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顶级管理
28490500000140

第140章 国际化的管理

欧莱雅是在1907年由欧仁·舒莱尔(Eugene-Schueller)创立的。作为一位药剂师,他曾走街串巷推销自己配置的染发剂。他在最先创立这个品牌的时候也是抱着要把产品国际化的标准来管理和要求的。后来,经过了几代领导者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国际化的标准。

到我接手的时候,这个企业和品牌都已经脱胎换骨了。如今,欧莱雅销售额最大的产品——欧莱雅·巴黎,销往世界各地。当然,它地道的巴黎味依旧浓郁。十年前,欧莱雅55亿美元年销售额中75%是在欧洲实现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法国;去年,欧莱雅137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只有49%来自欧洲,另有32%来自北美市场,这一比例比20世纪90年代初高出了一倍。

这样的成绩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取得的呢?首先是企业的内部有着很好的文化氛围,大家在洋溢着宽松的和国际化的浓厚氛围里工作,即使是在公司内部的一个咖啡馆里,也能听到法语、英语甚至德语和亚洲国家的语言。欧莱雅公司的员工来自45个民族,在4.8万名员工中,3.6万来自法国以外的国家。在400名高层管理人员中,有40名西班牙人、70名意大利人、40名德国人和35名英国人。在欧莱雅8000名经理人中,有2000人享有股票期权。

同时,这里工厂的管理也很人性化,在德国的一家欧莱雅工厂,顶棚和四周墙壁都是玻璃板,这样工人可以享受美好的阳光。这里没有忙碌不休的流水线,而是分隔开的一个个车间。这样,车间经理人可以与每一位员工亲切交流,他们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员工握手。当车间需要增添新设备时,一线工人们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欧莱雅的人员流动率相当低:员工平均服务时间为14年。就是这样和谐的国际气氛让欧莱雅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阅读手记:成功不用说

说起来,我很喜欢欧莱雅这个品牌,包括它的护肤品和护发品,我觉得真的是很好。

有机会采访欧莱雅的总裁盖·保罗,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没有想到这个风光的人物竟然只说前辈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就是不谈自己的成绩。

记得他给我讲到欧莱雅曾经的一个管理者欧文中,他说欧文中是一个很爱玩的人,喜欢骑摩托车,甚至获得过某个奖项。最初欧文中只是在欧莱雅里做一个销售员,主要向客户推销产品。到1978年负责欧莱雅意大利的业务,1981年开始管理美国分公司。当时,巴黎的同事无不视美国为畏途。欧莱雅的兰蔻要想打入雅诗兰黛和露华浓掌控的美国高档化妆品市场,被认为几乎是不可能。但欧文中说服了当时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梅西百货(Macy's),在其化妆品柜台区,获得了与雅诗兰黛同样的销售面积。这一年,兰蔻便获得了25%的销售增幅。

欧文中的能力在那一次体现出来了,1988年,欧文中接任欧莱雅的董事长,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相当冒险的举动。因为欧文中当时是(现在也依然是)法国大企业掌门人中惟一的外国人。他面临的强劲挑战是:如何在世界各大化妆品企业全球化的拓展大潮中,让欧莱雅跳出法国的圈子。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欧文中已经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可以。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除了对欧文中的佩服之外,我更佩服眼前采访的这个人,虽然他没有告诉我他接手之后欧莱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是欧莱雅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不就说明了他管理思想的成功吗?

理查德·班纳德斯的管理思想精髓:做好“老小伙”

人物档案

婆娑起舞的棕榈叶掩映着黄沙和金字塔,一只飞跑的骆驼顽皮地眨了一下眼睛,瞬间便跑到远方成为一个小黑点。接着,一位土耳其老人与一只与众不同的单峰骆驼出现了。这是多么有异国情调的画面啊!知道这只闻名世界的骆驼是谁吗?它就是“老小伙”,骆驼牌香烟的代言“人”。“老小伙”不时抖动着单峰,并露出可笑而可爱的牙齿,它那充满现代感的厚嘴唇既像在诉说,又像在唱歌。这就是当初闻名世界的“骆驼牌”香烟的一则广告,“老小伙”就是美国瑞纳德斯烟草公司的形象代表,也是。骆驼牌香烟纯正、高品质、充满异国风情的象征。这是成功的烟草商人理查德·班纳德斯创造的著名品牌。

我要降低价格,我要研究质量,但是我绝对不搞奖券。

——理查德·班纳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