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的成功心得
28421600000016

第16章 艾略特的故事

托马斯?斯托姆?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1888~1965),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剧作家。祖籍英国,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1914年定居英国,曾任教师、银行职员、出版社编辑。1915年转向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1948年因诗歌《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你所不知道的艾略特

不存在任何方法,除非你才华横溢。

——艾略特

艾略特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美国,却成为了英国人;他原本研究哲学,却转向了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

1888年9月26日,他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是新英格兰一个名门的后裔,他的祖父威廉?格林利夫?艾略特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始人。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也为《哈佛拥护者》编稿和写稿。三年后完成本科课程,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索邦大学、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深造。

1914年来到欧洲时,艾略特遇到了埃兹拉?庞德,两人相见恨晚,逐成为文学上的密友。

1915年他毅然放弃以哲学研究为终身职业,转向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1922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作《荒原》出版后,艾略特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发言人。

作品《荒原》的问世

作品《荒原》形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艾略特在诗中所表现的技巧和远见,在某种程度上将对当代人和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问世之初,曾在好些方面显得令人费解,那是因为它复杂的象征性语言、镶嵌艺术品一般的技巧、博学隐喻的运用。人们可以回顾一下,这部作品正好与当时另一部对于现代文学起了轰动一时影响的先锋派作品在同一年发表,那部作品是引起人们广泛议论,出自爱尔兰巨匠乔伊斯之手的《尤利西斯》。这种平行性并非偶然,因为1920年左右的作品,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创作方式上,都十分相似。

《荒原》——当它晦涩而娴熟的文字形式最终显示出它的秘密时,没有人会不感受到这个标题凄凉的含义。这篇凄凉而低沉的叙事诗意在描写现代文明的枯燥和无力,而在一系列现实景象与神化景象的相互撞击中,却又产生了难以形容的整体效果。

尽管创作不丰,艾略特作为诗人兼社会评论家,表现出一种深远的眼光,一种思想体系。他告诉20世纪文化已濒临崩溃的边缘,现代人正面临着是毁灭还是创造的选择,而艾略特以“罕见的想象的诚实”描写了这种选择。

传奇的一生

有趣的是,艾略特在欧洲还从事过许多职业,包括担任伦敦附近一所男子学校——海给特学校的定期教师和罗伊兹银行的职员。1917~1919年,他担任《利己主义者》刊物的助理编辑,加入费边和奎恩(后称费边和费边)出版社,最后成为那里的董事长。

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并皈依英国国教。他于1915年与维维恩?海伍德结婚,但又于1932年分手;从1930年起海伍德就被关在精神病院,直到1947年死去。1957年,他与他的秘书维莱丽?弗莱切尔结婚。

1932年,艾略特自定居英国以来第一次重返美国,赴哈佛大学担任“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诗歌教授”。在此后的35年中,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诺贝尔文学奖、不列颠荣誉勋章和自由奖章,以及1964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对他的缺席授奖。

艾略特于1965年1月4日在伦敦逝世,骨灰埋在撤莫塞特郡东库克村的英国国教教堂。

就这样,艾略特匆匆走过了他富于传奇的一生。“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政治上是保王派,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他对于自己的总结可谓是最好的墓志铭。

他隐喻了一个时代。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的授奖辞,可以说是对艾略特的高度概括:“艾略特作品中的纯诗歌部分在数量上并不大,但是它现在屹立在地平线上,宛如升起在大海上的一座岩峰,无可争辩地形成一座里程碑,有些时候很像大教堂神秘的曲线。这些诗歌打上了他鲜明的印记,具有严格的责任感和非凡的自我约束能力,摒弃了所有抒情的老调,完全着墨于实质性的事物上,严峻、硬朗、质朴,但又不时为来自奇迹与启示的永恒空间的光芒照耀。”