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武侠世界的游戏规则
28520100000016

第16章 浅析金庸小说人物典型性(二)

比如金庸早期作品《书剑恩仇录》里有这样一个片段:红花会误以为周仲英勾结清廷出卖了文泰来,陈家洛便率一袭帮众直逼“铁丹庄”。这里自然避免不了江湖帮派以强凌弱的处事方式,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又避不了携带“黑社会”的嫌疑。但从以后的作品以及集结的所有作品来看,这种汹滋滋,威咄逼人的做法仅此一处,再也没发生。再比如《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年少时由于生存处境的恶劣,一丝一毫都离不开靠自己的血和泪去拼力争取,因而使他不自觉养成可一种偏执、轻浮、狡诈的性格。但作者给他以后的生命历程安排了小龙女与郭靖。小龙女的淡泊、娴静,郭靖的宽厚、博仁则无疑是其一帖良方,处处针对其缺陷下药。在他们的熏陶下以及杨过自身十六年的磨砺,他最终成为处事老道、纯熟的“神雕侠”,看他在“万兽山庄”降服十鬼的手法,威德并施,做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不得不令人佩服。

从这一层讲,金庸作为创作主体本身的心理健全和公正,有效的促使主人公特别是正面人物心智地全面发展。因此,人物与作者形神一致,显示了一种人文主义下的作家人格及思想的真诚。这也就说明为何武侠这种浪漫主义文本吸引读者,绝大成分是由于创作者以现代人的处境予以思索,而且是设身处地的探讨。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有其极深厚的人文底蕴,“侠、仁、义”是其主人公们所共有的也是统摄整个作品的主旨思想。从创作理念看,金庸小说中明显偏重“侠”而轻“武”,且不说前期的作品主人公们浸染这种精神,封笔之作《鹿鼎记》则很难有“武”可言,去掉“武”的外形,剩余的只是些信仰和精神。书中的几位主角全都为自己的精神存在,并为之奋斗,无论是杨过、郭靖,还是令狐冲及乔峰,他们都有强大的信仰力在支撑。“侠、仁、义”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使之贯穿于其生命的全部活动中,统摄整个生命的磨砺经由。

从这一点来说,作为一些典型人物中的典型,他们身上放射的人性光辉时刻折射出某种夺魂摄魄般地强劲震撼力。能使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并自觉接受其思想,感受其人格魅力,并对照自身的污垢,使之不断纯善,趋于白璧无瑕的境地,这是伟大作品以及其典型人物应给予读者的礼品,并使自身传承后世的根本可依之基。

有这些深层次的人文底蕴为依倚,金庸作品中的人物才能使人阅后严肃认真的思考,探究生命的本质及人生的意义,并努力澄清个体行为与社会大体的关连,为以后的生存作铺垫和准备。从此推导,正是由于这种理念的感受,读者于心底才能不可磨灭地对其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灵魂深处不可动摇的地位。比如:杨过与令狐冲那种潇洒风度,追求自由的大度,以及一如前往的气度;郭靖与乔峰天人一般的风彩,和近乎完美的个体行为,“为国为民”的豪情壮志,称得上白璧无暇。或多或少激励人们,引导一代有一代的人群的趋向。这些同时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深度思索。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灵魂符合理想,且符合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不同类的人各有各不同的性格行为思想,且旗帜鲜明;同一类层的人的性格也不尽相同;个人身上既有善的一面也有糟粕的表现,并且前后期表现出来的也大相异径。这几种分类刻画方式,不仅填充了人物的瑰丽色彩避免单一苍白,同时也避免了在不同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雷同,并且明显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符合社会的分层且可以从不同层的人群中找出原型,丰富性与真实性有源有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