,最能体现其生命意志,人格魅力,人性光辉以及作者的创作功力与思想深度。当人物不能由着心愿沿原本设想好的人生轨迹走下去,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现实与心灵碰撞、纠纷,诱发无穷的痛苦与悲情。从此人物苦苦挣扎无一不揪住每一个真诚的读者。这种写法是武侠创作一大优势,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改变原有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则,构建武侠独特的天地与世界,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彩。

于是我把“身不由己”的几种情况整理出来,写出我的一点真实的感受,标题为“谈武侠小说中‘身不由己’的几种情况”。几番修改后投稿,居然有幸被编辑选中,刊登出来回应还不坏,许多和我相熟的人对此颇有赞许。其中有个很淑女的女孩,就这个问题与我渐渐聊开了,她的见解又高明许多。众所周知,淑女们往往自恃甚高,心高气傲。和她们搭上几句实在不容易,能让她们主动来答话更需水平。除非我是绅士,可她不会认为我是绅士。而我自己当时还在就自己是不是流氓这一问题整日整夜的思索,正在犯头疼,不会有闲充绅士,以前更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