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的成功心得
28421600000033

第33章 理查兹的故事

威廉?理查兹(WilliamRichards,1868~1928),唯一因测定原子量做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曾任哈佛大学教授。多年致力于化学元素原子量的精确测量。他还为发现同位素的存在提供了实验依据。此外理查兹还在化学热力学和热化学的研究中做出了成绩。

博学的理查兹

理查兹出生在一个富于艺术细胞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海洋风景画家,母亲是一位诗人。年幼的理查兹十分聪慧,也十分刻苦好学,他很安静,不爱说话,常常独自沉思一些问题。

中学读书时期,他就立志将来做一名化学家。17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取理科学士学位。

然而他并不仅仅是在理科的造诣很高,他还接着读了文科,相继获取文科学士、硕士学位。当然这并不影响他的志向。

1888年,理查兹获取博士学位,那时他才20岁,这是哈佛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他因此被哈佛大学实验室聘为著名化学家库克教授的助手。在库克教授的影响下,他养成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大胆求证

理查兹是一位在学术上具有勇气的人。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对比利时著名化学家斯达提出的学术界公认的原子量表提出质疑,受到一些同学和教师的讥笑,有人甚至认为他狂妄无知,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质疑。

于是,他把斯达所做过的有关实验都一一重新加以核定。他全神贯注,废寝忘食,认真分析每一个环节,有时甚至成百次上千次地重复实验。

凭着这股钻劲和韧劲,他和他的学生们先后精确地测定了铜、钡、锶、钙、锌、镁、铁、钴、铀等2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提出他所测定的原子量表,并经各国专家鉴定予以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