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故事育人策略
28498700000011

第11章 为人与处世(1)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在学校里,不但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这些都是我们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此,教会学生一些为人处事之道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学生在上学时是处在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他们将来都会进入职场和社会。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在压力和不利因素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在与父母的关系、恋爱以及自己的相貌、自尊等方面,都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希望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之中。他们应该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明智而负责任地为人处世,希望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都能头脑敏锐,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希望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希望他们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影响和帮助他人。

为此,我们需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比如:

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2.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则所有的人都会在某方面显赫。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环境。有损你的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朋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6.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半事功倍。

7.决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长外常挂在嘴边,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无形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8.决不抱怨:抱怨会使你丧失信誉。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圆满。适度地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9.不要说谎、失信:对朋友同学说谎会失去信任,使朋友、同学从再相信你,这是你最大的损失。要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0.目光远大。聪明人为冬天准备。一定要多交朋友。维护好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总之,一定要多交朋友。维护好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当学生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时

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在校园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影响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在学校与人友好相处,拥有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同时又为将来步入社会做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充分了解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过去我们与同学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只是友谊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拓展。此外,那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例如,我们可以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想交往的人就可以不去理他。然而,时至今日,住到现代校园的集体宿舍里,我们就不能再仅凭个人好恶与人交往了。对于集体中的每一员,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要每天面对,都要与其相处。所以,不仅要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还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这是现代校园人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另外,校园人际关系的新特点还表现在不能仅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还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别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欢的。因而,在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就不能仅仅指责和埋怨对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谅解和彼此的适应。这就是说,学生必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二、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常听到有同学讲:“那人性格好,懂得多,所以喜欢同他交流。”的确,一个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或具有某些特长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欣赏他的品格、才能,因而愿意与之接近,成为朋友。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更友好、更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施展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人们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对个性品质一般评价最高的是真诚,评价最低的是虚伪。人们选择朋友,首先考虑的是个性品质,愿与成熟、热情、坦率、思想活跃、有责任感的人多交往。另外,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等情绪反映为特征的。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须注意情感的相悦性。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真诚评价自己的人具有好感。自己一旦受到某人赏识、喜爱,得到好的评价,就会由于受到称赞而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此人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减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际冲突,达到情感相悦,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心理条件。真诚地赞美他人,他人反过来会对你抱有好感。有些人常常太注意自己,不能发现别人的可贵之处,如果你能仔细观察,多注意别人,就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并且肯定和表扬别人的长处,此举将会给自身带来益处。

三、要宽容,学会体察对方心理,做到以诚相待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个性的丰富性,这必然引起个体之间冲突的加剧,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求同存异,具备宽容豁达的心理品质,就必须多为别人着想,做到以诚相待。

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善于体察别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以同宿舍的室友为例,他们间的交往频繁,因接触多、机会多,交往最易,但也因接触多、摩擦多、矛盾多,交往也最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观察,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如经常打水、扫地,为生病或有事的同学打饭、补习功课等。而现在的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交往倾向。很多人只强调他人对自己应该承认、理解、接受和尊重,却忽视对等地去理解和尊重他人;只注意自己目的实现,却无视他人的利益和要求等等。在这种倾向支配下,他们常常不顾场合和对方心情,一味由自己的性子去交往,致使在交往中出现尴尬的局面。试想一个人处于心理低潮时,你却在他面前宣告自己的成就,结果又会怎样?所以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诚实守信是一个基本的做人准则。在我们学生的交往中,如果友人欺骗你,你的自尊心就会被伤害,你也许就无法像以往那样去信任他。同样,我们也应该以诚实、真挚的态度对待他人,去获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它显示了一个人的自尊和它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可以使人在交往中获得他人的信任,进而把那些具有相同优秀品质的人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建立无需伪装自己的轻松、愉快的社交圈。

交友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虚伪不可能永远地隐瞒,一旦被对方发现,就是对友谊的最大伤害。因而,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宽宏豁达,要体谅他人,要处处以诚相待,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朋友,才能与人更加友好地相处。

四、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

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很多存在人际关系障碍的同学都是由于沟通技巧的缺乏所造成的。很多同学都说,他们在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往时能表现得很自如,但与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往往很被动、拘谨、畏缩,不知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很多同学由于缺乏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往往容易对人际交往失去兴趣,并造成在人际交往的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而且容易因不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对许多学生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必要的技巧,应采取主动的、积极的方式,去逐步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不应一味地回避。

总之,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自信,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逐渐走向交往成功,走向人生成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特别精选了一些富有教育智慧的育人小故事,以便广大班主任老师有针对性地使用生动的故事教育学生。

故事1.给别人设计

一只狼躲在一个山洞里,等待着猎物的到来,但是,好长时间过去了,也未见猎物的踪影。狼想,这一定是陷阱布置得缺少诱惑力,于是,狼采集了一些鲜嫩的青草,沿路撒着,一直延伸到洞里。

狼继续隐藏在洞口等待着猎物,果然一只山羊吃着草走了过来,钻进了洞里。狼大喜,扑上前去,将洞封住,山羊情急下向洞的深处跑去,最后竟然从后面的一个小洞逃走了。

狼十分懊丧,它将洞内所有的出口巡视一番后又全部堵住,然后又躲在洞口等待猎物。一会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一群持枪的猎人蜂拥而入,因洞内所有的出口全被堵住,狼束手就擒。世上的陷阱起初都是给别人设的,后来却往往陷了自己……

故事2.锁与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

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故事3.珍惜所有

西方国家流传着一个故事:三个商人死后见上帝时,讨论他们在尘世中的功绩。一个商人说:“尽管我经营的生意接近于倒闭,但我和我的家人并不在意,我们生活得非常快乐。”上帝听罢,给他打了50分。

第二个商人说:“我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呆在起,我只关心我的生意。你看,我死之前,是一个亿万富翁!”上帝听罢默不作声,也给他打了50分。

这时,第三个商人开口了:“我在尘世时,虽然每天忙着赚钱,但我同时也尽力照顾我的家人,朋友们和我很谈得来,我们经常在钓鱼或打高尔夫球时,就谈成了一笔生意。活着的时候,人生多么有意思啊!”上帝听他讲完,立刻给他打了满分。

学习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与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课。

故事4.候机的女士

一天晚上,她在机场候机。为了打发几个小时的等候时间,她买了一本书和一盒饼干。她找到一个位子,坐了不来,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突然间,她发现坐在身边的一个青年男子伸出手,毫无顾忌地抓起放在两人中间的那个盒子里的饼干吃了起来。她不想生事,便视而不见。这位心怀不悦的女士也开始从那个盒子里拿饼干吃。她看了看表,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看到那个“偷”饼干的人居然也在做同样的动作。她更生气了,暗自思忖:“如果我不是这么好心,这么有教养的话,我早就把这个无礼家伙的眼睛打肿了。”她每吃一块饼干,他也跟着吃一块。当剩下最后一块的饼干时,他不太自然地笑了笑,伸手拿起那块饼干,掰成两半,给了她一半,自己吃了另一半。

她接过那半块饼干,想道:“这人真是太没教养了!甚至连声谢谢都不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听到登机通知后,她长出了一口气。她急忙把书塞进包里,拿起行李,直奔登机口,看都没看那个“贼”一眼!在飞机上坐好后,她又开始找那本没有看完的书。突然,她愣在那里,她看见,自己的那盒饼干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包里!现在要请求那个人原谅已经为时太晚了。她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自己才是那个傲慢无礼、没有教养的“贼”。

曾几何时,我们在辞海中以为事情应该是某种样子的,而后来却发现,事实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曾几何时,我们因为缺乏信任而凭借主观臆断来不公正地评价别人,结果往往远离事实?

当学生遇到不良诱惑时

心理学家常把青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意指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失足犯罪的时期。因为各种欲望的增强和精力的充沛,以及社会上各种不良的影响,使青少年极容易受到诱惑,唆使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研究表明,由被动性的自我控制向主动性的自我控制发展是儿童自制力的基本规律,而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确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强而不稳”,波动很大。

当面对诱惑时,最有力的支持来自于学生自己。内心坚定的自制力是抵制诱惑的有力武器,它使人从无能为力的受迷惑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控制自我能力,重新做自己的主宰。所以,增强自制力是抵制诱惑的根本。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较强的自制能力呢?

1.提高辨析能力。平时我们就要主动了解诱惑的本源,撕破诱惑迷人的面纱,窥探丑恶的灵魂。

2.找准生活方向。平时我们的生活就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始终把理想和目标放在“思想的第一线”。

3.增强抵制能力。从小事做起,排除干扰,善待自我,奖惩分明。例如:连续一周按时完成计划,奖励自己打一场球,不能完成,罚自己抄几篇文章等。

4.净化周围环境。亲同道之人,交良师益友;远异道之徒,疏损亲逆友。

5.强化斗争意识。不仅在思想上,更要在行动上积极与不良行为作斗争。通过与外界不良诱惑的疏远而达到抵制的目的,我们自己就不可能苟且参与了。

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方法去抵制诱惑。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特别精选了一些富有教育智慧的育人小故事,以便广大班主任老师有针对性地使用生动的故事教育学生。

故事1.远离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