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家姓三字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
28516500000023

第23章 颜氏家训(20)

③经论:佛教以经、律、论合称三藏。经,记载佛所说的;律,记载戒规;论,是对经义的解释。

④牢固:言信念坚定不移。

⑤重(chóng):再次。

⑥原:推原,推究。四尘:佛教称色、香、味、触为四尘。五荫:亦作五阴,或五蕴。指色蕴(形相)、受蕴(情欲)、想蕴(意念)、行蕴(行为)、识蕴(心灵)。

⑦形有:形体所具有的,即宇宙间的各种事物。

⑧六舟:即六度,或六波罗蜜。波罗蜜,指人生由此岸到达彼岸。六舟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即禅定)、智慧(即般若)。这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三驾:即三乘,或三车。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这是佛教引导众生解脱的三种途径。

⑨千门:佛教用语。为“千法名门”的简略说法。指种种修行的法门。

⑩《七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百氏:指诸子百家。

内教:佛家称佛教为内教,其余各种学说(包括儒学)称外教。

渐:指佛教的渐悟。极:指儒学的理归一极。

内典:佛教经典。初门:初入佛门的阶梯。

五禁:亦称五戒。指不杀生、不盗窃、不邪鄙、不虚妄、不饮酒。

外典:指儒家经典。

畋(tián)猎:狩猎。

燕享:饮宴。

卒(cù):猝然。

释宗:释迦牟尼所立的宗教,即佛教。

方:依托,验证。迂诞:荒唐。

精纯:清白纯洁。

课:赋税。役:徭役。

因缘:佛教用语。指产生结果的原因,和促成这种结果的条件。

安:安放,安置。这里引申为确定。

质重:体质沉重。

系属:联属,联结。

一宿:一个星座。

从:同“纵”。

乌兔: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

一等:一体,一样。

五星:也作五曜、五纬。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二十八宿:古人认为,四方各有七宿。东方为: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为: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为: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为:井、鬼、柳、星、张、翼、轸。

均:均匀。

法:标准,模式。

归塘:亦作归墟。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尾闾:传说中泄海水的地方。《庄子·秋水》:“天下之大,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渫:同“泄”。

沃焦之石:传说中东海南部一座大石山沃焦山上的石头。此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入此处,无不焦尽,故名沃焦。然:同“燃”。

天汉:银河。

九州:我国上古时期的行政区划。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剪疆区野:划分疆界。剪疆,剪裁疆界;区野:区分界址。

若为:奈何。躔(chán)次: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

乾象:天象。

昴(mǎo):二十八宿之一。旄(máo):旗杆头上装饰的牦牛尾。

雕题、交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后汉书·南蛮传》:“《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题,额头。雕题,雕刻额头。这里泛指纹身。

之:所。之信,犹所信。

浑:指浑天说。认为天地形如鸟卵,天包着地,像卵包着卵黄一样。传此说者,有汉末陆绩、三国王蕃等。盖:指盖天说。认为天像无柄的伞,地像无盖的盘子。传此说有蔡邕等人。

乍:或。宣:指宣夜说。认为气体构成无限的宇宙,众星自由飘浮在无边的虚空中。安:指《安天论》,系汉代虞喜于成帝咸康年间根据宣夜说写成的。

斗:北斗星。极:北极星。周:环绕。

管维:亦作斡维。运转的枢纽,斗枢。属:联结。

臆说:想当然的、无根据的言论。

大圣:佛家称佛或菩萨为大圣。

恒沙:佛教用语。“恒河沙数”的简略说法。佛教认为,世界就像恒河沙数一样。《金刚经》:“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不多?”恒河: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的一条大河。

微尘:佛教用语。指细小的物质。劫: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年毁灭一次,其后又重新开始;从世界的形成到毁灭,为一劫。

邹衍(约前305~前240):亦作驺衍。战国末期阴阳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邹衍提出,中国名叫赤县神州,内有九州,而全世界有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共九个,称大九州,故全世界共八十一个州。又说,每九个州有海环绕;八十一个州外,又有更大的海环绕;再往外,便是天地的边际。

汉武:汉武帝刘彻。弦胶:据东方朔《十洲记》载,“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能续弓弩断弦。刀剑断折之金,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所续之际,终无断也。”

魏文:魏文帝曹丕。火布:火浣布。传说,此布可用火烧来除去污垢。据《搜神记》:“汉世西域旧献此布,中间久绝。至魏初时,人疑其无有。文帝以为火性酷烈,无含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

“胡人见锦”二句:《太平御览》八二五引《玄中记》:“汉人曰:‘吾国有虫,大如小指,名曰蚕,食桑叶,为人吐丝。’外国复不信右之。”

祝师:男巫师。幻术:魔术。

种瓜:据《太平御览》九七八引《搜神记》:“吴时有徐光,常行幻术,于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移井:移动水井。出处不详。

神通:佛教认为,佛与菩萨具备各种巨大的能力。感应:佛教认为,众生可靠自己的精诚感动神明,神明也会给回应,所以叫感应。

宝幢(chuáng):佛教的经幢。或为书写佛经的长圆筒形绸伞,或为刻有佛经的石柱。

由旬:也译作“俞旬”、“由延”。古印度计算长度的单位。一由旬,或说相当于十六里,或说相当于三十里,或说相当于四十里。座:指佛坐的莲花座。

净土:佛教用语。指庄严洁净,没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极乐世界。与“俗世”相对成义。

踊出妙塔:据《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妙塔:指七宝塔。踊:通“涌”。

影响:影子与回声。

业缘:佛教用语。认为一个人的境遇与生死,都由前世的业缘决定,善业生善果,恶业生恶果。业包括身业(行为)、口业(言语)、意业(思想)。

差:差误。阑:晚;阻隔。

九流:战国时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百氏:诸子百家。

项橐:春秋时人。据《战国策·秦策》,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但十岁就死了。颜回:孔子弟子。据《孔子家语·弟子》,“颜回二十九而发白,三十早死。”

原宪:字子思。春秋时人。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传》说他蓬户、褐衣、蔬食,而不减其乐。伯夷:周武王灭商后,他与弟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上。

盗跖:名跖。盗,是对他的诬称。春秋战国之际人。《史记·伯夷列传》说他“横行天下,竟以寿终”。庄:战国时楚人。曾于楚怀王时起兵反楚,后称王于滇。

齐景:指齐景公杵臼。桓魑(tuī):春秋时宋大夫。《礼记·檀弓上》说他“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由此可见他的富足。

先业:先辈的业缘。

钟:碰上,适逢。

傥:如果。值:碰上。

开辟: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已:通“以”。

精絜:清白纯洁。絜:古“洁”宇。

经:佛经。律:戒律。

格:度量,衡量。

阙:通“缺”。行(xìng):品行。

毁禁:破坏戒律。侣:僧侣。

供养:僧尼不从事生产,靠庙产和施主的布施生活,故称供养。

戒行:竭力执行、遵守戒律。

法服:佛教徒所穿的袈裟。

斋:吃斋。讲:讲论佛经。诵:诵读佛经。持:高诵佛号。

白衣:僧尼穿黑衣,而天竺之婆罗门及俗人多穿白衣,故佛教徒称世人为白衣。

不啻:不止。山海:比喻高和深。

诚孝:忠孝。

仁:爱人。惠:乐善好施。

须达:菩萨名。为舍卫国给孤独长者的本名。流水:菩萨名。据《金光明经》,流水长者乐善好施,见涸池中有鱼万条,便用二十条大象载河水,救活了鱼。

罄(qìng):用尽。

编户:编入户籍,登记在册的户口。

大觉:佛教用语。指佛的觉悟。这里借代佛教。

身计:自身的生计、打算。

徇:通“殉”。

偕:共同,都。化:感化,教化。黔首:老百姓。

道场:佛寺。隋炀帝大业中改称全国佛寺为道场。

妙乐:西印度古国名。禳佉(qū):印度神话中国王名。

后身:佛教认为,人有“三世”。前世称为前身,死后再转世,称为后身。

属:联缀。

征须:征求。须:求。

作地:(为后身)求福地。

苍生:百姓,庶民。

预:干预,干系,关系。

神爽:神魂,心魂。

凡夫:平庸的人。蒙蔽:耳不聪目不明。

天眼:佛教认为,天眼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

念念:佛教用语。指极短的瞬间,刹那。

生生:佛教用语。轮回。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范。语出《论语·颜渊》。

济时:救济时艰。益物:有益于外物。

津梁:桥梁。

庖(páo)厨:厨房。

高柴:字子羔。孔子弟子。性仁善。折像:字伯式。后汉人。据《后汉书·方术传》:“折像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萌芽。”

含生之徒:放生的人。这里泛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和:调和,拌合。沐:沐浴。这里指洗发。

光:光润,润泽。

江陵: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

鳝:黄鳝。羹:糊状的食品。

王克:南朝人。王彧的曾孙。江陵失陷后至长安,北周授予他仪同大将军。后任永嘉太守。永嘉:郡名。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隋开皇中废,炀帝大业初改括州为永嘉郡,治所在括苍县(今浙江丽水县)。

饷:款待。

炙:烤。

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梁孝元:指南朝梁元帝萧绎。公元552~554年在位。江州:梁时治所在南昌。

望蔡县:治所在今江西上高县。

刘敬躬乱:梁武帝大同八年正月,安城郡民刘敬躬谋反,占据郡城,进攻庐陵,夺取豫章,进逼新淦、柴桑,达到几万人。二月,江州刺史湘东王遣中兵曹子郢平叛,俘虏了刘敬躬,送至建康处死。

廨(xiè):官厅,官署。

将:带,携带。

刹柱:幡柱,即佛塔顶上的饰柱。但,此处似指幡竿。

屏住:遮住。形像:指佛像。

啖(dàn):吃。

疹(zhěn):皮肤上起的小疙瘩,呈红色。

癞(lài):黄癣。

杨思达:不详。西阳:郡名。治所在西阳县(今湖北黄冈县东)。

旱:干旱。俭:歉收。

部曲:豪门巨族的私人军队。

奉朝请:官名。一般为资深而闲散的官员。

笃:(病势)沉重。

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淀:比较浅的湖泊。

啮(niè):(用牙齿)咬。

舅姑:旧称丈夫的父母。

蛇虺(huǐ):毒蛇。这里是名词用如动词。蛇虺其性:使自己的心肠像毒蛇一样。虺,古籍上常指毒蛇。

毒口:一本作“恶口”。恶言恶语。

阴:指阴曹地府。

算:寿命。臧林《拜经日记》:“经算,谓年寿也。十二年谓纪,百日为算。”

\[译文\]

佛教中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事,是可信而且有应验的,我们家世代皈依佛教,不可轻慢。其间精妙的意旨,都记载在佛教典籍里,我不在这里多作赞美转述了;只怕你们对佛教的意旨信念未够,我才稍作一些劝说诱导。

推究“四尘”和“五蕴”的道理,剖析世间万事万物的奥妙;运用“三乘”、“六舟”的办法修订,超度万物众生;佛教中有种种修行,让众生皈依于空,有种种法门,使人向善,里面的辩才及智慧,岂只是儒家七经和诸子百家所具有的广博学问?佛教的最高境界,不是尧、舜、周公、孔子之道所触及。佛儒本来就是一体的,但由于两者在悟道的方式等方面有不同,所以境界的深浅也有些差异。佛典的初学门路,有五禁;儒家经典中所提到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皆与之吻合。仁,就是不杀生的禁戒,义就是不偷盗的禁戒,礼是不邪恶的禁戒,智是不酗酒的禁戒,信是不妄言的禁戒。说到狩猎、战争、宴饮、刑罚等,都是人类的本性,不可能立刻消除,只能有所节制,不至于过分。尊崇周公孔子之道,却违背佛教宗义,又是多么糊涂啊!

世俗对佛教的指责,大概有下面五种:第一,认为佛教所讲述的是现实世界以外及神秘怪诞无法掌握的事;第二,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未必有相应的报应,佛教所强调的因果报应是欺骗众人的;第三,和尚、尼姑这一类人品行大多不清白,寺庵为藏奸纳垢之地;第四,僧尼不交租服役,耗费国家黄金财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第五,就算存在因缘关系,又怎能使今天辛苦劳作的甲去为来世的乙预谋利益呢?因为甲乙是不同的两个人呀。我现在对以上指责一并解释如下。

对于第一种指责的解释:远大的东西,难道可以测量吗?人们所知道的,没有比天地更熟悉的了。天由云气聚结而成,地由实块积结而成,太阳是阳气的精华,月亮是阴气的精华,星辰是宇宙的精华,这是儒家信奉的观点。星辰有时坠落大地上,就成了石头;如果精华是石头,就不会有光芒,其物质沉重,靠什么力量悬挂于天上呢?一颗星大概有一百里长,星宿从头到尾,相隔几万里;直径百里之长的物体,相隔万里连成一片,它们之间的宽窄纵横排列都有一定的常态,有盈缩的变化。再者,星星与日月的形体,色泽相似,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可是,日月也是石头吗?石头是牢固细密的物体,那太阳中的三足乌,月亮中的玉兔又如何于其中存身呢?石头漂浮在气体中,如何能运转呢?日月星辰,如果全是气体,那么气体轻飘,应与天合而为一,来回环绕运转,不可能互相交错。它们的速度应该一致,但为何日月五大行星、二十八星宿各有各的速度位置,移动的快慢不均匀呢?难道是气体坠地忽然变成石头吗?大地既然是实块积聚而成的,应该沉重,可是往地下挖竟能挖到泉水,这说明地是浮在水上的;那么积水下面又有什么呢?长江、黄河和许多的川溪,其水流从何处来呢?东流到海,海水为何不溢出地面呢?海水经过归塘、尾闾,那么这些水又流到何处呢?如果说海水被沃焦山的石头烧掉了,那么是什么样的气体让石头燃着了?潮汐的涨落,又是谁在控制呢?天河挂在空中,为什么不散落下来?水的特性是从高处向低流,为何又升到天上去呢?天地初开时,就有了星宿;当时九州的地域尚未划分,诸侯列国尚未分封,这些疆界是如何根据星辰运行的位置来确定的呢?诸侯在分封的区域内建国以来,又是谁主宰这些事呢?诸侯国有增有减,星辰的位置却没有改变,而其中的吉凶祸福照样发生,毫无偏差;天象之大,星辰众多,为何以星宿来划分地上州郡只限在中原地区呢?被称作旄头的昴星是对应匈奴的,西胡、东越、雕题、交阯:这些地域,竟白白地被抛弃,难道它们就没有对应的分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要去追究是永无穷尽的,又如何能以常人常事之理去判断茫茫宇宙之外的无穷事理呢?

一般人所相信的,都是耳闻目睹的事物;凡是耳闻之外的事物,都加以怀疑。儒家对天的看法本来有几种,有浑天说,有盖天说,有宣夜说,有的则相信安天论。此外还认为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转动,是依靠斗枢为转轴。如果是亲眼看见,就不会有这么多看法。如果是凭空推测度量,究竟哪种方法可靠呢?我们为何相信这些凡人的猜测而怀疑圣人释迦牟尼的精妙教义呢?为何认定决不会有像印度恒河小的沙子那样多的世界,微小的尘埃也经历过数次的劫波呢?而且,邹衍也有中国之外还有九州的说法。山里的人不信有树木那样大的鱼,海上的人不相信有鱼这么大的树木,汉武帝不相信世上有可以粘合断裂弓弦刀剑的弦胶,魏文帝不相信有耐火的火烷布;胡人看见锦,不信是用吃桑叶的蚕吐的丝织成的,过去我在江南时,不相信有容纳千人的毡帐;等到了黄河以北后,才发现这里的人们不相信有容纳二万斛的大船。而这些都是得到事实验证的。

世上的巫师和熟悉各种幻术的人,尚能穿行火焰,在刀刃上行走,种下的瓜果立刻成熟,还可以挪开井盖,片刻之间,千变万化。人力亲自所作所为,尚能如此,何况佛的神通广大,更是不敢想像的,高大达千里的幢旗,广大达数千里的莲花宝座,庄严洁净的极乐世界,从地上踊出座座宝塔,这难道不是瞬间变化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