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有些恼怒,但无言以对。老和尚诚恳地说:“施主,按理说,你是在做善事,可是,善事不等于善心,如果想以一两件善事抵消罪恶,那么,这个善就不是真善,而是恶的帮凶。所以,你捐献100万以后,罪恶不但难以减轻,甚至可能加重。”
后来,男子把100万捐助给了失学儿童。
真正的善良之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能够坚持长期做善事,且终身不悔。善事不等于善心,如果想以一两件善事来抵消罪恶,获得心理安慰,这样只会加重罪恶。善良是一种对他人精神上的关怀与给予,是对他人心灵与精神的洗涤,也是对自己良心的抚慰。真正的善心才是无价之宝。
有一个阿拉伯故事,它虽然没有《天方夜谭》中的故事神奇,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阿伯德·卡德的母亲给了他40枚银币,又让他发誓任何时候都不撒谎:“上帝会看着你的,孩子,在没有接受上帝的审判之前,我们是没有机会见面了。”
于是,这个年轻人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外出。几天之后,他遇到了强盗。
强盗问他:“你身上有钱吗?”
由于发誓不能撒谎,阿伯德·卡德就老老实实地说:“在我的外套里面有40枚银币。”
强盗们反而不相信他的话。
“告诉我,你身上到底有没有钱?”强盗头子再次问阿伯德·卡德。
“我说过了,我的外套里缝着40枚银币。”
这次,强盗们半信半疑地搜查了阿伯德·卡德,他们真的搜出了银币。
强盗惊奇地问阿伯德·卡德:“你为什么不打自招啊?”
“因为我在母亲面前发过誓——永远都不撒谎。”
强盗头领听到这些话,心中有所悟语“连个孩子都如此守信用,而我们却在违背小时候对上帝许下的诺言。现在我们要握着这个小孩的手重新发誓”!
其他强盗也深为感动,像他们的首领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对上帝重新发了誓,而站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个小孩。
这就是阿伯德·卡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质——诚实。
诚实不仅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也更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生命在诚实中才能绽放出光彩。好人自会有好的回报。当一个人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时,就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心灵也会获得一个好归宿。
张萍的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要找十个人做诚信试验,问张萍能不能帮忙。
张萍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十次东西,每一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
张萍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二十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张萍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张萍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中年妇女只是看着张萍,说:“行,快交钱吧。”张萍只好乖乖地又一次把二十元钱给了她。
张萍一连试了九个店主,竟然没有一个人拒绝第二次付款。态度最好的那个,也只是淡淡地说:“你真是个好人。”那神情不知道是赞扬还是嘲笑。
只剩最后一次了,张萍想找个熟人试试。大街对面有一个卖饮料的小店,是张萍高中时的一位同学开的,老同学和她的儿子正坐在店里。张萍走进老同学的饮料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就出来了。几分钟后,张萍再进去说:“哎呀,老同学,我刚才买矿泉水忘了给钱。”老同学说:“算我送给你喝吧。”张萍要把试验进行到底,就说:“那怎么行?”掏出两块钱递过去。老同学竟然伸手来接,张萍真不想松手,因为一松手,老同学在张萍心里的形象就矮小了。就在那张纸币一半在张萍的手里,一半在老同学的手里时,她儿子说:“妈妈,阿姨不是给过钱了吗?那张钱还在你的手里呢。”老同学的另一只手上,确实握着张萍刚刚给的两块钱。
老同学非常尴尬,不得不松开手。张萍很后悔用熟人来做试验,她尴尬地出了饮料店。张萍刚走到街上,就听到那个讲信用的小男孩在店里放声大哭,一定是老同学打他了。
在今天,无论做什么事,都讲究诚信。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信赖和认可。那些不讲诚信的人,在与人交往中,注定是要失败的。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它,人格便会出现裂痕。
她有幸考上了重点大学,不幸的是父亲在她进校不久,遇上了车祸身亡。
家中无力供她上学,在她准备退学回家时,社会送来了关怀,老师和同学也慷慨捐款捐物。
大家的赠物她舍不得使用,藏在箱子里。每天打开箱子看看这些赠物,就想到自己周围有那么多的关怀、爱心,心中就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又驱使她去战胜困难,顽强拼搏。这个在物质上贫困的女孩,却变成一个精神的富有者。
她心怀感恩,终于读完了大学,还以优异的成绩留学美国。她说:“大家给我的一切,是我的精神财富,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我要努力学好本领,回报祖国,回报父老乡亲。”
感恩之情,是滋润生命的营养素,生命会因感恩而展现出生机和活力。一个人有感恩之情,才能懂得感谢别人,甚至懂得感谢对手,这样才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明代学者徐文长写过一首五律《读庄子》:“庄周轻死生,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生死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
徐氏说庄子“轻生死”,这个“轻”字并非轻视、侮蔑之意,而是表示一种淡然的态度。这是一种参破生死的态度,早已经消除了对生的执着和对死的恐惧。
庄子的妻子去世后,老朋友惠施来吊丧,结果看见庄子席地而坐,两腿叉开。这是一种很不合礼仪的坐法,惠施有些不满了。结果庄子竟然还“鼓盆而歌”。惠施很生气:“你妻子给你生儿育女,与你共同生活,身老而死。你不哭就算了,还敲着盆子唱歌,真是过分。”庄子便告诉老朋友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人的生死变化,如同四季运行,春夏秋冬不断变换交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天命,既然天道如此,又何必哭泣呢?看透生死,节哀顺变,一切随遇而安,就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为生死而饱受困扰。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
生死的问题看空了,随时随地心安理得、顺其自然,自己就不会被后天的感情所扰乱了。活着的时候,把握拥有的一切,要回去的时候就回去,所以一切环境的变化、身心的变化也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些都是自然本来的变化。这个道理弄通了,就会达到“哀乐不能入”的境界。
从古到今,幽游人世无所挂碍,逍遥自在超凡绝顶的,必然是庄子。庄子自称“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一个人可以不被任何事物难倒,庄子的自在境界难道不高明吗?
庄子的境界,就如同一个婴儿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手里拿着一个东西时好像很牢,但是他没有用力,若有若无之间,这就是自在。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若有若无之间把握住万物的根本,自在自得道。
人们为什么要若有若无地去把握身边的事物?这是因为宇宙间万千事物时刻在变化。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一切的事情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
一次,佛陀带着几位侍者出行。当时正值中午,天气非常热,佛陀觉得口渴,就告诉侍者阿难:“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一些水来。”
阿难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水不能喝了。于是阿难回去告诉佛陀:“那小溪的水已变得很脏而不能喝了,请您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就离这里只有几里路。”
佛陀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阿难表面遵从,但内心并不服气,他认为水那么脏,只是浪费时间白跑一趟。他走到那里,发现水虽没有刚才浑浊了但仍有许多泥沙,还是不可以喝的,又跑回来说:“您为什么要坚持?”
佛陀不加解释,仍然说:“你再去。”阿难只好遵从。
当他再走到那条溪流边,那些溪水就像它原来那么清澈、纯净——泥沙已经沉到了河底。阿难笑了,赶快提着水回来,拜在佛陀脚下说:“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无论是林中的小溪还是生命中的河流,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溪水的污浊只是一时的,随着时光的飞逝,它会再次恢复清明。人们如果执着于眼前变化,就不可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所以若有若无、与时俱进地施行和改变自己行为,这才是做人的最好方法。时光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要求一生幸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幸福就像轻飘飘的羽毛一样难以把握,而艰难痛苦就像脚下的大地一样始终不离左右,所以人一生都是身在祸福之中。福祸不定,世事无常,只有认识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才不会偏离生活的轨道。
喜欢月光的明亮,就要接受月亮有黑暗与不圆满的时候;喜欢水果的甜美,也要容许水果有苦涩成长的过程。真正幸福的人生,难以圆满。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从时空的长河中缓缓驶来。舟中有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他不会说、不会笑、不会跳、不会闹,也不会思考,他只是沉睡着。远处传来一个声音:“你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刚诞生的小生命重复道:“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生命之舟在时空的长河中默默前行。忽然,又传来一个声音:“等一等!我们想与你一同旅行,请载我们同去!”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痛苦与欢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手拉着手游向生命之舟。痛苦从左边上了船,欢乐从右边上了船;爱从左边上了船,恨从右边上了船……待这些人生的伴侣们进到了船舱,这只飘摇的生命之舟沉重了许多,舱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哭声和笑声接连从舟中传出来。忽然,又一个喊声传来:“等一等,等一等,还有我们。”众人寻声望去,只见清醒与糊涂、路人与朋友双双携手游来。清醒从左边上了船,糊涂却迟迟不肯上去。路人从左边上了船,朋友也迟迟不肯上去。“喂!怎么回事?朋友!糊涂!你们快上来呀!”一个声音招呼着他们。“不!除非糊涂先上去,我才会上去!否则,生命是容不下我的!”朋友说。“不!我也不想上去,我知道我是不受欢迎的!”
糊涂说。“请上船吧,糊涂!你知道你在我的一生中多么重要吗?我要得到朋友,首先要得到你,我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你是万万不行的。”船中的生命呼唤着。于是,糊涂犹犹豫豫地上了船,朋友紧跟着也上去了。飘摇的生命之舟,在时空长河中满载着前行。这时,后面又传来了呼唤声:“等一等我,别忘了我!我一直在追随着你哪!”这是死亡的呼喊。在死亡的追赶下,生命之舟一路向前。显然它不肯为死亡停驻,不知是装作没有听见死亡的呼喊,还是不愿听见死亡的声音,但无论如何,死亡依然紧紧地跟在它的后面,寸步不离。
这只飘摇的生命之舟,必须满载着痛苦与欢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清醒与糊涂、路人与朋友,在人生的得意与失意间破浪前行。凭山临海不系舟,山水系不住生命之舟,个人的心愿意志也系不住,它有着自我的轨迹,我们只能将其尽量圆满,却不能彻底改变。若想在这茫茫旅途中获得真实的幸福,唯有认清并接受生命中必然存在的缺陷。
很多人都执着于追求完美的人生,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但事事追求完美,有时反而因噎废食,流于吹毛求疵,不管干自己还是于他人,都是一种不必要的辛苦。人生的本靥静县右缺陷有快乐,在追求完美人生的同时,要能够认清人生苦乐参半的实相。
知足常乐,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修为。对于习惯于沉沦生存欲望的人类来说,能够做到知足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知足是常态,事能知足心常惬。懂得了这一点,也就有能获得常人难以获得的坦然和宁静。
知足就懂得珍惜,珍惜万事万物会使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是一种难能可贵且能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态度。
很久以前,在西方净土,乌达雅纳王妃夏马伐蒂向阿难陀供养五百件衣服,阿难陀欣然接受了。
乌达雅纳王听说后,他怀疑阿难陀可能是出自贪心才接受了这些衣服。于是他探望了阿难陀,对阿难陀说:“尊敬的阿难陀,你为什么一下子接受五百件衣服呢?”
阿难陀回答说:“大王,有许多比丘都穿着破衣服,我准备把这件衣服分给他们。”
“那么,破旧的衣服做什么用呢?”
“破旧的衣服做床单用。”
“旧床单呢?”
“做枕头套。”
“旧枕头套呢?”
“做床垫。”
“旧床垫呢?”
“做擦脚布。”
“旧擦脚布呢?”
“做抹布。”
“旧抹布呢?”
“大王,我们把旧袜布撕碎了混在泥土中,盖房子时抹在墙上。”
阿难陀对一块布尚且如此珍惜,可以推想他对其他事物的珍惜程度。生活本就是在珍惜和知足中才能累积起富裕,令人过得安心。有一颗知足且懂得珍惜的心,人才能过得快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态度。
《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达到最理想的境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这种情绪贵在调节。可以从纷纭世事中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融融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与秀美自然,把烦恼与压力抛到九霄云外,感染自身及周围的人群,促进人际关系的逐步亲近平和,进一步拥抱浅景淡色与花鸟虫鱼。
对事,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对情,琴瑟各鸣,相濡以沫;对物,能透过下里巴人的作品,品出阳春白雪的高雅。做到知足常乐,待人处世中便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找不着北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涵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了沈复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无论行至何方、所处何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
中国古代故事里那个杞人忧天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嘲笑。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恰恰体现出一种常人所没有的对苍生的悲悯心态和对潜在危险的一种担忧。
与忧天者的备受嘲笑不同,悲天悯人在中国人的眼里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那种对人类的无等差的关怀令人动容。中国古代着名诗人屈原就是凭借他的悲天悯人成就了经典的《离骚》,他的人生故事也得以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