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顶级管理
28490500000078

第78章 “戒之五”管理

管理倾向在正式组织阶层中运作,而领导则不然。当变革牵涉到打破组织樊篱、减少组织层级、增加委托服务以及提高领导能力的需求时,管理工作将把人们置于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在一个以管理活动为主的稳定世局中,工作依序通过阶层体系完成。因此人们对下趾高气扬。对上则卑躬屈膝。在变革不断产生的世界里,更多的领导是必要的。而指挥系统以外的人员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同组织中摸不到的部分,组织文化即是一例。由于新的产品策略需要新的资讯系统、新的绩效评估方式、新工作以及新态度等,那些发动变革的高级主管将被迫进行比过去更多的人际互动。管理者如果只注重与下属的互动,而忽略人力资源、资讯部门甚至其他经理人的互动,失败注定来临。

一个位置处于低阶层的员工,也许他看起来不是那么能干,但是往往在某个时段他们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他们可能在那个时候可以扮演刁难或协助重要策略管理者的关键角色。典型的例子是在电影及电视影集中扮演低阶军人的Radar,居然可以当场挡下一名少校军官。世界上有不少像Radar的人物。管理工作将逐渐面临依赖他人——组织上下甚至组织外人员——的处理行为。

依赖并不是一个新的理念,这个概念早在1930年就被讨论过,虽然不是大鸣大放,也非直接探讨,但至少在学界引起了注意。相对而言,比较受重视的是权威、责任、控制幅度、组织架构及管理。当我还是一个助理教授时,我便发现管理职位促使人们依赖他人。甚至指挥系统以外的人,这种对依赖的见解比传统正式权力的看法高明多了。

阅读手记:管理的戒律

约翰·科特正用自己鲜明的理念告诉我们:

由于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项领导任务,领导人通过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进行着自己的目的,因此管理工作渐渐成为依赖他人,而非权力施展的游戏。这个时候下命令就不再是工作的重心了,发展良好的人际工作关系是重点挑战的对象,关心下属以外的人员,将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企业的利益来说,积极管理与上司的互动关系是必要的。

妥善管理上司是良性管理与领导的一部分。将上司管理好,意味着了解上司的处境、自我评估与需求分析,然后发展一种满足双方需求与风格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彼此的期待、依赖及坦诚,并且足以让上司了解情况、慎用时间及资源。

管理者或领导者的日常作息极少符合一般人对领导者或高级主管的刻板印象,这个事实容易造成管理工作者或新进员工的混淆。然而,当我们将工作的多元性(包括管理及领导)、工作的困难度(包括维持与变革)以及管理范围内的人际关系复杂度(远超过正式的科层关系)纳入考虑时,他们的日常管理行为便不难理解了。

管理者或领导者的日常作息与我们想像中“能干的经理”或“有远景的领导者”是大不相同的。在真实的生活中,高效率的主管花很多的时间与人交谈,对象包括下属以外的人员。除了业务范围的主题以外,他们也广泛地提出问题,而很少下达命令,也少做“大”的决策。在谈笑间他们的关系更加巩固。虽然是轻松与闲聊的方式,他们拥有极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将多元的任务(即领导与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凯文·凯利的管理思想精髓:网络化管理

人物档案

凯文·凯利(Kevin Kelly)目前是美国《WIRED》杂志的主笔,他是在美国的管理思想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一个人。他能长期视察各个阶段的发展,他对于自己的管理思想很负责任,他在自己的著作《Out of Control》、《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中都有很好的阐述。他一向主张科技并不是万能的,他觉得在人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上,科技是有很大的功劳的,但是却不是说它就是万能的。

这个时代与过去不一样。

——凯文·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