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事,得失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坚持一下,也许就是完全不同的结局。在成败之间,竖立着的往往只是一层迷雾,许多时候,我们败给的不是对手,而是绝望和放弃。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忍耐。
一位青年向一位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顿时豁然开朗。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或有多大出息,不是别人说了算的,这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未知的,只要我们肯挖掘,就会有不可预知的奇迹出现。
某学者毕业于名牌大学,他非常执着于自己的科研工作,进了一所高校工作。众所周知,搞科研往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并且,成功只属于少数人,大多数人经历了失败之后,仍然是没有突破的。所以,学者就要耐得住寂寞、清贫。后来,这位学者结婚了,工资虽然非常少,但是妻子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两人的生活虽然很清苦,倒也充满了温馨、幸福。结婚一年后,妻子怀孕了,两个人欣喜若狂。没想到,这时厄运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为了寻找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学者必须要到遥远的西部矿区取回材料。为了尽快进行实验,年轻的学者告别了妻子赶往外地。谁知,他走后,持续多日的暴雨,发生了洪涝灾害。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妻子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冲走了。当学者回到家的时候,昔日温馨的小家已经不存在了,知书达理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也变成了一抔黄土。学者痛心疾首,懊悔不已。如果不去找材料,待在家里好好照顾妻子,可能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在经历了丧妻之后不久,他又继续进行他的研究。旁人很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还要做下去呢?同行的人很多都放弃了,能够出成果的可能性是非常渺茫的。
学者非常平静地说:“即使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抓住。只有研制出新成果,才能告慰夫人的在天之灵。”
这位学者始终在高校工作,继续锲而不舍地进行他的实验。尽管他的研究经过了很多次的失败、很多次新的尝试,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很多人劝他改做其他的项目,他总是摇摇头,表示自己无法舍弃这个没有做出成果的实验。
在之后的岁月中,学者由于进行的实验吃尽了苦头,但他始终心怀希望,不放弃每一个成功的机会。终于,他坚持了毕生的实验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国家、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人们纷纷向老学者讨教为什么他能够穷尽毕生的精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此项研究时,老人缓缓地回答道:“只要你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希望,你就一定能够坚持下来,获得最后的成功。”
给自己一个希望,并不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最初都是热情高涨,之后会因为种种原因,感到目标如此地渺茫,中途放弃。很少有人能够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能够让自己化解各种艰难险,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阻力,也要坚持下去。正因为如此,成功才属于少数人。
一个最困苦、最微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可无所畏惧。
——网易网友残缺韵律
觉悟灵魂
我了解因为被黑暗所围绕而寻求静息的人——想要睡觉的人都是先使寝室黑暗,或者就是直接钻进洞穴里去。给那些不知道而又想知道最需追求什么的人一个暗示!
——尼采《快乐的科学》
每天清晨给你的额头洒上一点儿香波,清洗掉所有消极、自私、狭隘的想法,经过这一番清洗,让自己每天有一个愉快的开始,那么一天里所有的事都会变好。
有一位名叫哈里的演员,每次在观众面前表演,想到的都是他自己有多么伟大,对于观众没有特别的兴趣。他这种自我中心的想法,也感染了观众。可是,渐渐地观众不喜欢他了,再后来他就失掉了演出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心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真正去爱观众,看看结果怎样。由于他当时的境况十分糟糕,几乎到了没有任何选择的地步,于是他愿意对这个想法尝试一下。几天后,他接到一个电话,是邀他去参加一个演出。尽管扮演的是一个小角色,但是他还是欣然接受了。在那场戏开幕之前,他在后台边上看着观众席。忽然,他看到坐在最前排的一个生意人,看上去好像很不开心。看样子,那个生意人好像是被太太拖来的,对于即将开始的表演心不在焉,似乎一直想办法赶紧溜到别的地方去。于是哈里暗下决心:“今晚我一定会让你快乐。我要将爱投向你让你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那次表演哈里用心地去演好自己的角色,他成功地做到了让观众真正地接纳他。那一次表演成了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新约全书》中讲,那个时代的罗马士兵,有权要求被征服的犹太公民替军人背行李扛一里路。沿着大路向前走,结果每走一里路,就又能找到一个犹太人,再接替前一个人把行李背下去。这样,接连不断。后来,耶稣就劝告其信徒们,行李不要只按要求背一里路,是应该自觉自愿地再背一里路。这到底是为什么?
如果我们心甘情愿,再把行李背远一里,就很有可能让行李的主人回心转意。而这种结果是我们所期望的。与此同时,我们背行李时也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只有自己改变了,我们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自由。
是的,每天给你的额头洒上一点儿香波,清洗自己的灵魂,改变自己处世的态度,如果这样,相信不管处在怎样的处境中,你都能顺利地为自己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徘徊、迷惘之中,甚至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
有一个人在工作中事事不顺心,于是,有一天他对着同事抱怨:他厌恶现在的工作,也厌恶这家公司,所以他决定辞职离开现在的公司。同事十分赞成他离开这家苛刻的公司,但是认为他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等到时机到来再离开不迟。那个人对于同事的建议感到不解,他的同事接着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听了同事的一番话,那个人觉得十分在理。于是他暂时把辞职一事放在一边,开始努力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工作,他终于有了许多好客户。再后来,同事就提醒那个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他要离开那家公司正是时候。想不到那个人却浅浅一笑:老总跟他谈过话,准备升他做总经理助理,所以他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而这也正是同事的初衷。其实真正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你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你就自然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一种人人向往的境界,而事实上,一路行走一路愁却是大多数现代人的常态。步履匆匆,以至于忽视了路边美景;身在花丛,却嗅不到满园芬芳。古人说“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禅门语“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细沙中包含的那一方世界,野花中蕴藏的那一座天堂,你是否看到了呢?生活中禅机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修行,万物皆是如来,只怕人不“悟”。
从开悟修到彻悟,断了烦恼,度了众生,自利利他圆满。人的慧根不同,所受的障碍不同,悟的程度不同,境界也会有深有浅,悟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曾经悟过的人才知道悟真正是什么。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后世对这段公案的解释颇多,从中可以窥探到悟境的端倪。
有一位僧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去向一位禅宗大师请教。
大师解释说:“最先的状态和最后的状态是相似的,只是在过程中截然不同。最初,我们看到的山是山,最后看到的山还是山。但是在这过程之中,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为什么呢?
弟子摇头不知。
禅师继续说:“因为一切被你的思维和意识搅乱了、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过程中。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了。”
弟子自以为明白了禅师的解释,于是叹气说:“唉,这么说来,凡夫俗子和开悟者之间也没有什么区别嘛!”
“说得对!”禅师回答,“确实没什么区别,不过是开悟者离地六寸。”
开悟者“离地六寸”,自然和站在地上的凡夫俗子有所不同,他们离地的过程正是不断修行的过程,“离地六寸”的位置也正是悟后的境界。在尚未修禅之时,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物理化的世界,山水就是山水,世间一切历历分明,存在即为合理,不需要做任何的探讨与解释;在第二个阶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禅修之后,禅定过程中的澄明境界与清净修为常常会令人产生幻觉,认为世间一切不过是过眼浮云,浮光掠影般闪过,如梦如幻,极不真实,第三个阶段,禅修得悟,人已经达到了自由境界,身体和灵魂已实现了独立、清澈和自在,一切无可无不可,与我无碍无牵绊。
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越是追求得紧越是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开悟的过程本身就是目标。开悟不是有形的财富珍宝,不是将手掌攥紧就可以掌控的,它既需要个人努力地修行,也需要顿悟的机会。顿悟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但这之前长期的修行也是不可或缺的。端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见,只待时间一到,自会水到渠成。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片荒地,不去打理,荒地自然寸草不生。而一旦开始用心去经营、去管理,只待一夜春风,心灵的荒漠也会成为美丽的花园。生活中总有层层迷雾遮蔽着我们的心神,一朝开悟,就会发现原来曾经的阴霾之上都是同样湛蓝的天空,那时候再回首一路寻找的旅程: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修,是一场内在的革命,为我们赢回如香草的悲心,满月的慧心,金刚的愿心,云水的舍心。参禅,即是静心的一个过程。平常人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其实已经正在动了。提示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刻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人就能净化自身。
在一座禅院里,徒弟请示禅师道:“为什么我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六只猕猴,蹦跳不停,室外有六只猩猩与之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徒弟听后,知道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
因此便起而札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禅师便下绳床,拉着那个小徒弟,手舞足蹈似的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徒弟终于言下契入。
生活中,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有甚者,将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他人的态度之上。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主要是因为真心蒙尘。
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遮盖,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成为人的主人,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
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带来许多痛苦。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六识所诱惑,亦不会被六尘所蒙蔽。
由此可见:外面再美的景致,也无法使我们真正的休心息虑,只是空费草鞋钱。世间的各项视听娱乐,无法使我们内在悠然清心,不过徒增声色的贪得、是非的爱染。看一池荷花,于污泥之中生,观者有人欢喜有人忧,然而一池荷花就在那里,不动、不痴、不染,荷花还是荷花。人如能像荷花一般,不为繁华蒙蔽,不为别人的眼光而活,活出真我,生活的禅便算是被参透了。
寺庙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他找到老和尚,诚恳地说:“法师,我能否给寺庙捐100万元?”
老和尚合掌道:“施主,你心中有什么事吗?”男子脸上微微掠过一丝不快,道:“这个您就不用管了吧?”老和尚说:“施主不要介意,我只是不希望你浪费金钱——请告诉我,你的钱是准备捐献给谁呢?”男子听了很意外:“这不是明摆着吗?”老和尚笑了:“具体地说,是捐给我本人,还是捐给整个寺院,还是……献给神?”男子眉头微皱:“法师你在开玩笑吧?”老和尚说:“常人做事必有目的,你的目的何在呢?”男子终于生气了:“看来你不愿接受,算了。寺院多着昵!”说完,转身就走。老和尚没有挽留他,继续拂拭烛台。
大约一刻钟后,那男子又回来了,态度恢复了和善。老和尚合掌道:“施主还有事吗?”男子有点惭愧地说道:“请法师原谅我刚才的冒失。我确实真心想捐助寺院100万元。你要问目的,就算是建设寺院吧。”老和尚说:“寺院的建筑目前状况良好,如果想让这100万元尽快发挥作用的话,不如捐献给失学儿童。”男子一听,很高兴:“不瞒法师,我捐助过88个失学儿童,现在,我只想献给寺院。”老和尚说:“如果我们接受了捐款,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男子说:“我会觉得宽慰。”老和尚说:“好了,我能不能认为你是在用钱买宽慰呢?”男子犹豫了片刻,点点头。老和尚合掌道:“施主,请别介意我直言——通常来这里捐钱的人,都是直接把很少的钱塞进功德箱里,因为钱很少。而你,是用100万来买宽慰,是不是因为心中的罪恶感很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